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上安装防空导弹有没有实际使用价值?为什么?

让一个没有对空雷达的东西,在茫茫大洋中使用防空导弹,其实际使用价值无限趋近于0,几个潜艇国家捣鼓出这种技术,无非是增加战术可能性,以及深入发掘装备的功能罢了。

现代潜艇的作战环境极度严酷,以至于深入大洋的核潜艇整个任务过程连头都不敢冒,大点的声音都不敢出,甚至连推进动力都降到最低,靠着洋流漂游航行,连无线电通讯都降为代码式短讯,生怕被现代先进的各种探测仪器发现。

在这种情况下,潜艇基本上全是“摸黑”执行任务,主要依靠测绘海图、水声信息和被动声呐前进,祈祷自己不被发现就很不错了,大黑鱼们对外界的情况基本是一无所知,完全没有对空监测,你让它们拿防空导弹打啥?

防空导弹也是,它并不仅仅是个自动化的飞弹,它需要配套的雷达系统对目标进行探测、锁定和追踪,一旦火控雷达开机,电磁特征将变得极为清晰。而孤身趴在海中的潜艇不是极速飞行的战斗机或地上有守护的雷达车,它们全都是些见光死的东西,航速也慢,被发现后跑都跑不掉。

所以防空导弹这东西对潜艇而言还真没什么战力加持,即便遭遇航空侦察,潜艇要么一无所知,要么在感受到声呐回音后采取隐匿措施,以求得蒙混过关,没谁会像神剧里的主角一样,衣服一扒,端着机关枪就找BOSS单挑,它们宁愿蹲到死。

不过呢,也不能将潜艇用防空导弹喷得一无是处,任何装备都具备其战术价值,防空导弹毕竟让潜艇拥有了一口小牙,可以在必要的时机对直升机等目标发动攻击,也许就能作为保险救得自己一命。但说到底,潜艇防空都是种半吊子行为,至少现阶段它并不合理,技术验证的意味很大。

潜艇上安装防空导弹有没有实际使用价值?为什么?

谢邀,有的。而且这个技术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搞了

这是一枚独眼巨人导弹出水的图片,英国搞了这种导弹,用以攻击反潜直升机。

我们从导弹的布局上来看这是一枚飞行速度相对比较低的亚音速导弹。

通过水下发射的方式进入空中,然后对目标进行搜寻和跟踪。

虽然每秒钟飞行的速度只有240米,但是可以在潜艇中依靠光纤进行制导指引这枚导弹攻击到空中的反潜直升机。

英国很早就开始研究潜射防空导弹的技术。

在上世纪60年代还有

斯拉姆潜射空空导弹,和独眼巨人不同的是,斯拉姆在潜望镜高度发射,整个发射器会伸出水面进行秒钟和打击。

其实这东西在俄罗斯的一些潜艇上也有,他们的型号叫做sa-n-5.

主要这种导弹是俄罗斯很多水面水下舰船的防空系统的一部分。

毕竟面对于反潜直升机的威胁潜艇如果能在直升机抛射声纳浮标的阶段直接将直升机干掉是最好的反制措施。

潜艇上安装防空导弹有没有实际使用价值?为什么?

就像很多现代武器系统一样,潜空导弹虽然也没有经历过有效的实战检验,但是其研制、发展和装备都是有巨大军事意义和实用价值的,不能因为某些局限性就否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在潜空导弹出现以前,反潜机面对潜艇可以说是“肆无忌惮”,而潜艇除了被动躲避以外也没有任何反制的手段。而当潜艇装备了防空导弹以后,虽说其效能和作战距离有限,但至少也拥有了一定的主动反击能力,这迫使反潜机在执行反潜任务时,也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问题。比如说,美国自用的P-8A“海神”反潜巡逻机,虽然贵为当今最先进的陆基固定翼反潜机,但是为了保障自身任务时足够的安全飞行高度,取消在机尾安装磁异探测器,转而将磁探设备装备在无人机上,利用无人机去执行低空搜潜任务。这不得不说是潜空导弹,迫使反潜机做出的改变。

▲美制P-8反潜巡逻机

潜空导弹的意义和使用原则

诚如上文所述,当任何一款装备遇到“强敌”时,倘若只能被动应对,而缺乏主动反制手段时,则天然落于下风。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演习,当潜艇与反潜航空兵力对抗时,一旦被反潜飞机发现、跟踪则很难脱身,从概率统计上说潜艇此时生产概率只有不到30%,而反潜机的生存概率则几乎为100%。反潜机(包括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对水面航渡、潜望深度、通气管深度和巡航深度航行的潜艇由严重威胁,且反潜技术呈不断扩散趋势,不仅各大国在努力研制、装备,不少小国也积极采购。所以,倘若潜艇不能解决自身防空问题,在未来海战中其作战行动和效能将受到极大制约,尤其是以浅海活动为主的绝大部分常规潜艇。

▲水面航渡状态的常规潜艇

如果装备了防空导弹的潜艇与反潜机相遇,可选择合适的时机发射潜空导弹进行反击,即使没有击落反潜飞机,也可以迫使反潜机离开对其有利反潜战位,削弱其攻潜效果。反潜飞机执行反潜任何时,本身就是一种暴露性的军事行动,很容易被侦知。飞机在执行搜潜任务时,受到探测设备的限制,绝大多数反潜机都需要低空、低速搜潜(有些时候,反潜直升机还需要悬停探测确认目标),探测确认水下目标又需要至少探测6分钟左右。如此这般,就为“潜艇打飞机”创造了不少有利条件和反击可能性。

▲反潜直升机的主要搜潜装备-吊放式声呐,此时潜艇即可择机利用潜空导弹反击

以上说明了“潜空导弹存在意义和价值”,但是我们仍然必须考虑到潜艇作战的主要特征,毕竟现代潜艇的主要优势仍然在于其隐蔽性上,而保持隐蔽的潜艇可以给敌人带来持续不断的威慑,这一点有时比击沉一艘舰艇更有价值,所以保持住隐蔽性对潜艇来说仍然至关重要。由此,我们在不断提高、改进潜空导弹性能的同时,仍然要把握其使用原则,那就是一般条件下“潜空导弹只能作为潜艇遭遇地方反潜机时的最后反击手段使用”,因为一旦潜艇发射了潜空导弹,就会暴漏自身方位。即使是使用鱼雷管从水下发射运载器,通过运载器在远离潜艇的位置发射导弹,单独执行任务的敌方反潜机可能会无计可施,但对方若为联合编队反潜,那么其他反潜兵力仍可以根据导弹出水位置判断出潜艇位置的大概范围。

▲SH-60F“海鹰”反潜直升机执行搜潜任务

潜空导弹技术的发展

事实上,对于潜艇防空问题的重要性,国家军事发达国家均有独到认识,并且美、俄、英、法、德等国都进行过相关技术研究和开发。为了结束潜艇对抗反潜机时“被动挨打”的局面,国外最早是把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改装到潜艇上,随之出现的就是英国“斯拉姆”和俄罗斯SA-N-8潜空导弹系统,但是这些导弹的技术性能较低,只能子啊潜望镜深度或水面状态下发射,射程小,实战作用比较有限。

▲国外典型潜空导弹系统的性能比较

随着技术进步,美国后来开发了“西埃姆”潜空导弹,该系统解决了潜空导弹的水下发射问题,但是由于技术和系统过于复杂,美军只进行了小批量装备;此后,法德联合研制的“独眼巨人”和德挪联合研制的“海神”潜空导弹,使用光纤制导使潜空导弹具备了中继修正能力,大幅提高攻击距离和命中精度。目前,较为先进的潜空导弹,应该是德国主导的IDAS潜空导弹,在射程、制导方式(自主攻击或艇员遥控攻击)、发射方式等方面都有突破性改进。

▲德国、挪威联合研制的IDAS潜空导弹结构和参数

IDAS导弹可由潜艇水下发射,用于打击反潜直升机、固定翼反潜机、水面舰艇和某些地面目标,全称是“交互式潜空武器系统”,采用光纤制导+红外成像末制导。该导弹采用的德国为IRIS-T空空导弹研制的红外成像导引头,且该导引头经过多次测试验证,对若红外信号特征目标仍有较强探测能力。导弹的电动尾翼采用的是Armiger反辐射导弹的配套系统,使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重约60公斤,4联装的IDAS导弹可以放入标准鱼雷发射筒内,通过4线轴放线器布放连接潜艇和导弹的光纤。

▲IDAS潜空导弹及其艇上系统

IDAS导弹工作时,首先依靠潜艇的拖曳线阵列声呐和艇侧阵列声呐等设备探测反潜机的噪声,实现搜索、发现目标的过程。然后潜艇选择适当时机发射导弹,导弹发射后展开襟翼和方向舵,启动火箭发动机,在距离水面约10米时,释放装载光纤线轴B和C的补偿浮标。导弹穿出水面后,弹上的红外成像导引头快速360°扫描迅速发现目标。既然IDAS装备有光纤制导系统,那么就可以实现人在回路控制,当导引头扫描发现更有价值的新目标时,可将图像通过光纤传回潜艇,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图像选择变换攻击目标或者直接精确选择打击目标的要害部位。

▲IDAS潜空导弹打击目标示意图

虽然IDAS导弹通过光纤制导实现人在回路控制导弹与目标的交汇,但是该导弹也具备自主作战能力。例如,在导弹飞向目标的过程中,光纤断裂或损坏,导弹上的计算机仍可利用最后得到的目标信息飞向目标区域,直到导弹上的红外成像导引头锁定目标,然后导弹做机动飞行,进行攻击和拦截。

▲IDAS潜空导弹和IRIS-T空空导弹使用的红外成像导引头

综上,随着反潜技术的不断提高,潜艇的对抗能力也应随之不断提高,这不仅涉及提高潜艇的机动能力、深潜能力,不断降低其噪声水平;还需要不断开发潜艇的主动反击武器。例如,反潜能力最强的美军,也同样重视潜艇的自卫能力,近两年美国公布了一款代号为“海龙”的兼顾防空和反潜的全新多用途潜射导弹,宣称将使潜艇获得“突破性进攻能力”。根据分析,这种新一代多用途潜空导弹,可能“标准-6”的改进版,毕竟这款防空导弹已经测试过反舰功能,只需要在做些潜射方面的改良就好。美国在这方面的努力,也从侧面印证了潜艇装备防空导弹的必要性和意义。

潜艇上安装防空导弹有没有实际使用价值?为什么?

没有!

潜艇在水下战斗,一旦浮出水面必成为活靶!

潜艇上安装防空导弹有没有实际使用价值?为什么?

在多国考虑给潜艇加装防空系统的今天,讨论其实战价值以为非常及时。在魂舞大漠看来,没有任何意义。试想以空反潜,不论是空中巡逻机,还是反潜直升机,尤其是前者,皆可在远距离上做到探测和提前发现,并可在远距离上投放深水炸弹,反潜鱼雷等,展开对潜攻击,那么隐蔽在水下的潜艇,不具任何防空优势,大约只有被动挨打的份,说偷袭,成功的几率又有多大?

潜艇作为水下最危险的杀手,其危险正在于对水面战舰一击毙命,而非什么任务都可兼具。要知道潜艇活动在水下,自有己空中和水面舰只支持,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现在要只身加强对空探测和攻击,只能加剧暴露的危险,一旦暴露,自身安全即会受到重大不确定性,那么这样的多功能任务,与其有,倒不如不要也罢,难道不是吗?

多数支持者,每以有,总比没有强为由,其实正是对装备的王道并不理解。装备首在实用,实用的才是好装备,而非拿来哗众取宠。个人观点,嚷嚷着要加装防空系统的国家,调门很高,无非为得潜艇外销,看似多了一个防空功能,不过拿来当促销的幌子罢了。于是,为了声嘶力竭的此则外销广告,你有我也有,都有加装的考虑,大有没有防空功能的潜艇不是好潜艇的意思,多少人给忽悠得不辨西东。

假的毕竟是假的,不管说得多么天花乱坠,作为军迷,总有自家独立判断,才称得上一个合格的军迷。

潜艇上安装防空导弹有没有实际使用价值?为什么?

潜艇上面安装防空导弹是用来对付空中反潜机的。潜艇的主要任务是潜伏在海底,等待时机给予敌方目标致命一击。然而,潜艇在面对反潜机时却依然比较被动,这是由潜艇的作战方式决定的。不过,即便潜艇安装了防空导弹,在实战中恐怕也只能把它当作最后时刻的自卫手段,而且实战价值恐怕也不会太高。

反潜机是目前比较有效的反潜手段之一,它具备速度快、巡航时间长、控制范围广大的特点,一旦发现潜艇踪迹就可以立刻发动攻击,所以它对潜艇的威胁很大。在冷战时期,西方和苏联为了对付反潜机都曾为自己的潜艇设计过防空导弹。比如,英国研制的斯拉姆潜射空空导弹、苏联的sa-n-5防空导弹等。这些导弹在发射时潜艇都要浮出水面才行,而这会导致潜艇直接暴露在敌方反潜兵力的视线下,潜艇反而面临更大的威胁。

(反潜机)

(英国斯拉姆潜射空空导弹)

冷战结束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国也都在开发潜艇防空导弹。法国和美国是将导弹放置在特殊运载工具或发射筒中进行发射,德国则是利用鱼雷管发射,采用光纤制导。目前,相关研究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技术状态尚未成熟,还不能用于实战。潜艇发射防空导弹的前提是要能够及时发现并捕捉到空中目标,但由于水下情况复杂,所以想要安全稳定地获取空情信息就变得十分困难。而且,如果潜艇浮出水面或使用通讯天线的话,就很容易暴露潜艇的位置,这反而会让潜艇陷入危险境地。

(光纤制导式潜射防空导弹)

潜艇遭遇到反潜机时,最可能也是最现实的方法,还是尽可能保持静默,利用海水深处的复杂地形和背景噪音进行躲藏与规避,然后找机会逃离。毕竟,潜艇最大的优势就是隐蔽性。一旦潜艇被发现,就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即使成功发射防空导弹击落反潜机,也很难在其他反潜兵力的围剿下成功脱身。正因如此,潜艇装备防空导弹的实战价值不会太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