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夫多妻的制度下,女性之间是如何相处的?

很多人都指出了,古代不是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在古代,要想了解这些妻妾怎么相处的,找个典型就行了,那就是皇家。

现在电视上整天热播宫斗剧,古代一妻多妾怎么相处的,已经一目了然了。

古代皇帝,一般有个正妻,那就是皇后,地位最高,皇后而下,各种妃嫔,都是妾,正妻为大在皇家表现的尤其明显。

所谓正宫娘娘,指的就是皇后,皇后在皇帝后宫里,是所有妃嫔里唯一说一不二的人,管理者后宫所有的女性。

比如,我们常见清宫戏里有翻牌子的场景,可是,皇帝翻了牌子,并不完事,还要走一道程序呢。那就是要到皇后那里要个批准,被翻牌子的后妃才能接待皇帝,或者去皇帝的寝宫侍寝。

一般这时候,皇后就要拿出自己的钤印,让宫女太监到被翻牌子的妃子那里,表示同意她侍寝,如果皇后不发钤印,该后妃要拒绝侍寝。

清朝的同治皇帝,贪淫好色,就算已经病恹恹的了,还想着临幸他的一个宠妃,结果皇后不准,不发钤印,太监们就不敢把该妃子带到同治的寝宫,同治去了,她也不敢侍寝。

同治帝天天苦苦哀求他的皇后,皇后看他可怜,同意了一次,结果同治当晚在该宠妃的寝宫纵欲过度,第二天病情加重,不久就一命呜呼了。因此同治的皇后整天自责,没几年也死了。

这种翻牌子的制度,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嘉靖皇帝去宠妃曹端妃的寝宫,结果当晚差点被几个宫女勒死,嘉靖的皇后一怒之下将这些宫女和曹端妃全部处死,并且制定了后宫妃子侍寝,要经过皇后同意的制度,到了清朝,清朝皇室也萧规曹随。

后宫的争斗,向来异常激烈,咱们现在看清宫戏,觉得清朝后宫多么多么黑暗。其实,清朝还算好的。最黑暗的时候,是唐朝高宗和汉朝高祖的时候。

后宫的争斗,当然是为了争宠,更是为了争权夺势。看看唐朝的后宫就明白了。

唐高宗时期,高宗的皇后是王氏,虽然王氏属于正妻,但是皇帝并不会最宠爱皇后啊。当时高宗最宠爱的是萧淑妃。

为了对付萧淑妃,王皇后就拉拢新近得宠的武则天。武则天虽然新近得宠,可她才是个昭仪,她也要在后宫立得住脚才行。

萧淑妃得宠冠绝后宫,所以她骄纵跋扈,她不但对王皇后各种明枪暗箭,对新来的武则天也是各种欺压挤兑,所以王皇后和武则天结为联盟也就不奇怪了。王皇后就在高宗面前各种说武则天的好,说萧淑妃的不好。反正两个人用了很多手段。萧淑妃逐渐失宠,两个人终于合伙把萧淑妃干趴了。

可是,武则天成了高宗最宠爱的人以后,也露出獠牙,反噬王皇后,又把王皇后搞倒了。王皇后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据说,为了打击对手,武则天曾经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这件事,真假不明,不过从中倒是可以看出后宫争权夺势的黑暗程度。

武则天懂得斩草除根的道理,不但把王皇后萧淑妃弄死,连她们的族人都不放过。

普通人家的妻妾虽然不如皇家那么黑暗,可是明争暗斗,各怀鬼胎,表面笑嘻嘻,以姊妹相称,背地里,肯定是心里妈卖批啊。

古人形容一个多妻妾的人家时,常用一个词,“妾美妻贤”。可以看出古人对妻妾关系的态度。

对于正妻,当然是要求她贤惠,因为她在妻妾里最大,妾们无法挑战,所以也就不要求妾有什么特别的品德,只要美就足够了。一个人,再宠爱小妾,正妻的位子小妾也很难动得。

如果正妻贤惠,姊妹们自然就好好相处,一片和睦,如果正妻不贤惠,小妾们就遭殃了。

比如有个叫丁药园的家伙,近视的非常厉害,有一天娶了一个小妾,离得非常近才可以看清面貌,果然美丽非凡,楚楚动人,当晚洞房花烛,他的小妾一语不出,他很奇怪,第二天早晨离近了一看,原来枕边人不是小妾,是一个女婢,背后自然都是他的正妻搞的鬼。

清朝还有个叫张鹏翮的京官,娶了一个小妾,然后就整天不去他的正室屋里了。他的正妻非常彪悍好妒,对于他不来自己屋里困觉,心里非常气愤,想看看他跟小妾每天都搞什么鬼。

有一天,张鹏翮下朝以后,直奔小妾房里,张的正室就尾随在后,看到张来到小妾床边,小妾还没起床,没穿衣服,张朝服都没脱,在床边两个人就嘿嘿嘿起来,张的正室就拿条鞭子杀了进来,让两个跪好,一阵抽打。

张原来还有另一个小妾,给张生了个女儿,但是这个小妾地位并没提高,有一天张的正妻趁张出门,喊过人来,把这个小妾竟然给卖了,卖了,卖了。而且连小妾的女儿一块卖了。张四下派人去寻找母女二人,一直都没找到,不知道被他的正妻卖到哪里去了。

至于古代正妻害死小妾的,那更不用说有很多了。

但是,小妾反噬正妻的也不是没有。清代有人就记载过,有个张映玑,做了浙江转运使,路过山东,有人拦轿鸣冤,一问之下,是告自己的小妾害死了正妻的。张映玑不觉大笑,说自己是管理盐务的转运官员,你有冤情,该到当地的府县衙门那去啊。

古代有些诗书人家,还有家规,比如正妻如果生了儿子,就不准再纳妾,正妻实在生不出儿子才纳妾,纳妾的目的自然是为了传宗接代。而且还不准妾室操持家务,就算小妾生了儿子,地位提高了,仍旧以正室主持家务。

可见普通人家,妾室想跟正妻争斗,处于极为不利的形势。所以大部分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古代一夫多妻的制度下,女性之间是如何相处的?

题目有个误区,古代实行的是一妻多妾制,不是一夫多妻制,妻妾之间等级森严,妾的地位远不如妻。但出于习惯,我仍称之为一夫多妻制。

一夫多妻最典型的代表有两个,一个是古代的皇帝,一个是文学中的西门庆。

让我们抛开世俗的眼光,古典现实主义巨著《金瓶梅》其实就是一夫多妻制度下,男人和女人以及女人之间如何相处的一部鲜活案例。

土豪西门庆既是一夫多妻的受益者,享尽齐人福;又是一夫多妻的受害者,死在女人身上。他先后拥有一妻六妾,分别是:正妻吴月娘、二妾李娇儿、三妾孟玉楼、四妾孙雪娥、六妾潘金莲、六妾李瓶儿、七妾庞春梅。

西门庆“财大器粗”,且身为西门家的顶梁柱,无论妻妾都是他的附庸,在他的强势支配下,一妻六妾表面上一片和谐,唯其马首是瞻,实际上也是争宠夺爱,十分激烈。

先看正妻吴月娘为人处世的技巧

正妻吴月娘虽是继配,但是正室。西门庆先后纳了六房妾室,对这些偏房的宠爱远远胜过正妻,吴月娘深知自己的容貌肉体不能胜过这些竞争者,便在其他方面做文章,一方面表现地善良贤惠,温和柔婉,对西门庆百依百顺,允许他自由纳妾;另一方面表现地宽宏大量,对潘金莲、李瓶儿等深受西门庆宠爱的竞争者,并不强烈排斥,甚至主动拉拢。

吴月娘的心机可谓深沉,她靠这种心机权术博得西门庆和一干宠妾的好感,因此任凭其他偏房再受男人宠爱、再给西门庆生儿子,她始终牢牢占据着西门府大娘的地位,堪称一夫多妻制度下,正妻成功维持地位的标杆人物,值得历代皇后学习。

再看其他妾室为人处世的策略

西门庆六个妾室,内心深处都对正妻之位有所觊觎,但出于性格不同、能力差别,她们在与其他家庭成员相处时的表现不同。

1,李娇儿原为妓女,胆小怕事,又被西门庆闲置,因此十分低调,但她也有心机,在西门庆死后第一个转移财物并离开,嫁给另一个西门庆式的富户。

2,潘金莲原为武大郎妻,心狠手辣,淫欲无度,谋杀亲夫,她受到西门庆宠爱,先是试图排挤抢夺吴月娘正妻之位,无果后又仇视更受西门庆宠爱的李瓶儿,用计害死了李瓶儿的儿子,但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最终死于非命。

3,李瓶儿原为西门庆朋友之妻兼富婆,后被西门庆纳为妾室,并凭借给男人生儿子的功劳,得到西门庆独宠,一度压过潘金莲。她对前任阴冷残酷,却对西门庆的宠爱投桃报李,两人在肉欲之外,渐生真挚感情,后因儿子死于非命,精神崩溃而死。

4,孟玉楼为人谨慎,性格温和,喜怒不形于色,比较低调,既懂得自保,也没有害人之心,跟其他女人相处都不错。西门庆死后,她开始与吴月娘相守,后与知县儿子李拱璧相遇相知,结为夫妻,最终离开西门家,得到善果。

5,孙雪娥地位不如潘金莲、李瓶儿等人,她附庸吴月娘,善于挑拨是非,曾撺掇西门庆把庞春梅赶出家门,但后来因携财与人私奔,又落入庞春梅手中,被逼自杀。

6,庞春梅心比天高,命如纸薄,傲娇任性,作为潘金莲的丫环,两人狼狈为奸,把西门庆家搅得鸡飞狗跳,淫乱无度,更生出无穷贪欲和野心,潘金莲让她三分,西门庆乖乖听话,吴月娘、孙雪娥拿她无可奈何,庞春梅得罪了其他女人,却也让其他女人对她又恨又怕。庞春梅后来成为官员之妾,却最终走上毁灭之路,淫死在19岁的小伙子身上。

现代男性往往对一夫多妻制心向往之而身不能至,但妻妾关系极其复杂,男人周旋其中,是一桩操心受累的活儿。看到西门庆的遭遇,我们就可以知道古代一夫多妻下女性的争宠夺爱多么激烈险恶,丝毫不亚于残酷的政治斗争。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古代一夫多妻的制度下,女性之间是如何相处的?

吴秀波成了代言人。

古代一夫多妻的制度下,女性之间是如何相处的?

再次强调,中国古代历来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是后宫之主,妾生的孩子看见妻生的孩子要叫少爷,不能叫哥哥,

古代一夫多妻的制度下,女性之间是如何相处的?

有名份就能相处~

古代一夫多妻的制度下,女性之间是如何相处的?

人类最大的文明莫过于一夫一妻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