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为什么还加个基础养老?

问题:养老金为什么还加个基础养老?

养老金主要由基础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是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金是养老保险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社保缴费年限达到最低的缴费年限,办理退休手续后按月领取的养老费用。

我国的养老保险有两种,正式名称分别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两种养老保险都有两个定语,就有基本二字。顾名思义,基本二字已经一槌定音,定义了养老保险的性质或功能是满足基本生活费用。是政府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初衷和宗旨。

养老金前面为什么还加个基础养老呢?

养老金主要由基础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性养老金的基础二字,明确定义了基础养老金是基本养老金的基础部分。

城镇职养老金=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中人专属)。

城乡居民养老金=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底,城乡居民参保人为5.13亿人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为4.02亿人。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最新数据为125元,城镇职工月人均养老金最新数据为2510元。

目前,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告诉我们,对大多数地区的大多数参保人来说,聊胜于无,是无法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的。城镇职工人均养老金告诉我们,对大多数地区的大多数人参保来说,是勉强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的,主要的功能是提供从口到手的吃饭钱的,只能保障你极低的生活水平。

我们也注意到,养老金水平存在着极不均衡的问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是企业退休职工的N倍,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是城乡居民的N倍。一线城市及发达地区的养老金也会超出不发达地区很多。有一部分,比如养老水平居民前30%左右的人,养老金还是优厚的,完全可以满足养老的基本生活需要。

客观地说,目前养老金水平还仅仅是实现基本功能和基础功能的初级阶段。满足养老的需要,仅靠养老金是不够的,需要国家和个人共同拓宽养老保障渠道,今后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除了基本养老保险外,我们看到国家在努力建设企业年金制度(企业单位人)、职业年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人)、商业养老保险(目前保险品种有限)和可以免税的储蓄型养老保险制度(类似于美国的401K计划)等,增加养老支柱。国家每年也在上调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全面构建养老保障,以保障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的品质,需要国家和个人长期共同努力。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人的养老问题,解决起来,不容易啊。只靠国家也不现实,国家的社保制度只能给你提供最基本最基础的保障,想要有品质的晚年生活,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无论如何,我们应该认识到,养老金仍然是我们晚年生活最基本最可靠的保障,是我们老了以后的半个儿女。从个人角度来讲,如何增加养老金水平呢?

参加养老保险,坚持缴费,长缴费,多交费,长缴多得,多缴多得。

另外,如果自己来不及,至少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争取进机关事业单位,有一份稳定优越的工作,社保缴费基数高,有保障,福利高,职业年金有保障。希望自己的孩子们生活在大城市,或一线城市,这样社会平均工资高,将来养老金高。

我是“水流云在草青青”,认真诚恳的退休顾问,欢迎大家关注我,查看更多关于社保及退休的文章。你的任何一次点赞,或哪怕只言片语的留言评论,都是我继续前行,为大家服务的动力。愿天下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养老金为什么还加个基础养老?

养老金由三部分构成:

1.基础养老金即国家统筹账户支付部分,这部分养老金=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工资为基数平均值为基数(指数化月工资省略一万字)*全部缴纳年限/100。

简单算法就是上一年月平均工资*全部缴纳年限/100(每满一年发1%)

2.个人账户养老金即职工每月从工资中扣除的养老金累计。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195

3.过渡性养老金,这部分就是审核档案时视同缴纳年限

过渡性养老金=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视同缴纳年限/100(每满一年发1%)。

三部分养老金的合计就是职工的每月的退休工资:

A的基础养老金=6880.79*32.75%=2253.46元;

A个人账户养老金=62212.62/195=319.04

A过渡性养老金=882.73元

A的退休工资=2253.46+319.04+882.73=3455.23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