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为何先打子弹再发射导弹?
能发射导弹的直升机只有两种,一种是专用武装直升机,另一种是携带了外挂武器系统的通用直升机,前者往往只有机炮没有发射子弹的枪械,后者一般携带的是火箭弹,因为它们缺少火控模组。
所以题主说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不存在的,是一种纯粹的脑补式误解。
即便将“子弹”这个概念修正成机关炮,从战术层面上来讲,也绝不存在什么必须先使用扫射再发射导弹的情况,导弹的射程往往数倍于机炮的射程,比如“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装备的“海尔法”导弹,最高射程达到6000米,就连无人机都能4500米外激光制导,而“阿帕奇”的M230 30mm链炮只有1500米有效射程。
先打机炮?那意味着阿帕奇将放弃导弹的远程攻击优势,将自己的攻击距离拉近到1500米内,且由于机炮孱弱的穿甲能力,如果要对付装甲目标,还得继续拉近距离。M230机炮只能在1000米击穿38mm钢板,在500米处击穿69mm钢板,这还是使用了贫铀弹。而“海尔法”导弹的最低照射距离为610米,越过这个距离根本没法打了。机炮与导弹的运用根本风马牛不相及,胡乱凑一对还会造成矛盾。
而且武装直升机的弹药也未见经得起挥霍,还是以“阿帕奇”为例,一架阿帕奇的标准载弹量是最大1200发,但这是指标准携带的情况,事实上阿帕奇从来不以机炮为主要打击装备,它们的携弹量一般在300左右,这个数字刚够M230机炮一分钟的射击量,它的最大射速为每分钟625发,实际限速为每分钟300发。
也就是说,一架“阿帕奇”的实际载弹量,完全无法负担玩家们在各种游戏中那样的无限狂喷,从战术运用上来说,机炮载弹只够阿帕奇连续舔地5-6次的量,甚至还不够。所以,许多直升机都会搭配火箭巢来强化近距离对地打击能力,轮番运用机炮和火箭对地打击和压制,将进攻效率最大化。
尤其在那些需要快速突袭的任务中,武装直升机为达到最大化的战场压制和毁伤效应,往往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机炮和火箭弹打出去。
否则一旦攻击时间过长,很容易遭致敌方组织的防空火力反击。很有可能就是这种舔地的画面,令某些人产生了“先扫射,后放导弹”的错觉。
直升机为何先打子弹再发射导弹?
这逻辑有点行不通啊,武装直升机作战从来就没有先用子弹后用导弹的要求,完全依据战场打击目标而定。武装直升机装备弹药基本包括:机枪、机炮、火箭弹、反坦克导弹、空对空导弹,至少飞行员选择哪种武器开火,就得看瞄准目标是单兵、坦克装甲车辆,还是低空速度直升机/飞机。
首先打击地面单兵目标,如果人群集中直接以火箭弹来的效果更好,如果单兵较为分散火箭弹肯定浪费直接用机枪或机炮。大家如果有看过俄罗斯反恐大片《第九连》,就会对此有很深的印象,特别是武装分子在攻击俄空降兵阵地时被米-24从背后扫射,完全是经典的武装直升机对地支援战术应用。
如果碰到坦克装甲车辆这里就应该切换到火箭弹,以及反坦克导弹模式,武装直升机皮糙肉厚可以抵近攻击地面装甲目标。如比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可以携带多达16枚“地狱火”反坦克导弹,一次出击理论上可以搞定16辆坦克或装甲车辆(不含火箭弹),绝对是低空杀手、坦克克星。
当然还有更特殊的装备天燕-90空空导弹,这是我国研制的武装直升机专用空空导弹,可以有效对付AH-64、米-28等为代表的当代武装直升机,也可以对付低空飞行的苏-25、A-10等攻击机。
直升机为何先打子弹再发射导弹?
谢邀,因为这样看起来热闹,导演十分喜欢!
在武装直升机上一般会配备三种武器:
1.机炮/枪
2.火箭弹
3.空对地导弹
直升机上的机组成员会根据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武器的,并不会出现先用机炮扫射然后再补发导弹的事情。
而且在直升机真正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飞行,只有很短暂的时间会发射导弹或火箭弹。
但如果将整个军事上使用直升机的过程原原本本的搬到了影视作品中,那么观众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了。
所以既然开火嘛为了取得最好的视觉效果直升机上的所有武器也就各显其能的挨个登场了。
直升机为何先打子弹再发射导弹?
显然导弹和火箭弹珍贵一点,数量有限,得省着点花,先用机炮,便宜、量大,然后再用火箭弹和导弹,看情况而定。
就像军舰依然保留舰炮一样,很多人认为舰炮没用,其实用处大着呢,比较导弹量有限,装填需要时间,过多消耗导弹划不来。
直升机为何先打子弹再发射导弹?
那个是游戏,直升机真打仗时遇到什么目标后,选择什么武器的,如遇到散兵用机枪,遇到装甲目标统会使用导弹的,直升机上两名乘员,四只眼睛使劲看,来发现目标,发现晚了就会威胁自己。
直升机为何先打子弹再发射导弹?
我的观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