清朝妃子侍寝为什么不能留夜?

清朝妃子侍寝为什么不能留夜?

清宫的很多制度沿袭自明朝,因为明朝皇宫内曾经发生过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嘉靖帝在后妃宫内就寝时,十几个宫女趁嘉靖帝睡觉,差点勒死他,所以清朝吸取教训,改变制度,不再是皇帝去后妃的宫里临幸,而是妃子去皇帝的寝殿侍寝。

明朝壬寅宫变,嘉靖帝差点死在曹端妃床上。为了皇帝的安全,明清后宫产生了新的侍寝制度。

嘉靖帝喜欢修仙炼丹,追求长生不老,这在历史上都很出名,而炼丹制药时,需要取用早晨的甘露,所以嘉靖帝就驱使宫女们,每天很早起床,用嘴唇吸吮的方式,为他收取早晨的甘露。

嘉靖帝驱使宫女们帮他炼丹采药,采取甘露只是其中一项,整个过程却繁杂劳剧,搞得年轻的小宫女们痛苦不堪。更有甚者,嘉靖帝还相信皇宫内道士的歪门邪说,使用年轻的小宫女采阴补阳,摧残了无数小宫女的身体。

有一次,嘉靖帝去他的宠妃曹端妃的寝宫就寝,这些宫女在杨金英的带领下,想用黄绫布勒死熟睡的嘉靖帝,以泄愤,可惜没有成功。

嘉靖的皇后听说以后,立即以后宫之主的威严将这些宫女全部处死,连带曹端妃也被处死,嘉靖帝想救曹端妃也没有借口。

嘉靖帝的皇后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就制定了新的后宫规矩。就是后妃侍寝,必须经过皇后的同意,否则不准为皇帝侍寝。当然,大难不死,惊魂未定的嘉靖帝也不敢再呆在皇宫大内,带着人躲到了西苑。

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后宫制度,为了安全和控制皇帝的限度,所有后妃侍寝,要经过皇后同意,即便你被翻了牌子,也得有皇后的钤印,如果没有皇后的钤印,就得拒绝侍寝。

例如,同治皇帝病重的时候,他的皇后不准他临幸后妃,多次不给后妃发钤印,搞得同治皇帝苦声哀求,同治的皇后被哀求不过,同意了一次,就是这一次,本来就身患重疾的同治帝又纵欲过度,第二天病情加重,然后就一命呜呼了,同治的皇后也因此常自愧疚,郁郁不乐,不久之后也死了。

清代后妃之间的行动,被戏称为关防,清代关防非常严格,有太监在中间管辖监视,唯二有权自由活动的就是皇太后,皇后,而且为皇帝准备膳牌的还是皇后,所以皇后后宫之主的位子不是吹的。

有外间往往把慈禧太后的得宠描绘的阴险狡诈,充满权谋权术,其实如果皇后当时真的要阻止她上位,每天不递她的膳牌不就行了,只不过是当时的皇后,后来的慈安太后人比较好而已,再加上慈禧给咸丰帝生了儿子,慈安给了慈禧上位的机会。

所以清宫戏里那种宫斗,什么贵妃,贵人,真的能斗得过皇后?痴人说梦而已,电视剧不弄得比现实中夸张激烈,就没人看了。

清朝比明朝更进一步地,又衍生出另外一种侍寝的制度,就是传说中的后妃侍寝,后妃如果当晚侍寝,会沐浴,然后光着身子,被太监用被子包好,送进皇帝的寝殿。甚至还有后妃不能留夜的传说。

首先说,后妃侍寝时,被抬过去,是有的,但不是完全这样。有时候,只要皇后同意,皇帝也可以自己去后妃的院子,只要该后妃接到了皇后的钤印和谕旨。否则,就算皇帝去了,后妃也要拒绝。

光着身子被太监抬进寝殿,我所见的资料,有一种《满清外史》,这本书类似于历史演义,其中很多不实之处。

满清宫中,事事秘密,有出人意计外者。如皇上宿某宫中,召某妃嫔进御,当直内监,则往彼赤体毡裹,背负而来。或曰,此明制。或曰,胤祯为宫人刺毙,是以此制至雍正后甫有之。语或近是,然年湮时远,亦莫能详也。

这本书里,还写过同治帝跪求同治皇后发钤印的事,跟清代的一些笔记如出一辙,估计是抄的清代笔记。

关于后妃不留夜的事,我实在找不到出处,不过我却能找到反例。

例如,有件事是关于清朝的咸丰皇帝和慈安太后的,慈安太后当时称为孝贞皇后。

说当时咸丰帝正宠幸一个叫丽妃的妃子,该妃天天被咸丰帝翻牌子,这倒是无所谓的,毕竟孝贞皇后人比较好,不计较得宠得失。

可是清朝有祖制,皇帝昧爽视朝,也就是拂晓就要上朝,结果自从宠幸了丽妃,咸丰帝整天不上朝了,或者日头老高了才去上朝。这说明该妃肯定在咸丰的寝宫留夜了。

孝贞皇后于是很担心咸丰荒政,有一天趁咸丰帝去上朝,她来到皇帝寝殿,派人把该妃子叫来,要惩治一番。有小太监给咸丰帝打了小报告,咸丰帝一听,扔下朝堂的文武百官就往寝殿跑,想救自己的宠妃。这货回到寝殿还不敢直接进去,蹑手蹑脚地躲在寝殿门口偷偷观察。

听到孝贞皇后正在训斥该妃,后责之曰:“使皇帝怠荒,悉汝之过。”正欲派人杖打该妃,咸丰帝一番求情才被孝贞皇后放过。

这个丽妃跟慈禧太后同时进的宫,她封丽贵人,慈禧封兰贵人,由于他是咸丰所有妃子里最早为咸丰生孩子的,所以有一段时间比慈禧还受宠,可惜她生的是女儿,后来慈禧生了同治,就最受宠了。

香港影视剧里,曾经描绘慈禧太后怎么残害丽妃的事,实际上有孝贞皇后在,还轮不到慈禧张牙舞爪,那都是香港编剧瞎改编的。其实丽妃一直活到光绪年间,因体弱多病才去世的。

清朝妃子侍寝为什么不能留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