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6在越南战争中为什么使用短弹匣?
使用20发短弹匣主要是源于美军的使用习惯,以及M16弹匣早期的不可靠造成的。
实际上美军使用自动化步枪的时间不短,但截止到越战,真正拥有突击步枪的历史却没多长。
一战后期到二战时期,美军已经使用了勃朗宁BAR自动步枪,尽管他们将之作为轻机枪使用。
BAR的弹匣就是20发的,当时的轻武器以堑壕战为目的,过长的弹匣被认为影响枪械整体性,比如使用两脚架时,长弹匣总会有点碍手碍脚。
反正当时大部分的武器都是非自动的,BAR20发的弹容量足够在战壕里开出一条血路了。
甚至到二战开始以后,美军给M1汤普森冲锋枪一开始配备的也是20发的弹匣,要么就是50、100发的大弹鼓,甚至还实验过两个焊在一起的20发弹匣,足见他们对自动武器的理解。
在实际使用中,许多士兵吐槽汤普森射速过快,弹鼓过重,经过靶场对比,这场弹匣之争才落到了口碑最好的30发弹匣上,使之成为汤普森和M2、M3等美式冲锋枪的标配。
战后美国开始大量的淘汰冲锋枪、半自动步枪和BAR等老武器,然后又在北约军事一体化的范畴内开发新型自动武器与弹药。
由此,美军确立了NATO标准的7.62x51mm全威力弹药(美国故意干预的),以及发射该弹药的M14自动步枪。(北约其它国家则大多使用同类弹药标准弹FN FAL步枪,不比AK影响力差,人称“自由世界的右手”)
因为采用的是全威力弹药,7.62NATO比之前的7.62×63mm 弹药也就小那么一丁点,再加上连发性能堪忧,主要以半自动模式射击,美军干脆就按照BAR的老习惯给它配了个20发弹匣。
别嫌少,当时有些人觉得这已经是个大进步了,一口气从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的“大八粒”进化到20发弹容,这是翻倍了有木有!
顽固派们又开始拿老经验镇场子——二战时候的火力不够吗?现在你们人手20发的弹容难道不比二战更厉害吗?看看布伦机枪那个设计,要是弹匣下置那还不插土里去?
所以,一开始的M14步枪也只能装备20发弹匣,连带着采用同样弹药标准的FAL也成了20发党。
与经历了苏德战场暴打的苏军不同,苏军早就见识过德军STG44突击步枪的威力,这种采用了中间威力枪弹的武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苏联装备的发展,以至于苏军连赖以成名的波波沙和PPS43冲锋枪都不要了,很快就装备了AK47。
当年的美军很迟钝,直到越南战场上M14因不堪大用被小口径的M16取代,美军才真正走上了突击步枪的正路。
但即便装备了小口径弹药的M16,美军因为固有的思维惯性,依然没有给M16配备30发的弹匣,依然用的是20发的基准。
甚至这个20发弹匣比你能想象的更“刻薄”,它里面一般只装进16发子弹,国会后来可是连M16打连发都肉痛的。
M16初期型号故障重重,它过于仓促的被拿上战场,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包括供弹问题。
这种弹匣采用了冲压的铝材制造,分量轻,长直型,但铝材不怎么经得起磕碰,时不时的出现推弹故障。
推弹簧也显得不那么可靠,为了避免伤害弹匣弹簧,20发的弹匣只被允许塞入16发子弹,它却会被配备7包140发弹药,然后部队要求士兵只装16发进去。
柯尔特公司曾经将这个弹匣设计为一次性耗材,但在激烈的战场上士兵不得不重复的使用旧弹匣,这加剧了故障,经常出现供弹口弯曲导致的故障。
总之,美军经过了很长时间才摆平了弹匣的问题,而M16也变成三连发的“残废自动”了。
实际上,后来将弹匣增加到30发的时候,同样的问题再一次出现在M16弹匣上。时至今日都有些周边商家在出售弹匣耗材时,宣称自己的M16弹匣是“更耐用、高质量、不易发生故障的弹匣”,还改用了钢、塑料等材质。
不过,这种弹匣如今已经普遍应用于NATO的武器系统之上,它已经经历了自己的磨合期,不能用老眼光看人了。
M16在越南战争中为什么使用短弹匣?
M-16,是在越战中,用来取代枪长1.12米,装上1只发射7.62×51mm 大威力步枪弹20发弹匣时枪重5公斤,显得既长又笨重,在丛林战中,难免磕磕绊绊的M-14步枪。
此枪采用5.56mm口径,在M-16立项时,军方就要求配1只20发实弹匣时,枪重不超过3.5公斤,单发和连发射击模式可选,500码(约457米)距离内可以击穿3.4mm钢板或当时的标准美式头盔。
当时,这只20发的弹匣开发,其实是勃朗宁自动步枪BAR一脉相承的传统,因为BAR最早要求可以“行进间射击”,作为步兵班组伴行火力。
二战时,美军没有装备传统意义上的轻机枪,就将20发弹匣供弹的勃朗宁自动步枪BAR装上了两脚架,貌似一挺真正的轻机枪。
M-14步枪的那只20发弹匣,就类似勃朗宁自动步枪BAR的20发弹匣,两者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发射同口径的步枪弹,给自动步枪装上20发弹匣,似乎成了美军工开发步枪时的传统似的。
因此,在M-16步枪立项时,尽管是把发射5.56×45mm小口径弹的步枪,有别于发射7.62×51mm 大威力步枪弹的勃朗宁自动步枪BAR和M-14步枪,但军方仍然要求将弹匣开发成20发。
M-16原型枪AR-15在定型时,空枪重就达到3公斤、20发弹匣时重量超过了3.5公斤,已超过美国陆军对项目要求,不得不将AR-15原型枪的20发钢弹匣,换成了20发的铝制弹匣。
当时,军工和军方都在考虑将M-16步枪减重,真的就没人去深究这个20发的弹匣,在战时够不够的问题。
M-14步枪,在越战中遭遇的窘境,促成了M-16步枪的紧急上马,于是,M-16带着一身的病就上越南战场上。
同样因为20发弹匣的火力持续性能差,在丛林作战中,被北越和南方游击队的AK-47步枪火力所制压,毕竟AK-47步枪装备了1只30发弹匣,不讨论射击精度,至少在火力上真的盖住了M-16步枪。
M16在越南战争中为什么使用短弹匣?
目的是减少重量负担,无疑使用短弹匣是很好的选择,越南是热带雨林,气候炎热潮湿,美军身上所携带武器装备,重一点就增加多一分危机,越南士兵强项是放冷枪或者设置陷井(这些经验是北方邻国传授,之后越南反水北方邻国,白眼狼称号就这样来的),要是美军士兵身上装备过于重,不利于翻滚动作或者窥避动作,M16(图1)的20发弹匣是M14(图2)的原装弹匣,20发弹匣重量为1.4斤,相当一支750毫升的矿泉水重量,平时爬山运动,要是身上携带一支矿泉水,肯定有人中途会说它重。M16是二战后横空出世的世界名枪,但有些人调戏M16说,扔掉M16捡Ak的说法,M16装备时间是1965年,而美越战争是1955年至1975年,恰恰M16的诞生就融入了实战当中,但M16在战场上暴露出很多缺点,如弹膛很多污垢、拉断弹壳、卡弹、弹匣易损坏、缺乏保养工具,遇到潮湿天气容易生锈等问题,早期生产的M16比较粗糙,意思没有质量保证等一系列问题,当时在全球范围内名声最好的是Ak47(图3),而M16的声誉远不够AK47来。
M16是美国二战后换装的第二代步枪,M16对后来轻型武器的生产有很大影响,M16家族被一百多个国家使用过,被称为全球六大名枪之一。阿富汗安全部曾经埋怨美军所提供武器装备很差,远不如前苏联制的武器强悍,阿富汗士兵认为,他们宁愿用前苏联30年前制造的“卡拉什尼科夫(图4)”,也不愿意使用M16,他们说美国人用旧枪胡弄人,同时给旧枪抛光、使人看上去似乎是新枪,阿富汗士兵并不想要他们的旧货。
前些时候,美军向阿富汗政府提供20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阿富汗军队仍然缺少武器装备的精华,比如夜视仪等高端装备,可以说没有,在阿富汗战场美军多数使用M4步枪,它是 M16改进型,长度更短。阿富汗的美军巡逻时不允许阿富汗汽车靠近,就算阿富汗救护车也不得靠近,阿富汗安全部队认为美军,横行霸道,不喜欢听取阿富汗的建议。曾经美国国防部指责某大国仿制其武器装备,竟然拿自家M16来代替95步枪(图5),真是笑掉全球人民的大牙,而且是美国国防部人才还是个军盲,哈哈,建议他们向我国军迷学习。
总结M16在越战中使用短弹匣,目的是为士兵减轻重量负担,热带雨林不是一般人能适应,原因美国本土都是北半球地区,最南端的夏威夷也是属于北半球,而越南则是赤道附近,这样M16釆用20发弹匣是很有必,况且这个弹匣本来就不轻啦,M16被人嫌弃率是非常高,说白了就身娇肉贵,而Ak47是大老粗,无论涉水涉沙都能轻松干掉对手,它枪王是当之无愧。
M16在越南战争中为什么使用短弹匣?
这个事属于习惯成自然。本身美国人大规模装备的自动步枪原来都是20发弹匣,而到了M16自然也是有一个装备习惯的问题,这种习惯的力量还是挺强大的。
美国人的步枪原来都是用20发弹匣,这是一种习惯。
这张照片可以看出来,左边的绿色弹壳的就是AK的子弹,明显的可以看出来弹壳是下边粗,上边细。而最右边的是5.56子弹,弹壳的形状更近似于一个圆柱体。子弹的弹壳都是有一定锥度,这样方便推送子弹进膛,但是锥度也不能太大,太大了就会使弹匣的形状比较不规整,不方便携带。
AK系列中,47的子弹就是锥度比较大,所以47的弹匣的弧度比较大,不方便携带,而到了74,苏联人的子弹锥度变小了,所以弹匣也就是更小了,方便携带。
M16一开始使用的20发弹匣的形状比较规整,30发弹匣是一种直-弯-直的形状,这样的形状比较容易携带一点。
美国人喜欢使用20发弹匣的一个原因是美国人使用的枪弹弹壳的锥度不是很大,也就是弹壳的形状更近似于一个圆柱形,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弹匣里边装30发子弹,弹匣的长度太高,这样就是明显的提高了步枪的火线高度。这样是军方不能接受的。
使用步枪的时候大部分是伏地魔,弹匣长了,姿势太高了,MP-44下边的弹匣太高,瞄准火线就是很高。
图片来自网络。
M16在越南战争中为什么使用短弹匣?
美的M16突击步槍,是越战士兵的专用配槍,也是在越战实战出问题经三次改進的槍支。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卡退壳,二是积碳塞管,三就是弹匣长。即使改到Ml6A1到E型,其前两项消除了,但由于弹匣为减重防锈,改成铝合金,但出现压弹弹力不足,因此从30发弹匣多改用20发弹匣,就是这样仍滿足不了连射填镗速度,多数在使用中减少成2发子弹,即每匣只装l8发弹了。
M16在越南战争中为什么使用短弹匣?
美国越战时班组火力配置,是效仿于德国二战期间的班组火力配置的,德军战斗班的火力配置是围绕着一挺mg 42机枪实现的,美军的班组火力核心是m60机枪,而m60机枪也正式由mg 42改进而来,步枪兵不承担主要的火力输出。也正是m16最初只有点射和三连发的原因。基于这种理念,因此没有必要配备大容量弹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