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说火炮的倍径身管,火炮的口径和炮管长度有直接关系吗?
火炮的口径与炮管长度没什么关系,但“倍径”这个词儿却让两者被联系在一起。
想造什么样的火炮,就会设计出不同的炮型,口径越大,则炮弹越大,威力越强;身管越长,则精度越好,射程越长。
说简单点就是,想要火炮厉害,炮弹就得够大,那么为了发射更大的炮弹,口径就得造大。想要火炮打得准、射得远,就得加长炮管的长度,让火药化学能稳定、高效的推送弹丸。
基于这二者的关系,人们评判火炮性能时,就会将倍径概念带入进来,作为评判性能的标准。之所以叫倍径,顾名思义,就是口径与身管长度的比例。在某一尺寸口径条件下,一门炮的炮管有多长,这代表了火炮的性能。
比如巴黎大炮,口径才210mm,身管却达到了36.1m,倍径约为171,它的目的只是为了尽可能的打远,对法国造成战略性的炮击威慑。如果不设置出如此长的身管,巴黎大炮也只不过是380和210mm舰炮管拼在一起的产物罢了,是打不出131km的射程的,只会浪费掉那180公斤的推进药。
又比如低膛压的战车炮,它们的作战功能是对步兵进行目视范围的支援,打击步兵目标和一些轻型工事,对反装甲作战没有什么太大要求,所以通常都是小短筒。像俄罗斯的BMP步兵战车,它的2A70型低膛压线膛炮,全长堪堪4米(3.943m),100mm口径,约40倍径,完全就是门迫榴炮改装的战车武器。
与之类似的还有二战的M4谢尔曼坦克,使用了M4 105mm榴弹炮(与m37自行榴弹炮一样)的车型,与使用了76mm炮的车型、使用了17磅(76.2mm)的车型,在功能上完全不一样。
105主打步兵支援,76mm炮(53倍径)主打装甲战,17磅炮(55倍径)威力最大,但主要被英军用来伏击。这三门炮的倍径表现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二战的“突击虎”也很有代表性,它那奇大无比的主炮其实是门火箭臼炮,380mm口径,倍径仅5.4,粗得可钻人,短得如水桶,通过发射火箭榴弹杀敌,曾经有一炮3辆谢尔曼的战果。
火炮的种类有很多,比如加农炮,比较强调直射性能,所以更大的倍径有利于提升火炮的弹道性能,除了能让弹药打得更远,也能提高一定距离内的炮弹速度,从而让穿甲弹等弹药变得更具杀伤力。
故而对坦克而言,倍径是个很重要的概念,以德国坦克为例,同为88mm的坦克炮,Kwk36/L56和Kwk43/L71完全就是两个东西。
“长88”和“短88”威力不可同日而语,炮弹装药上56倍径的Kwk36都比71倍径的Kwk43要少一截,无论是穿深、存速能力、弹道性能,Kwk43都碾压Kwk36。
其实军舰、大炮等炮战武器也都是一样,倍径某一程度上反映了其口径条件下的火炮性能问题。
经常听说火炮的倍径身管,火炮的口径和炮管长度有直接关系吗?
不同倍径的身管造就了不同目的的火炮啊
倍径说白了就是身管长度除以口径,好比说二战德国的Pak40反坦克炮身管长3.45米,口径7.5cm,那么它倍径就是46,所以它也叫7.5cm Pak40/L46。
当然,这个倍径算是比较高的,倍径越高,炮弹在炮管里头被发射药推进的时间就越长,初速也就越高。而初速越高,能量也越高,射程就更远,弹道更平直,破甲能力也更优秀。一般都是直射为主的加农炮倍径都在45以上,毕竟这货经常得反装甲
而榴弹炮的倍径就会低很多,比方二战德国早期四号上纳闷7.5 cm KwK 37 L/24,24倍径。它的初速就很弱了,发射7.5cm被帽风帽穿甲弹初速连400m/s都没有,相比Pak40就有800m/s的初速,因此两者穿甲能力差了一倍不止。但这种榴弹炮主要为了发射高爆弹反步兵和工事,反坦克也不是他适合干的活。
身管再短的就是迫击炮了,比方二战德国80mm迫击炮,倍径14.25,初速174m/s..
所以说口径和倍径没有直接关系,但是间接的还是有的...比方说超大口径的火炮想要长倍径,那么会对炮筒材质有要求,毕竟管子越长,膛压越大,不可能无限制的加厚管壁。
同样的,小口径火炮也不会用短身管,好比说20mm的玩意用个十几倍径能干啥?没初速也没装药,打个寂寞?
经常听说火炮的倍径身管,火炮的口径和炮管长度有直接关系吗?
火炮的倍径其实就是火炮的炮管长度除以口径,但是火炮的口径和炮管的长度并没有关系。也就是说,火炮的口径在一定的情况下它的炮管长度可以是不一样的,所以两者的性能其实也是不一样的。而影响炮管长度的因素其实有两,分别火炮的膛压和初速。火炮的炮管越长,其发射膛压越大,初速也就越大,和随之而来的就是火炮的射程最远、精度越高、炮弹远程存速越大穿甲效能越高,而不好的结果就是火炮的重量也就越大、后坐力越大。如果炮管长度越短,则以上的关系则相反。
所以依据以上的关系,就看看你所需求是怎样的火炮,像早期的坦克的管长度都比较短,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火炮技术还不完善,坦克较轻,炮塔坐圈不能吸收火炮的后坐力,所以为了让坦克能适应火炮的后座力,坦克炮管的长度都相对较短。所以像陆军营级的步兵炮或者榴弹炮,为了能。在现有条件下跟随步兵行动,要求其重量必须要轻,所以其炮管长度都比较短,发射初速比较低,后座力也就小。
以二战时期小日本的92式步兵炮和中国装备的德制37毫米战防炮为例,虽然口径有70毫米,但其火炮倍径只有8.79倍,火炮的炮弹初速只有178m/s,最大射程只有2.78公里,所以后坐力比较低,火炮全重只有212公斤。
而中国装备的德制Pak-37毫米战防炮,虽然口径只有37毫米,但是其倍径却高达42倍,炮弹的初速高达825m/s,最大射程4公里,但是后坐力比较大,为了抵消如此巨大的后坐力,火炮本身重量高达432公斤。
经常听说火炮的倍径身管,火炮的口径和炮管长度有直接关系吗?
火炮的身管是火炮的核心零件,这根管子承受火炮发射时的高压火药气体的作用,赋予弹丸一定的初速和方向。火炮的口径就是这根管子有多粗,而身管长度就是这根管子有多长。
火炮的身管长度是越来越长,过去说的加农炮和榴弹炮已经是融为了一体,特别是现在使用45倍口径以上的榴弹炮,其实标准的名字应该叫加榴炮。
炮管的口径其实是由炮弹的威力决定,大口径炮弹的弹丸重,装填的炸药多,但是重量也大,运动起来不方便,而中小口径火炮的弹丸轻,但是重量轻,运动起来方便。
而火炮身管的长度使划分火炮种类的一个重要指标,象迫击炮的身管长度一般是口径的10~20倍,榴弹炮是20~40倍,加农炮是40倍以上。身管长,火药气体作用于弹丸的时间就比较长,这样弹丸的初速就大,在相同的射击角度下,射程就远。当然,也不能太长,太长了火炮运动起来就费劲了,而且重量也大了。
这张巴黎大炮的照片,火炮身管上的架子是用来支撑身管的,巴黎大炮的身管是口径的170倍以上,这样细长的管子,中间如果不撑一下,这个管子就是弯的。
火炮这种安装方式在力学上叫悬臂梁,象建筑上的阳台就是悬臂梁,炮管如果太重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就会有一个向下的力。
身管向下的弯曲程度是和身管的材料、热处理的工艺关系很大,说白了材料越结实,身管就可以做的长一点,而这和钢厂的关系就很大了。
通常火炮的口径大,身管就不会太长,而口径小的火炮,身管就比较长,这一点在小口径高炮上最明显,象37、57这种口径的高射炮,身管通常是口径的60倍。而象122榴弹炮也就是30倍口径。决定这个长度的其实是由火炮身管的材质决定的,大口径火炮的身管由于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所以必须要结实,而钢材想要结实就肯定会很重。如果身管太长了,炮管就会在自身的重力下弯曲,而这个就是大问题了。
图片来自网络。
经常听说火炮的倍径身管,火炮的口径和炮管长度有直接关系吗?
没关系,当炮管材料和加工技术突破以后,身管倍经越大,火炮在炮管中加速行程越长,出口初速越大,射程越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