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该不该打仗?能不能打仗?

实力这个东西很难说,战争有时候具有不确定性,你不打到最后一刻,根本没法确定是赢是输,如果总用纸面数据来定胜负,那么很多战争都将被改写。

比如昆阳之战,王莽大新军出动了43万大军,而绿林军方面只有孤城一座,满打满算17000个离心离德的杂兵。

结果刘秀面对这种绝地战场,却迸发出不一样的光彩,他先是用各种方法聚拢军心,继而带领千人骑队奋勇冲杀,连手下都说:“刘将军变了,以前他遇到小股敌人都怂的不行,现在遇到如此大敌,却能带头冲锋,实在是了不起呀!”

随着绿林军的小胜越来越多,军心也越来越凝聚,而大新军却久攻昆阳不破,又连连失败,士气逐渐丧失殆尽。最后刘秀带着三千敢死队对阵王邑、王寻,一路奋勇突击,接连将二王的军队击破,昆阳城内守军再跟着一反攻,大新的四十多万大军竟变成土鸡瓦狗般溃散了,“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溃兵们被杀得慌不择路的跳进沙河,竟然将沙河给阻塞了,王邑等将领还是靠踏着死尸才过的河。

没多久,本来弱势的绿林大军就一路杀进了洛阳,很快就把王莽给弄死了,从43万大军出征剿匪,到绿林反干掉朝廷,一切都如梦幻般不可思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刘秀如果当年不坚定的作战,也就没有后来的东汉王朝了。

国外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亚历山大与大流士的高加米拉之战,波斯帝国尽起百万大军,光战车就接天连日,行驶起来仿佛连空气都能阻塞。亚历山大为了打好这一仗,早早的就派部队去盯死了亚历山大,还在高加米拉专门勘察了战车,为了让战车更好的发挥作用,大流士命令部队将土地还进行了平整化,可以说做了个“杀场”来面对亚历山大。

可亚历山大此时是个什么情况呢?波斯人带了100万大军,他可没这本事,在波斯人摆阵的时候,他正哄着一堆骂骂咧咧的手下艰难的行军,亚历山大军总共只有4万步兵,7千骑兵,一些人是他哄骗来的希腊人,还有不少花钱召集的雇佣兵,成分相当复杂。

这些人知道要与强大的波斯帝国决战,腿都吓软了,后来在夜间看到波斯大营能与星光比照的灯火时,更是吓得屁滚尿流喊着要散伙,得亏亚历山大具有强悍的统御能力,又哄又骗还耍神棍才把这群人收拾服帖了。

高加米拉之战就在这种兵力极大反差的情况下开战了,波斯帝国起先一路汹涌澎湃,杀得什么马其顿枪阵是溃不成军,亚历山大连大本营都丢了。但幸运的是,突阵后的波斯人急于抢夺营中的珍宝,居然自己发生了混乱,没有第一时间抢攻,这让亚历山大抽冷子来了个绝地反击,他率领骑兵疯狂突击,居然杀透了波斯中军,硬是冲到大流士的王驾面前,还透出一支标枪,将大流士的车夫扎死了。

于是波斯卫队护着大流士赶紧后退,马其顿人遂追在屁股后面杀,整个波斯大军就这样被打败了,还一败涂地,硬是让亚历山大杀得亡了国,大流士的妻女都成了亚历山大的玩物。

无论是昆阳之战的大新,还是高加米拉的波斯,都拥有极为强势的武装力量,但他们偏偏都败在了几乎毫无资本与之相斗的“小把戏”身上,尽管后世把战例、战史、战局分析的头头是道,可到最后还是无法彻底解释波斯和大新那么多人怎么就能输了,以冷兵器时代的效率,就算那些人都是猪,也足够杀猪的活活累死了。

比这更夸张的是西班牙人灭印加帝国的战争,西班牙的冒险者皮萨罗,仅带了169个士兵就把印加帝国的8万大军给打得全面崩溃,还生俘了他们的皇帝,杀得4万人死在山野。

要知道,这169个人并不是什么精锐,他们的武装也只有部分火药枪、少量的马匹、西班牙盔甲和冷兵器。尽管皮萨罗的攻击有偷袭的成分,但8万人被169人打得溃逃,这实力该如何看待呢?

只能说,战争有时候确实具有玄学性质,或者套用现代的时髦词汇,人群的心理学或未知群体性格对战争的表现是有重要作用的。所以,在面对战争时,哪怕实力不济,表现的莽一点也是没错的,谁知道强大如山的对方会不会突然崩盘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