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日本和原子弹,德国有赢得二战胜利的机会吗?

这个问题有两个先决的认知条件

1.日本给德国拖后腿了

2.原子弹让日本投降了

这两种认知都是错的

先说原子弹,日本绝不是因为原子弹而投降,原子弹只是促进了日本提早投降。

早在原子弹扔下去之前几个月,天皇和一些投降派就已经在布局投降事宜了。

早在1944年末,日本就已经在一系列的海战中输光了裤衩,剩下的全是守着泉水挨打的垃圾时间。

与此同时,德国也在多线挨打。

最著名的是苏联1944年的“10次斯大林突击”。

这10次分别是:

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右岸乌克兰战役、敖德萨战役与克里米亚战役、维堡战役与斯维里-彼罗扎沃茨克战役、白俄罗斯战役、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波罗的海沿岸战役、布达佩斯战役、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

德军被苏军干掉了136个师,狂推1100公里,已经把塔拆到德国家门口了。

美盟军这边也没闲着。

最著名的是1944年6月6日的“霸王行动”,盟军大军登陆法国诺曼底。

还有随之而来的,失败的“市场花园”行动,盟军损失惨重。

紧接着是年底的阿登战役,德军从东线勉强调回大军,硬突了盟军一回,弹尽粮绝之下被盟军守住了。

可以说,苏联才是抗击德国的主战力量,又扛伤害又打输出,盟军就是个打野的。

实际上,苏联的翻盘从1941年的莫斯科保卫战就开始了,随后42年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等等,都打得相当出色,歼灭大批德军。

盟军所做的,主要是美英军依靠英伦三岛,遏制住了部分德军,然后从北非到西西里,将意大利给打翻盘了。

因为没办法快速突破南路,盟军才策划诺曼底登陆,开辟新战场。但不得不说盟军很会钻空子,杀到了德国的软肋。

所以,德国其实注定了灭亡,他们双拳难敌四手,战略上也连连翻车。到后期苏军、盟军东西线的夹击开始,德国就已经完蛋了。

这里面根本没什么日本的要背的锅。

美国人无论参不参战,德国人都是必输。相反,日本的参战还牵制住了美国、英国、苏联不少兵力和资源,如苏联囤积在苏蒙边境大军、英国的海峡殖民地、美国的菲律宾殖民地,美国投入到太平洋战争的兵力等等,这其实是利好德国的。

所以,希特勒在得知日本袭击珍珠港后,表现得非常兴奋。

美国虽然是日本给打进战团的,但即便日本不打,美国也会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跑出来摘桃子。

哪怕美国没因为珍珠港事件在1941年底参战,这也不妨碍美国对盟军阵营公开的援助。

实际上,著名的《租借法案》通过时间是1941年3月11日,而早在1940年法兰西战役时,美国就已经为英国提供战争、经济的优惠交易了。

充其量,日本的袭击帮助罗斯福打破了孤立主义的障壁,让美国更快地按照罗斯福的规划加入战争,帮助英、苏等国更好地坚持了下来,也更多地消耗了德国。

如果美日之间的战争被缓行,那对德国而言会是真正的灾难,这意味着大批的军舰、航母、飞机、坦克、陆战队员和步兵师和物资、武器,都会增援到欧洲战场上去。如果历史变成这样,等待德国的下场不言而喻。

在现实的历史中也是德国先完蛋。

1945年4月25日苏军美军易北河会师。27日苏军杀入柏林。29日苏军攻打国会大厦。30日大势已去的希特勒吞枪自杀。2天后柏林德军投降,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战结束。

日本投降的时间是1945年8月15日,两颗原子弹是分别在8月6日和8月9日投下的,德国这会儿都灭亡几个月了。

苏军此前未与日方宣战,尚维持有外交关系,8月9日0点苏军突然发动了对日攻势,他们用几个月的时间从欧洲撤回了部分军队,并调遣了华西列夫斯基等战将,囤积了大量物资。一通乱打,将关东军给废了。

如此,日本才知道大势已去,赶紧朝美国投降了事,为此还爆发了“宫城事件”的流血冲突,“彻底抗战派”很是闹腾了一阵子。

所以,日本真没必要给德国背锅,二战不是靠美国打赢的,德国也没本事打赢苏联,日本也不是因为原子弹投降。

反过来我们还得说道说道,如果德国能多扛个半年,日本可能挨了原子弹都不一定立马投降呢。

如果没有日本和原子弹,德国有赢得二战胜利的机会吗?

谢谢邀请!德国绝没有赢得二战胜利的机会。

德国能不能赢得二战胜利,与日本和原子弹一点关系都没有,也就是有没有日本和原子弹,德国都注定要失败。而且,德国本来就失败于日本之前,也失败于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之前。

那么,是什么原因注定德国不会赢得二战胜利呢?

一,德国发动二战的非正义性,注定其必败。

1939年9月,德军闪击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德国的侵略战争是非正义性的。失道寡助!德国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绝对得不到世界人民的支持。这从轴心国只有德、意、日及其占领国的傀儡政府,而同盟国则包括中、苏、美、英在内的57个国家即可了然于心。

二,德国占领他国的贪得无厌,注定其必败。

德军闪击波兰后势如破竹,很快占领了欧洲很多国家,就连强大的法国都在短短的几天内投降。然而,由于德国贪得无厌,胃口太大,攻城掠地永无止境,特别是东进攻击苏联,将战线拉得太长,导致顾此失彼,最终被同盟国军队各个击破,彻底消灭。

三,希特勒刚愎自用,指挥失当,注定其必败。

希特勒刚愎自用,无视统兵将领们的建议,结果频频发生指挥失当的错误。比如,德军攻克法国后,英法联军撤退到敦刻尔克,可是在德军装甲部队追击到离敦刻尔克只有10公里时,希特勒却下达了原地待命的命令,使得英法30多万军队得以成功撤离,让英国保存了持续抗战的有生力量。再比如,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军接连取得大胜之后,希特勒拒绝其统兵将领古德里安放弃攻打基辅而直接向莫斯科发起斩首行动的建议,使得德军浪费了宝贵的进攻时间,不得不在冬季临近时发起莫斯科战役。冬季来临了,希特勒却没有给参加莫斯科战役的德军准备过冬棉衣,最终使德军在莫斯科遭遇滑铁卢,苏德战争形势也开始逆转。

△阿道夫•希特勒

如果没有日本和原子弹,德国有赢得二战胜利的机会吗?

日本和原子弹,与德国失败没有半毛钱关系。

德国的主要战场在欧洲和北非,日本的主要战场在亚太地区,相隔万里,联系较少,支援更是谈不上。

德国失败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基本上是孤军作战,猪队友意大利基本上帮不上什么忙,甚至只能帮倒忙。

德国失败的最直接原因攻打苏联,在苏联战场上先胜后败,被苏联巨大的国土,和庞大的人口所反噬。

由于苏联的顽强抵抗,让德国速战速决的战术失败,反而陷入了持久战的消耗之中。

英美为了让苏联能够抵抗德国的进攻,不惜代价血本援助苏联,让苏联获得了巨额的战争物资。

美国援助各型作战飞机15481架,英国援助3384架,合计18865架,大约相当于苏联战时飞机生产总数的30%;

美国援助各型坦克和自行火炮7056辆,英国援助5218辆,合计12274辆,大约相当于苏联战时坦克生产总数的24%;

美国还援助高射炮7944门,反坦克炮5818门(高射炮和反坦克炮是苏军最缺乏的)、冲锋枪108293支、机枪131633挺、反坦克枪4932支、各种口径炮弹2000万发、各种口径子弹4.5亿发、炸药345735吨。

相比起苏联,德国的综合国力要小很多,而且虽然吞并了中欧和西欧,但远远没有完成整合,还有就是英国没有攻打下来,依然犯了一战时期的错误,即:两线作战。

英国后来成了盟军反攻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的大兵营。诺曼底登陆就是盟军先集中在英国,再从诺曼底登陆的,这直接导致了德国被两面夹击,陷入苦战之中,加速了纳粹的灭亡。

所以说,日本和原子弹,跟德国失败没什么关系。

如果没有日本和原子弹,德国有赢得二战胜利的机会吗?

事实上,日本和原子弹跟德国战败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如果日本对德国有那么一丁点作用的话,仅仅在德军进攻苏联时,可以对苏军西伯利亚的布防产生那么一些威胁,除此并无其它关联。

那么,原子弹对欧洲战场又能产生什么影响呢?这里面有个时间差问题,因为美军投掷原子弹的时间是在1945年8月份,而德军早在5月份就投降了,所以,说原子弹对欧洲战场有影响是没有根据的。

当然,人们在战后谈论最多的还是美国依靠德国的人才技术来制造出原子弹,这一点实际上也是有据可查的,单靠美国人自己的能力是造不出这个大家伙。在德军快投降以前,德军实际上也在投入很大力量研制原子武器,甚至在导弹方面已经制造出了V1V2型,并对英伦三岛实施了破坏性的打击,只是效果差那么一丁点罢了。

所以,德国之所以战败,从本质上讲是综合国力和战争潜力不够,除了非正义战争必然遭到失败以外,战争准备时间太短、闪击战出现的补给不足和兵力短缺两大制约因素无法解决成为失败根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