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主要参战国的武器都有哪些?在当时都有什么优缺点?能否详细介绍和分析?

飞机、坦克、战舰、轻重武器甚至冷兵器都可以。介绍其中几个就可以

谢邀,但你这是要坑死我,推荐你去玩个战地1就啥都明白了。

部分主要兵器的话倒是能说说,比如坦克,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有英、法、俄、美、意、奥、德、土、日、保、中等,但真正拿出坦克的只有英、法、德、意。

英国是首先开发出坦克的国家,他们主要使用的坦克为"马克"系列(也作大小‘威廉’或‘游民’),这种采用过顶式履带的菱形战车体积庞大,炮火猛烈,还分了公母,公的有大炮,母的用机枪。英国在一战中生产了几千辆这种坦克,截止1918年6月,共从I型开发到了V型,后来一直开发到X型。

马克系列坦克是基于一战思维的战车,它将2挺大炮和4挺机枪布置在前侧,让坦克互相之间形成交叉火力,构成移动的火力堡垒压制敌军。实际作战中,马克系列可以被德军用“反装子弹”打穿,后来德军还专门开发了反坦克子弹和反坦克枪,此外,利用地形、炮击和工兵爆破也可消灭这些原始的坦克。

法国则的一战坦克之路则比较坎坷,他们先研发了“圣沙蒙”系列坦克,亦走的是船坚炮利的形态,巨大的车前炮比英军的交叉火力更加有效,但圣沙蒙受法国人奇葩的脑壳影响,设计了一种特殊的“船型越障造型”,结果这种上宽下窄的形状反而坑得圣沙蒙吐血,它非常容易被一些小坑小坎陷进去,最后法军不得不将圣沙蒙丢到二线当自行火炮使用。

圣沙蒙之后,法军终于开发出了一代经典“雷诺FT17”,这种战车一改之前巨型设计,也没有再往身上堆砌火力和乘员,反而走了一种轻型机动车体、旋转式单炮塔的路子,结果雷诺FT反倒因此成为一代经典,它们创造的这种结构成为后世坦克的标准构成。

战争中雷诺FT17表现的非常出色,虽然体积小了,但防御却并不见得比那些死重的大块头差,而且更轻巧灵活,也更利于发挥出团队作战能力和车组的战术操作能力。有人认为法国实际已经在雷诺FT17身上打出了最早的“装甲集群化作战”,远早于二战时德国人的创造。

德国人一战时压根就没将坦克当回事儿,他们只是看到英法都搞了这种武器,便不甘落后的也紧急研发了坦克。德国人的A7V坦克完全是个移动的碉堡,它状如乌龟,乘员众多,移动极为缓慢,一台战车里居然带了炮兵、陆军、工兵三个兵种,还养了通讯的信鸽。由于车况恶劣环境闭塞,许多A7V都发生过把乘员活生生憋晕的事件。

最终德国A7V坦克仅生产了22辆,他们给每辆坦克都取了个名字。尽管德国人并不承认,但实际上他们就是把这些坦克当做活动碉堡在使用。他们一般会制定一个卡点计划,然后派出A7V缓慢的移动过去,死死钉住要点。由于极为害怕协约国的炮击,A7V很少被布置到真正的前线,过少的数量也使其无力对堑壕发动进攻,战争失败后,德军基本上将这些A7V都遗弃了。

意大利的菲亚特2000也算是一型比较有特色的重型坦克,意大利建造的第一辆坦克表现的极为老道,它有非常接近现代布局的造型,高高在上的炮塔,以及高达40吨的重量,还安装了240马力的航空发动机,通过炮塔上的可旋转65mm火炮,它可以在战场上给敌军制造出极大的压力。

但意大利人的脑壳也没比法国人好多少,他们逗比属性发作的结果是给菲亚特2000硬安了10挺机关枪,虽然这让坦克成为了一只火力强大的海胆,但人们沉痛的发现……这些机枪要是全开火能把车里人熏死啊有没有!于是缩水版的菲亚特2000仅剩前后两挺机枪,侧面只留机枪射口,车顶也放了个大抽油烟机……抽风扇。

最倒霉的是,这玩意儿的重量超出了那个时代的技术能力,它只能爬出4km/h的龟速,意大利将两辆试验型的菲亚特2000送去利比亚搞镇压,结果坦克还没开到地方就全趴窝了。此后意大利老老实实的成为法国雷诺FT17的客户,后来干脆还山寨起了法国坦克,自己的重型坦克也就彻底歇菜了。

一战主要参战国的武器都有哪些?在当时都有什么优缺点?能否详细介绍和分析?

谢邀。一战主要参战国有: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王国、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重要的一次战役索姆河会战打响后,英国首次使用一种参加实战的坦克——MKⅠ,为突破久攻不下的德军防线发挥了重大作用。也因历史上首次有坦克参战而被载入史册。

另外,飞机首次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初以侦查机为主要任务的飞机,后期也出现了战斗机。英国研制“骆驼”F.1是当时世界著名战斗机。加上在设计中强调格斗性能,因此显得过于灵活而稳定性不足,飞行员如不注意便可能进入螺旋而失事,所以驾驶“骆驼”飞机必须十分小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变成了一次旷日持久的对峙战。交战双方都使用杀伤最多的武器马克沁机枪,机枪的出现导致了堑壕站的出现和战争形势的变革。由于战争双方都大量地配备了机关枪,并与战壕、铁丝网相结合,筑成了三位一体的防御阵地。

除此之外,交战双方还使用了1898步枪,Gew.98枪Gew.88式委员会步枪,Gew.98式步枪,新式的重机枪,远程重炮,飞机,坦克。毒气,另外还有潜水艇。 重机枪,轻机枪,军舰等武器装备。

除了以上武器装备外,第一次世界大战还见证了化学武器的广泛应用,同时伴随着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越发精密复杂和致命危险。

一战主要参战国的武器都有哪些?在当时都有什么优缺点?能否详细介绍和分析?

谢谢邀请。一战是个战争样式的分水岭,是摆脱19世纪的旧式战争,承接新世纪新战争模式的一场大战。铁丝网、飞机、坦克、潜艇、重机枪首次大规模应用,堑壕战、阵地战取代了过去的排队枪毙。在装备方面,首先是军服,从过去的花红柳绿大公鸡向实用隐蔽结实转变,钢盔也得到了普及;其次是飞机、坦克和潜艇。福克、寇蒂斯、骆驼投入使用,开始空战和轰炸。大水柜坦克几乎打破了铁丝网的天堑。U型潜艇也开始收割敌方舰艇,相对于19世纪的火枪对决,这是划时代的革新;而在轻武器方面,1911、勃朗宁、鲁格等自动手枪粉墨登场,马克沁、布伦也成为了主要装备。而刺刀、军锹、指挥刀的运用,算是在新式武器中保留了一点原始战争的影子。

一战主要参战国的武器都有哪些?在当时都有什么优缺点?能否详细介绍和分析?

你想让我写本百科全书吗?

一战主要参战国的武器都有哪些?在当时都有什么优缺点?能否详细介绍和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黑科技满满的一场战争,具体表现为:新式武器不断出现,层出不穷。而新型武器能够成堆出现,也有其原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恰逢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因为这场伟大变革,人类正式进入“电气时代。”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战争的新式武器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储备。

  

别人说过的,比如在索姆河战役里,坦克的应用,这里不再赘述了,您可以去看别人的回答。另外,新式武器里,譬如火焰喷射器、机枪等等,这些武器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但是个头太“小”了,没啥意思,这里也不再介绍了。限于篇幅的限制,这里掐头去尾介绍几个吧。

  

1,超大口径攻城臼炮

  

臼炮最初出现于13世纪,主要用于攻城,最早的臼炮发射石弹。按理说臼炮不能算是新式武器,但是一战前期,在攻打列日要塞的时候,德国就祭出两门420毫米的重型臼炮,那也是前无古人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欲借道比利时攻打法国,当时比利时是中立国,德国也没有把比利时放在眼里,他们认为比利时人是“巧克力兵”,但是没成想,攻打之时,却遭遇了最顽强的抵抗。德国兵死伤无数,依旧拿不下列日要塞,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拉出当时克虏伯军工厂所有顶尖技术的集大成者——420毫米的超重型臼炮。当时德军给了这两门炮一个亲昵的称谓:“丰满的贝莎。”

  

这两门重炮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火力。炮弹在空中能飞行60秒钟,击中要塞后其尘土、硝烟弥漫300多米高,使用这门重炮之后,不到24小时,3座堡垒被德军占领,不到一周的功夫,列日要塞重点12座堡垒中,有11座已然被德军攻占。

  

列日要塞一向以固若金汤著称,在“丰满的贝莎”蹂躏之下,简直不堪一击。

  

要说这两门重炮的缺点,那也是相当明显。这两门巨炮,长7米,重42吨,平均每颗炮弹有1吨重。要把这两尊庞然大物运到战场,需要200多名炮兵辅助,用火车将其运到铁路尽头,再专门铺设公路,用36匹马将其运至德军前线。这还不算完,组装这个大家伙,又要用时6小时之久。

  

2,德国的潜艇。

  

潜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才算正式亮相,绝对是最新的武器。

  

说潜艇之前,要说另一个“大家伙”,历史上第一艘航空母舰,也是在日德兰海战爆发前夕,首次出场。这艘名为“坎帕尼亚”号的航母,由民用商船改造而成,但是因为指挥官的疏忽,临开战之前,他竟然忘记命令航母出航,所以“坎帕尼亚”号最终错过了巅峰对决。因为白痴领导的疏忽,这也是挺让人惋惜的一件事。

  

在发展海洋新式武器上,各国有各国的想法。英国一向以“日不落帝国”的形象出现,他们更倾向于向更大更强的方向发展。德国为了改变自己海军的劣势,发展出一项新式的秘密武器,那就是在海下穿梭,来无影去无踪的潜艇。

  

不同于英国的航空母舰,德国的潜艇可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一战期间,德国的U-9潜艇,连续击沉英国的“阿布吉尔”号、“霍格”号和“克雷西”号三艘巡洋舰。另一个战场上,u-21号先后击沉了英国的“探路”号巡洋舰、法国的“孔雀”号运输舰,到1915年,U-21号潜艇更是击沉三艘英国舰船,并且炮击一个机场。

  

德国潜艇在一战中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德国在一战时期,共保有350艘潜艇,击沉中立国或者敌方船只6000余艘,总吨位达1800万吨。为了牵制德国的潜艇,英法海军前后动用900多艘驱逐舰和大型护卫舰。

  

但是,相比它的劣势,这点优势真的什么也不算。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潜艇的航速远远低于海面的舰队,为了能击沉敌方的舰队,潜艇只能采取守株待兔地方式攻击,其二,为了有效打击敌人,只能把在攻击范围内的所有船队消灭干净,这就是所谓的“无限制潜艇战”。

  

德国海军是鼓励这种作战方针的,但是偏偏不凑巧,德国潜艇动了中立国美国的奶酪。1915年5月7日,德国潜水艇U—20号在爱尔兰海面击沉从美国驶往英国的英国“卢西塔尼亚”号(Lusitania)邮轮,船上一千九百五十九名乘客中有一千一百九十八人遇难,其中美国人一百一十五名。这就是著名的“卢西塔尼亚号事件”,因为这个事件,促使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加入到协约国的阵营,从此德国的末日就算到了。

  

本来还想写另外的几个,已经写的足够多了,暂时就到这里吧,谢谢您的观看。

(注:第一次回答问题,不太会编辑图片。文中的四幅图片,分别是:1,一战时,德国的重型臼炮。2,一战时期,英国的航母“坎帕尼亚”号。3一战时期。德国的潜艇。4,卢西塔尼亚号沉没的照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