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坦克会不会退出军事领域?

导弹、机炮、步战车、空中武器的发展,精准打击和快速反应成为重点,坦克会不会退出军事武装领域?

这是个老掉牙的问题,每个时代人们都在喋喋不休地重复这些话:坦克不行了吗?笨重的铁棺材还能打仗?坦克要退出舞台了吧?

结果呢?坦克照样好好的,战场一刻也离不开坦克。

坦克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嘎嘣脆。

还跑得慢,容易坏,感知能力差,皮薄馅儿大。

一窝坦克放出去,能有一半趴窝在途中。

一顿大炮砸过去,坦克也没比步兵表现强多少。

几道壕沟就能挡住坦克,地上稍微有个奇形怪状的坑就能陷住坦克。

那时候对付坦克的武器也不少,机枪攒射,工兵爆破,集束手榴弹,反装子弹,碳化钨硬芯子弹,反坦克枪都可以。

甚至不要命的话,还可以派出大批士兵对冲。

扔几个烟雾弹,一群人冲上去爆破、拆门、往射击口里塞雷打枪,很轻易就能解决坦克。

所以当时就有不少声音说坦克是失败的装备,这是个蠕行的废铁。

一款被马克沁机枪连射打烂,被反坦克枪炮炮穿的东西,实在是比今天的坦克活得艰难得多。

但坦克仍然活了下来,原因并不在于它们有多强,在于它们很适合战场。

坦克打破了固定的阵地堑壕战模式,人们借助这些还算坚固的机械化堡垒,终于可以完成战术推进了。

否则,人们只能把自己憋在堑壕里,进行无休止的傻瓜消耗战。

二战时代,受技术进步影响,坦克的机械性能更进一步,拥有了更快的速度,更厚的装甲和更犀利的火力。

人们摈弃了笨瓜一样的全盘堑壕战,并且将大量坦克、装甲车集中使用,让它们成为机械化的机动攻击力量。

这批机械化装甲军团,不仅葬送了堑壕战,还将自己的同类“步兵坦克”送进了垃圾堆。

步兵坦克是根据阵地战思维设计的推兵线机器,通常速度缓慢却火力强大,但它们不符合机动作战的需求。

面对发动冲击的机械化军团,几乎没有任何阵地可以防御,除了拿同样的装甲部队对冲。

而且,二战时的机械化军团已经完成了空地一体的初步连接,变得极为凶残。

如德军的装甲闪电战,前面施图卡轰炸机撕口子,后面坦克马上跟着开路,然后装甲车、卡车带着步兵迅速跟进,轻易就能完成一个钳形攻势。

不过当时的坦克依然生存很困难,谁都知道坦克难对付,所以坦克必然被针对。

二战时的反坦克武器花样非常多,战防炮、反坦克枪、反坦克雷、黏性炸弹、磁性炸弹、反坦克刺雷,还有各种HEAT技术的火箭筒、破甲弹,数不胜数。

能进行俯冲轰炸的飞机更是掏坦克的好手,哪怕现代的坦克也经不住来自天空的航弹和火箭的袭击。

但二战时的人们依然坚定地发展了坦克,还将这些东西的装甲造得越来越厚,火炮越来越狠。

因为谁都知道,武器就是拿来消耗的,战场上任何单位都是炮灰,对方能消灭坦克是本事,己方没坦克可就真挡不住对方了。

不过,二战结束以后,坦克还是差点完蛋。

因为HEAT技术的发展,坦克的均质钢装甲跟不上趟了,聚能破甲技术能轻易撕开这些东西。

然而坦克又不能堆砌过厚的钢板,否则连移动和运输都费劲。

当年二战188吨的“鼠式”坦克,前装甲仅220mm,等效380mm,这东西挡不住发展起来的破甲弹一炮。

一把RPG-7的ПГ-7В破甲弹都能打出350mm的穿深,ПГ-7ВМ直接到400mm了。

坦克造成鼠式那样还得了?何况就算造成那样也连个40火都挡不住。

所以有段时间“坦克淘汰论”又是大行其道。

不过坦克还是没退场,倒是傻大笨粗的重型坦克被淘汰了,人们开始玩起装甲轻薄的新型坦克。

防不住,那就不要防御了,加强炮控和机动能力,照样是战场好手。

但很快坦克又找到了出路——复合装甲技术。

复合装甲以工程构型和各种特殊材料的掺加,像千层饼一样施加防御,让坦克拥有了更大的等效防御。

所以,今天的坦克才得以大大咧咧地开上战场,他们的正面好歹能挡上一辆炮,没那么脆弱。

现代坦克的坚固度远高于过去,起码拿机关炮和轻武器无法给予坦克伤害(实际也有机枪打穿坦克的个案),但如今也确实有许许多多能摧毁坦克的花样。

反坦克导弹、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炮、末敏弹、武直、攻击机,甚至一顿高精度侦查后的火力打击,都能报销一堆坦克。

但反坦克武器的逐渐增多,恰恰证明了坦克的战场地位。

换句话说,不怕反坦克武器增多,它们再多也没关系,坦克仍然存在就说明人们主要还是怕坦克。

反坦克武器本身就是一种战场的条件博弈,制造这些东西需要金钱、人力以及资源成本。

坦克当然也需要金钱、人力以及资源成本,但坦克可以多功能作战,能攻能守能支援。

反坦克武器通常唯一的作用就是打坦克,偶尔破个障,炸炸兵,非常单一。

它们还需要占领编制,占据后勤,分散指挥权和兵力。

所以当一支部队因为坦克威胁而大量装备反坦克武器时,坦克的战略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

举个浅显的例子,无论是二战的“市场花园”还是现代的鹅毛战争,那些被扔进敌阵的空降兵都损失惨重。

为什么呢?他们严重缺乏能应付坦克的装备,空投的战车以及反装甲火力根本对付不了重甲+大炮的组合。

倘若多带了反坦克武器,那么有限的其它装备载荷就会减少,更是影响战斗力。

人们可以不要反坦克武器,但那样坦克就真翻天了。

人们也可以不要坦克,但那样的话,战争是不是又要回归堑壕战呢?

何况,反坦克武器并非哪个阿猫阿狗都能制造,现今所有的靠谱的反坦克武器门槛都非常高,它们代表了世界反坦克的潮流,却埋葬不了坦克的潮流。

想干掉坦克,那也是得花钱的,钱花的越多效果越好。

至少在目前看来,坦克仍然活力满满,没有东西能取代坦克。

想要坦克退场,光靠反坦克武器是不行的,人们得找到战场新的模式。

坦克再容易被PK,它也是前沿最坚固的盾、最厉害的直射炮,甚至还是跑得最溜的车。

现代坦克是人类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化革命的结晶,人们造出了汽车、合金钢、复合材料和各种计算机、传感器,把它们糅合在一起很正常好伐?

不然呢?人类难道去开飞碟?

坦克的战争损耗大不假,然而现代战争什么东西不是炮灰?

步兵只能挨一发子弹,一炮能炸飞十几个步兵,步兵怎么不退场?

飞机只能挨一发导弹,培养一个飞行员与黄金等重,飞机怎么不退场?

说白了,大家都是炮灰,都是损耗品。

战争比的是工业、人力、资源、科技,而非什么什么东西容易死活不长,容易被克制。

非要说的话,今天武装直升机的困局比坦克倒是大多了,但几乎没谁质疑武直。

何况真要对付一辆坦克不知要死多少人,榨干指挥官多少脑汁。就连布设阵地、设计进攻,都要参考坦克问题,否则死都不知怎么死。

总之,我并不认为坦克会在近未来被淘汰。

怕导弹?如今近防系统不都在发展么?没准未来还有激光模式的近防。

生存率不高?造成无人坦克或单人坦克如何?用人搭配AI或全AI管理,体积小成本低结构坚固不怕死人。

这么想想,坦克退出军事领域干嘛?根本是无可取代呀。

还有,开脑洞想想,谁规定未来坦克一定是现在的履带乌龟?谁规定它们不能反重力悬浮、变形、长八只脚或者隐形?

未来的奇妙绝对是超出我们想象的。

未来坦克会不会退出军事领域?

局部战争还是有用的,平原地区威风不减。

未来坦克会不会退出军事领域?

我是小新

我来回答

坦克实际上是战场上生存力最强,性价比最高的武器。以前是,现在依然是。只要陆军作战的主力还是血肉之躯的步兵,坦克的作用就不可削弱。

也许是因为如今的现代化战争让空军、海军赚足了眼球。很多人认为,空中打击将在战争中起到决定性作用,重型装甲部队很快将成为历史,“坦克无用论”甚嚣尘上。

其实,很多人似乎忘了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这些都是非对称战争,是一方想怎么打就能怎么打的战争。用这样的战争模式来否定坦克的价值是过于片面的,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结论。

一个武器被淘汰,是因为出现了可以取代它的新武器,而不是因为自己太弱。可能有些人觉得现在坦克面对很多能击穿的武器太无力,还不如干脆裸奔。但是如果你真裸奔了,你知道挨打有多疼了。

冷战结束后,欧美国家一度准备放弃主战坦克,比如加拿大,想用轮式步兵战车替代坦克。

但到了阿富汗,塔利班经常在联军的基地旁修筑工事,用迫击炮或火箭炮袭扰联军,同时还会在联军基地的出口部署大口径机枪、火箭筒或小口径高炮,加拿大军队的轮式步兵战车完全经受不住这些武器的打击,这时候坦克的重要性便体现出来了,于是加拿大又重新购买了一批豹2坦克。

也就是说,想让坦克退出军事领域目前看来是不切实际的。

地面战发展到现在,攻击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速度让人咋舌,但是防御特别是物理防御还是比厚度。虽然坦克变得比任何时候都容易受到攻击,但是他依然是陆军中最抗揍的,这就够了。

总结下,只要这世上还存在着陆地作战,那么坦克就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受到反坦克导弹的威胁也好,受到航空兵的打击也罢,都不足以撼动坦克的地位。有坦克的时候,受到攻击的是坦克,但是没有坦克的时候受到攻击的就是人了。

如果我是步兵,那么有坦克在身边,那就犹如天神下凡一样,不在感觉自己的渺小!

... ...

客官留步

请点关注

未来坦克会不会退出军事领域?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改变的,一型武器装备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与当时的科技水平、战场特性相对应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未来作战形式的变化,“威呐”认为坦克也可能像曾经的海上霸主战列舰一样,随着战场形势的演进,在一定时期内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并被其他适应性更强的装备所取代。 国产ZTZ-99A主战坦克“大和号”战列舰的沉没宣告了“战列舰”占据海上战场主导地位时期的终结!

其实,关于坦克是否需要继续发展,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也是坦克这一装备的首创者英国已经做出了选择,英国军方数年前就宣布在“挑战者2”坦克之后不在单独研发新的坦克型号,而将重点放在了通用型更强的重型步兵战车方面。 反坦克武器装备愈加强大挑战者2主战坦克也许就是“坦克发明者”英国坦克装备的绝唱英国“阿贾克斯”重型步兵战车

随着反坦克武器及弹药技术的发展,为保证抗毁伤能力和人员安全,现代坦克的装甲厚度、重量不断增加,但是无论防护能力如何提高,都无法完全应对方式多样的反坦克攻击,而先进坦克的造价也越来越高,其在战场上的综合竞争力受到较大的影响。而传统的军工大国,如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意大利等,除俄罗斯近期研发了新型的“阿马塔”坦克外,其他各国目前都还是在各自原有型号上进行各种功能性的改进,并没有开发新型号的明确计划。 德国豹2坦克改进型号豹2A7,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俄罗斯“阿马塔”坦克是各军事大国中少有的新型坦克

随着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在战场上的不断应用,也许今后会出现类似科幻电影中具有坦克功能的高机动性无人攻击平台,届时,可能战场上就很难看到有人驾驶的传统坦克了。 未来的攻坚装备也许会是无人装甲机器人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络)。

未来坦克会不会退出军事领域?

坦克的未来前景无限:只是他的配置、外观、机动性能、防护都会发生巨大改变;例如,中国目前开发的3吨级战斗机器人:这款机器人被叫做“参水猿”,身高有三米,体重三吨,而且它的制造零件也是达到了极高的标准。它可搭载有全新的火炮和导弹系统;

机器人驾驶舱可以同时容纳两个人内部操控,具有三种操作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行驶模式,驾驶员通过内部中控屏幕来让机器人自由行驶;第二种模式则是格斗模式,通过驾驶员操控里面的双杆摇杆来对机器人手臂来进行来回移动,手臂的自由度也是非常高,它能做出很多灵活的格斗动作;第三种模式是炮火模式,只需要切换到这个模式,它就将从人形状态转变成炮火形态,从弹道口发射出装填的导弹!

它虽然处于概念车阶段,但是其概念就是一种坦克模块:全新的变化让它具备更加灵活的作战形态;

此外,还有中国正在研制的"某小口径无人自行山地炮":该自行山地炮采用仿生学原理,除为了满足小口径火炮山地射击时角度的多变性以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负载能力,并适应各种地形的攀爬和行进,采用了八足步行机器人的方案,可携带100至150千克的武器装备、作战物资或补给给养,可以为一个作战排,提供一周的作战运力;

同时,该作战机器人还可以自行攻击敌方目标,该步行机器人机体长3米左右,类似于蜈蚣一样的多足行走体系,装备有八只步行足。每只步行足高一米左右。每个步行足跟有大腿,小腿和两个关节,可单独实现运动。该步行机器人机体中部载有一门30毫米外能源链式火炮,炮长1.5米左右,有效射程2到3千米,载弹500到1000发左右,为适应山地作战可360°环射。

这种八足机器人的山地作战能力比坦克更加生猛,随着中国科技进步,它会演变为一种陆地坦克系列:今后的坦克概念会颠覆人们的认知!

未来坦克会不会退出军事领域?

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任何事物哪怕过往在辉煌,也会有落幕的时候。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20年坦克仍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短时间内恐怕还不会退出军事舞台。

坦克这些年是受到不少的非议,在战争中的处境也很艰难。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具有直射火力、越野能力和强大装甲防护力的坦克,依旧是最强力的陆战武器装备。现在武器的性能,作为“陆战之王”的坦克都被打成了这幅模样。若是,没有坦克作为“箭头”,只依靠轻型装甲车辆和步兵,伤亡将更加惨重。(说通俗点,坦克这个MT虽然缺陷不少,但它已经是市面上最好的MT了,换一个其他的还不如它了)

以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为例。想当初21世纪前后,美国陆军开始了转型,建设以数字化轮式装甲车系列为主要装备、并配用一体化C4ISR系统的新式陆军部队。结果到现在折腾了近20年,美国陆军又开始重新“重视”坦克,一方面,升级M1A2主战坦克,增长其服役年限;另一方面,推动MPF轻型坦克项目。

所以,别看“坦克无用论”叫得响,但实际情况却是,现在还离不开坦克。哪怕是最强调空中打击的美军。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