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进攻日本为什么不开始在冲绳投原子弹?

这个事儿不用说太复杂了,主要是那时候没有原子弹。

冲绳战役的战斗时间是1945年4月1日—同年6月21日。

遗憾的是,美国并没有在这个时间段掌握原子弹,原子弹的研发也并不在罗斯福的预定日程上。

原子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曼哈顿计划虽然进行了很多年,但它的主旨不是造原子弹,而是全面攀登核物理高峰。

“超级炸弹”只是曼哈顿计划的其中一个项目,在1945年时它甚至都没有成型。

原子弹项目获得关注,得到杜鲁门总统上台之后,而这个时间点恰恰在冲绳战役开始不久。

△为罗斯福降旗默哀的美军,欧战马上就要结束了

罗斯福在1945年4月12日逝世,杜鲁门随即以副总统身份顺位成为新的美国总统。

杜鲁门有能力,有野心,他希望能通过给二战好好收尾,来获得名声、支持和选票。

他拉拢了民众,宣称可以让儿子、父亲、丈夫们快些回家,活着回家。

他鼓励了美军,加大对日作战的强度和装备投入,促使战争快点结束。

他承诺了政客,将不惜代价遏制住苏联,给美国划分更大的势力范围。

他还需要顾及欧洲局势,如何打完战争,如何分赃,如何震慑宵小,而不能像一战以后的法国那样,被众人玩了。

总结就是:少死人,快打胜,抢地盘,夺气运。而实现目标的途径就只有靠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了。

△与麦克阿瑟在一起的杜鲁门,杜鲁门心思狡黠,但在罗斯福身边一直表现为“无能”

原子弹此时被杜鲁门当做了最大的倚仗,他希望这种科学家嘴里的“超级炸弹”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所以杜鲁门在上任之后,经过与幕僚的讨论,继续加快了对曼哈顿计划中原子弹武器的研发力度,他与曼哈顿项目的负责人都希望能在战争结束前使用上核武器。

如此,才有了后面几个月原子弹的快速发展,最终曼哈顿计划不负众望,在1945年7月16日,于新墨西哥州索科罗县的托立尼提沙漠中成功进行了“三位一体”(Trinity)核试验。

“三位一体”试爆了一颗名叫“小玩意儿”(Gadget)的钚弹,之前还测试过其它结构的核弹,但没能成功。

“小玩意儿”实验的结果被送到了7月17日正在德国参加波茨坦会议的杜鲁门那儿,杜鲁门本来想靠这个武器披露,为美国在会议上争得更多的话语权。

为了这次“曝光”,杜鲁门还专门将“三位一体”的实验期限压了数周,以保证能制造个大新闻。

但原子弹爆炸的威力超过所有人的预想,这让杜鲁门改变了思路,他决定压下这个消息,在恰当的时候使用到日本人头上。

当时的日本,已经在美军的狂轰滥炸中,为了逼迫日本投降,美军使用成群的B-29轰炸机,将成千上万吨凝固汽油弹砸在日本人头上。

这种被称为“李梅火攻”的战法,将日本连同东京在内的97座城市夷为平地,杀死杀伤的人比两颗原子弹多太多了。

但是“李梅火攻”有个问题,不够震撼,杀伤虽多但日本人却总认为“美国仅此而已了”,所以日本政府始终犹犹豫豫的坚持本土决战,以“一亿玉碎”维护皇国皇统。或者换个角度说,他们希望能“有条件停战”。

美国已经急不可耐,日本人每拖一天,苏联从德国抽身的准备就多一分,到时候苏联红军一口气涌下来,从中国到韩国到日本,究竟还会有多少地皮是美国的?

哪怕之前两国达成过共识,当年美国甚至牺牲政治利益换取苏联出兵日本,还将北海道划给了苏军占领。傻子才会这么认真,凭本事打下来的地盘,谁会让?

所以,就在日本政府犹犹豫豫不肯投降的关口,杜鲁门命令于1945年8月6日投下了广岛原子弹。

消息沉淀几天后,苏联于1945年8月9日0点发动对日全面进攻,华系列夫斯基率领大批早已准备好的部队一鼓而下把关东军推了。

于是美国在当天上午又扔了颗原子弹,将长崎夷为平地。

这下日本彻底老实了,他们十分恐惧,假如美国人继续用这种武器打仗,一炮一座城谁受得了?无条件投降吧!

据说日本上层还挺高兴的:卖了一群作威作福的军爷,皇统也暂时保住了,这么大个台阶人民也没话说,还靠上了美国的大腿。

就这样,美国人顺利的无抵抗进占日本,随即大军北上,不仅没让苏联拿到北海道,还多占了半个朝鲜。

所以,冲绳战役是没法用原子弹的,不仅原子弹没开发完成,政治环境也没达成条件,拿什么去丢?

因为一系列政治牌打得炉火纯青,杜鲁门顺利的在1948年击败对手,连任了美国总统。

美国进攻日本为什么不开始在冲绳投原子弹?

冲绳县原系中国的附属国,而后,冲绳岛独立,日本占领。

二战时,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后向日本宣战,而后的一系列太平洋战争,1945年6月,冲绳已经被美军占领。

然而,美国对广岛投扔的第一颗原子弹“小男孩”则由美国的超级堡垒“艾诺拉.盖”B-29于1945年8月6号所执行的。

美国对长琦第二次投放“胖子”是在1945年8月9号,执行的代码为“16特别轰炸任务”,是由5架B-29轰炸机组突击队所执行的。

为什么美国一开始不选择冲绳岛,这里不喻而明,总不能将原子弹去炸自己的士兵吧!所以,从时间上,我们已可以看出不选择冲绳岛的原因了吧!

当时,美国作战部选择的是日本的广岛、小仓,长岐则作为第三的奋炸城市。但选择这三个城市是因为广岛是日本当时最重要的军事中心之一,也是日本陆军最大的集结地,和一堆兵工厂,也是日本第二方面军的司令部驻地,有大量的军需物资、军火仓库及码头设施。而美国宣战后只对东京等城市实施轰炸,盟军没有对广岛轰炸过,城市相对保持完整,所以美军选择广岛投放“小男孩”原子弹是战略选择。

选择第二方案的小仓,跟上述作用一样,小仓在当时也是日本的重要军事基地,小仓市的工业也很发达,是财阀三菱的总部,有40万人口。但当天气候雾重,5架B-29的能见度很底,在选择目标时放弃了小仓,直接对长崎投下了“胖子”。

虽说长崎的军事重要性没有小仓重要,但长崎依然是日本重要的港口、军火基地、军需产业都市,也是生产战列舰的海军基地。

直到1950年,广岛累计死亡20了人。长崎累计15万人。

逼使裕仁天皇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我们可以从冲绳地形图上看出,冲绳没有任何战略意义,且又有美国驻军。所以,不选择冲绳就不难理解了。

美国进攻日本为什么不开始在冲绳投原子弹?

冲绳不值得。美国当时的原子弹数量非常有限,又是首次实战,所以选择目标也非常慎重,要求主要有两点,一个是高价值,必须是重要的军事中心或工业中心,打击后有利于摧毁日本的战争潜力。另一个是地形有利于检验原子弹威力,具体就是地形平坦利于冲击波扩散,并且城市面积要足够大,这样才能看出原子弹的杀伤范围有多大。根据这个原则遴选出了十几个城市,由于政治原因又把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排除,最终确定了四个城市作为目标。两个首选两个备份,最后出击时根据天气原因等因素选择了长崎、广岛。这两个城市拥有大量军事工业和造船工业、还有军港、指挥中心、海运枢纽等高价值目标。冲绳没有重要工业,又孤悬海外,根本不值得用原子弹炸,而且当时城市面积小,地形多山,不利于检验原子弹威力。再说了,美军还得利用冲绳的机场轰炸日本呢,扔完核弹还咋用呀……

美国进攻日本为什么不开始在冲绳投原子弹?

为什么在进攻冲绳时没有投放原子弹?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研制出来。要知道一个历史时刻,1945年7月16日,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实验事件,而在这个时间点冲绳战役早就已经结束,更何况试验品距离实物还需要一段时间。

另外就算是在开始冲绳战役时原子弹已经成功研制出武器弹,同样也不会朝着冲绳投弹。首先此时的原子弹与其说武器,倒不如说是试验品,因为对于原子弹的毁伤效果美国心中并没有底,再加上冲绳岛丛林遍布且没有任何战略价值目标,所以根本就不适合试验原子弹的毁伤效果。

选择广岛作为第一实验地就是因为地形属于是平坦的城市环境,所以美国必须试验出原子弹对于城市的毁伤效果。如果当时动静并没有被B29实施过数次战略轰炸,那么原子弹将会是首位投弹点。

不要看美国天天喊着士兵的命非常珍贵,但真等到了事情上美国军方对于士兵的使用度跟日本兵也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恐怕就是后勤补给管够。

美国进攻日本为什么不开始在冲绳投原子弹?

因为哪时原子弹没研制成功,不过差不多快成功了。。。[抠鼻][鼾睡][惊呆][钱][吃瓜群众][呆无辜][再见]

美国进攻日本为什么不开始在冲绳投原子弹?

美国集中所以人力,物力,财力,才在二战末期研发了三颗原子弹,经过硫磺岛、塞班岛战役后,美军统帅部看到单靠普通军力占领日本本土至少需要100万军队,付出40-60万伤亡代价,这样伤亡美军是承受不起,因此对日本使用原子弹成为加速日本投降的一种考量。

为了让日本看到原子弹巨大威力,也为了打击日本的锐气,对日本重要的军事基地广岛和长崎使用原子弹是最好的选择。而对冲绳使用原子弹显然不如日本本土来的更有冲击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