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线膛主炮的坦克,如何打长杆脱壳穿甲弹?

线膛炮并没有规定说不能打长杆脱穿,只要炮弹结构设计合理,发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线膛炮在APFSDS的准确度上仍然比滑膛要高。一般认为线膛炮不能打长杆脱穿是怕弹药失衡,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存在,人们早就通过“滑动弹带”(aliding driving band)解决了问题。

所谓长杆脱穿,一般指的就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这种弹药埋有很长的合金弹芯,炮弹打出去后几瓣弹托会分开,让弹芯高速射向目标。

这种弹芯的长度超过过去的短杆穿甲弹弹芯,所以被称为长杆。长杆带来更大的质量,携带的动能更强,在攻甲时能用于不断自磨自锐的物质也更多,打穿后进入车内的金属射流也更厉害,总之一句话——更好的毁伤性能。

所以,这其实是穿甲弹芯的加强升级,但杆子加长了也会造成麻烦,比如一些物理上的问题。

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说法就是:杆子过长,如果高速旋转,会造成弹身飞行的不稳定,头部和尾部会以中心轴产生两头晃动。这个不难理解,你扔个竹竿出去就明白了。

所以,长杆穿甲弹不仅不能再旋转,反倒需要降低自己的旋转速度,它只需要保持一个稳定的低速旋转就行了,否则会极大的影响精度和穿甲能力。

偏偏线膛炮是带有膛线的,这东西与手枪是一样的道理,通过炮管内膛的阴刻线和阳刻线来促使弹丸产生自旋,提高射击精度。

按照物理上的说法,这叫以弹丸中轴为方向产生高速惯性,抵消掉影响弹丸中轴向前飞行的空气阻力。

如果没有这种惯性自旋,大家可以参考瓦片在水上是如何打水漂的,弹丸在空气中以1-3马赫飞行,如果没有旋转,任何一个方向的阻力发生变化,都会导致弹丸拐弯。

但是传统的手枪或火炮发射的是极短的锥形弹或纺锤体,长径比不一样,力学状态不一样,它们的弹轴长度很短,所以因为角速度旋转带来的垂直轴摆动现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对于长杆穿甲弹来说,滑膛炮倒没啥问题,能让长杆像标枪一样飞出去就行了,它们的稳定来自于尾翼,所以只需要略微赋予一定的旋转惯性即可。

但线膛炮过量的旋转加速却会增添麻烦,它要降低转速,所以人们会采用与普通脱穿弹带不同的“滑动”弹带来给炮弹减速。所谓的“滑动”其实就是个双层结构,里面套个聚丙烯之类的高分子套,外面再加个活动的密封圈,这样内外是活动的,直接影响到炮弹转速。

说白了,它有点像是个环状轴承,不过这玩意儿是个高精密件,所以对成本和全弹重量还是有一些影响的。不过不光是线膛炮发射穿甲弹,像线膛火炮发射制导炮弹时一样需要滑动弹带,如美国的“铜斑蛇”(M712 Copperhead)上面的“rolling tail”。

炮射导弹因为同样不希望产生旋转,所以滑动弹带能够很好的抑制膛线带来的角加速度以及膛线的挤进阻力,更好的保护弹身的完好度。

所以说其实并不存在线膛炮不能发发射长杆脱穿的问题,炮射导弹都能打,弹身的膛线自旋问题早就被解决了。

王司徒原创,感谢支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