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西方的工业革命,中国会还处于以冷兵器为主导的时代吗?

不会,迟早会进入热兵器时代,比如你看非洲的黑蜀黍们,有几个是冷兵器的?

实际上,中国自古以来都不是个真正封闭的国家,所以即便没有产生工业革命,中国一样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热兵器。

如大明时期的弗朗基和红夷大炮、鲁密铳,它们都是因为自身技术实力不足,从外部引进过来的技术和产品。

鲁密铳的原型是奥斯曼帝国的火绳枪,在万历26年时由赵士桢向土耳其使者朵思麻请教后,在自身火枪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

红夷大炮是通过葡萄牙人和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的西方火炮,多以舰载加农炮为主。明朝在后期对其进行了仿制,因此将一定规格的大型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

弗朗机也是15-16世纪由葡萄牙人传入的分体子母供弹火炮,因为当时管葡萄牙人叫弗朗机人,因此这种速射炮也称为弗朗机炮。明朝后来广泛学习和制造了弗朗机炮,还诞生出不少变种。

不过,确实也如题所说,这些热兵器都是点缀,当时战争的主导者仍然是冷兵器,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都未出现以热兵器为完全主体的作战方式,充其量热兵器占据的比例在逐渐上升。

明朝末年是中国热兵器的一个小高潮,在后金的威胁下,大量国防开支被用于购枪造炮,但因为极度的贪腐和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管理,明军的先进火器要么工艺水准极差,要么部队没有正确使用的战术和勇气,以致反被后金拿来打崩了明朝。

西方的热兵器随着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始而高速进步,到十九世纪的拿破仑战争期间,资产阶级已经走上了世界的舞台。

但中国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正处于满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维持着一种极为稳固的中央集权式封建统治,整个社会如金字塔一般牢靠。

满清王朝并没有全盘排斥威力巨大的热兵器,但他们更在意的是江山统治的稳固,在全社会大搞剃发易服、文字狱、官修书籍、愚民政策的同时,热兵器技术也被打入冷宫,成为被防范的对象。

个中道理不难理解,满洲勇士皆以弓马娴熟为本,这枪炮多起来了,过去的封建武士不就没用了?

所以,在欧洲人感叹火枪大炮将骑士们扫进历史尘堆的时候,大清则采取了一种拒绝技术进步、封锁技术发展的方式来阻止热兵器上位。

毕竟谁都没有上帝之眼,在闭关锁国没法睁眼看世界的满清统治者眼里,对付麻烦的热兵器与对付民间私藏的盾牌铠甲是一码事儿。他们无法意识到封建时代已经走到了尾声,外面的世界发生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欧洲国家进入并完成工业革命以后,中国的封建王朝因为洋人的暴打,这才开始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引进和购买了大量的工业设施和兵器。

实际上这也说明了,作为一个地域广阔的大陆国家,中国其实无法真的做到闭关锁国。

但工业革命这种事儿,还涉及到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实际上是影响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根子,如果上层无法完成合理的转型和角色扮演的话,那他们就会成为新世界的敌对方。

所以,洋务运动最终并没有给满清王朝带来延续,它仅仅为中国带来了部分能通过钱买到的技术,以及一部分接触到外面思想的学者和人才。所以无论李鸿章还是张之洞,无论金陵机器局还是汉阳铁厂,都没能让中国进入现代化。

可是这并不妨碍中国进入热兵器时代,毕竟世界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枪炮一样是资本主义向市场倾销的物资(从今天来看甚至是主要的倾销物资),别人并不发愁你装备上新型的枪炮,他们愁的是如何把更多的这些东西卖给你,换走你的国家财富和人民血汗。

满清灭亡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巨大的战乱之中,帝国主义一面瓜分中国,一面支持各方军阀混战,大帅们从洋行里搬家一般捣鼓来洋枪洋炮,交出真金白银和各种利益优惠,把中国引入了更深的黑暗深渊。

你看,热兵器在民国已经全面覆盖了,军阀连坦克都用上了,可中国并未因此富强先进,反倒越打越乱,越打越穷,差一点就万劫不复。

再看今天那些落后的非洲国家,我们会发现即便他们穷得狗屁胡说,可这也不妨碍他们手捏AK,肩扛RPG,浑身绑满12.7mm的大链子。他们砸开63107的屁股拿火把点火的动作比谁都溜,可他们的国家进步程度,说白了就是个套着现代元素外壳的古代社会。

历史其实已经证明得很明白了,没有工业革命,中国照样会进入热兵器时代,可如果没有真正的革命与进步,我们也只会如非洲黑蜀黍一样,变成战乱和愚昧中的可怜人。所以,珍惜这个美好的时代,带领着我们仰望星空的绝不仅仅是枪炮。

如果没有西方的工业革命,中国会还处于以冷兵器为主导的时代吗?

如果说冷兵器时代是刀剑主导战争胜负的时代,那么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大炮已经可以主导战争胜负了。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已经不是纯粹的冷兵器了。

咱们可以举一个战争例子,努尔哈赤进攻明军的宁远城的时候,就是被明军大炮打败的,他自己也被明军的火炮击中,不久就死了。

可见,中国很早就进入热兵器时代了,而且热兵器非常发达,可惜后来,八旗军统一天下后,更加重视刀剑的作用,大力发展武术和骑马射箭。

这样子,之前已经被运用于战争的各种热兵器被清军冷落了,事实上清朝是中国热兵器时代的一个低谷,被后人误以为是冷兵器时代。

事实上,看过太平天国电视剧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战场上有各种大炮和各种火器,太平军的武器都已经枪炮化了,已经是热兵器主导战争的胜负,可见,没有工业革命,中国也不是冷兵器时代了。

再说了,工业革命仅仅是生产工具的革命,主要解决了织布机和各种运输动力问题。

严格地说,西方的大炮和火器的技术革命是工业革命之后才发生的事,滞后了几十年,工业革命从1760就已经铺开了。

但是,比较先进的大炮和快速射击的火枪到了拿破仑时代才出现,拿破仑就是炮兵专业毕业的学生,拿破仑就非常善于运用大炮的威力,在与敌人交战的过程中,大炮起来决定作用。

可以说到了1804年左右,西方才有了相对比较先进的大炮。

在此之前,西方的大炮不比清朝好多少,乾隆皇帝的时候,西方的热兵器和东方的热兵器也是一个级别的,清军仅仅是热兵器的配备在士兵中的比例很低,燧发枪比较多,射击速度很慢而已。

可见,中国古代不是纯粹的冷兵器时代,没有工业革命,中国也不会永远处于冷兵器时代,枪炮其实跟弓箭一样,只要有银子就可以购买,就像古代游牧民族不能垄断弓箭这些武器,近代社会,西方也不可能垄断枪炮这些武器。

没有工业革命,买枪炮,也可以组建一支新军。

咱们不要把枪炮想得那么复杂,据说贵州一些非常落后的小山村,凭借手工作坊都可以造手枪,后来的“土八路”在农村都可以建立各种军工厂。

可见,枪炮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中国古代就已经发明了枪炮,仅仅是射程和发射速度不如后来的洋枪洋炮,但是只要是枪炮,都是有杀伤力的,它们都不属于冷兵器,而是热兵器了。

如果没有西方的工业革命,中国会还处于以冷兵器为主导的时代吗?

西方工业革命带动了整个世界的改变,中国当然也不会例外,也受到了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就象中国四大发明影响了西方一样。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工业革命,对现代中国影响是全方位的,政治体制、科学技术、社会形态、生活习惯等,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鲁迅先生说:"拿来主义",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主动拿来为中国人使用,对那些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弃之,这才是最科学的方法。

如果没有西方的工业革命,中国会还处于以冷兵器为主导的时代吗?

完全有可能。因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在清朝已经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即使有工业方面的发展,也会被统治者控制或压制。而且封建制度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对人的思想遏制非常严重,根本不可能产生西方那样的资产阶级启蒙式运动。运动也之属于周期循环式的农民起义,最终结果只是另一个封建王朝取代清朝,而真正促进生产力大幅度进步的工业革命是不可能产生的。

如果没有西方的工业革命,中国会还处于以冷兵器为主导的时代吗?

如果没有空气人会活吧?如果?哪里来那么多如果?

如果没有西方的工业革命,中国会还处于以冷兵器为主导的时代吗?

从火器起源说,爆炸式火器在中国唐末出现的,唐末也有火箭,只是这个火箭应该是把火药绑到箭头上。

宋代开始有了更丰富的火器,如蒺藜火球、火药箭、烟球、火枪等,南宋有了突火枪、铁火炮,由于宋朝与金、夏的战争,火器在战争中传播发展,金国发明了飞火枪,西厦也出现了火炮。如此,到蒙元时代,已经是中国喷火龙、火炮、火枪在战争中较普遍使用了,据史料,蒙元在三次西征中都使用了火器,也使火器传播到了西方。

明代开国时,有焦玉向朱元璋进献了火龙枪,据载此枪势若飞龙,洞透层革,朱元璋赞用此枪取天下如反掌。

朱棣时,大明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专业化火器部队,在征漠北时,神机铳前,马队居后,对骑兵已经有巨大作战优势。

此后,明朝改进发明火器越来越活跃,火器种类越来越多,如迅雷铳、掣电铳、雷火鞭、虎蹲炮、攻戎炮、神飞炮、火龙出水火箭、神火飞鸦等,仅赵士祯所著火器著作中就有24种之多。

明朝也引进了当时西洋传过来的鲁密铳、佛朗机、红夷大炮,并有改进,如铁心铜体炮,使火炮轻便又不易炸膛。

在明朝后期,有史料说明军已经有50-60%的军队装备有火器。徐光启在给皇帝的上疏中已经提出军队装备全面火器化。

从中国火器发展历程说,有没有西方工业革命,中国的火器都是一定会随时代发展的,并且装备普及率会越来越高,直至全面装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