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里的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和装甲步兵有什么区别?
对这种称呼不必太上心,它一般取决于你观察的是哪个时期的哪一支军队。
比如二战时,德军专门有“装甲掷弹兵”这一称呼,他们其实就是二战的机械化步兵,通过装甲车、汽车、摩托、突击炮等载具伴随坦克部队作战,在火力和作战持久度上高于普通掷弹兵。
现在机械化步兵被应用的最广泛,如今许多国家都会在主力坦克作战部队外,搭配上配属的机械化部队,这些部队有依靠装甲车、步兵战车作战的步兵,有靠自行火炮、自行防空炮的作战的机械化防空部队,还有机械化的陆航、反坦克导弹兵种,他们全都可以称为机械化部队。
比如美国的第四机步师,它们拥有近400辆步兵战车,290辆坦克,300多辆装甲车,36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8架“眼镜蛇”武装直升机,24架“黑鹰”,44架“基奥瓦”侦查直升机,72门155mm自行火炮,9门多管火箭炮,十足的金属质感,这就是机械化步兵。
摩托化步兵这个词汇在我国主要来源于苏式概念,苏联将不同于坦克装甲部队的、具备汽车机械化移动能力的部队称呼为“摩托化步兵”,时至今日俄军仍然继承着“摩步旅”这样的称呼,比如在车臣打得头破血流的131摩步旅。
实际上“摩托”来自于“Motorized”这个单词,属于音译,意译就是“机动化”。它除了代表摩托车外,还代表着汽车、机动车,故而我们理解摩托化步兵的时候,不妨将之理解为“机动步兵”就行了,他们上车移动,下车打仗,拥有一定程度的轻型载具火力。
除了摩托化步兵,历史上还出现过“摩托化炮兵”,不过如今这种称呼已经基本不存在了,谁家难道炮不“摩托”还拿驴子拖么?
有时候很多人喜欢将俄罗斯“摩步旅”这个概念带入到美国“轻型旅”中去,仅以字面意思来说,二者的概念差别还真是不大,在装备斯崔克装甲车之前,美国的轻型旅可不就是一水的悍马车机动么?掰掉那些空中机动和联合快速输送的部分,说他们是摩步旅还真不是没有道理。
不过咱还是别把战斗民族当正常人,俄罗斯摩步旅的编制在今天其实已经是机械化步兵了,根据08年的俄军编制文件,标准的俄罗斯摩步旅拥有一个41辆坦克组成的坦克营,以及成堆的步兵战车、装甲车、火箭炮,俄军三种摩步旅仅在使用BMP步兵战车、BTR装甲车、MT-LBV多功能装甲车上有所区别。
比较奇特的还有101空中突击师,也就是曾经的101空降师,他们源于美82摩托化步兵师,二战时成为伞兵,越战时又成为直升机机动部队,虽然今天已经基本不干伞兵的活了,但他们仍挂着“Airborne”的牌子。
所以说,名字也就传达个基本概念,这年头日新月异,看东西还是别太老实为好。
部队里的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和装甲步兵有什么区别?
题目所说的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应该是摩托化步兵师(旅、团)、机械化步兵师(旅、团),要么就是摩托化部队、机械化部队,不能定义为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这样就变成兵种了。因为这两个定义是军队发展的一个阶梯,也就是分代,是有代差的,代表这个国家的军队发展水平达到了什么层面上。而装甲步兵则是一个兵种的称谓,通常是配属装甲兵(坦克兵)所属的步兵作战单位,本质还是步兵,是配备有装甲车辆的步兵作战单位,例如、装甲步兵营、装甲步兵团等。这三个称谓并不在一个层面上,摩托化、机械化是定义军队性质和装备水平以及作战模式的,而装甲步兵则是一个配属兵种。
摩托化步兵和机械化步兵是代表军队武器装备的进步的,再向上发展就是信息化了,而摩托化步兵前面是骡马化。摩托化步兵是指部队机动能力具备摩托化开进能力,简单的说就是一支部队机动开进时,所有的士兵都乘轮式汽车开进,没有靠两条腿走路的。摩托化步兵并不是骑着摩托车开进,没那么多摩托车,就是汽车。摩托化部队都有坦克、高炮、地炮、等作战单位构成,主要是步兵单位全部乘坐轮式汽车开进。摩托化步兵重点是步兵这两个字,是步兵乘车机动开进、下车进行作战模式,到达战区还是要进行步兵作战模式,当然由坦克、火炮等武器支持。
机械化步兵是摩托化步兵的进步层次,是信息化部队的基础,机械化步兵和摩托化步兵的区别在于作战模式不同。机械化步兵可以说是一个合成化的武器装备结构,包括履带和轮式战斗车辆,坦克、自行火炮等等,是步兵依托机械化武器装备进行作战的一个模式,机械化步兵的车辆并不在是为了机动开进需要,而是以作战为目的而装备。如果把摩托化步兵视为到目的地后步兵都下车去打仗,或者是跟在坦克后面来一个步坦协同战术,汽车留下来等着你们。而机械化步兵则是你不用下车了,直接乘车去打仗,机械化步兵为什么说不能定义为机械化开进呢?因为所有履带车辆都需要用轮式拖车、火车托运,所以,机械化步兵通常是指机械化作战模式。
装甲步兵是一个泛称,指装备有装甲车辆的步兵部队,在国外装甲步兵也被称为机械化步兵,这个词诞生于二战时期的徳国,但那个时候徳国的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装甲步兵战斗车,做不到全员伴随坦克去进行坦克装甲集群作战。现在意义上的装甲步兵其实就是机械化部队中的一个兵种,是依托装甲车辆进行作战的步兵单位。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探讨评论,欢迎关注兔哥哨位,图片来源网络)
部队里的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和装甲步兵有什么区别?
步兵,是军队中最古老的作战兵种,在人类漫长的战争历程中,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军队武器装备技术逐步改善,军队的编制体制也在不断完善和调整之中。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在人类不离开地面的基础上完成的。还没有发现有哪个国家、哪支军队未建立步兵,就直接建立其他军兵种的。
所谓摩托化步兵、装甲步兵和机械化步兵,主要是按照乘载车辆区分的。
摩托化步兵概念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战场的凡尔登战役,当时法军为了紧急支援凡尔登要塞的防御战斗,紧急调用地方车辆,一晚之间迅速向前线运送9 个师,从而在德军几乎要攻陷要塞之前,以这9个师的兵力稳定了要塞的防御。
装甲步兵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德军按照德军装甲兵和创始人古德里安将军“具备相同机动力和相同防护力”的思想首次创建了“装甲步兵”。但因为坦克被置於优先发展的地位,装甲步兵的乘坐车辆不被希特勒重视。整个大战中,德军装甲步兵主要使用的是敞开式、半履带式装甲汽车,因此,战斗中导致德军步兵的大量伤亡,德国人力资源的逐渐枯竭。当古德里安将军就任德军参谋总长时,准备改善这一个情况时,但德国的战争潜力已被明显削弱,不能合理地分配战争资源,迫使德军大量使用摩托化步兵和徒步步兵配合坦克兵作战。
同期,美军也大量使用半履带式装甲车辆。但纵观整个二战,坦克与步兵的协同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针对大战中步坦协同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为了更好地保证攻防作战的协同性,从五十年代起,大量研制和装备各种装甲车。其中着名的履带式装甲输送车有:前苏军的BTP-50,美军的M75 ,法军的AMW-VC1,联邦德国军队的HS-30。
美军的M75装甲输送车
与之相对应的,迅速成立和扩建一批“名符其实”的装甲步兵。其中以前苏军为主要代表,先后创建摩托化步兵师,机械化步兵师和坦克师属装甲步兵团,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苏军装甲化”的进程。核武器诞生并使用於战场后,各国对步兵乘载方式进一步提出了要求:乘车战斗,防御,与坦克部队能够共同遂行陆军的快速机动作战。
机械化步兵诞生于六十年代后期,前苏联和联邦德国研制出一种新型战斗车辆,这就是步兵战斗车。步兵战斗车从根本上解决了装甲输送车单纯输送步兵的战斗性质,使步战车成为步兵的“基本战斗工具”,从而使步兵真正成为一支“机动能休息,乘载能作战,打坦克是高手”的新型地面作战力量,从而诞生了“机械化步兵”。
可以说,人类从徒步步兵、摩托化步兵到装甲步兵,乃至机械化步兵,不仅是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军队作战思想的深刻变化。
它们三者的主要区别可以归纳为:(一)乘载工具不同。
摩托化步兵主要乘坐汽车、摩托车;
装甲步兵主要乘坐各种装甲输送车,包括轮式装甲输送车和履带式装甲输送车;
机械化步兵主要乘坐机械化步兵战斗车,简称步战车。
(二)战斗方式不同。
摩托化步兵通常是机动到对方小口径火炮的射程外,一般为3 至5 公里外,下车后进入进攻出发阵地,汽车此时隐蔽,在炮兵火力支援的炮火支援阶段(一般为30到50分钟时间),尔后边运动,边由连战斗队形展开成排战斗队形,最后展开成组战斗队形,在距离敌机枪有效射程的距离边缘(一般为400 至600 米),展开成冲击战斗队形,高速冲击敌防禦前沿,实施最后突破。
装甲步兵与坦克部队协同时,通常直接运动到冲击出发阵地(约为2至4 公里),根据地形情况,可采用坦克、装甲车掩护,步兵尾随,或者是步兵掩护,坦克、装甲车尾随等协同动作方式,共同冲击敌阵,必要时,可采用坦克在前,装甲车在后的坦装协同队形,以坦克主要掩护装甲车,冲击敌阵。
机械化步兵在上述距离外,在行进间稍加整顿,通常采取坦克在前,步战车在后的协同动作方式,实现“边冲边打”的要求,必要时,也可采取步兵下车支援坦克战斗,徒步支援坦克冲击的协同动作方式,完成冲击突破任务。
除摩托化步兵外,装甲步兵和机械化步兵除徒步战斗外,一般根据地形和敌情等情况,通常采取乘坐战斗方式。地形不利于装甲步兵和机械化步兵与坦克实施高速冲击时,则采用徒步战斗。目前,美军机械化步兵下车的距离为100 到150米,也就是美军机械化步兵在行进间与坦克高速冲击至对方防御阵地前沿100 多米的距离时(已跨越对方前沿前地雷场),机械化步兵才下车,尔后高速冲击突破对方前沿。
(三)战斗的武器不同。
摩托化步兵主要使用单兵武器;
装甲步兵除使用单兵武器外,还可使用装甲车车载武器,如高射机枪,车载机枪;
机械化步兵则主要使用车载武器,如火炮、反坦克和防空导弹、车载迫击炮、榴弹发射器等,单
兵武器则是次要的。
(四)通信指挥不同。
摩托化步兵主要採取步兵指挥手段,如口令、旗语、步兵电台。
装甲步兵和机械化步兵在此基础上,则主要采取车载电台、步坦协同电台等。
相对而言,装甲步兵和机械化步兵与坦克协同时的组织指挥比较复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