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零式战斗机为什么可以开窗户?

零式战机是一种典型的低空战机,所以在飞行过程中打开舱盖并不算什么怪事。

一架零战21型的巡航速度仅为296km/h,后期的零战52型也不过370公里,许多极限速度都是靠俯冲来完成的。

而且,零战的失速速度仅为121 km/h,这可以保证它在相当低速的情况下不会坠机。这个速度比很多人在高速上开车的速度都要慢了。

所以,零战这种早期低空低速战机开个窗户是很正常的,在座舱包裹和前风挡遮蔽的情况下,座舱中的飞行员其实感受不到太大的风。

实际上,当年的战机密封性极差,所以就算零战把座舱盖子扔了,本质上也影响不到什么。这东西主要提升一丢丢极端条件下的座舱舒适度,随便挡点碎屑和雨雪,以及在遭遇高炮袭击时略微防范一下破片。

当年太平洋战争时还发生过一件匪夷所思的“手枪打飞机”事件。

日军一架ki-43“隼”式战机在击落美机后,对着跳伞飞行员开枪,美飞行员装死躲避,这架“隼”式居然跑到近处,打开舱盖观察自己的“战果”,结果让跳伞的欧文约翰·巴格特(Owen J. Baggett)掏出1911手枪击毙了。

这隼式跟零战样子差不多,性能也非常接近。

其实当年许多国家的战机在战斗发生前,一般都不会拉上舱盖,这样便于在无线电设备落后的情况下与友机交流,也能更好地对周围环境展开观察,提早发现敌情和听到声音。

这种观察对当时的飞行员来说非常重要,比如日军在训练飞行员时,就特别强调练习用眼睛的余光去观察事物,因为眼周的杆状光敏细胞更多,能拥有更高的敏感度。他们还会让飞行学员爬上杆子用眼周去观察白天的星星和月亮。为了提高点态势感知能力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除了前排的战斗机,还有许多攻击机、鱼雷机都是全程开敞篷的。如美国的SBD攻击机这类,后座人员需要操纵自卫武器,前座为了方便中弹时随时跳伞,都有开敞篷的习惯。

总而言之,开敞篷并非日本人和零战的专利,那个时期的各种战机都能见到相应的景象。

有人会杠我,BF109怎么不开呢?那肯定,109没法开,这与舱盖结构有关,别人是滑动的,汉斯偏偏搞了个翻盖的。

P-51“野马”这种战机当然就不会开盖子了,它们有密封座舱,有氧气罐,气泡型的舱盖还能提供更好的低阻力外形,让飞机飞得更快。日本那些垃圾,哪能与真正的高科技媲美?

日本零式战斗机为什么可以开窗户?

和汽车一样,飞机最初都是敞篷的,到后来飞机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为了更好的保护飞行员飞机的座舱开始加装挡风玻璃,而在飞机速度在350-500km/h这个速度之间的飞机的座舱舱盖是既可以手动开关的。而二战时期各国的大部分飞机的座舱盖都是可以手动开关的,特别是作为海军舰载机,因为没有敞篷既可以感受开飞机的乐趣,而且视野好、方便起降。

而且敞篷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方便跳伞,有时候就直接将飞机座舱盖朝下,一解开安全带就可以跳伞,不过飞行座舱,没有床盖也不怎么好,就比如在下雨天时机舱内容易进水,或者说雨天这种没有坐舱盖的飞机就不能用,由于气压和温度的问题这种无座舱盖的,飞机只能在低空飞行,也就是说飞行高度不高并且速度不快时才能用,一旦飞行高度超过2千米以上飞行速度到400km/h就必须要有做舱盖的保护才行了。美军F4f野猫式战斗机也是打开座舱盖飞行

而根据风洞实验,一旦飞机速度超过600公里每小时,巨大的风阻使得飞行员根本无法从飞机里面爬出来,而后面飞机为了增快速度降低风阻就将座舱盖设计为密封的了。其实零式战机在低空中低速编队飞行的情况下都是可以将座舱盖打开,相比美军日本飞机飞行员更愿意打开座舱盖,这是因为日本飞机没有记载无线电无法做到时刻交流,而他们的交流方法大多是用手势、旗语、信号枪,所以没有座舱盖的阻挡能看得更清楚。日本99舰爆也是一样像这种高空高速的战斗截击机要是没有做舱盖的保护,风吹的你根本就没法进行操作

日本零式战斗机为什么可以开窗户?

其实我认为,这个问题问成零式机在飞行时为什么可以打开座舱盖更加准确一些。想要搞清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今天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零式机。零式战斗机是日本在二战期间广泛使用的的一种单座单发活塞式固定翼战斗机,于1937年启动研制,1939年进行了首飞,1940年正式服役,由日本三菱公司负责研制和升级工作。

由于零式战斗机正式服役于1940年,也就是日本皇纪2600年,所以就以末尾两个零来命名,称作零式战斗机。

在二战时期这种飞机衍生出了许多型号,有12试、零式11型、零式21型等等十余种。我们就以在战场上使用较多的零式21型为例来分析。

零式21型战斗机,机身长度9.06米,翼展达到12米,机身高度3.5米,使用一台荣12发动机来提供动力。

这种飞机最大飞行速度达到533.4千米每小时,最高升限4200米,最大航程为2222千米,在搭载副油箱时最大航程达到3350千米。

虽然发动机被要求小而轻导致牺牲了一部分动力,但是较轻的机身弥补了这个缺点,使零式21型战斗机获得了很强的机动性。这种飞机转弯半径较小,爬升率高得变态,在战争初期占了美军空军很大便宜,和美军战机的交换比一度达到了令人发指的1:6。

说了这么多,到底为什么零式机可以打开窗户(座舱盖)呢?

首先零式机最大升限不过为4200米。在这个高度人还是可以呼吸的,温度也不足以在短时间内冻死人,更不用说一般飞行时的高度了。

现代飞机飞行高度一般在万米以上,是不可以开窗户的,打开窗户会造成缺氧和冻僵。

二战期间战机即使是空战也不会飞太高,所以不存在这些问题,也不用担心被压强差吸出座舱外,所以打开窗户也不会照成太严重后果。

零式机的最大飞行速度也就是五百多千米每小时,也就是一百来米每秒。在高空空气本来就比陆地要稀薄,所以也不用担心气流过快导致视野不清或者对飞行员有损害,带个皮帽加个眼镜就能解决问题。

其次,零式战机还可以挂载航空炸弹打击地面目标。在二战时期,因为没有雷达和激光引导等现代化瞄准方式,对地攻击几乎都是依靠目视瞄准来进行的。

因为零式机是一种单座战斗机,所以在对地攻击中,瞄准投弹等一系列操作都是飞行员一个人进行的。这就要求飞行员有较好的视野。

为了保证强度,零式机的座舱盖边框很宽,打开舱盖可以获得更好的视野,提高瞄准速度和精度。一般来讲,除非需要进行空战,飞行员都会把舱盖打开。

还有,二战时期无线电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技术仍然不像现在那么成熟。飞机携带的无线电装置,有时会失灵。

加上在飞行时活塞发动机会造成很大的噪音,飞行员之间的交流就只能主要依靠手势。尤其是在编队飞行时,很多时候交流都是用手比划。这个时候打开舱盖,就有利于两名飞行员互相看见对方,方便交流。

最后,打开窗户座舱盖也是保命的需要。二战时期包括零式机在内的战斗机都是没有弹射救生系统的,跳伞要自己从座舱里爬出来。在战斗中,从被击落到战机坠地往往只有十几秒钟,所以平常打开窗户也比较方便在被击落时跳伞快速逃生,提高逃生成功率。

通过这一番讲解,相信大家对零式机为什么窗户(座舱盖)已经有了一定了解。

其实不只是零式机,在喷气式战斗机出现之前,也就是活塞式发动机还主要被应用于战场时,很多型号飞机都是可以打开舱盖的。

可以打开舱盖的设计,在那个时代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零式战斗机为什么可以开窗户?

那不是窗户,是舱盖,螺旋桨时代的飞机航速慢,一般巡航时开着舱盖也没什么事,再老一点的飞机,根本就没舱盖,也一样开。到了零式飞机,真正战斗时你喊他开着舱盖试试?只不过没开战时,螺旋桨飞机可以开的很慢,慢到让飞行员可以承受对冲的气流而已,所以可以开舱盖,以便可以跟战友做一些约定的动作,做些简单的交流,这种飞机就是完全没有动力,在天上都能滑翔很远距离。现代飞机,尤其是战机,喷气式战斗机,动不动就超音速,根本慢不下来,过慢会造成失速坠机,二代那种高空高速路线的设计风格,根本不考虑滑翔能力,一单失速就是一个铁坨子,直接朝下掉。后来美国人又提出一个“能量机动”的概念后,不再追求单纯的高空高速,也考虑一下小范围机动,就是说速度可以慢下来一点,但跟螺旋桨飞机的低速还是没法比,降不到人体可以承受的程度,甚至飞行时舱盖都在气流作用下,没法象螺旋桨飞机那样用手朝后一拉,就拉开来。飞行员座舱还需要增压环境,为防止意外,或者战斗时舱室舱盖给打坏,现代飞行员要穿抗荷服,头盔下还有氧气面罩,跟螺旋桨时代的飞行员穿件防寒夹克,戴副防风眼镜就解决问题也大不一样了。不过零式飞机也算是率先进入后螺旋桨飞机时代的飞机之一,正如前面所说过的,它在正常巡航时还能慢下来,让飞行员可以开着舱盖开,一但进入战斗状态,这些后螺旋桨飞机的速度,也同样快到开舱盖很危险。从这方面说,有趣的空战,还是要看一战前期那些老螺旋桨飞机,根本就没舱盖,慢悠悠靠近对方,拔出自己的六响左轮,朝对方射击,对方很厉害,一点都不害怕,飞了个大空翻,压到头上来,朝下面飞机掷砖头!下面的飞机也非常的狡猾,假装落荒而逃,看到后面果然追击上来,冷不防就朝后面撒出一块渔网……

日本零式战斗机为什么可以开窗户?

二战时代的战斗机“开窗户”,或许指的是飞行员将驾驶舱座舱玻璃风挡打开了吧。

比上图中可以看出来驾驶舱座舱盖打开状态的日军零式,飞行员登机就是从这里进去。

而至于在飞行中,也确实可能有些作死的飞行员会打开风挡。(但是这并不符合飞行规范)

因为二战时的战斗机最低飞行速度不高,在较低高度和较低航速时确实可以打开驾驶舱。

不过如果是在高空高速飞行中,打开座舱可以参考——

日本零式战斗机为什么可以开窗户?

日本零式战斗机在二战时可是一款比较经典的战斗机,由于其速度快又很灵活,让盟军的战斗机却会黯然失色,后来由于苏联米格机的出现,才打破了零式战斗机的神话。

话说美国人也很想知道零式战斗机为什么能飞这么快,无独有偶一位日军飞行员,由于燃油快耗尽时降落在自己的机场上,早上起飞的时候,这机场还是日军驻守,可等这位飞行员回来,机场己被美军攻占,在天上作战的日本人大摇大摆的降落,并做出了给其飞机加油的手势。

这架飞机是美军缴获的最完整的飞机,通过解剖和逆向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零式战斗机的超级减重,是使用了大量的木制材料,连机腹下面的钢板都换掉了。

对于这款亚音速战斗机,不仅是减重方面,既使是天窗技术也是独特的,从飞机的设计就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大胆和创新,现代的日系汽车能省油,走的路线和零式都是一致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