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可能建造无人潜艇,同时配备大量的无人机?

无人潜艇分为普通无人潜艇和无人战斗潜艇,前者多为民用娱乐设备、水下摄影设备以及深海科研设备,后者则多以小型水下机器人、侦搜辅助设备、探伤维修设备为主,还没有出现大型的,可以放置无人机的型号。

科研无人潜艇已经不算什么秘密,这种潜艇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海洋科研领域,比如对深海的探索,比如我国的“海龙11000”无人深潜器,它可以到达6000米的深度。

普通的无人潜水器被称为ROV(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即

遥控潜水器,目前它们的功能已经从单纯科研延伸到了海底缆线铺设、海洋石油钻探等工程领域。

军事领域的无人潜水器还远未达到“艇”级的规模,现有的军用无人潜水器大多为各种水下探测器,比如自动化声呐、探雷器、间谍设备等等,如美国和俄罗斯研制的“间谍鱼”等等,它们别说释放无人机了,连自己都属于被潜艇、军舰释放的无人机。

军事领域的无人战斗潜艇应用也并非冷宫话题,只是受技术条件和实际应用的影响,各国皆是冷声大雨点小,个个都喊好,却没谁真的动过手。即便在AI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更加发达的21世纪亦是如此,现有的无人作战艇多以水面作战为主。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无人化的潜水艇不比有人潜艇更先进吗?

无人作战潜艇的优势式显而易见的,它们不需要庞大的人员维生设备,不需要照顾人生存和工作,潜艇的体积可以继续压缩,从而为弹药、操控性、隐蔽性让出空间。

想想这样的潜艇有多么可怕?它们真正成了一条海底的鲨鱼,而且绝对的安静和隐蔽,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隐蔽的姿态前行,潜得更深,甚至可以干脆躲到礁石或底沙之中,以“睡眠模式”待机几年之久,继而在必要的时刻被唤醒加入战斗;就算在作战中被发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用死人不说,它自己没准都能化为“自杀鱼类”与敌同归于尽。

至于我们最操心的自动化控制问题,冷战时的人也真没当个事儿,那么大的海洋,还需要什么自动化控制,找个最深的海丢下去,按照定深随意航行就行了,只要定时依照电波信号做调整,不走出拟定的巡航范围即可,这就是“水下的人造卫星”。

但是想象毕竟是想象,实际上无人战斗潜艇的逻辑美苏在冷战时期就已经论证得明明白白了——这东西太不可靠,不敢用。所以至今各国军方的态度都很微妙,不妨碍小范围的研发与军用实验,但大规模的装备却还得时间来验证。

这是为什么呢?胆大包天的两大霸主竟然都如此顾虑?原因很简单,它要是被偷了或失灵了算谁的?谁又负的起责任?

“无人”是长处也是短处,尽管它能带来一系列的战术优势,人们却永远无法相信一台自动化操作的机器是“可靠的”,它们有各种各样的可能发生问题,变成敌人的俘虏、被敌人盗窃、自动化系统出错发动攻击、敌我不分等问题都可能出现。毕竟一艘战斗潜艇不同于围着地球转的卫星,卫星有和平利用太空的国际法保佑,至少人们没真的撕破脸派航天飞机找卫星下手,但水下的战斗潜艇可就难了,它可是实打实的作战单位,更涉及到系统机密和国防。

尤其是许多核潜艇都负担着弹道导弹发射与核打击职责,这样的潜艇是万万不能“无人化”的,万一哪艘艇出事儿,没准核弹头都卖给萨达姆了。或者潜艇一个失灵,总统们还没拧箱子呢,“轰”,三战爆发。

至于给无人潜艇配无人机,这种想法很好,也已经进入了实验阶段,但暂时也不符合实战,主要问题出在无人机的操控和信号联系上。

潜艇作战相当忌惮长时间的无线电信号连接和暴露,无论你是操控无人机,还是收放无人机,都会对潜艇的作战安全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直接造成潜艇被锁定,到时候别说几架无人机能翻出多大浪花,对方怕是可以派出航母反潜机、驱逐舰、固定翼大型反潜机来“扫除”了。

有无可能建造无人潜艇,同时配备大量的无人机?

无人舰艇在我国发展很快,技术也很领先。我在青岛遇到一位最早从事无人船开发的80后企业家,他们几年前就在青岛建厂开展无人潜艇的研发生产了。至于在其上搭载无人机等理论好技术上应该是没有悬念的。

有无可能建造无人潜艇,同时配备大量的无人机?

无人潜艇是发展趋势,而且建造规模越来越大,智能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潜航时间越来越长,搭载武器越来越多,潜航深度越来越琛。一般讲,在太平洋水域成为无人潜航武器平台的主战场!

有无可能建造无人潜艇,同时配备大量的无人机?

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无人作战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美军不仅将无人作战技术广泛应用在水陆空及航天武器装备中,还注重提升无人作战武器的操作性和关联度,达到更好的“人机融合”和“机机配合”。近年来美军多份报告指出,无人作战是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相关技术将一直是美军重点研发领域。

技术发展全面

美国将无人技术运用到军事领域已有数十年。今年《国防战略报告》表示,国防部将“在自主、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方面广泛投入,以获取军事优势”。

无人技术在美军各军种中均有运用,涵盖范围广、无人装备数量大、技术新,包括无人飞行器、无人航天器、无人水面和水下载具及地面载具等各领域。在各领域中,又细分出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还可以分为遥控或完全自主运行两大类。

美国2014年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写道,过去12年间阿富汗和伊拉克冲突推动了美军战术和科技创新,四大军种和特种作战司令部均在越来越多的任务中开始使用无人技术。

连年增长的无人技术研发经费也显示出美军对这一领域的重视程度。美国2019财年国防预算中,用于无人技术研究的经费约为100亿美元,占全部预算约1.4%,同比增长28%,其中研发和采购经费各占一半。各军种均获得了较前一年更多的经费,其中海军以将近40亿美元的预算高出其他军种。

在不同领域的无人技术中,无人飞行器所获预算最多,约70亿美元,反无人技术系统、无人水面及水下载具、无人陆上载具也获得不少预算份额。

多种成熟装备

无人飞行器是美军使用最为广泛的无人技术。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14年,美军配备有一万架左右无人机。此外,美空军对无人机的依赖程度也逐年提高。据布鲁金斯学会公布的数据,2013年美空军约有1300人负责操纵无人机,占全体飞行员的8.5%,而在2008年无人机驾驶员仅占比3.3%。

目前美军配备的武装无人机主要包括MQ-1“捕食者”和其升级版MQ-9“收割者”等。据媒体报道,美军下一个大型无人机项目是MQ-25“黄貂鱼”无人加油机,五角大楼已委托波音公司在2024年前建造4架这一型号的无人机。此外,美军还在研发一款无人驾驶直升机,并有望明年将这一技术应用在“黑鹰”直升机上。

美国陆军很早就开始使用无人地面载具执行迷惑敌军、排雷或侦察等任务。美军2004年在伊拉克战场上投入150辆无人地面载具,2005年爆炸式增至约5000辆。如今,美陆军已开始研发包括无人坦克在内的战斗型无人地面载具。媒体报道,陆军希望开发一种“无人载人两用战斗车”,以取代目前的装甲车。这种新型装甲车会配备轻型武器以及小型无人机,帮助指挥官通过远程操控将部队投放到对方阵地前沿。

美国海军的无人水下载具主要承载的功能包括情报收集、排雷、反潜、海洋研究、通信、弹药运输以及精准时效打击。目前,美海军主要在加强载具续航能力上下功夫。下一代无人水下载具或长7.6米,单次航行时间30天至60天,距离可达1600公里。

研发目标明确

当前,美国正加紧无人水面载具、无人航天器等武器的研发应用。航空领域的无人装备最具“黑科技”色彩。美国防部在与波音公司联合研发一款X-37型无人航天器。这款航天器看上去像是一个微缩版的航天飞机,共有两架。根据公开资料,这款航天器已完成4次试飞,目前一艘航天器正在进行第五次试飞。美军对这款航天器的信息讳莫如深,未透露试飞内容以及研发成本等。

根据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公布的信息,目前有14个公开项目同无人技术相关,除新型无人机和无人水下载具之外,美军还在研制无人地下载具。这种载具可以在“人造管道系统、城市地下道和山洞系统内实现快速识别地形、导航、搜寻等功能”。

此外,美军还着力开发不同无人设备之间的交互功能,这其中包括无人机集群技术和不同种类无人装备之间的相互配合。

根据美国防部公布的《2017-2042年无人系统融合路线图》,2042年美军希望实现“无缝、快速的人机融合和机机配合”,无人技术装备能够“对网络袭击具备抵抗力并可实现自主性网络防御”。此外,美国还要开发出“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机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