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武有五虎上将,文有卧龙、凤雏,为什么最后没有统一三国呢?
刘备崛起的时候,已经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即使用这些看起来很厉害的人物,也是枉然的,为何这么说呢?
比如,中国现在为何迟迟不拿下台湾?实力不够?人不够多?隔着海?都不是!那么缺啥?
缺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就是天时,只要时机一到,拿下台湾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对于刘备来说,统一天下同样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可是对于刘备来说,可能更加残酷,无论是天时,地理还是人和,他都不占优,因此统一天下对于他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
首先,先说天时吧。
这个对于刘备来说才是致命的问题。北方已经被曹操统一,能够反对和掣肘的力量已经非常弱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部分人都团结在曹操周围,成为一个整体。
实力上超过南方的孙权,远远超过只有一隅之地的刘备。
只要北方曹操自己不作死,这场发展,按序就班的发展经济,军事力量,碾压刘备是迟早的问题。
因此,刘备想北伐统一,实力不够。除非他能够开发出超级武器,以一当百,否则没有机会。
其次,再谈地理。
从地理上看,从益州北伐统一天下是完全没有机会,也就是说从占领益州伊始,刘备也失去了机会。益州这个地方固然能够防止外面的人进来,但是在防御敌人的同时,也很容易困住自己。导致一个后果就是可以抵挡敌人,但是敌人也可以利用地理条件困住自己。
后来的事情也是如此,诸葛亮五次北伐,姜维屡次进犯都是无功而返,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地理环境已经注定了他们只能继续困守,直到自己灭亡。
最后,讲人和。
从人和上更是如此。虽然刘备拥有五虎上将,可是这些人人物已经垂垂老矣,年纪已经六十左右了。
这个年纪在三国时代已经比较长寿了,能够活着已经是万幸,还要在战场上去拼杀,已经够难为他们了。
将帅已经老矣,新生代后继无人,没有良将在前方冲锋陷阵,想击败曹操精锐军队,太难了。
谋臣方面即使有庞统和诸葛亮也是杯水车薪,难以维继,何况庞统先死于雒城下,让刘备断掉一臂,更是雪上加霜。
曹操之所以强大,不仅只是有郭嘉,程昱等人,更有治理地方六大刺史,有这些人在地方上进行有效的治理,从而为前方提供充足的物资和兵员,进而可以让曹操失败一次,两次甚至很多次都可以继续战斗,正是在这些人的齐心协力之下,其国势才蒸蒸而上。
国家的强盛不是依靠某一个人或者两个人的努力,更是需要众多人才的同心协力,这才得以实现,因此曹操的强大不是偶然的,蜀汉的衰弱也不是偶然,都是必然的发展结果。
总结。
即使拥有这些人才,刘备统一天下依然没有希望,他只是做了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该做的事,至于结果,何须在意呢?
刘备武有五虎上将,文有卧龙、凤雏,为什么最后没有统一三国呢?
刘备力量虽强,但魏、吴势力更大。本着“拥刘抑曹”的正统观念,《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把蜀国的力量夸大了。而史实上蜀汉却是三国中实力较弱的,不用说同曹魏比远逊,就是同孙吴比,也略有不足。曹操击败袁氏兄弟统一北方后,智者云集,猛将如云,借"挟天子以令诸候”之势挥师南下,可谓不可一世;孙吴父子三人经略江东,兵精粮足,实力亦不可小觑;只有刘备,虽有龙凤五虎,但地盘、兵力比之魏吴都显得捉襟见肘。此时,如果刘孙各自为战,不结成反曹战线,则必败无疑,三国的历史定将改写。然而令曹魏失望的是,孙刘结盟了!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使其实力大挫,被迫由攻而守,这无疑给吴蜀立国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时机。吴蜀所以能同曹魏成鼎足之势,一是拒险而守。长江天堑对于不谙水战的北方士兵无疑是梦魇,而善水战正是吴刘之长,以长克短,胜之于谋。二是吴蜀联盟。联盟使两个都不敌强魏的弱势力一下子拥有了放手一搏的实力,这在当时绝对是上上之策。遗憾的是,三国之势既成,三方都忙着舔伤休养生息,天下承平,孙刘联盟亦随之土崩瓦解。于是,在积累了足够的力量后,魏军再次渡江南下,先灭蜀,后灭吴,三分归一统。大汉帝国的最后一抹余辉终于湮没于历史长河中。
刘备武有五虎上将,文有卧龙、凤雏,为什么最后没有统一三国呢?
因为他们在刚分三国就都死了,等不到统一的那一天。
刘备武有五虎上将,文有卧龙、凤雏,为什么最后没有统一三国呢?
兴有关公功,败更有关公劳。
刘备武有五虎上将,文有卧龙、凤雏,为什么最后没有统一三国呢?
刘备是罗贯中主观营造的正面角色,所谓的主流。刘备自诩中山靖王之后,不知道是否有据可查,也许只是为自己抬高身价,让投靠他的人不至于有自惭形秽的感觉。刘备出世时不过是织席贩履之辈,不像曹操,袁绍,孙权,袁术等有强大社会背景,后期战场上,曹操等也经常用织席贩履来贬损刘备。
正是刘备出身问题,才让他有机会碰上关张,张飞散尽家财帮刘备进行了原始积累。刘备靠着高超演技,拉拢人心,获取了诸葛孔明,诸葛亮是聪明之人,三思后觉得刘备处是他最有可能充分发挥本领的地方,事实证明孔明是对的,后孔明推荐庞统辅佐刘备,想加强刘备实力,初时刘备并没有重用庞统,说明其礼贤下士也是假的,包括赵云,立了众多奇功,刘备一直对其不温不火,说明刘备对人三六九等明显,由于刘备这些局限性,使其身边聚集的大将并不多,五虎上将外,再找不出多少可用之人。光靠这几人想打败实力雄厚的曹操,势比登天,孔明七出岐山无功而返也说明了这点。加之关羽刚愎自用,张飞有勇无谋,马超命短,黄忠老迈,刘备子嗣平庸,孔明独木难支,失败国灭成必然发展趋势。
刘备武有五虎上将,文有卧龙、凤雏,为什么最后没有统一三国呢?
刘备一穷二白,奔波半生,最后能占据半个荆州和益州,其实也挺不容易了,有一首诗写到“昭烈经营良不易”,可见创业维艰。
刘备集团有些事是比较可惜的。
从人才角度讲,庞统和法正的早逝,导致军师类人才匮乏,诸葛一人难以逆天。
从军事角度来看,丢失荆州对蜀汉造成严重打击,夷陵之战也是元气大伤,基本就丧失了进取的本钱。
所以说,虽然刘备其实基本实现了诸葛的隆中对,也有诸如关羽张飞这样的万人敌,但还是没有统一天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