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三兄弟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讲鲁迅与兄弟关系并不是很好,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鲁迅三兄弟,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

鲁迅作为家里的长子长兄,对两个弟弟非常爱护,由于鲁迅的父亲得病,在他们童年时就去世了,所以鲁迅有一种长兄为父的责任感。

先说二弟周作人,鲁迅因为跟二弟的年龄相差不大,只大了三岁,所以跟二弟周作人的关系特别密切,而周作人从小就对鲁迅亦步亦趋,而鲁迅也的确对周作人有巨大的影响,周作人晚年曾经回忆鲁迅的童年,说小时候跟着鲁迅寄居在母亲的娘家,也就是《社戏》里描绘的那个地方,鲁迅他们的确遭到了一些娘舅家的白眼的,鲁迅那时候带领着这个二弟,在娘舅家里,喜欢读书,喜欢描画,而周作人也跟着他一起做这些事,不同的是,鲁迅好动,活波,又由于懂事早,敏感,所以他的感受比较的激烈,周作人性格温和,对那些白眼不大感受得到,但是兄弟二人算是从小共患难过。周作人那时候,什么都跟着鲁迅学,鲁迅三兄弟还曾经凑钱买过书,后来卖给了他们的同学,这在周作人晚年的回忆录里都曾经提到。还有,鲁迅周作人曾经一起在三味书屋读过书。

后来鲁迅大了,就到外地去求学,就是南京那个水师学堂,鲁迅也把周作人弄了去,鲁迅还写了几首诗给两个弟弟,跟二弟周作人的关系则更密切,经常书信往还,将外面的新知识和社会上的形势变化介绍给周作人。再后来鲁迅去了日本,又把周作人弄到日本,他们住在一起,一同去上章太炎的说文解字的课,一起办杂志,翻译外国小说,曾经周作人偷懒不翻译,鲁迅还打过周作人的头,鲁迅是很欣赏二弟周作人的才华的,所以看到他偷懒,也就很严格的要求他。

鲁迅回国以后,跟着陈独秀他们搞《新青年》,也拉着二弟一起,这份杂志上,鲁迅兄弟可以算是主将,写了很多文章,鲁迅写的很多文章也曾经有二弟周作人代笔的,这时期,他们一起住在北京,挣的钱都交给周作人的日本老婆来支用,可以说在生活上,对这个二弟也是很信任,但是这个二弟比较浑,鲁迅曾用一个字评价这个时期的周作人,那就是昏,原因是周作人的日本老婆花钱大手大脚,摆阔气,而周作人在北大做教授,挣的钱都用来买书买收藏品艺术品,可以说家里都靠鲁迅一个人撑着。而且鲁迅死了以后,鲁迅的母亲要靠周作人赡养,周作人竟然说苦也。鲁迅和周作人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周作人竟然说鲁迅的母亲死了,好像这个母亲只是鲁迅的母亲,跟自己没有一点关系似的,可见周作人这个人不但昏,而且有点薄情。

再后来就是兄弟失和,这段公案,外人很难解释的清楚到底怎么回事,但是根据当时的知情者,例如有个鲁迅的学生对现场了解一点的,自然站在鲁迅的这边,认为周作人夫妇欺人太甚,结果就是鲁迅主动搬出了自己花了很多钱买下的房子,另找地方住了,就算兄弟失和,鲁迅也算仁至义尽了的。再后来鲁迅就去广东去了上海,兄弟不再联系,但是鲁迅对这个二弟还是很关注的,认为二弟周作人的文章一顶一的好,而且日本侵华的前期,鲁迅还通过三弟周建人,希望周作人赶紧南下,不要再呆在北京,以免晚节不保。但是周作人终究晚节不保,为日本人做事,做了汉奸。

在鲁迅死后,周作人晚年,生活比较凄苦,不得不靠写文章赚稿费生活,这时期,他写了很多关于鲁迅的回忆文章,字里行间来看,对这个大哥还是很有感情的,无奈周作人本性凉薄,并没有表现的很强烈。

再说三弟周建人,由于跟两个哥哥年龄上差距大点,所以只是在童年还算密切,后来的时候,并不常常在一起,但是鲁迅作为大哥,对这个三弟还是非常爱护的,由于三弟周建人是学生物的,鲁迅曾经省钱给他买过一个显微镜,可见鲁迅对自己的弟弟都很疼爱。后来周建人没有工作,是鲁迅托人在商务印书馆给他找了一份工作。周建人在北京时,一大家子也是靠鲁迅来养活的,鲁迅可真累,不但要赡养母亲,还要养活着两个弟弟的两大家,周建人也娶了一个日本老婆,即羽太芳子,是周作人夫人羽太信子的胞妹,这两姐妹也真是奇葩,花着大伯的钱,还大手大脚的,不把自己当外人,鲁迅住在上海的时候,跟周建人一家关系还算密切,周建人的孩子还写过回忆录回忆鲁迅,觉得这个大伯人非常的好。

总之,作为兄长,鲁迅为兄为父,对两个兄弟非常非常好,无论是事业上还是生活上,都是无微不至,仁至义尽的。

特别说一句,鲁迅是个孝子,对自己的母亲非常非常好,还整天搜集当时的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给母亲看,这一点让人觉得鲁迅这个人很可爱。

上图为周氏三兄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