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和钱钟书比谁的知识更渊博?你怎么看?

如果拿钱钟书跟民国或者民国以前的人比渊博,或许还可以比较一下,拿钱钟书跟民国以后的高晓松比渊博,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简直就是秒杀,碾压!

无论中西,钱钟书的渊博都秒杀高晓松。

就拿高晓松平时比较擅长的文史方面来说,那可是钱钟书的专长。随便翻翻《谈艺录》,都不用拿出来《管锥编》,那个知识量就是高晓松拍马也赶不上的。

我记得我刚开始读《谈艺录》的时候,钱先生提到的那些历朝历代的人名,就看得我眼花缭乱,而里面信手拈来的诗句和典故,更是让我有望洋兴叹之感。那个知识密集度,对于我来说就像名人词典一样。

钱先生是把所记忆的知识,汇集到一起,形成学问,而且给人的感觉还毫不费力。

高晓松是把一件事一个人,揉碎了掰开了讲给我们听,有时候还磕磕巴巴。

例如有次我听他讲鲁迅,很多东西都是大路边上的,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他还是反反复复讲了半天。偶尔也许插入一句别人不知道的,又不敢断定他说的是真的假的。总之玄玄乎乎。

虽然钱钟书在学术的创见上有一些争议,但是知识的渊博上,毫无争议,至少民国以后,在渊博上,能望见他的背影的,也只有李敖一人而已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