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等曹操坐稳荆州,在南下进攻东吴,蜀汉等政权,还会失败吗?

坐稳荆州之后再进攻东吴,曹操失败的可能性很少。

一、东吴的优势

东吴依靠的是水军和楼船,还有长江天险,荆州是东吴必须要拿下来。刘表给人的感觉是很弱的,但是他却能扛得住东吴的攻击。换句话说荆州的实力并不落于江东。

曹操如果占领荆州,那就代表着和东吴一起拥有长江天险,东吴的水军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

荆州为什么能防得住江东,那是因为荆州的水军也不弱,比如像蔡氏兄弟,虽然《三国演义》中对他们进行了丑化,实际上他们还是东吴的心腹之患。

他们投降曹操不是迫于无奈,而是真心投降,主要是因为他们将宗族的利益放在最前面。正如孙权手下一帮人都想投降,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这个。

二、曹操失败的原因

曹操原来只想拿下荆州,没有想拿下东吴,甚至他也没有准备一口气吃掉全部荆州,他希望通过蚕食的方式拿下荆州。没有想到的是刘琮居然不战而降,这样让曹操喜出望外。

这个时候曹操整个人飘起来了,因为他觉得西南的刘璋肯定不是自己的对手,西北的马超十部并不同心同德,张鲁更别提了。如果拿下东吴,天下统一在望了。

他就对当时来拉关系的张松一点反应都没有,气得张松将西川卖给了刘备。

因为准备不充足,到了荆州马上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曹操本来也想通过压力使得东吴臣服,而没有真的准备是大战的,没有想到孙权手下的武将都不干。

一系列不在计划内的情况出现,再加上曹操自己又十分得意,所以任由事件发生,最终造成赤壁大败。

三、如果坐稳后

曹操如果坐稳之后,以曹操的军事才能自然不会这么轻易大败。他会采用稳扎稳打的形式与东吴耗,东吴是耗不起的。

东吴的结构是很奇怪的,由世家大族与孙家共治的。当世家大族发现这样下去会损害自己的极大利益的时候,他们会反水是铁板上的事情。

孙权刚继位是,孙家内部都会反水,何况现在曹操如此强大的压力之下。

刘备也去了不西川了,估计就缩在江夏这么一点的小地盘上。这么一点小地盘根本无法发挥刘备的大才。

所以曹操能赢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当然万物没有绝对,失败的可能性自然存在,但不会像赤壁之战这么大。

如果等曹操坐稳荆州,在南下进攻东吴,蜀汉等政权,还会失败吗?

我的答案是:如曹操稳定荆州后再进攻,东吴蜀汉均无力抵抗,三国一统会被提前几十年。

我们来分析下曹操不这么做的原因。

一,荆州的战略位置导致无法长久防守

重点说明一下,荆州赤壁之战后,被三家所有。并不是刘备一家独占。荆州一共分七个郡。

刘备: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

曹操 :南阳郡,南郡

孙权: 江夏郡

曹操一直占据了荆州约2/7的领土,也就是说曹操一直稳稳的拿着荆州的一部分领土。

荆州北部,双方以长江为界,以北的区域属曹操,南部的区域属刘备,孙权。

曹操不控制荆州全境的原因是要跨过长江,无法保证补给和增援。且长江以南的部分属于战略突出部容易遭到孙刘两家的夹击。

所以曹操只保留了长江以北的区域。如需要拿下长江以南区域时,必须快速的扩张,消灭孙刘其中一方势力。否则拿下了也守不住。

二,曹操具备优势,有拿下孙刘的把握

历来都传说,赤壁因诸葛亮一把火而胜。其实不然。

曹操为北方军团,主要以陆军为主。大部分部队营地都驻扎在陆地上,不可能把所有部队都放到江面上面。曹操也没有那么多的战船,可以把所有部队摆在江面上。

曹操的战略思想还是靠船运输士兵渡江作战,并没有准备在水面上面决战。毕竟要占领的城市都在陆地上。

诸葛亮即便一把火烧光了船,也不可能击溃曹操,因为水上只有少部分曹军,绝大部分士兵还是在陆地上面。

赤壁曹操溃败的主要原因是,军营内瘟疫横行,士兵大量死亡,没有了战斗力。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赤壁之战时, "军中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曹操给孙权的信中也提到过

"昔赤壁之役,遭离疫气,烧船自还,以避恶地。"

史书中记载,出名的建安七子在这一年因为这场瘟疫死了五个。上流社会的贵族死亡率都这么高,可想军营中是什么情况。

所以呢曹操原本有消灭孙刘的实力,不过运气不好。瘟疫横行,超出了曹操的预计,导致溃败。如没有这场瘟疫,曹操可以轻松的拿下孙刘联军。

三,胜利太多,曹操心态膨胀

赤壁之战前的曹操,克袁绍,定匈奴,灭马超,平内乱,溃刘备,降荆州。一路打得顺风顺水,导致心态膨胀,想一鼓作气,平定天下。

又加上当时曹操岁数的原因,曹操看到了有生之年平定天下的希望。所以曹操加紧了步伐。

谁想,上天给了老曹一场瘟疫。让东吴和蜀汉的国祚有延长几十年。

后记:曹操不坐稳荆州全境再进攻,皆因长江以南作为战略突出部,无法长久持有。要么放弃,要么迅速扩大战斗成果。加上曹操错误的估计了瘟疫的程度,及之前战斗太过顺利,导致心态膨胀。所以曹操展开了速攻,这也是当时最有利的选择。

冷眼诗叹曰:

汉家天下纷乱多,群雄逐鹿天子弱。

天降瘟疫助诸葛,火烧孟德成三国。

如果等曹操坐稳荆州,在南下进攻东吴,蜀汉等政权,还会失败吗?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曹操完全坐稳荆州后再南下,那必定可以打败孙刘联军。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坐稳荆州,怎么样才叫坐稳荆州。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我认为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主要原因如下。

内因:

曹操没有自己的水军。

曹操在平定北方用的主要是步兵和骑兵。无论是将还是兵,都是久经战场考验的。但是很可惜,这么多将领中没人熟悉水战,而他的主力军也根本不习惯水战。虽然在南下荆州时,刘棕直接投降,使得荆州水军保存完好。但是由于刘表重文轻武,荆州水军疏于练习,本身战力就不强,再加上新降,军心根本就不稳。难堪大用。

北方人不适应南方天气,导致瘟疫。

曹操的主力部队主要是北方人,他们到荆州后一时间水土不服,导致大面积的人员感染上瘟疫,不但死了很多人,也大大减弱了军队的士气。使得曹军发挥不出原来一半的战力。

外因(曹操无法改变故不重点阐述):

周瑜战术安排得当;孙权和刘备的联盟;东吴水军强于荆州水军;东吴背水一战...

如何坐稳荆州再南下东吴

刘棕投降后,曹操可以进行如下事项来稳定荆州

1)定民心:安抚百姓,维护正常的生产活动。确保政权平稳的过渡。

2)夺政权:曹操为了攻打孙刘联军,在荆州投降后没做太多的人事变更,导致其实际掌控力并不强。所以应该进行人事任免,确保荆州8郡全部在自己的掌控之下。

3)培养水军将领:曹操没有心腹水军将领。所以在赤壁之战中用了荆州降将蔡瑁和张允,但是又不信任他们,最后中了反间计。所以曹操急需培养一批自己的水军将领,以便于南下东吴。

4)操练水军:荆州水军战力不强,但是曹操拥有北方经济优势,培养大批量的水军。再提升一定战力,最后以多取胜。

如上安排后,经过5-10年后曹操绝对有实力消灭东吴。

我认为的最优方案

曹操平定荆州之后,曹操最强大的敌人就是孙权了。但是想要攻克孙权需要水军,培养水军需要一定时间。那么我们何不换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

平定荆州后,按上面的方案进行荆州的稳定事项。然后带重兵攻打西凉马超和韩遂,再攻打汉中张鲁,最后以汉中为跳板,攻打西川刘璋。我相信没有经历赤壁惨败,曹操的军力会更强大。5年之内必定可以拿下益州。

这个方案有两个优点:

第一,因为没有赤壁之战,所以刘备政权根本没有成长空间。最多就是投靠刘璋,然后守在葭萌关。至于结果估计和刘备守新野一样,被曹操打败。

第二,占领益州后,长江天险就不存在了。平定江东一战,曹操完全可以水陆并进。这个时候,荆州的水军虽然比不上东吴水军,但是完全可以相互牵制。然后再从益州派兵从陆路攻打江东。这一战成功的概率要比赤壁之战大的多。

结语

曹操占领荆州后确实不应该再发动赤壁之战。因为不稳定因素太多了,失败的风险太大。如果没有赤壁的失败,曹操完全可以率领大军平定西凉,汉中和益州。待这些地方平定后,荆州也基本稳定。这个时候再水路并进,江东再无生存空间。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等曹操坐稳荆州,在南下进攻东吴,蜀汉等政权,还会失败吗?

曹操南征本就已经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基础,若真是循序渐进,东吴和刘备集团就必定覆灭。

但是,曹操过于自信,也许是年龄因素,使曹操急于求成。

若是曹操占领荆州后,与孙权联姻,稳住孙权,全力进攻刘备,则刘备必亡,再攻汉中,收巴蜀,易如反掌。

此时曹操控制北方、荆州与西川,孙权除了投降还能干什么?

如果等曹操坐稳荆州,在南下进攻东吴,蜀汉等政权,还会失败吗?

如果曹操真的是和你一样想的,也是一样做的,那就不存在失败这一说了,消灭孙刘只是时间问题。

曹操南征本就已经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如真是循序渐进东吴和刘备集团就必定覆灭,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都没有机会去取西川,在曹操偏师的频繁骚扰下他们也难以蓄养力量,将会持续弱势下去,最后被逐一剿灭。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当时的曹操集团从上到下没有人认为以他们的力量不能灭了孙刘,所以也就没有人考虑选择这个循序渐进的办法。就算是让我们这些知道结果的人去恐怕也会选择和曹操一样的策略,就势灭了他们。

如果等曹操坐稳荆州,在南下进攻东吴,蜀汉等政权,还会失败吗?

急攻,则同仇敌忾。

缓攻,则必生间隙。

曹操扫荡中原,雄踞整个北方,此时荆州刘琮望风而降,天下局势对曹操可谓及其有利,割据诸侯仅剩:辽东公孙度,西凉马腾、韩遂,益州刘璋,汉中张鲁,东吴孙权,以及流亡江夏的刘备。当然还有交州士燮(可以忽略不计)。

曹操取荆州后太过心急,收编了荆州水师,并且命人加紧建造战船,可战船容易造,但战船上的士兵可没那么快适应,曹操的士卒,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性。且曹操生性多疑,换掉了荆州水师将领蔡瑁等人,换上了自己人,要知道荆州水师才是常年和东吴水师打交道,互相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曹操一方,从上到下都没有做好进攻东吴的准备。此战失败也就没那么意外了。

若曹操坐稳荆州,出兵向西攻打益州,暗弱的刘璋恐怕不会比荆州少主刘琮坚持的时间长,而此时的东吴和刘备之间的同盟关系必不会像曹操大军压境时一样牢固,一山不容二虎,孙刘两方出现间隙,也就容易对付的多。

曹操得到益州之后再乘胜东进,水路两军同时扑向东吴,东吴水军强,曹操就不应该以己之弱攻彼之强,而是以陆军为主,水军为辅进攻孙刘,则必胜。

南方若定,则西凉和辽东可以说是囊中之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