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视距作战模式在未来会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导者吗?为什么?

其实现代超视距攻击已经成为战争胜负的主导者了,萨尔玛特、东风快递、白杨、民兵3这些真要炸开花,离全球毁灭还远吗?

洲际弹道导弹从冷战前期发展出来以后,就已经成为大国最重要的战略武器,这种世界上射程最长的兵器足以覆盖地球的大部分角落,瞄准了每一个具备价值的敌方目标,如果不考虑越战那样的政治化战场和大国间的互相遏制,哪个国家敢吃几颗带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

就算只有布拉瓦、巨浪、三叉戟这些“补刀”的潜射弹道导弹,它们也足够打一场灭世之战了,幸好构成这个世界平衡的是大国之间的政治,小国们开心就好。

各种巡航导弹也是相当强悍的力量,这种被用运用得最典型的超视距兵器,已经成为今天最凶猛的空袭火力,美军在历次战争之中都喜欢以“战斧”巡航导弹打前锋,炸烂对方的防御体系后,战机才开始进行下一轮扫除。

不过巡航导弹的缺点是昂贵,在常规战争条件下,巡航导弹很容易被消耗一空,如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就因为大量消耗的“战斧”进行了追加订货。

但在冷战那样的核大战背景下,安装了核弹头的战斧A型巡航导弹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杀器,它携带有W-80-1型氢弹,拥有20万吨级的核爆威力,差不多是广岛原子弹的12倍,炸烂一座小城是不在话下的。

除了大杀器以外,现在陆军作战哪点不是超视距攻击?火炮、自行火炮、火箭炮等统统都是超视距作战单位,且现代炮兵还有无人机、炮射侦察弹、卫星、雷达、炮射导弹等辅助手段,精度、反应速度、威力与过去早不能同日而语。

空军也是如此,当前的空战潮流是以中远距弹打击为主、空中指挥和调动为王,强调隐身作战和超视距攻击,战机面对面的格斗与机动越来越没有市场;虽然现代近程格斗弹还尚且有很大发展空间,但机炮等装备则越来越显得多余,未来迟早会被激光近防系统等高效设备换掉。

海军作战更是超视距攻击的主场,现代海军作战范围动辄以几百甚至上千公里起步,极为考验部队的远程打击能力和远程侦察能力。不然我国为什么如此重视航母呢?一艘航母能将舰队攻击范围扩展1000多公里,舰载机能飞到哪儿,航母战斗群就能看到哪儿,炸到哪儿。而普通战舰看的没航母远、反舰导弹也打的没航母远,完全从距离上就已经被人主导了。

所以这是肯定的,超视距作战在未来将会越来越发达,也越来越普遍,毕竟它们在今天已经是非常寻常的军事科技,随着AI、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远程武器也会愈发的灵巧和高效。当人类的脚步踏入星辰大海时,可能连“视距内作战”这个概念都不会有了。

超视距作战模式在未来会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导者吗?为什么?

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是近几年来军备发展的大趋势。超远程空空导弹射程早已突破200公里,S400地空导弹射程也达到了400公里,中国也试验成功射程398公里的防空导弹。美国在研远程反舰导弹射程800~900公里,中国东风21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射程已达到2000公里以上。俄罗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中国得东风17流波体导弹,速度快射程远,对方还没见到敌人的面甚至还在自家的军港可能就被千里之外的敌人灭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