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书后,书还是干干净净的,这就是没有认真读书的表现吗?

谢谢悟空。

你问,读完书后,书还是干干净净的,这就是没有认真读书的表现吗?我很愿意和你讨论这个看来微小却很重要的事情。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你的问题除了字面意思以外,它还包含了一个重要信息,这就是对某人读完了某本书还是干干净净的质疑,质疑是否读了该书或者没有认真去读它。我认为不可以用一本书的表象干净来衡量被认真或不认真读过。

我平时读书,爱书。以前购书回家,都要包装起来,以免弄脏。我到图书馆借阅书藉从不间断,阅读时,使用书签,不折页,不会灌了口水去翻张。以今天的生活条件读书环境来说,一般读完一部书、那怕是大部头一部,书应该保存完好如你所问“还是干干净净的”。我想大多数读者都是这样,不会去污损书藉。

但是,我的确有过弄脏了书的经历。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刚才我在上面提到:和你讨论这个看来微小却很重要的事情。说重要,这里主要指你所说“认认真真”读书。我说弄脏过书,确有其事,而且弄脏过自己非常喜欢的书。

某一年,我当时才20出头,喜欢文学,借得一本夏丐尊《文章作法》。夏丐尊是上世纪20年代作家。当时喜欢的不行,由于买不到,书店没有卖,于是犟劲上来,“抄”!在抄写这本书过程中,书被弄脏。后来还书给人家,腰弯到膝下,不敢正视对方,说了许多道歉的话。这是一本好书,鲁迅笔战时有言:“不要相信文章作法鬼话。”就是说夏丐尊和他的这本小册子,有机会可以读读。我认为这本书对于初学写作的朋友来说,是本好书,其内容从一字一词到读书、习作、怎样读、怎样去写,都有深入浅出的文字,并重复介绍当时一些文人是怎样写的,我非常喜欢。

我还手抄过台湾作家白扬的《中国人史纲》,也是同样原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百废俱兴,书有一段时间是紧俏商品。不记得原书有没有损坏,想来,情况不会太好。当然,这些例子已不属于今天这个时代。

至于所谓读完书后,书还是干干净净的,可能没有读。这种情况,我个人认为,今天比较普遍。这已经不是读完后,而是买书不读了。现在人们生活好了起来,搬进新家都会准备一间小书房,一些不读书但有钱的朋友,甚至还有大书房兼茶室,多为附庸风雅,真正读书之人在今天不多了。倡导读书,如果能有一种风气,让大家都愿意捧起书来,那真是大好事。

说是大好事,书还不一定拿来读就对头了。今天,有许多书是不值得去认真阅读的。比如武侠、比如网络上那些“艳情”“嗜杀”文字堆积起来的货色。比如某些人有两个钱了,平时也不懂诗或文却印出厚厚几大本集子,没人看,也卖不出去,强送身边的人斧正。这些东西最好就让它“干干净净”躺在人们看不见的角落里,或者直接扔了,挡在门外那更好。记得电影《列宁在十月》有这样一组镜头:列宁在一个朋友家里过夜,睡在壁炉前,朋友给他拿来了一大堆书,放在头边,列宁立刻坐了起来分类,这些书可以放在头边,那些则只可以垫脚。爱憎分明。我也一直认为有些书不值得尊重。

今天我还在图书馆借阅图书,看完还,还了借非常珍惜,便是书中有些许破损,我也会想办法粘贴起来,不让损处阔大。书有传阅传播功能,同时它还是传承载体,读书人爱书是本质的。因为尊重,先贤在书中,学子诚恳呢。谢谢你的提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