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到底因为什么发动的二战?

希特勒直接喊一声:“喂!我要发动二战了!”于是二战就爆发了吗?

这可能吗?不能因为战胜了就啥脏水都往希特勒身上倒。

二战从爆发到逐渐火热,有一个缓慢的过程。

希特勒可没宣布发动二战,他只是跑去打了波兰,然后英法就拉着一大票国家统统对德宣战了。

希特勒收到宣战的消息时还挺诧异:“啥?不是真的吧?真的宣战了?”

他找周围的人问了好几次,以反复确定这个消息。

在希特勒心里,尽管动波兰肯定会遭遇英法前所未有的反弹,但应该也不致于战争。

要打早打了,当年抱着捷克斯洛伐克狂啃的时候没打,合并奥地利的时候没打,插手东欧的时候没打,按理说英法的容忍下限应该挺高。

何况,此刻不正是英法绥靖政策所预设的目标么?德国不断向东扩张,然后与苏联对上,继而发生矛盾。

只要德国与苏联发生摩擦,英法还得拿出利益供着德国,继续怂恿他们与苏联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即便因为波兰问题撕破脸,英法最应该做的也是制裁而非战争,这种战争太不值得了。

希特勒也没想到,英法会因为波兰直接宣战,他们连“退兵斡旋”都没有做,干脆的有点过分。

实际上,英法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两国政府一团混乱。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英国政府,他们为平息之前纵容德国的“民意”,不得不在波兰问题上闭着眼睛下战书,群情激愤的民意既扰乱了张伯伦政府的思维,也拧转了其一贯以来的政治手段。

搞笑的是,张伯伦政府虽然撂了狠话,宣战了,实际上却根本没有任何动作,英法两军傻愣愣的等着,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应该干什么。进攻?防守?任何命令都没有。

后世称这是“椅子上的备战”,说张伯伦打了个电话就对德宣战了,是“电话战争”,这是纯粹的迷の脑残行为。

或者我们也可以认为,张伯伦期望的是通过宣战口号来吓阻和威慑德国,顺便平息下民意,然后希特勒只要放弃与苏联瓜分波兰,那么还是有得谈的。他是个和平主义者。

但是希特勒不这么认为,他只知道别人对自己宣战了,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以及一大堆英联邦国家全跟着宣战了,自己不先发制人难道等人弄么?

于是,一大帮纳粹军队以极高的效率转向,快速的杀向西方,直到他们冲进荷兰,张伯伦首相才如梦初醒,开始手忙脚乱的整军备战。

结果是谁都没想到的,纳粹军队居然打得超级顺利,自阿登闪击战开始,第三帝国的进攻势头就一发不可收拾,很快就将那些曾经强大的操盘手们推到了敦刻尔克。

也正是因为此战的疯狂胜利,希特勒才会愈发张狂自大,他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气运此时涨到顶点,拥有几乎整个欧洲,捷克、法国、奥地利、波兰的军工集于一身,换谁都得笑死。

只能说,希特勒后来找苏联开战的行为也实在是一记昏招,没能拿下英国本土,非洲的战役也乱七八糟,居然跑去找苏联开新战场,完全是寻死。

至于另一个强大的敌人美国,这与德国毫无关系,他们是死蠢死蠢的日本人炸出来的,人家罗斯福正巴不得参战呢。

希特勒到底因为什么发动的二战?

一般观点是因为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的大萧条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但二战爆发是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已经是大萧条(1928-1933)开始后10年了,各国经济开始复苏,大萧条基本过去了。

笔者认为,希特勒发动二战的原因就在于希特勒的“独裁”。

希特勒是1933年成为德国总理的,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经济萧条,希特勒的便开始加强政府和自己的权利,以国家强制力恢复经济生产。

中国人说“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原因也很简单,大乱之后各种社会问题暴露,急需解决的问题变的显而易见,人民寻求安定,这样政府只要有足够的强制和社会资源,就比较容易解决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了。

希特勒正式抓住了这一点,一战后德国政府软弱无能,加上大萧条后美国援助减少,加上德国人先天的服从性,希特勒很快收紧权力,为了凝聚人心,希特勒还未德国人树立了一个“世界公敌”犹太人,这样希特勒通过国外贷款(对外国来说德国可是个巨大的市场)。恢复国内秩序,和基础设施建设很快恢复了德国元气,独裁者必须做到的一点就是拉拢军方,因此希特勒开始重整军备,这也是这个“波西米亚下士”的理想。

大乱之后,社会问题是明显的,了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解决了,人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后,需求就会变的多元,从而使问题就变得多元化,“独裁者”也就不那么光辉伟大了,这时如果是正常国家大不了换一届政府,平复一下民怨,可是“独裁”就是原罪,希特勒不想放弃权力,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动民族主义,这个方法百试不爽,先是吞并同为日耳曼人的奥地利,然后是日耳曼人占多数的捷克苏台德地区……

随着的德国吞并地区越多,希特勒越害怕欧洲其他强国的报复和压制,希特勒虽然可以用一纸条约暂时安抚英法,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法国也一直在整军备战,何况东面还有一个对欧洲领土虎视眈眈的苏联。

当希特勒迈出侵略的第一步时,德国的战争机器就没法停下来,初期轻易成功更是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使他产生了称霸欧洲,甚至世界的想法。

可见,由于希特勒独裁是在德国,加上德国一战后的耻辱、德国强大的军工和军事实力,只要希特勒想要一直当德国“元首”,那么对外发动战争,就是他保住自己权力的必然选择。

希特勒到底因为什么发动的二战?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接受了屈辱的条件,对其它国家割地赔款,军队和国防都是受到了限制!希特勒作为一个奥地利人,也是希望德国强大,恢复德国昔日的辉煌,为了做到这一点,希特勒先是打民族仇恨牌,开始了对犹太人的清理,通过对犹太人的处理,得到了大量的财富,又得到了德国人民的欢乎,(欧洲人并不喜欢犹太人),通过这些财富,希特勒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德国每个家庭有了小汽车和收音机,并且成功举办奥运会!经济增长军事的悄悄发展,说话也有了底气,开始对捷克的苏台德地区有了领土要求,面对希特勒的步步紧逼,英国张伯伦并没有战争准备,觉得只要和谈可以解决问题,然后德国得到了苏台德,英国张伯伦也是非常高兴,欧洲得到了和平!尝到了甜头,德国有了下一个目标波兰,希特勒和斯大林开始了瓜分波兰的行动,这个时候,英法没有退路,不得不对德国宣战,(张伯伦原来的方案就是祸水东引,让德国和苏联发生冲突,现在对德国宣战,原来的和平努力付之东流),虽然宣战,英法并没有什么军事行动,只是法国加强了对马其诺防御,而马其诺号称是固诺金汤!确实是易守难攻,但是防线有一个至命的漏洞,防线只能在法国境内,比利时和卢森堡不想激怒德国,而法国又不可能在比利时构筑防线(那就是把比利时,卢森堡当敌人了),而德国参谋部制定了通过阿登山脉绕道马其诺防线,马其诺防线不攻自破,法国无险可守,贝当政府投降,巴黎成为不设防城市,(避免了攻击战,避免了人民毫无意义的伤亡),到了这个时候,希特勒有了见好就收和我们想法,空投赫斯到伦敦,准确和英国和谈,对困在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也没有进行攻击,而英国政府也换人了,张伯伦下课,主战的邱吉尔上台,对德国的示好并不领情,和平代表赫斯成为战俘,英国加快了救援英法联军的步伐,而这些人成为守护英国的主力,德国眼见和平不成,开始了对伦敦的大轰炸,却没有消灭英国的雷达站,英国以牺牲伦敦为代价,保护了英国的空军基地,空军力量!最后德国没有取得制空权,制海权,海狮计划失败!

希特勒到底因为什么发动的二战?

希特勒是国家元首,但他不是德国人

1889年,希特勒出生在德国旁边的奥地利,希特勒的童年过的很悲惨,爹妈走的早,自己学习不好,早早就退了学,为了生活,扫过大街,搬过砖,还在街上要过饭,可以说人生几乎看不到一丝希望。

生活落魄的希特勒,不知道从哪捡了传单,还是看到了什么地毯小报,他接触到了一种“狂热民族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说白了就是“排外”,本地人把一切不爽的事都归咎于身边的外地人,希特勒也觉得,肯定是外地人抢饭碗,跟自己不好好读书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他很快的接受了这种思想。

虽然希特勒是奥地利人,但和身边的德国人一样,都是属于“日耳曼民族”的。但是奥地利接受了很多外国移民,日耳曼的血统已经不纯粹了,所以希特勒也越来越看不惯自己的家乡奥地利,他不想和那些外地人为伍,就跑到日耳曼居多的德国。

刚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希特勒觉得是个屌丝逆袭的机会,只要立军功,说不定就能换个身份,于是他报名参军了。虽然希特勒是个学渣,但打起仗来不含糊,立下了不少战功,混到了“下士”军衔。

本来希特勒都盘算好了,只要这样一步一步往上爬,出人头地指日可待,但德国最后输掉了战争,捣乱了希特勒的计划。

战败的结局可想而知,德国的土地被分割,战争赔款几千亿,变态的惩罚让很多德国人觉得耻辱和不甘心,但他们没有反思自己,而是开始思考如何让国家变得更强。

在新党派中脱颖而出

虽然当时希特勒还不是德国国籍,但是要立志扎根德国的他,碰见有人在讨论政治,就把自己偏激的思想拿出来吃,经常喷的别人无地自容。

有个同样思想偏激的小党派,看到希特勒嘴炮功夫了得,觉得他以后大有作为,就让他火线入党,这个党就是“纳粹党”(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

有了组织的希特勒就把自己狂热的民族主义思想和德国当时的落魄结合,就总结出所谓的“纳粹主义”。其中一个核心思想是:日耳曼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其他民族都是低等的,优等民族就该去抢低等民族的地盘,享受美好人生。

希特勒这些偏激的言论,说进了某些愤青的心里,组织迅速发展起来,嘴炮功夫的希特勒也一步一步当上了组织老大。

希特勒还保证,如果自己掌管国家,一定会解决老百姓失业和生活问题,一定要全民族奔小康,不抛弃、不放弃一个日耳曼人。

经济危机导火索

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打击德国,本来一战留下的伤还没有好,这些伤口上又撒上了盐,大批大批的德国人吃了上顿没下顿。

借着经济危机的机会,希特勒更加卖力的宣传自己的主义,他向民众庄严承诺:只要德国“服用”了纳粹主义,一个疗程,包治百病。上至大老板,下到老百姓,后来在各路的支持下,希特勒出任了德国总理,做到了屌丝逆袭。

一开始,当时的德国总统还能压得住总理,但后来总统病逝,就再也没有人能压住希特勒了,希特勒马上宣布总统一职作废,要求德国人民和军队,直接效忠于他个人,也就是“独裁”。

为什么这些很明显的乱来行为,会得到支持?因为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德国的经济确实得到了恢复,已经达到一战水平。

他还实现了以前的承诺,让每一个人有活干、有饭吃,好大搞全民福利,给老人和儿童发补助金,德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和平的表象下,是希特勒躁动的心

要让自己的民族成为上等民族,对外战争是必不可少的。

1939年,暗地里升级装备的希特勒闪电进攻波兰,拉开了二战的序幕。

希特勒对凡尔赛体系非常不,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公布之后,德国军人从心理上对合约难以接受,德国丧失了八分之一的领土和十分之一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全部丧失,更为苛刻的是,是对德国军事的限制。德国陆军只能保留7个师,海军不能超过1.5万人,好多军舰要自行销毁,不能拥有空军。

希特勒年轻时就心怀复兴德意志民族的梦想,可惜一战使他梦想破灭,不过他没放弃,而是走向另一个极端。

希特勒本人极其仇视欧洲其他民族,在他看来,只有德意志民族才是最优秀的,犹太人太狡猾,应该从肉体上被消灭。希特勒背后的纳粹党与他的性格几乎完全一致,当这样的政党和这样的人掌握权力后注定对外侵略。

日本和意大利刺激纳粹德国。

意大利最先取得法西斯政权,早在1935年就进攻东非国家埃塞俄比亚。而日本则在1931年就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吞中国东北。虽然德国是三个国家中最强大的,但似乎在30年代有点儿“落伍”,于是希特勒决心赶超这两位“兄弟”。

希特勒到底因为什么发动的二战?

全世各民族之间,那怕是敌我的也罢,即将宣战也罢,相互之间还得把话精通完毕,再精完毕,里面绝对不能有半点误判。如果是双方都觉得理不可通的时候,双方都承认,只有以打来定输赢的话,那我认为,这场战争,也不足以可惜。无论是正义和非正义的,只能以枪炮声,去发话吧。其中,全世界人民,应该足够放大眼睛,开足思维,加大力度,认识帝国主义的真面目:唯有战争,才是帝国主义的最终目的!一切都是多余的话,多费口舌,多绕了个圈圈而已。点火炮响,才是帝国主义最感兴趣的行为。

希特勒到底因为什么发动的二战?

因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德国元首选择了走对外发动侵略战争这条路从而转移国内矛盾。

一战德国战败,英法对德国太过苛刻,引发德国民众的普遍不满,希特勒利用这点,带领德国民众复仇。

希特勒上台后,取消了《凡尔赛条约》中德国的欠款赔付条约,然后依赖美国的大笔贷款恢复德国经济。短短几年内,希特勒就创造了经济奇迹,解决了几百万失业民众的就业问题。

二战前的德国,保持了年均20%的经济增长速度,失业率从上台前的30%降到几乎为零。

但这些表面繁荣欺骗了所有人,独裁者用经济假象和虚假繁荣裹挟了德国人。实际上,希特勒上台后两年,政府的公共债务增长了103亿帝国马克。而到了1937年,国家已经有破产的迹象。

所以,为何希特勒执意对内大规模迫害犹太人,对外不惜挑起世界大战?原因已经显而易见:国库缺钱。

综上,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德国战败了,战胜国战败国之间签了一个法尔赛和约,这个和约对德国的伤害非常大。

可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本不是停战而是休战,有朝一日的德国一定会反扑。20年后,德国人选出了希特勒,把他推上了领导地位发动了二战。用来转移一战以后遗留的矛盾以及新产生的矛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