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销量极高的烂书?烂在哪里?

一本书烂与不烂,就看是什么人看,站在哪个角度上看。

比如最近火爆全网的《平安经》,价格高达近300元,销量蛮不错的,在网上都卖脱销了。

说它好的,已经把它捧成了神书:是一本跨国传世大作力作。商贾阅读此书,企业平安无虞。民众阅读此书,安享世间太平。一本书,读后就能保平安,这不是封建迷信在借尸还魂么?这种奇谈怪论在21世纪的今天出现,让人怀疑是否精神错乱啦!

但是,你别管错不错乱,当地还组织“朗诵会”和“研讨会,组织专家学者写”读后感“,而且真就写出了一大堆溢美之词。省报和日报等媒体以及政府网站都报道转载,声称”值得一读“。一时间掀起了学习朗诵这本神书的浪潮。

可是,同样是这本被捧上天的神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纪委网站等国家级媒体都已表态,对这种荒谬现象进行遣责。网上也呈现一边倒的遣责之声。

于是便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怪现象:

难道当地那么多专家学者都看不出来是烂书么?

难道当地的新闻媒体都看不出来是烂书么?

难道国家级的正规出版社,看不出来是一本烂书么?

时至目前,这本书到底是神书还是烂书,还没有最终定论。因为所有的吹捧者,还没有一个机构,一个单位,一个人站出来承认他当初的吹捧是错误的。某众出版社虽然承认了错误,但说的都是官话套话,看不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今能看到的,只是把《平安经》的作者(厅级官员,博士,教授)免了职。

所以,什么样的书是烂书,烂在哪里,就看是什么人评价,是站在哪个角度上评价。不同的人,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

不过,不管它的最终调查结论是怎样,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即:它极具收藏价值。可惜现在都下架了,不然买上一本收藏起来,五百年后它必然还会是个大笑话!

有哪些销量极高的烂书?烂在哪里?

我要垂直于情感领域创作,所以我得从情感的角度来回答。

在我看来,有两大类图书令人憎恶。

一类是成功学的书籍,销量极高,说明很多人渴望成功,希望从中看出成功来。但事实上这么多年来,成功学的书籍都烂大街了,但人们看到的所谓成功人士还是那么几位。

如果成功学书籍看看就能成功了,那所有人都去看成功学的书去了。

一类是所谓的文化大师的书,一些人想让自己有文化,就选择所谓的文化大师的书看,而那些所谓的文化大师其实很多是包装设计出来的。仅举一例,我曾得到一位朋友送我的讲书法史中某件作品的书,打开一看颠来倒去啰里啰嗦,啰里啰嗦颠来倒去。如果说这样的书看起来很有文化,那很大程度上是仰仗装帧设计排版图片的光。最令人无法容忍的是,书中竟然有多处常识硬伤。

我是第一次看此人的书,但是大名早就听过,很多人都向我推荐怎么怎么好,我却看到了多处硬伤。我因此很怀疑此人是拿文化当生意,是一种贩卖,因为他缺乏起码的严谨治学态度。

我想知道有没有人也发现了他的硬伤,结果一检索,搜出国内一名牌大学的教授专门写他硬伤的一篇文章,所列的硬伤令人触目惊心。我当时真的恶心极了,一个人装得谦谦君子样,语调温婉,文字玩一点风雅竟然就销量极高了。这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好骗的读者太多,向往文化却又不辨真假,于是就给这样的大师提供了市场。

爱读书是好事,可是读了不好的书却不知其不好反倒认为很好,那还不如不读。可能销量极高的烂书不止这两大类吧,但我注意到的就是这两类,高铁站、航站楼,往往是这两类书扎堆的地方。

附一张我写的扇面哈,哈哈~

有哪些销量极高的烂书?烂在哪里?

我觉得,1993发行的贾平凹的《废都》,当时销量最高,最有争议。但引发市场“废都潮”,小说在京沪宁等地供不应求,单行本的价格从12.5 元上涨到15.2 元至80 元不等,洛阳纸贵,一度连贾平凹自己都要托朋友替他寻购此书,听租书社老板私下里说,这是一本“好书”!我当时也购了一本(第一张图)。

回来一看,大失望,××××太多,此处省略300字……因为里面关于性的描写露骨,随意。与此同时,《废都》热销不到六个月,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于1994 年1 月正式发文停印停发了该书,这部本应“安妥”作家“破碎了的灵魂”的作品,却引发了中国文坛的一场大地震,成为了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本“禁书”。如陈晓明所言:“《废都》的销量如此之大,影响如此之广,引发的争议如此之剧,这可能是上个世纪末最大的文学事件。”就这部小说的戏剧性命运,学界不乏关注,但目光却多为轰动一时的“《废都》批判”所遮蔽,以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极端评价掩盖了多方发出的不同声音,缺少对整起事件来龙去脉的梳理和认识,而对于风波之起源,也未离开文化冲突与失语者寻回话语权的惯性认识。实际上《废都》的批评史应是由大众、学界、资本和官方这四者共同建构的,也有一个态度与视角不断转变的过程,可谓众声喧哗,杂语共生。评价的迥异实则由发声者的身份地位所决定,喧哗背后是不同价值判断、利益追求的纠葛,众多目的与手段缠绕在一起,共同造成了整起事件复杂混沌的面貌。

当时,和我一样,关于《废都》的评论首先来自普通读者,然而,有大学生认为“《废都》是几年来,严肃文学领域中少见的好作品。它很好地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统一在一起”;但在当时发声的普通读者中,批评和不满的声音占了很大比例。

废都在道德冲动与直观层面,有关性与官场世态的描写太直白,也是它能够如此畅销火热、吸引的原因所在,也许是性与官场描写,这两点都给贾平凹抓住了。在小书摊:只要《废都》一到,很快就一售而空,而购书者大多为年轻读者,他们往往一拿到书先看看有没有删改过,要问问书亭老板是不是真的原版,简直是当代《金瓶梅》”“现代《红楼梦》”之类的宣传,有人批评是商业行为,径直地投合了文化大众阴暗而卑微,在给贾平凹本人带来“太多太多”的“个人的灾难”的同时,也造成了“《废都》批判”这一1990 年代重要的文学事件。

在市场化、多元化更彻底的今天,你怎样看待《废都》当时这一事件呢?

有哪些销量极高的烂书?烂在哪里?

要做到销量极高,一定是流行文学作品,而不是严肃文学作品或生活指导类书籍,销量极高还有一个特征是一再卖到脱销而再版。

这些年做到销量极高的烂书有两个人的作品,分别针对男女青年读者。

面对男青年的是金庸的作品,称不上正规的文学作品,而是典型的商业写作,内容雷同,应报社的约稿要求限时交出够字数的新作,以情节离奇和想入非非吸引读者,是消耗业余时间的读本,但缺少文学价值。

面对女青年的是琼瑶的作品,也是千篇一律,丑小鸭有困难的时候遇到了白马王子相助,两人一见钟情,白马王子学历高、能力强有专长、家资巨富、英俊健康、心细专一,女方身体有问题还没钱解决,男方不但倾资相助,还能用全部时间和大量财力去创造浪漫以足女方的精神需求,很多女情年读了琼瑶的书身陷其中,以为自己也能碰到这样的白马王子,从而耽误了宝贵的青春年华熬成剩女,琼瑶的书毒害更大。

有哪些销量极高的烂书?烂在哪里?

幻城。

特定时代的产物,看似华丽,其实内容空乏。就跟现在各种红极一时的网络小说一样的水平。

有哪些销量极高的烂书?烂在哪里?

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反应就是最近大火的《平安经》,销量=售罄。但要说起烂书,和“双生篇”《平安“马屁”经》相比,这书只能排第二。

《平安经》这书被千夫所指是必然,因为其烂得只俗不通。高位作秀失败,就要承担不务正业的后果。但这书最烂之处,还在继续扒开,背后的一本《平安马屁经》所藏的信息量更大,把马屁乱飞,趋炎附势的临界点矗到了天际线。

事出之后网络纷纷删除,却也有截图为据,大家可以默读。

这样的内容,真是应了:读书不用猛,自有意言传。

《平安经》的售价高达269元,高得让人咋舌。可从网络销售情况看,这本书的销量还不错,《平安经》都显示处于售罄的状态。不过说真的,出名之后,我都想买来看看这书究竟全文如何。

各位说,有比这更烂,而销量却更强的书了的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