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准备战争而又防止战争,这句话你认同吗?

这句话是没有错的,它本质就是辩证的看待战争问题,与《战争论》的哲学思想非常接近,亦与中国古代“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的思想相统一。说白了,保持强大的武装能力,是守卫和平的必然选择。

《战争论》中的词句现代人可能更能看得明白一些,克劳塞维茨在总结拿破仑战争之后,得出了“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是依靠暴力的方式压迫他人遵从己方理念和利益的行为”,如果受到暴力的一方不愿意屈从于政治压迫,那么他们必然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守护自己的利益和理念。

所以,战争的暴力性本身就具备着矛盾关系,双方存在着“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问题,是相互处于扼制地位的。

一分为三的看问题的话,即是“矛刺破盾--盾折断矛--矛盾对峙”三种状态。不平衡的态势定然发生压迫或屈从,不一定是暴力上的,但政治本身就含有暴力性。

这也是为什么古人说“忘战必危”的原因,假如你无法保持强大,保持自己暴力压服对方或与对方形成对峙能力,等待你的只有屈从和被吞噬。无论是战国七雄还是欧陆争霸,弱者人人欺凌,强者才能恒久。大多数人类文明都存在着残酷的竞争关系,互相争夺资源、部落国家吞并、族群文化产生的杀戮比比皆是,这是人类的社会属性,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必然。

自强乃生存之命脉,华夏文明如果不杀戮,不吞并,不扩张,恐怕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汉人,不会有绵延5000年的文明。

人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准备战争而又防止战争,这句话你认同吗?

假如把整个地球比喻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人都住在一起,然后每家每户都有自已的房子,然后每户都养了狗,然后每户晚上都会关门锁门。都会把钱藏在一个很隐秘的地方。这就像国与国之间养兵,或者是把钱放在隐蔽的地方一样都在戒备对方来伤害自己。

从小的地方看,人自身就是一个善与恶的结合体,当善战胜了恶的时候,他就是好人,但恶战胜了善的时候,他就成了坏人。也就是说,国与国之间,他们就像住在一起的几家人一样。你富裕了,他就会嫉妒你,他就会有意无意的中伤你,或者是排斥你是一回事。然后你在穷的时候,你备受藐视而愤怒。所以当你自己富裕的时候,你又变得猖狂。然后瞧不起其他的正在穷的人。好比现在的有些大国,他就要充当世界警察,就要管的特别多,他宁愿你比他穷,他资助你一点,在你面前高高在上,享受这种状态。他也不喜欢你比他富裕,比他强大。这就是人性使然的一种令人反感的现象。但是从辩证唯物主义来解释这种现象的话,正是人性的这种丑陋的现象,才促进了人的相互竞争,而导致了社会的慢慢的前进。

人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准备战争而又防止战争,这句话你认同吗?

适用于某种特定时期或特殊环境条件下的一种概念和定论?比如一、二战时期,亦或近几年来的世界百年不遇之大变局的形势和前提下,可以这样去认为而不无道理?

人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准备战争而又防止战争,这句话你认同吗?

言之有理

人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准备战争而又防止战争,这句话你认同吗?

人类是最聪明的一面,创造物质文明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遇蠢的一面′。发展和贪滥最终自我毁灭。

人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准备战争而又防止战争,这句话你认同吗?

只要人类存在战争就存在。不是我危言耸听而是人的本性决定的,所谓的战争就是在争夺资源、争夺利益和争夺生存空间,动物间为了争夺食物争夺配偶争夺地盘都会有武力纠纷何况人乎?我们不崇倡武力更不希望战争,备战是为了止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