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律诗如何写如何写一首真正的五言律诗?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五言律诗如何写?
五言律诗,是格律诗的一种,要求每句五个字,共八句,四十个字。另外押韵、平仄、对仗要满足要求。达到此标准,既可称为五言律诗。
素昧奢千里,唯愿步履悠
埋首耕耘作,无暇顾风流
褒贬烟云渺,一如往日求
田边有小憩,坦然不自羞
这是本人多年前写的一首题名《黄牛》的五言律诗。通篇平铺直叙,缺典少故,了无新意。当时只想抒发一下多年写作的辛劳,心系感慨随口吟出,自然谈不上什么水准。
今天把它从箱底儿倒腾出来,见一下日光,只是想以自身创作经验为例,说明一下五言律读的写法。恳请不要误解。其实《黄牛》不仅肤浅,毛病也很多,限于篇幅,就不在这探讨了。
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如何写一首真正的五言律诗?
前后两个问题都是如何写,后者多了“真正”两字,就有了讲究。
对前者,稍有这方面的理论常识,都能说上两句。但若问如何写“真正”的五言律诗,这就叫“真儿”了。
什么才是“真正”的五言律诗呢,回答这个问题,只好展开说了。
诗言志。诗歌和其它文学体裁一样,首先有个立意的问题。立意立意,是指意义要立得住。好比当今的电视剧,《亮剑》、《潜伏》、《悬崖》众口皆碑。可那些比比皆是的烂片神剧,白白浪费观众宝贵时间,招来骂声一片。
写诗也是同样,如果不是“真正”的诗歌,锁在抽屉里自我欣赏当然可以。但要是拿出来给别人看,首先立意就得能站住脚。
其一,立意必须积极健康向上,给人以精神上的力量。否则,词藻再华丽,语句再通顺,平仄再合理,押韵再准确,又有什么用呢?格律是外壳,立意才是核心。
其二是内容。要给别人一桶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自己肚子里没东西,诗的内容必定空洞乏味。只是风花雪月,一味的搬弄词藻,为了作诗而作诗,那不是真正的诗歌。
其三,行内有句话:愤怒出诗人。还有一句是:如痴如醉始为诗。诗歌之所以边缘化,受冷落,我认为与作者没有愤怒,没有如痴如醉有很大关系。
其四,必须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其实这与内容也是息息相关。有感动,有冲动,写出的东西才能感人。
其五,唐代大诗人写完诗后先给老妪看。东晋大诗人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白晓畅,朗朗上口。所以,纵观流传下的名篇,都是浅显易懂的。
说到此,第二个问题,我想应该有答案了:
我认为,有了积极的立意,有了真情实感,再符合律诗的格律要求,就是“真正”的律诗。律诗就应该这样写。
再一次拿自身创作为例:(是举例,绝不是样板)
我姐姐从事一辈子教育工作,如今已退休在家。她打小优秀,手拉手带着我们弟妹长大成人。几十年坎坷磨难,晚年又遭逢姐夫重病需要扶持。想到多年的风雨历程,我心生感慨,挥笔写出:
少先大队长,臂戴三道格
台上阅操练,声音美如歌
每当音乐起,奶奶笑嗬嗬:
那是我孙女,能耐没的说
花丛似小河,杨柳舞婆娑
家在校园内,书声暖心窝
父母言传教,姐做弟楷模
德智体优美,声名远传播
平地起旋涡,小鬼扮神佛。
黑白被颠倒,是非遭切割。
平坦阳光路,无端现波折。
阴霾笼罩下,岁月受磋砣。
雾散亮光泽,拨乱归正辙。
练达从师教,风彩笑鬼魔。
结缘迁省会,儿女喜讯多
天道酬勤事,家兴业蓬勃。
人生有开阖,心态不偏颇,
勇对疾患起,疗养健身多。
儿女都孝顺,禅经安神络,
康复效果好,精神有寄托。
生命如浪波,贵在悟清澈。
乐观看天下,晚年不寂寞。
既往无愧事,未来眼开阔。
愿我姐安好,全家乐趣多。
谈写作,最好用自身创作的例证才最能说明问题。尽管会带来诟病。但从切磋探讨的心态出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理解万岁!
五言律诗如何写如何写一首真正的五言律诗?
就个人喜好来说,在格律诗中比较喜欢五绝、七绝的一剑封喉,如果有稍微丰富的东西需要表达,可以使用七律,篇幅相对大很多,适合“起承转合”的把内容和情感交代清楚。
而五律作为律诗,虽然有八句,却只有四十个字,篇幅不大不小,对仗又比绝句要求精研,特别是句子中字数越少,平仄把握难度相对越高。
五言律诗如何写?首先从规则上来看,五言律诗遵守平仄格律,那么在创作的时候心里要有数。首先必须五字一句,总共八句完成整诗。然后诗内要遵循律诗规则。
而律诗的格式规则无外乎三点:平仄、押韵、对仗。
平仄关系:五律的平仄格式同样是从首句判断,遵守“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四种基本平仄格式。
押韵:仄收格式偶数句押韵(二、四、六、八句);平收格式首句也要押韵(一、二、四、六、八句),一韵到底,不能转韵,而且必须押平声韵。其中平收格式的首句可以押邻韵,称“孤雁出群格”,在首句不押邻韵的情况下,尾句可以押邻韵,称为“孤雁入群格”。当然,这都属于变格,我们暂时不管,创作的时候尽量都押韵。
至于押什么韵,平水韵还是中华新韵,这个倒是随创作者自己的意图来定。古韵有古韵的味道,新韵更适合阅读流传。不废故,不惧新。只不过最好在创作完标注一下用韵,方便不同的读者阅读理解。
对仗:律诗的规则是中二联(颔联、颈联)需要对仗,不过由于难度有点高,后期有些放宽,只需要颈联对仗即可,但是颈联必须对仗,这是律诗的底线,否则就不是格律诗了。只有颈联对仗的我们称之为“蜂腰对”,还有就是首联和颈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这种我们称之为“偷春对”。
我们在创作的时候还是尽量以中二联对仗来要求自己。实在是诗意要灵活处理,再适当进行放宽。
遵守上面几点,就基本上能称为五律。但是一首真正的律诗还需要在内容上合理安排,并非合规即可。
如何写一首真正的五言律诗?格律决定了诗的体式,内容决定了诗的好坏。
而律诗的普遍文法就是“起承转合”,每一联对应一个字。在初学精进甚至称为熟手的路上,按这条路铺开我们的律诗肯定是不会错的。因为“起承转合”是世间所有事情的单线发展逻辑,作者按这个写,读者是最能接受的。
中唐以后,韩愈将散文风格引入诗中,开始了文法的变化,到晚唐李商隐,则开始了朦胧派诗风,不再固定遵守“起承转合”的路子。
我们也可以学习他们,但绝对不是都能学好的。普适性才是入门的根本,天下人多叹服李白,有几人学成?而学杜甫的人,基本上都有所成。
有所成之后,再去追求自己的风格,才算是站在前人肩膀上,走得更远。
五律创作示例原本是打算分析名家作品作为示例,但是赏析永远是赏析,分析他人的作品不如自己创作思路清晰。前面有篇问答邀请续诗,续了一首五律,顺便做例子为大家分析以下一首五律如何写成。个人水平有限,大家不要吹毛求疵。
题主的要求是用《增广贤文》中的这段五言四句的首句作诗: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
我们来看如何用“庭前生瑞草”写出一首五律。
首先从平仄格律方面找出骨架,“庭前生瑞草”,平仄为“平平平仄仄”,这是平起仄收的律句,那么整首五律的格式就可以推导得出(格律诗的平仄关系如何推导另外有文章说明,这里不重复):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我们得到了平仄骨架,同时可以看到韵部是用首联的第二句尾字来定。对仗和用韵就在写诗的同时注意就好了。
下一步要进行内容的整体布局。写诗,特别是写律诗绝不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我们平时说“佳句偶得之”是灵感,但是偶得的一两个佳句是支撑不起一首诗的,特别是律诗和排律,他们不像绝句短小精悍,留白意境。律诗讲究的是整体圆熟,有始有终。
现在就假设“庭前生瑞草”是我们得到的佳句,我们来具体分析如何成诗。
“庭前生瑞草”,那么肯定是独门独户的小院,城市里的高楼绝对没有这个环境。而题主使用了“瑞草”,在句子中加入了吉祥、祥瑞的意思,那么诗的走向可以往喜庆或者更广阔的的环境去想象。
个人不喜欢热闹的诗,那么就往清远淡泊的方向走。而一般出句中使用了“前”这种类型的字,对句中习惯性就会使用“后”来对仗,虽然首联并不要求对仗。
根据这些思考,我们对出第二句,承接首句的环境描写,进一步细化,而且和首句对仗:“屋后起山烟”。这样,就把屋后有山的景色带出来,可以脱离城市居住感,把诗往自然、甚至游仙方面引导。
我们得到首联“庭前生瑞草,屋后起山烟。”鉴于我们先提到过的对仗中的“偷春对”格式,那么我们在颔联如果不对仗是可以的。同时也得到了韵部为平水韵“一先”部。
首联“起”,颔联“承”,那么第二联就是进行写景深化,并继续往空灵,游仙方面引导思绪。我们写屋后山中的景色,带上声、色动态描写:“春涧灵溪响,华芝向水眠。”春山空涧水叮咚,溪边的灵芝静静生长。
颈联“转”,不能再写景,否则就成为了流水账了。转到人的行为描写,凸显整首五律的主题,注意这一联必须对仗:“清虚三界外,放荡五行巅。”原本是吟得“放荡五行间”,但“间”字平水韵中出韵,换成“巅”字也不错。当然也可以不换,那就是押新韵了。
尾联“合”,既要承接颈联,又要能大致呼应首联,完成一个完整的“起承转合”。为什么既“清虚三界”,有“放荡五行”?是不是想长生不老?尾联给出答案:“不望千秋老,吟诗作散仙。”我并不指望长生不老啊,快快活活作为一个能吟吟诗的散仙就好。
一首平起仄收,符合格律,押韵“一先”部的五言律诗就完成了。
庭前生瑞草,屋后起山烟。
春涧灵溪响,华芝向水眠。
清虚三界外,放荡五行巅。
不望千秋老,吟诗作散仙。
写景、言志都还算到位吧。有同学就会问,感觉尾联并没有合回首联啊?确实不明显,但是我们把中二联拿掉,变成一首五绝,大家是否觉得诗意照样畅通呢?
庭前生瑞草,屋后起山烟。
不望千秋事,吟诗作散仙。
这在诗意上的承接完整,算是成功的。
总结学习好格律规则,构建好整体框架,用诗家语表达清楚自己想发散给读者的内容,然后五字一句,八句完成,就完成了一首五律。
随手写成,难免粗疏。
大家不妨评论区交流。
五言律诗如何写如何写一首真正的五言律诗?
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大雨初停,小可刚吃完煮玉米和炖茄子,坐在电视机前看《长安十二时辰》,便以此为题,看看能否写出一个入门级别的五律,然后舔不知耻地修改一番,看看能不能出台一篇九流的五言律诗。
五律,说穿了就是押韵,平仄、粘对,和对偶,这个相当于十以内加减法的东西网上好多,自己去查就好。
一、0分级别(满分100分)
黄昏停大雨,懒散卧三楼。
苞米台锅煮,紫茄瓷碗稠。
方屏优酷夜,广告玉兰油。
五律临屏写,长安十二秋。
所谓诗,管他是不是五律七绝,如果你不是李杜苏黄二安,绝对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所谓改,就是改得古韵古香一些,至于是否与事实相符,先不管他,美,排在第一位。首选技巧就是把所有的词能换成古韵味的全换上,别管距离和真假。比如
二,10分级别
细雨湿黄昏,小楼谁断魂。
鼎锅浮玉杵,碧碗软茄痕。
旧事银屏冷,胭红桃面论。
悄然拼五律,十二长安孙。
可是,问题又出来了,虽然有些古韵,但看着还是牵强,而且像样的五律首句要仄收,可我这个却是平收,还是不像。唯一的办法就是接着改喽,怎么改呢?电视剧叫《长安十二时辰》,只能简化为“长安十二时”,而时属于四支韵,所以这个韵角就拿四支开刀呗,如下
三,15分级别
黄昏兼细雨,花落小楼迟。
金米鼎锅颗,紫茄青碗丝。
换屏尘似旧,凝脂影相宜。
今日盛唐梦,长安十二时。
还是做作,15分有些多了,不提也罢,反正就是改呀改呀改到吐,就能打到30分了,再努努力能到50分,机缘巧合能及格,若是此生能写出70分的唐诗风情来,死而无憾了。
五言律诗如何写如何写一首真正的五言律诗?
要如何写一首真正的五言律诗,我认为主要必须掌握几个方面:
1.要懂基本规则。首先,五言律诗要求每句要有五个字,总共要有八句。其次,要求三和四,五和六句要求上下句要对仗。第三,要求符合格式。五言律诗总有四种格式:平起首句入韵、平起首句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仄起首句不入韵。第四,要求二、四、六、八末字要押韵。
2.要懂得什么是格律。包括平仄、押韵、对仗。首先要懂得区分平仄,如果你不懂,或者分不清楚,那写出来的诗就不符合格律要求,这样也写不成格律诗。押韵也是如此,不懂可以查韵部书,然后对照来写。对仗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如同对联,你要懂得词性、平仄、句式等等规则。
3.懂得了五言律诗的基本规则,以及格律的基本知识后,就要确定写诗的主题,然后再围绕这一主题,运用相关的语言,利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拟物,借代、引用、设问等等,来表达你要写的内容。
总之,要写一首真正的五言律诗,必须要多读、多理解前人的诗,自己要多实践,多写,可以一步步练习,先写古诗,等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后,再来写律诗,这样写起来相对会熟练一些。
五言律诗如何写如何写一首真正的五言律诗?
水五言诗。水是生命源,万物不离泉。庄稼保丰收,抗旱能浇田。生活日常见,无水断炊烟。人人珍惜它,水管及时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