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片你喜欢一战还是二战题材的?为什么?

谈不上对哪种题材更偏向,但对二战电影还是更喜欢一些,但前提是这部电影必须具备相当的质量,狗血淋头的二战片与精雕细琢的一战片相比,我再爱二战片,也会选择后者。

一二战题材的两种影片长期以来多数都是一种套路——既要靠歌颂战争,靠那些战火中的杀戮素材吸引眼球,也要唾骂战争,不停的企望灌输进反战的理念,告诉人们战争是错的。

在这种前提下,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题材,只要投资达到了一定程度,我们就很难区分出二者的不同,因为理念、概念都是无分彼此的,相同的中心思想和精神内核下,我们能欣赏的只有导演的功力和画面。

实际上很多时候战争片吸引我们的并非那些大费周章的剧情矛盾,而是最简单的眼球经济,比如看士兵如何被大炮炸上天,如何被坦克履带碾成两半,或者平民如何被屠杀,妇女如何被奸淫、以及战士们按着汨汨淌血的伤口交党费。

无论是中国党费还是美国党费、苏联、德国党费,这一幕总是少不了,看的时候很感动,看完了总觉得哪里不对,最终又只能告诉自己——嘿!老铁没毛病!还是点个赞吧。

如果从表现题材上看,一战、二战影片主要差异在环境题材上,一战喜欢突出堑壕战、没完没了的炮击,满身灰土目光麻木的士兵们顶着飞碟盔靠在泥泞的战壕中,阵地中间布满了灰暗的铁丝网,灰蒙蒙的对面MG08不停的喷吐着弹雨。

至多题材上更刁钻一些,来个《阿拉伯的劳伦斯》之类的骑兵大战,许多电影在调色上都搞成套路了。

而二战则喜欢体现巷战、空战、森林中的冲突、坦克突击等内容,实际上一二战这些环境题材都来自于那些史诗级的战场,比如一战的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依普尔运河战役等等,二战的敦刻尔克撤退、诺曼底登陆、奇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突出部战役等等。

总体来说这些找寻的都是极有代表性也为人所熟悉的环节,让人能简单的通过知识找到共鸣,更好的代入到剧情中去。在我看来,二战的战斗更容易理解,所以也会在看到那些被再现的场景后感到更亲切,也很容易为其中的细节内容所打动。

大多数人应该都是这种感觉,毕竟二战离我们的时代较近,而且相比干瘪混乱的一战,二战在知识构成上更丰富,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比如沙漠之狐大战隆美尔,斯大林格勒的血肉鏖战,库尔斯克的金属对冲,谢尔曼与虎式的肉搏等等,我们更容易从这些内容中找到快乐。而一战,确实离我们太遥远了。

说实话,有时候我更喜欢现代战争,什么黑鹰坠落啦、拆弹部队啦、三哥大战xxx啦,都挺欢乐。

战争片你喜欢一战还是二战题材的?为什么?

我还是喜欢二战题材的电影。

战争片你喜欢一战还是二战题材的?为什么?

我喜欢二战时期的战争片!

但是我更喜欢我国50年代至70年代拍摄的抗日战争打鬼子的经典老电影!

下面待我给大家一一解析。

一、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备受推崇的前20部最佳二战国外电影!

1. 拯救大兵瑞恩:两难的经典

一部优秀的战争片,仅仅用多个机位、音响效果、特效和表演去真实地再现战场上的血肉横飞远远不够,《拯救大兵瑞恩》拍出了人性,它让人们真实地重返了战场上那种不知所措的两难境地中。

2. 大逃亡:并非那部《胜利大逃亡》

取材于真实事件,改编于一本写于1944年战争期间的同名书籍,拍摄于1963年,描写英国和英联邦战俘从德国战俘营中逃出,所有的角色都有原型。该片结局悲壮,不要与«胜利大逃亡» 混淆。

3.巴顿将军:为战争而生

巴顿将军说过:“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到达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落谷底时的反弹力。”

乔治巴顿去世那天,他的爱犬威利忧伤地躺在他的私人物品旁。

4. 桂河大桥:难以超越的经典

大批英国、美国战俘被关押在位于泰国、缅甸交界处的日军战俘营中。影片讲述了他们被迫在桂河上修建一座桥的故事。影片对复杂的人性、战争的残酷与荒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充满了黑色幽默。

5. 兄弟连:混入前20的一部电视剧

美国101空降师506伞兵团第2营E连,出发时140人,据说经历诺曼底等战役到二战结束全连只剩下23个。

6. 最长的一天:最真实的D-Day

这是美国电影史上制作规模最大的战争电影之一,全明星阵容。

7. 十二金刚:重刑犯的战争

典型美国片,满足典型观众的口味。

8. 辛德勒的名单,这个不用说了

又是一部史诗,一部特别有气质的电影,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追求上都达到了难以超越的高度。

9. 从海底出击:封闭空间中的战争

拍摄于1981年的德国史诗级战争电影,这部以德国人视角刻画的影片,风格更接近于纪录片。记录了几十人拥挤在狭窄、封闭、枯燥的潜艇内,跟随潜艇从启程到沉没的全程记录。

10. 虎!虎!虎:良心巨作

这部电影分成两个部分分别在美国和日本独立制作,日本方面最初由黑泽明执导,两周后就被别人取代。

后来几部涉及太平洋战场的影视作品都使用了该片中的镜头,比如《中途岛之战》等作品中有关珍珠港的战斗场面,就是来自于《虎虎虎》。

11. 遥远的桥:明星阵容太耀眼

该片讲述的是二战期间西线战场中的市场花园行动,场面巨大,明星云集。最令人钦佩的,还是他们敢于拍这种彻头彻尾的失败战役,在失败底色下将士们的勇敢无畏更具悲情。

12. 纳瓦隆大炮:两个半小时的大片

德军在希腊的一个海岛上安装了两门大炮,格里高利派克和大卫尼文等6名突击队员奉命去摧毁炮台。队伍里还是出了内奸,还是悬念丛生。人物性格各异,非常生动。

13. 兵临城下:两个人之间的战争

兵临城下妙在把有关两国战争的一切都浓缩到两个狙击手身上,让个体承担一切荣辱悲欢。

主人公瓦西里的原型是苏军狙击英雄瓦西里扎伊采夫。什么叫“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去比较一下裘帅哥和扎伊采夫的颜值就知道了。

艾德哈里斯扮演的德军上校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将精准、冷酷、残忍刻画得淋漓尽致。

14. 战地军魂:小场面大悬疑

中国观众对于这部电影恐怕了解不多,这部拍摄于1953年的战争片讲述了二战期间一群美国飞行员在德军战俘营的故事。

战俘们怀疑他们中间出了一个叛徒,悬疑加喜剧,这是非常典型的大导演比利怀尔德的风格,他最擅长在幽闭狭小的环境中制造冲突效果。故事情节随着疑念层层推进,那种悬疑效果非常完美。

15. 硫磺岛来信:失败者讲的故事

美国人对这场美军占尽绝对优势、但伤亡超过日军的战役念念不忘。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作为导演,于2006年完成了这部杰作。影片的切入点新颖,它不同于传统的主旋律战争片,而是从日本人的角度看待战争。

战地家书这一线索将粟林忠道和普通士兵的形象丰满起来,使他们的残忍、情感、梦想和恐惧都变得可信。

16. 硫磺岛浴血战:忠实的史料记录

还是硫磺岛,1950年的这部影片有两大看点,一是大量的真实史料,二是主演约翰韦恩,他在影片中塑造了一个身穿军装的传统美国英雄形象,迅速成为战后那个时代的文化偶像之一。

17. 中途岛之战:史诗般的对决

这是一部于1976年拍摄的巨制,详细而准确地描述了整个战役经过。在决定命运的重大关头,运气到底占多大成分?运气是不是就是“天注定”?

18. 血染雪山堡

伊斯特伍德主演的这部电影描写英国军官率领一支突击队去营救被德军俘虏的美国将军,他们的目的地是关押着将军的地势险要的高山城堡。

6名突击队员穿着德军制服穿越重重关卡,但其中一名队员突然神秘死亡,揭示出队伍里有内奸。于是队长策划了一个危险的计划来除掉内奸,救出将军。

这种英雄主义影片涵盖了美国观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元素,入选不算意外。

19. 卡萨布兰卡:你记得哪句台词?

在20部电影中,只有卡萨布兰卡拍摄于二战期间(1942年)。这是一部关于“选择”的电影,对于每一个学习剧本分析的人来说,这部电影都是一个绝佳标本。比如如何确定故事结构、人物线索,矛盾冲突如何确立、展开和转化。

亨弗莱鲍嘉是好莱坞电影史上最富有魅力的男演员,他对男主内心戏的把握十分精彩,在影片中贡献的经典台词也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中有那么的酒馆,她却偏偏走进了我的。本片荣获194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二战期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颁发的小金人并不是金属制成,更没有在表面镀金,而全部改由石膏像涂上油漆替代。美国当然有足够的金属制造这些“小金人”,石膏奥斯卡是战时宣传运动的一部分。

20. 凯利的英雄们:戏谑离奇的另类经典

1970年美国和南斯拉夫合拍了这部电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讲的是5名大兵组织私人突击队冲入德军敌后抢黄金,厌倦了战争的士兵们为了分金条一呼百应,最后干脆说服德国兵一起抢,多么另类的美国风!

这些影片中,人们被命运无情碾压和人性在命运中的苦苦挣扎,留下无数具有冲突效果的精彩记忆。电影这一人类的伟大发明,也用情感共鸣的方式将价值观潜移默化到人们的头脑中。

二、当然了除了以上大片外,我更喜欢我国50年代到70年代的国产经典影片!

如果中国观众也搞一个类似的影评,大片《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三进山城》《平原游击队》《烽火少年》《苦菜花》《甲午风云》《小兵张嘎》《鸡毛信》《红灯记》《沙家浜》《血战台儿庄》《举起手来》等抗日战争题材影响一代人的影片我都喜欢看。

战争片你喜欢一战还是二战题材的?为什么?

血流成河的战争,不论是电影或是电视,我真的不敢看,因心脏不好,太残酷了,挑起战争者都是历史的大罪人。愿人人都维护和平!

战争片你喜欢一战还是二战题材的?为什么?

战争片更喜欢二战题材的。原因是中国是二战的战胜国,也是二战中的主要战场之一,经历了浴血奋战、牺牲无数,最终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辉煌的诗篇,为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贡献巨大。中国目前的大国地位与二战胜利有很大关系。

中国在一战中也是胜利国,但主战场在欧洲,中国也不是重要的参战方。相对而言,对一战的了解就差一些。而且,中国并没有真正的享有一战胜利的成果,一战结束的条约还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为后来的“五四”运动埋下了伏笔。

战争片你喜欢一战还是二战题材的?为什么?

喜欢二战的片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