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知道自己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
问题:怎样才能知道自己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
我从事人事工作多年,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其实,只要知道与核算养老金相关的六项数据,就可以知道能领多少养老金。
具体说明如下:
1.退休地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是多少?假如你是2017年2月在北京退休,并且养老保险缴费到2017年1月,那么计算养老金,那就要按北京2016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也就是7706元进行计算。
退休前前中断缴费等特殊情况,另行处理。
例如:如果你2017年没有缴费,而是交到了2015年,之后就没再交,那么计算养老金,那就要按北京2014年社会平均工资6463元计算了,退休后,养老金会差不少,所以提醒朋友们,如果有中断缴费的,要记得,退休前最后几个月一定要交费。聪明的人都会这样做。
退休地经济越发达,经济水平越好,社会平均工资越高,将来养老金就越多。所以退休地很重要。如北上广深养老金就相对高。2.养老保险个人历年缴费平均系数均值缴费系数=实际缴费金额÷社会平均工资
如在北京,缴费系数取值范围是0.4~3
也就是说最低按社平工资的40%缴费,最高是按社平工资的300%缴费,多缴多得。
3.工龄工龄=社保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
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长缴多得。
4.个人帐户养老金储存本息总额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缴费储存金额越多,将来养老金越高,多缴多得。
5.养老金计发月数养老金计发月数,又称平均余命月数,和法定退休年龄相对应,退休年龄越小或越早,计发月数越大,养老金相对少。见下表。
6.建立养老通账结合制度个人账户之前的工作年限各地情况不一样,时间节点不一样,计算时以当地政策为准。
这个数据和过渡性养老金挂钩。年限越高,过渡性养老金越多。
我们假定某个人的个人情况如下:
1.2017年2月在北京退休(社会平均工资7706计算)
2.历年来一直都按社保最低档交费(缴费系数为0.4)
3.工龄30年,其中视同缴费年限8年,实际缴费年限22年
4.账户养老金储存本息总额8万元
5.女工人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
6.建立同账结合制度个人帐户前,工龄为11年,其中视同5年,实际6年。
下面,我们代入养老金计算公式,试算一下,这个人的养老金是多少。
养老金=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1618.26+410.26+708.95=2737.47元
具体计算过程说明:
基础性养老金=退休地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缴费系数)÷2×工龄×1%=7706×(1+0.4)÷2×30×1%=1618.26元
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金额÷计发月数=80000÷139=410.26元
G过渡性养老金=G视同+G实际=385.30+323.65=708.95元,其中,
G同过渡养老金=退休地(北京)上一年度(2016)社会平均工资×视同年限×1%=7706×5×1%=385.30元
G实过渡养老金=退休地(北京)上一年度(2016)社会平均工资×(1+缴费系数)÷2×G实年限×1%=7706×(1+0.4)÷2×6×1%=323.65元
朋友,现在你会计算自己退休后的养老金了吧?有一点,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各地并不统一,因为个人账户建立时间不同,另外还有一些各地的这样那样的情况,所以计算这一部分养老金的时候,要以地方政策为准。
以上分析和建议,供朋友们参考。
我是“水流云在草青青”,欢迎关注我。如果你对退休后的养老金有自己的话要说,请在评论区留言,大家共同分享,交流探讨。
怎样知道自己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
就这个问题,@颜开文 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在职职工如何计算退休养老金?看了这篇就全明白了!》,现转载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职职工参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超过最低年限15年,且满足退休其他条件,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具体情况,退休养老金是多少很难横向比较。由于养老金计算涉及诸多变量,计算过程相当复杂,所以很多人误认为这中间存在各种猫腻。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多余的担心。因为,养老金的计算是按照标准公式进行的,任何人都可以复核校验其准确性。
上图为退休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变量有社平工资、个人缴费指数、缴费时间、个人账户金额、计发月数以及涉及过渡养老金的各种因素。
以上诸多要素全部确定以后,也就是在办理退休手续时,计算养老金才会准确无误。
我们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试着演示一下养老金的计算过程。
基本情况:青岛市钱女士2001年4月开始投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到2021年底45岁退休。
一、社平工资计算退休养老金,需要使用退休上一年度社平工资。钱女士2021年退休,就需要用到青岛市2020年的社平工资。
青岛市2000年社平工资是840元/月,到2017年社平工资为5309元/月,这是历史数据。
对于2018~2020年的社平工资,我们根据历史数据推算,按照年均增长10%计算,则2020年社平工资将达到7066元/月。
二、个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指数的确定,是用个人缴费基数除以社平工资。
例如,钱女士2017年年收入为40956元,则计算个人缴费基数为40956÷12=3413元。而2017年的社平工资为5309元,所以她2018年的缴费指数为3413÷5309=0.643。
同样的办法,计算她缴费各年度的缴费指数,然后进行算术平均,得出平均缴费指数,结果为0.776。具体数据如下表。
这儿需要说明两点:
一是,根据上一年度年收入除以12计算出来的月收入,如果在社平工资的60%到300%之间,则缴费基数就月收入,缴费指数为月收入除以社平工资;如果计算月收入低于社平工资的60%,则缴费基数为社平工资的60%,缴费指数为0.6;如果月收入高于社平工资的300%,则缴费基数为社平工资的300%,缴费指数为3。
二是,由于是估算2021年退休养老金,钱女士还需要继续缴费到退休。为此,我们设定了2020和2021年的缴费指数为0.6。
三、缴费时间钱女士自2001年4月开始缴费,一直交到2021年12月,合计缴费249个月。则缴费时间为249÷12=20.75年。
四、个人账户金额个人缴费基数的8%计入个人账户。比如钱女士2018年的缴费基数为3413元,那么每个月计入个人账户的金额为3413×8%=273.04元。
同样计算其他年度每月计入个人账户的金额,可以得到钱女士合计个人缴费约44536元。计入个人账户的钱,按照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大约产生利息32007元,则钱女士个人账户的累计金额为76543元。
这个数据,个人可以大致计算一下,或者通过本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查询。
五、计发月数计发月数,就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把个人账户中的金额全部领完的时间。不同的退休年龄,计发月数不同。
比较常用的是,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个月;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个月;60岁退休为139个月。
在本例中,钱女士45岁退休,其养老金计发月数为216个月。通俗地解释一下,就是个人账户中的76543元,分为216个月返还给个人。
请注意,这并不是说超过216个月之后这块钱就不发了。即使个人账户中的钱领完了,社保仍然按照原来的标准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直到参保人去世为止。
六、过渡养老金"中人"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养老金叫过渡性养老金。
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明确了过渡性养老金问题:"《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前参加工作,本决定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具体过渡办法,由各省制定。
本例中,钱女士2001年参保,不涉及过渡养老金的计算问题。
退休养老金计算把我们以上确定的各个参数代入计算公式,就可以得到退休养老金。
①退休上一年度社平工资≈7066元/月;
②个人平均缴费指数≈0.776;
③缴费时间为=20.75年;
④个人账户金额≈76543元;
⑤计发月数=216个月。
所以,基础养老金=7066×(1+0.776)÷2×20.75×1%=1301.98元/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76543÷216=354.37元/月。
退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1301.98+354.37=1656.35元/月。
数据分析- 回本时间计算
钱女士自2001年至2021年投保缴费249个月,个人缴费约44536元,单位缴费约105771元,合计缴费150308元。退休养老金为1656元/月,则简单计算回本时间为91个月。
- 收益率计算
如果钱女士按照平均寿命76岁领取养老金,并且养老金年增速为5%,那么她(包括单位)参保249个月投入150308元,退休领养老金32年384个月共计1496338元,收益与投入的比例接近10倍。
整理以上跨越52年多的现金流,可以计算出这笔长期投入的年收益率约为9.5%。
- 与投资理财比较
假设钱女士有一个朋友费女士,拿着与钱女士投保缴费同样的钱去存银行,或者投资理财。
假设费女士理财平均年收益率6%,则到钱女士退休前费女士投入的150308元可以增值为247553元。
下面,我们假设钱女士领取养老金1656元/月(即19872元/年),并且每年增长5%;而费女士也按照钱女士领取养老金的水平,每年从理财账户上支出相应的金额,看看情况会怎么样。
通过上表的计算可以看出,到钱女士退休后第14个年头时,费女士理财账户上还有21878元,而同期钱女士还会领到养老金37472元。这说明,14年之后费女士个人投资理财已经无法跟上钱女士领取养老金的水平了。
以上计算结果,是基于投资理财长期稳定获利,且年收益率水平为6%。如果个人投资理财收益率水平大于8%,可能与养老保险基本持平;如果大于10%以上,可能超过养老保险;而如果低于6%,肯定是无法跟养老保险相提并论。
本文结合具体实例,详细介绍了退休养老金的计算过程,并对数据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得出结论为——
从投资收益视角分析养老保险,其收益率可以到达9%以上;而个人投资理财水平低于6%的话,肯定无法与养老保险相提并论。
欢迎关注,欢迎理性讨论。
怎样知道自己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怎么样知道自己退休以后能够领到多少养老金呢?我们要大致估算自己养老金的待遇,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参保年限是多少年,因为参保年限是最主要的一个条件,其次,我们还要知道我们平均每一年的缴费指数是多少,因为你的这个缴费指数你大致应该会清楚,就是说每一年会按照60%来交费,还是按照80%来交费,这样的缴费指数。
那么除了这两个条件以外还要取决于你们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因为如果你距离法定退休年龄还有很多年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平均工资是很不好估算的,但是也可以大致估算一下,比如说根据之前10年或者之前20年的一个规律,然后按照这样的比例来推算一下,也是可以大致推算出是多少的社会平均工资。
只要知道这三大主要条件,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来计算自己退休金的待遇,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按照现阶段的水平,如果说仅仅只交纳了15年的养老保险,那么退休以后大概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是在800块钱左右。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怎样知道自己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
中国所设计的养老金发放制度,如果一个即将面临退休的员工,想知道个人退休后能拿多少钱的养老金,比哥德巴赫猜想还难猜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一条就是中国的国情。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三亿多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绝大部分的老人靠养老金生活。新的养老金制度的制定,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也就是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
所谓的老人就是在没有实行个人和单位共同承担交纳养老金之前退休的人。而中人就是指近几年退休的人员,这部分人上班后的一段时间个人与单位都没有交纳养老金,后来国家有了新政要求,个人与单位共同开始交纳养老金。至于新人离退休时间还远着,不在考虑范围。
目前的养老金制度尚未全国统筹,各地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再加上还受各地年轻员工数量的影响,收与支靠中央财政运用转移支付的手段来平衡。
对于题主所关心的问题,最好的解答就是找一个和个人条件大致相同的已经办完退休手续的人作一比较,就能大概知道个人退休后能够领多少养金。
养老金,顾名思义就是用于养老的,可以肯定的是:既饿不死,也撑不着。想要退休后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还得动用以往的积蓄方可达到。中国所设计的养老金发放制度,绝对体现在具有中国特色方面,人口多,底子薄,老龄化速度加快等等。还必然是面面俱到,在养老方面一个也不能落下,这就是目前中国的国情。(2020/07/11)
怎样知道自己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
如果你还有超过5年以上的时间才退休,那么现在无法精准知道自己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
但是,养老金的发放与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金额情况有着直接关系,我们可以利用相应的公式,预估或在相应的时间段推算,自己可以领到多少养老金。
1、 退休时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退休时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
【说明】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纳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以上两部分组成。
2、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举例】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6000元+6000元×0.6)÷2×15×1%=72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6000元+6000元×1.0)÷2×15×1%=9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6000元+6000元×3.0)÷2×15×1%=18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6000元+6000元×0.6)÷2×40×1%=192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6000元+6000元×1.0)÷2×40×1%=24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6000元+6000元×3.0)÷2×40×1%=4800元。
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去年按1000基数缴纳,而社会当年平均工资2000那当年指数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来平均,很容易,到时候可以计算多少养老退休金的。
3、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说明】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因为影响养老金的几个关键数值,上一年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缴费基数每年都会发生变化,所以现在的你,无法精准知道自己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精英菌点个赞哦~
点击右上角关注无忧精英头条号,了解更多职场支招!
怎样知道自己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
告诉你 直观,有误差的算法,反正问养老金的大多数不喜欢认真学,上网就知道看大奶,大腿,帅哥。
1、 随便取3个点:拿出你开始上班时候的某一个月工资单,应发工资,上班一半时候的应发工资、快退休时候的应发工资。这样你有了3个分子,分母是3个点当时的社平工资。得出3个除值,再除3,就得出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2、 上网查你退休前一年度社平工资
3、 退休前一年度社平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2*1%=统筹账户的退休钱
4、个人账户=上班第一个月应发工资*(1+1.07)^n次方 (N为上班到退休前一年的年期数)
,最后除计发月数(上网查),这个没核算记账利率。
大头是统筹账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