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亚纳海战,美军凭什么一天击落400架日机?
题主的这个标题太夸张了,马里亚纳海战美军的确战果辉煌,但也没到一天击落400架日机的程度。
整场战役加上日军航母上伴随沉没的飞机,日方共损失战机395架,美军自己损失126架。
这场战役最惨烈的是19日的战斗,基本上马里亚纳海战90%的战斗都在这一天打完了。
也就是这天,美军创造了干掉日军315架战机,自身仅损失29架的神奇战绩。
这29架美军战机中,只有23架是在飞行作战中损失掉的,其余6架都属于意外坠毁。
日军为什么会这么惨呢?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日军战略失衡,指挥混乱,总指挥消极且业余。
2.美军在军力、装备质量和数量上碾压日军。
很大程度上,马里亚纳海战像中途岛海战的复制,围绕塞班岛,日军出动了大群“机动舰队”想打击美军,扭转败局,而美军则兵来将挡的将来袭日军消灭了。
日军第一机动舰队的指挥官是小泽治三郎,他也是江田岛海军兵学校的学长,很有精神。
此人创造了航母特混攻击编队战法,是最早的航母先驱,也是日军的航空战专家,特别崇尚飞机作战。
在早年的日军海军演习中,他曾经用航母飞机羞辱了山本的炮舰,杀伤力不大,侮辱性很强,让一帮人骂不绝口,却也启发了山本五十六轰炸珍珠港的构思。
因为海军里四年级学生很厉害,比南云忠一迟一年毕业的小泽治三郎只能当弟弟,在南云忠一炸珍珠港的时候,他在东南亚陪着山下奉文炸马来西亚。
南云忠一在中途岛战役中输光了底裤,小泽治三郎这才成了接替者。
后来山本五十六给美军弄死了,古贺峰一成了联合舰队司令官,他提携了不受山本势力待见的小泽,这是四年级学长。
但古贺峰一也在1944年菲律宾摔飞机死了,总司令换成了丰田副武。这是个猪队友,山本五十六的评价是“绝不可用”!
丰田的水准比古贺峰一差了老远,无论是与山本五十六还是东条英机关系都很差,唯独因为紧跟米内光政臭骂陆军“马鹿”,资历又老,才得到了一些提携和地位。
别人升官高兴,丰田副武被提名接替古贺峰一时却很痛苦,他表示:“八嘎!战局都糜烂至此,我去了就能翻天了?”
或者干脆直说:“我开战就没上过场,你们找我来干什么?我和这场战争没关系吧?”
言外之意,他一开始就是反对与美国开战的,现在不应该被人抬上来顶锅,更不应该背那口注定的黑锅,四年级学生不愿意去,那就是不愿意去
后来海相岛田繁太郎硬逼他,丰田居然表示:“偌大的海军连个舰队司令官都找不到了吗?” 然后又百般推脱,怂恿把正挖煤的南云忠一重新启用去顶雷。
南云倒是愿意,我行啊我上!孙子才想在塞班岛挖洞呢!但你是学长,可不能坏了海军的规矩……
总之,日本海军以一副抬猪上轿子的姿态,将死活不情愿的丰田副武按上了司令的位置,为这事儿好似还欠了丰田一大笔人情。
丰田不愿意上也没错,他本就与投降派米内光政是一丘之貉,从来不认为能打赢美国,在战局已经彻底败坏的时候,换他就有力回天了?
他是个正统的战舰派,一向对航母、航空都嗤之以鼻一窍不通,根本就不懂用航母在海上应该怎么打。
为此丰田找了个厉害的参谋长草鹿龙之介帮忙,草鹿与山口多闻都是海军的明星年轻将领。
但山口用一场死战证明了自己是真正的人才,他挽救了南云忠一最后一点颜面,炸毁了美军约克城号航母,然后自己也与飞龙号航母共沉了。
当时跟在南云忠一身边做参谋长的草鹿却背上了几口黑锅,混的凄惨无比,人们认为那个乱七八糟的回舰换鱼雷点子是他给南云出的。
丰田当时急于找个懂航母作战的人才,便把已经整得惨兮兮的草鹿龙之介给拉到了身边救急。
但草鹿其实也是个二把刀,他既没当过一把手,也没实际的航母战理论,他只有一堆航空鱼雷战理论和航母管理的经验。而且赤城、加贺上那些鱼雷不是还没丢出去么?
所以丰田上场后也没什么好主意,他唯一积极的地方就是从善如流,给予了海军航母派以肯定。他也知道,海军现在连个油都没了,靠战舰根本打不了仗,还得靠航母。
如果不是古贺峰一坠机前曾经积极的施行过一揽子防御军事措施,丰田连个人员部署和应对策略都没有。
美军之后开始进攻马里亚纳区域,准备打掉这里的日军势力。探知到美军意图的日本海军也开始做出反应,展开了“あ号作战”,要借美军攻打马里亚纳群岛之机,给他们以沉痛打击。
为了固守塞班岛,日军出动了大批运输船、军舰往被视为“本土防卫关键”的群岛中输送兵力,而打击美军的实际作战执行,也就被甩给了机动舰队指挥官小泽治三郎和9艘航母。
除了小泽的部队,古贺峰一此前还在马里亚纳群岛的岛屿中布置了几百架战机,由第一航空舰队司令角田觉治指挥。
依托这些岛链中的机场,再加上小泽的航母舰队,日军可以展开一种名为“穿梭爆击”的战术。
让战机从航母或岛屿起飞,以关岛机场或航母为航程终点,对中间的美军部队进行轰炸。
如此就不需要考虑返航距离了,飞机的攻击半径将变成攻击直径。
当它们在岛屿上加满油弹后,可以不断重复这种“穿梭暴击”战法,等于日军又多出几艘航母一样,可对美军进行远距离的持续轰炸。
反过来呢,美军的航母却只能是航母,他们永远没有日军这么大的攻击范围,只能挨打,然后被绞杀在岛链中。
但角田觉治并不适应这种陆地指挥航空作战的角色,他本来是个航海将领,擅长的是舰队作战,还头铁的要命。
在马里亚纳海战爆发之后,他基本就没有完成像样的指挥,仅仅是将手中的航空力量撒出去了事。
而在此之前呢,只知道“见敌必战”的角田,不仅玩光了手里的战机,还引来了美军的警惕和轰炸,以至于丰田跑去搜刮南云忠一,把他手里的飞机转给角田。
这让本该地面战机做主角的“あ号作战”彻底坏了菜,变成了小泽一个人的战斗,角田只顾着像个陆军大佐一样,坐在镇守的天宁岛上一个劲的加强防务。
不然还能怎么办?这货太能霍霍了,1944年初古贺峰一还给准备了530架战机,等到あ号作战开始时已经打光了。6月11日时,角田部队仅剩2架侦察机和2架攻击机,之后就啥都没有了。
后来有许多评论认为,日军的整个将领任命完全错了,如果不是那个僵化的制度的话,应该将南云忠一换成丰田副武,角田觉治位置与小泽治三郎对调才对。实际却是尸位素餐的丰田无所事事,擅长军舰作战的角田和南云两个将军成了守岛的马鹿,有岛链航空攻击经验的小泽在指挥机动舰队。
1944年6月11日,美军开始进攻塞班岛,双方展开岛屿血战,同时双方舰队也开始了激战。
6月19日,小泽治三郎派出连续4波航空攻击群,对美军舰队发动了进攻,马里亚纳海战爆发。
这场战斗完全是美军围殴日军,日军不仅军舰航母比美国少,可用的战机无论质量、数量也都比美国差得老远。
这里面的还有个相当悲剧的内情——联合舰队的油料根本不足以支撑军舰远程作战,否则大部分军舰都将成为马里亚纳的漂浮物。
因此小泽只能尽可能的凑足让航母和舰载机们出动的燃料,贯彻古贺峰一“航母群围绕在美军航母群外进行打击”的方针,企图通过飞机的远程打击弥补战舰航程的不足,以岛屿的机场配合对美军的作战。
他们在太平洋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非常辉煌的干掉了多国联军舰队和英国人的两次Z舰队,帮助山下奉文和本间雅晴拿下了东南亚。
日本战机在当时有个特点——很轻。它们从先天设计上走的就是不要命的路线,结构像鱼骨一样轻盈高效,崇尚极限减重。为了更好的加大航程,海军战机甚至连自封油箱都给省了,因为这会减小容积。
这样做的结果为日本战机带来了良好的水平机动性,但也让机体患上了“脆骨病”,有些飞机甚至不能飞高过载动作,否则一个俯冲就让自己散架了,更别提挨美国人的机炮。
但正是这些脆鸡,它们在太平洋上依靠高航程,能让航母拥有更大的攻击范围,能更早的发现美军。
“あ号作战”其实早在美军进行岛屿蛙跳之前就已经黄了,小泽不仅没能与美军航母群拉开距离,反而钻进了美军早就准备好的马蜂窝——大批的舰队就等在塞班岛附近。
美军为的就是歼灭日军主力,扫清前路障碍,他们派出了密密麻麻的舰队四处清扫日军分遣舰队,在夺岛之时也开始修建机场,然后让陆基飞机上去增加航空力量。
于是,角田的战机不是毁掉就是没起到作用,小泽则完全处于被优势兵力吊打的局面,而丰田还可悲的对战局一无所知,他连美军占据了哪些海岛都不清楚。
19日的战斗,小泽派出了324架战机,分为4波发动进攻,结果等待他们的是美军的雷达以及漫天的机群。
脆弱的日本战机早已打不出战争之初的“零式灾难”,它们发动机不如人,坚固度不如人,火力也不如人,乃至飞行员的训练也不如人,全都是菜鸟。
就这样,战场上出现了一场惨烈的“马里亚纳射火鸡”情景,蜂拥而来的美机打完了战机炸航母,一连干掉三艘日军航母。两天的战斗日军共损失了378架战机,整个机动舰队仅剩35架飞机。
美军在战争一开始,就撒出了不少优秀飞行员,让这些兵油子去创造战绩。他们会组成零散的猎杀编队,专门在日机“穿梭”的路线或岛屿附近打猎,有不少人就在这短短1个月刷成了王牌,日军战机很多就是这样败光的。
其实最惨的是驻岛部队,角田把飞机玩光了不说,在天宁岛战败时没逃掉,只好自杀了。南云忠一也是如此,得知小泽的舰队撤退后,绝望的选择了自杀。
对了,小泽后来升了官,他成了最后的联合舰队司令。
马里亚纳海战,美军凭什么一天击落400架日机?
1944年2月,尼米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偷袭了日本联合舰队大本营特鲁克港,在美军9艘航母3个波次的空中打击下,港内47艘战舰被击沉,近300架战机被摧毁。终于为在“珍珠港事件”中遇难的海军官兵,一雪前耻。
如今的日本联合舰队,随着其两任司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相继身亡,不仅预示着其实力已跌入谷底,而且在太平洋的日子愈发地不好受。而更让东京大本营一群高官们着急的是,这个“烂摊子”总要有人挑起来,交给谁合适呢?
丰田副武,被逼上位的第3任联合舰队司令。在日本海军内部拔过来、拔过去,无论从资历还是声望,能“压得住台面”的也就剩下丰田副武了,而此人在业界口碑极差,以“大嘴毒舌”著称,是海军出了名的“二愣子”。让人疑惑的是,对于这么高的职位,他却断然拒绝,这是为何?
首先,作为海军“老资格”,丰田不仅一直对陆军十分反感,而且对山本的“航空制胜论”也是极力反对。本该由他接任山本出任舰队司令,却因人缘极差换成了后辈的古贺峰一。现在,“没人了,来找我”,换做是谁,都会有抵触情绪。
其次,眼看着太平洋战局已定,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基本消耗殆尽,而“千疮百孔”的防线根本无法抵挡美军的进攻。也就是说,日本灭亡是迟早的事,闲赋在家还不一定能躲过惩罚,再去担任舰队司令一职,更是罪责难逃,替人“擦屁股”。
更重要的是,自开战以来,丰田整日躲在家里,既没有参加过一次战斗,又未上过一次战场,战争打成什么样子,他根本无心去关注。如今上战场,无疑是抱着蜡烛取暖——无济于事,不仅会害了本就羸弱的日本海军,而且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说白了,丰田虽然是“二愣子”但不傻,他不愿意为日本的惨败去“买单”。但架不住上级不断地劝说,甚至是命令,丰田最终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然而,带着情绪工作,其指挥水平可想而知,他一上任,就招致了国内上下的非议和批评。
原来,按照联合舰队的惯例,丰田应选择最大的军舰当旗舰,这不仅代表着联合舰队的精神,更是代表着帝国的形象,而他却将指挥部设在一艘不到一万吨的轻型巡洋舰上,这意味着帝国海军已经不行了。对此,破罐破摔的丰田不以为然。
毫无悬念,他上任一个多月,联合舰队再遭重创。毫无实战经验的丰田上任后,并未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守势进行防御,反而命令集中舰队大部分主力,与美军面对面地决战,试图挫败对手的反攻。按理说,放在过去,日本海军有这样实力,但今非昔比,这么做不仅是找死,而且正中美军下怀。
也就是在美军准备进攻马里亚纳群岛的前两天,丰田得知消息后认为,美国海军一定在帕劳海域集结,空袭马里亚纳只是佯攻,他禁止舰队出击。结果,美军痛痛快快炸了两天两夜,开始炮击塞班岛和提尼安岛后,他才意识到对方不是佯攻。
也正是丰田猪一般的指挥水平,彻底断送了日本海军仅存的一点实力。以第一航空舰队为例,该舰队下辖4个航空战队,拥有飞机近1200架,数量远超美军第58特混舰队的800架。丰田对其寄予厚望,希望开战后至少歼灭美军1/3的部队。
事实上,这支雄厚的陆基航空力量并未发挥作用。按照丰田的命令,其中400多架战机部署在他认为美军可能出现的帕劳海域,防备根本不存在的对手,而剩下的近800架部署在提尼安岛,严禁出动出击。谁知,美军空袭的重点偏偏是该岛。
顷刻间,几乎全部战机被毁于地面,当丰田命令出击时,第一航空舰队连区区一个攻击编队都拿不出来。换句话说,第一航空舰队一枪未放,便丧失了全部主力。最终导致第一机动舰队在马里亚纳群岛海域,在无支援的情况下,任由美军捶打。
6月19日,美、日两军进行了一场人类战争史最大规模的航空母舰决战,日本第一机动舰队的9艘航母,对决美军第58特混舰队的15艘航母。这一天,双方进行了4场空战,结果日方损失400架战机,被美军飞行员们戏称为“马里亚纳猎火鸡”。
然而,一边倒的战斗并未结束,美国的两艘潜艇也加入到了猎杀行动,用两枚鱼雷击沉日本两艘航母。此战过后,日本第一机动舰队损失3艘航母,舰载机更是高达92%,彻底被打残。如今,联合舰队真正有战斗力的航母仅剩一艘,还身负重伤。
总之,日本在马里亚纳海战的完败,丰田副武“功不可没”。战后,尽管他作为甲级战犯等待审判,但美国人念他是被逼无奈,又让美军赢得如此轻松,没过多久就将其无罪释放了。看来,总打败仗也不是坏事,丰田如愿以偿地保住了性命。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马里亚纳海战,美军凭什么一天击落400架日机?
美军占领日本以后,日本天皇每天早上准时到麦克阿瑟公馆请安,当第一天日本天皇前去请安的时候,麦克阿瑟轻蔑的对日本天皇道:“你们日本科技就不行,打个什么仗啊。”日本天皇无话可说,只有连连点头的份。
马里亚纳海战,是二战中在太平洋发生的著名的大海战之一,当时美军的B29重型轰炸机从中国的重庆等机场起飞轰炸日本,飞行半径还不能覆盖大部分日本国土,急需夺取新的航空基地,借以轰炸整个日本的军事工业中心,这就盯上了马里亚纳群岛。
美国海军集结了15个航母战斗群,战略意图很明显,那就是志在必夺。日本海军也不敢怠慢,从菲律宾等地也集中了9个航母战斗群,战斗的结果是日本600多架飞机被击落,其中一天就有395架飞机被击落,美军仅损失的舰载机120多架,大部分还是夜间降落航母时失误掉海里的,只有40多架是空战中被击落的。那么,不久前还不可一世的日本零式飞机为何变得不堪一击呢?
这就要从美国俘获了一架零式飞机说起,美国的航空专家已经把日本零式飞机研究了个透,发现日本人为了追求飞机的轻便和灵活性,竟然连油箱都不设装甲保护,针对零式飞机的弱点,美国设计制造了绰号为“地狱猫”的一款战机,也叫“零式克星”。由于有功能强大的发动机作保证,装甲、火力、飞行速度都远超日本零式飞机,空战的结果可想而知,被美国飞行员形容为猎火鸡大赛。庞大的工业基础和科技研发能力,是二战中美国全面碾压日本的终极原因。
马里亚纳海战,美军凭什么一天击落400架日机?
有两大关键性因素:一是美海军舰载机F4F(地狱猫)具有好的装甲防护和自密封油箱,而日军舰载机恰好相反(飞行员极易受伤,油箱一打就着);二是美舰主力防空火炮已经广泛采用无线电近炸引信,其命中概率比日本同类炮火高的多。
因此,日本是输在科技和国力上,失败是必然的。
马里亚纳海战,美军凭什么一天击落400架日机?
马里亚纳海战发生时已经是1944年6月,美日两国军备已经拉开非常大的差距了。
首先,美军装备的F6F地狱猫完虐日军零式战机。
F6F地狱猫战机是专门为针对日本零式战机而设计的,可以说是零式战机的克星,外号“零式终结者”。其装备的防护装甲和防弹玻璃,都是零式战机没有的。其装备的6门12.7毫米口径的勃朗宁M2机枪(每挺备弹 400 发),对比日军零式战机2门(各备弹60发)20mm机炮(还有两挺2挺九七式7.7mm机枪做副武器),无论是火力持续性还是威力都占据优势。
其次,美军已经装备近爆弹。
美军给高射炮弹装备的VT引信,能够向周围15米发射电波,侦测到目标后就会爆炸,用冲击波和碎片杀伤敌机。这款武器是美国集中3万名科学家的研究委员会发明制造的。马里亚纳海战中,美军舰队所有炮弹都装备了这种引信。
马里亚纳海战中,日军出动328架飞机空袭美舰艇。结果,直接被击落193架。
最后,日军在此时已经缺少有经验的战斗机飞行员。
日军一直不重视保护自己的飞行员,在太平洋战场损失大量飞行员。等到马里亚纳海战前,日军参战飞行员大都只完成了基本的陆上科目训练,还没完成海上训练。日军指挥官小泽本来打算带着舰队到菲律宾的塔威塔威边训练边备战。结果,由于美军的袭扰,训练的并不好,训练中还掉下来几十架。
日军就是靠这样的飞行员开着400多架舰载机,去和美国人的900多加战斗机玩命。结果,真的把自己玩死了。
(文|勇战王聊历史)
马里亚纳海战,美军凭什么一天击落400架日机?
其实这个作战过程就不说了,美军能在空中获得这样的优势其实就是很简单的两个原因。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的零式战斗机对美国的战斗机形成了碾压的优势,无论是美国海军的F2A水牛和F4F野猫舰载机,还是美国路航的P39和P40战斗机都无法与之抗衡,零式战斗机成了一个恐怖的存在。而且当时日军对作战进行了长期的准备,飞行员也都是经验丰富的老鸟,一时间空中成了美国飞行员的噩梦。
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美国后续型号的战斗机陆续的生产出来,日本的零式战斗机的优势荡然无存。其中美国海军的F4U和F6F就对日本的零式形成了很大的性能优势。并且因为1942年美国获得了一架零式,修复后对其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并且找到了其弱点,让海盗和地狱猫更加能够轻松的击落零式。
另一个原因就是开战初期的那些经验丰富的日军飞行员都在战争中战死,马里亚纳猎火鸡的时候,日军的飞行员已经没有多少老鸟了,都是一些新手。飞机不行,飞行员不行,这种空战肯定是被屠杀式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