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导弹就可以击沉一艘航母,为什么不大力发展导弹而发展航母?

这是一种比较偏向性的思维,因为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导弹真的能严重威胁到航母。也没有实际的证据证明,哪种导弹可以用“一枚”就将航母打沉。

作为海战兵器,想要对付茫茫大海中的航母,并非一件轻描淡写的事情。

航母体积巨大,结构坚固,具有出色的抗毁伤和危机损管能力。

历史上许多二战老航母,被几百磅的重磅炸弹轮番袭击,依然能死撑很长时间,甚至逆风翻盘。

现代航母结构更加巨大扎实,材料和建造技术不可同日而语,但它们面对的大多数反舰导弹,单论装药和爆炸威力,反而比二战的航弹还要小。

真正能对航母造成威胁的,只有多枚反舰导弹构成的饱和式打击网,或者另一方的海上航空攻击能力;如果能造成舰体进水倾斜,或者飞行甲板严重损毁,那么这艘航母也可以宣告退出战场了。

然而,用反舰导弹攻击航母哪有那么简单?

有些超音速反舰导弹威力巨大,但它们过于耿直的路线很容易被舰队防空拦截,与拦截一架喷气式飞机没啥太大区别。

常规的反舰导弹速度慢,威力一般,要突破航母战斗群层层团绕的防护网,那得正儿八经打一场硬碰硬的海战才行。

这时候航母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它们拥有舰载机的优势。

舰载机的侦查范围,等于航母群的情报主动权。

舰载攻击机的作战半径+反舰导弹的射程,等于航母的攻击距离。

想要攻击航母,外来舰队需要面对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潜水艇构成的战斗群编队。

然后,还得顶着航母舰载机一波接一波的攻击和侦查,他们却没有办法对航母反击,因为航母战斗群的作战编队距离非常开阔,构成了上百公里的大网。

这张大网里,导弹、飞机、舰船都会陷入拦截和被攻击的境遇,连航母的影子都看不到。

除了“人墙”遮挡,电子战、信息战、物理欺骗诱饵…航母会用很多种方式实现“隐身”。

看不到航母,没法锁定航母,自身还在与航母战斗群其它单位严酷战斗,谁还能发射导弹打航母?能活着都不错了。

想打?够不着!航母的作战半径太远太远了,超出了一般军舰的探测距离和攻击距离。

以美国FA-18“大黄蜂”舰载机为例,它的对海攻击半径达到1065公里,用伙伴加油机轮番加油的话,再飞远点也没问题。

一枚空射型鱼叉反舰导弹射程达325公里,空射型AGM-158C LRASM反舰导弹,射程达920公里。甚至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还能作为中继指挥机,引导后方用战斧反舰型发动饱和打击。

再说了,舰载机那是一次去一架吗?啥时候不是马蜂窝一样开群架?没点对等反制能力谁遭得住。

显而易见,又能点灯,又能放地图炮,还有队友层层防御的航母哪有那么容易被打到?有航母在,整个海军的力量都会得到大大的提升。不然为什么老迈的英国拼着血本也要新造两艘航母呢?

航母速度贼快,与人们印象中傻大笨的情形完全不同,航母放个飞机都能逆风30节,航速、转向非常优异,美国航母曾一昼夜跑了1300公里,加上点信息欺骗,逮住它们很容易伐?

别看网上吹得厉害,什么弹道导弹打航母,这世界上没几个国家能做得到。就算我国曾经显露过这方面的能力,从我国大力发展反舰导弹、航母、舰载机的情况上也能侧面看出,真要打航母,还得靠航母和反舰导弹。

何况航母可是种相当多功能的高效军舰,开出去可以镇邪,停着就能控场,反潜、反舰、侦查、搜救、指挥、运输无所不包,有本事造为啥不大力发展?美国人蠢到造10艘10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和一堆两攻准航母过家家吗?

一枚导弹就可以击沉一艘航母,为什么不大力发展导弹而发展航母?

航空母舰是条船,导弹是颗炸弹,航空母舰上有很多很多导弹。这是最大区别

一枚导弹就可以击沉一艘航母,为什么不大力发展导弹而发展航母?

航母是摆在桌面上的力量,世界上只有22个强国不怕航母,其它国家看到航母过去就吓尿了,这是舰队,航母不光是空中力量还有其它打击系统。有能力打航母也不可能随便打,除非遭到侵略,所以开航母显摆比喊着我要击沉你更有意义。

一枚导弹就可以击沉一艘航母,为什么不大力发展导弹而发展航母?

导弹相当于矛,航母是矛和盾的组合体,造一艘航母就相当建造一块能活动的可以漂移的国土,上面的舰载机每一架就是一枚可移动的可重复使用的多功能导弹,对于要打击远离本土的敌对目标,就要依靠这块能攻防两用的领土,而单纯用来攻击航母的导弹没有航母的优异功能,所以因国情国势要求建造适量的航母是世界大国所必须的。

一枚导弹就可以击沉一艘航母,为什么不大力发展导弹而发展航母?

该问题太抽象,一枚什么样的导弹可以击沉一艘航母,米国不是做了尼米兹级航母抗饱和攻击实验,一枚常规导弹能击沉一艘航母吗?更别把航母编队的防空,防海的拦截能力。

一枚导弹就可以击沉一艘航母,为什么不大力发展导弹而发展航母?

十枚导弹都不一定能击沉一艘航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