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退休工资是定期涨吗?
问题:老年人的退休工资是定期涨吗?
是的,最近这些年每年都在涨,今后也应该会延续,但上涨的幅度不固定,是动态的。国家会根据每年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态和通胀等情况进行调整。全国来看,退休身份不同,退休后的养老金开始定期上涨的时间不同,上涨的幅度和标准也不同。另外,上涨的具体办法都是按各地的政策执行。
具体说明如下:
1.企业退休老人
我国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会上调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目前已实现13连涨。其中,2005年~2015年11年里,每年平均上涨幅度是10%,2016年平均上涨幅度6.5%,2017年平均上涨幅度5.5%,2018年将进行14连涨,专家预测,今年上涨幅度为5%~6%。
每年3~4月份,国家人社部会公布经国务院批准的调整方案,确定调整人员范围,全国平均调整幅度,调整办法,资金来源和组织实施用要求。
每年4~6月份,各地根据国家的指导文件,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本地区本年度调整办法。
每年6~12月份,各地组织落实发放工作。
最近这几年上涨的时候都是考虑以下三条原则:
(1)定额调整 :即普调,同一地区每个人上涨的标准一样,每年每人上调XX元(几十元,各地标准不同)。
(2)挂钩调整 :和退休人员的社保缴费年限挂钩,每满一年,上调X元(个位数,具体金额,各地标准不同)。
(3)适当倾斜:对部分人群实行特殊照顾,适当增加上调金额。如:老革命,高龄老人,边远贫穷地区,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军转干部等。具体标准各地不同。
2.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人
2014年10月1日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个人社保不缴费,退休时和城镇职工计算办法不一样。2014年10月1日起,养老保险进行了并轨改革,从此之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和城镇职工退休相同。改革时普遍调整了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工资,增加的幅度超出了社保个人缴费的水平。改革后每年和企业退休的养老人员一起,按同样的标准上调养老金。
3.城乡居民退休老人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从2009年开始试点,之后每年也都对基础性养老金进行适当,具体标准由各地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情况,和老龄人口压力情况制定,全国没有统一标准,差距很大。比如,目前上海基础性养老金为850元,北京为610元,珠海为360元,广东为160元,全国最低的地区70元。
城乡居民养老金=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性养老金由财政拨款,落实发放,目前全国最低标准为70元,最开始是5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金额本息+集体补助+政府补贴)÷计发月数139
没有工作单位的人可以参加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缴费满15年,不分男女,60岁可以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退休之后,也会享受每年基础性养老金上涨的社会福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开始的时间还比较短,将来上调的空间应该比较大。
以上为个人认识和总结,仅供参考。
我是“水流云在草青青”,认真诚恳的退休顾问,欢迎大家关注我。如果你对社保和退休问题有自己的话要说,请在评论区留言,各地的朋友可以一起分享,交流探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