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在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不在东京?
这个是有多重原因的,政治和军事原因都促使美国不会用原子弹攻击东京。
军事原因很简单——东京已经失去轰炸的价值了。
实际上,在美国对日本进行原子弹轰炸之前,他们还搞过一场杀伤力比原子弹还高的轰炸活动“李梅火攻”。由寇蒂斯·李梅将军策划的这场行动,对日本绝大部分城市进行了高密度的凝固汽油弹攻击,而东京则是被轰炸的重中之重,活生生给犁了好几遍,连天皇宫都被烧了。
在日剧《萤火虫之墓》中我们能感受到“李梅火攻”对日本的杀伤,美国人当年已经极不耐烦战争进度,他们希望尽早通过军事打击促成日本的投降,好结束最后阶段毫无意义的战斗。所以李梅在策划轰炸时,定下了“夜间轰炸、降低攻击高度、攻击人口稠密区”的方针,以求最大限度震慑日本,并摧毁掉日本最后的战争资源——人。
美军的空袭非常残酷,从1944年11月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终战,日本有98座城市受到美军战略轰炸。美军投弹16万多吨,B-29轰炸机出勤逾33000架,约35万人受伤,23万人被炸死。全日本的建筑被破坏了24%。
被重点照顾的东京,在轰炸中境遇极为惨烈,全城陷入了熊熊烈焰之中,14万人葬身火海,超过50%的建筑物化为灰烬,100多万人流离失所。仅1945年3月9日的大轰炸,美军一次性就投下了2000吨凝固汽油弹,将东京市中心40多平方千米烧成白地,死者9万多人。
同年5月9日,美军又派出300多架B-29轰炸东京,两个半小时内将56平方公里全部摧毁,尸横遍野,被碳化的人体从隅田川顺流而下,冲积到河滩上堆叠出几米厚。
没过多久,5月26日美军又对东京进行了第三次大轰炸,这次飞来了史无前例的500多架B-29,它们将携带的4000吨凝固汽油弹一股脑砸在东京剩下的地皮上,然而此时的东京早已瘫痪,人们死的死逃的逃,连明治神宫都化为乌有,市政早已名存实亡,连究竟死了多少人,烧成什么样都没人关心了。
所以,从军事的角度上来说,东京已经失去了轰炸的价值,这片被燃烧弹耕耘了一次又一次的帝都,根本没有可以炸掉的东西了。
从政治的角度来说,美国的目的是为了促使日本尽快投降,在这个前提下,杜鲁门政府并不在乎是使用燃烧弹还是原子弹。日本的尽快投降对美国是个好事,这将使美国从太平洋战争中抽身,将更大的精力转到争夺欧洲的战略上去。虽然纳粹早已投降,但战后如何分蛋糕仍然是件相当消耗精力的事情。
然而日本高层当时比较脑抽,明明已经是穷途末路,却坚决不肯无条件投降。天皇期望能延续天皇制度,而双手沾满鲜血的军国主义头子们则惧怕遭受审判。他们横下一条心要与美国决战到底,甚至在1945年4-6月打出了“冲绳战役”这样的血腥硬仗,给美军以极大的杀伤。
结果巨大的伤亡推动了杜鲁门政府使用原子弹的决心,1945年7月16日,名为“三位一体”的核弹试验成功,这恰恰为正打瞌睡的杜鲁门送来了枕头,美军很快就准备了剩下的两颗原子弹,并以最快的速度轰炸了日本。
当时为了迫降日本政府,当然不可能再去轰炸东京,军事上东京也没有轰炸的价值。所以美军筛选了日本的城市,将工业规模、人口数量相对较好的城市列了出来,作为轰炸目标。其中广岛、长崎都只是倒霉蛋而已,美军列了一大堆备选轰炸目标,最后投弹飞行时还因为气象、观测等因素进行了临时调整。
最终美军达到了自己迫降日本的目的,日本政府在8月15日选择了投降,这样便避免了如之前协议的那样“多国共占日本”,苏联仅来得及占领一半朝鲜,便被美军顶回去了。
仅仅用两座城市的代价,便令美军取得了战略的全盘胜利,当美军登岸后,迎接他们的是驯服无比的日本人。
倘若美军把原子弹扔在东京呢?天皇、日本高层政府固然难逃一死,但这样有何意义?这只会激起日本人同仇敌忾的民族心理,当真让之前预备的“一亿人玉碎”被贯彻下去。那时候别说抢在苏联前头了,光登陆作战和应付之后的游击战就得死多少人?
美国为什么在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不在东京?
二战时,为何不直接把原子弹投向日本东京?美国人的解释恍然大悟。
二战期间日本美国曾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一颗原子弹,结果在造成大量死伤的同时大大加速了日本的投降步伐。各位注意,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是加速日本投降步伐,并不是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是苏联的参战,这直接造成了日本面临东西夹击的局面,最终天皇裕仁被迫宣布投降。有心的读者就对此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何当时美国不直接把原子弹投掷日本首都东京,摧毁东京不是更有威慑力吗?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美国人一定会轰炸东京,因为当时的东京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更重要的日本天皇就住在东京。但是结果告诉我们,日本非但没有轰炸东京,反而让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帮忙标注了东京著名建筑所在位置,防止这些建筑被误炸。那么究竟为何美军不将原子弹投放在东京上空呢?
笔者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美国专家一种说法是最具可信度的。美国著名的“曼哈顿计划”共造出了三颗原子弹,分别是:“胖子”、“小男孩”、一枚试验弹。美国是第一个制造原子弹的国家,可是当时这是一种新武器,世界上其他国家根本不知道这种武器的威力。因此美国在二战投放原子弹也是势在必行,只不过日本第一个吃螃蟹。
当美国决定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时,美军已经对东京等城市进行了大轰炸,地面超过50%的建筑已经被摧毁,也就没有必要再轰炸东京了。反观长岛,这里当时日军最大的指挥中枢之一,当年甲午中日战争这里就是日军的大本营所在地,有大量的军需品、军火仓库等,摧毁这里就能给日本很大的威慑。
另外最重要的是当时日本人对天皇的崇拜,如果大家看过日本投降当他东京日本人的反映,就能明白当时的日本人对天皇是多么的崇拜。这时原子弹在东京爆炸,天皇有可能被炸死,那么日军将会彻底执行“本土作战”,到时美军实行登陆作战,必将损失惨重。
同时,如果美军在东边与日本本土日军作战时产生僵持,那么苏联很可能就会捷足先登,这是美国无论如何不能容忍的。因此权衡之后,决定原子弹还是要投,但不能是东京,这样既能促使日本投降,又能让美国在日本的利益最大化。
美国为什么在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不在东京?
日本军国主义袭击珍珠港以后,彻底的激怒了美国,迫使美国马上采取行动,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对日本使用原子弹,1945年8月6日,外号‘小男孩、大男孩’两个原子弹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爆炸了。
美国之所以向广岛长崎扔原子弹,是因为美国在冲绳遇到日本的顽强抵抗,美军伤亡达六七万人,美国估算过,如果要占领整个日本本土,美国需要付出超过一百万人的伤亡。这是美国所不能承受的。在扔原子弹之前,美国曾对东京等日本城市发达燃烧弹攻击,使日本付出了超过五十万人的平民伤亡。但是并没有撼动日本人的抵抗决心。
东京是日本天皇所在地,如果美国不小心砸死了天皇,那么日本人一定会和美国拚命,美国征服日本的难度要成倍提高,这一点美国是非常清楚的。所以美国当时既想给日本打击,也不得不留有余地。在战后的安排中,美国也不得不作出妥协,保留了天皇。
美国为什么在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不在东京?
主要是美国只剩二颗原子弹了,总供造了三颗试爆一颗,如果投放东京把日本天皇炸死了激起日本人仇恨不投降会死更多美国佬生命,所以美国佬不敢投放东京,因为美国己经没有原子弹了。
美国为什么在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不在东京?
二战后期,法西斯国家败局已定。做为“轴心国”的意大利早在1943年9月,就结束了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统治,并加入反法西斯阵营对德国宣战。德国法西斯元首希特勒也于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和美国盟军攻入柏林时,在总理府的地下暗堡中自杀身亡,随后德国最高统帅部与盟国谈判,于5月8日投降,二战欧洲战争结束。
做为三大法西斯“轴心国”的日本,这时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在中国战场上也是强弩之末。但日本裕仁天皇和军部,却不准备承认失败,而是要以日本本土、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做最后的拼死反抗,狂妄的叫嚣要“一亿玉碎”。这时的苏联还没有对日宣战,美国评估如果攻入日本本土,迫使日本投降可能会有200万的牺牲。
美国的杜鲁门总统决定用自己的力量,用非常规的办法尽快结束战争。原子弹,对外说是一种新型的炸弹,当时美国只制造出两颗,但日本和外界认为可能还有很多。只所以不选择日本的东京,那是因为东京是日本的首都,日本天皇和政府都在这里,美国需要有个日本的最高领袖或政府来带领日本国民投降,而不是简单的要消灭他们。
还有一个原因是,东京是大城市,以当时的原子弹威力只能毁灭城市的一部分。而广岛和长崎是中小城市,且木质建筑较多,能在原子弹爆炸后产生次生的破坏。没有什么比一颗炸弹完全毁灭一座城市,更能震慑日本人的抵抗信心的了。
美军在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苏联红军于8月8日夜以日本宣战,攻入中国东北。日本裕仁天皇和军部彻底绝望了,战争再打下去,日本有可能是亡国灭种了。8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许,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日本政府和军部向盟国投降,签订《投降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反法西斯盟国胜利而告结束。
美国为什么在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不在东京?
其实一开始美军圈定的六个主要的核攻击目标(广岛,长崎,小仓,新潟,京都,东京)是包括东京的,但是随后被白宫高层给划掉了。后来美军轰炸的两个核攻击目标一个是既定目标(广岛是日本军队重要的陆海军兵力集结地),一个是出击目标的备份(当时准备攻击日本国内的重要重工业基地小仓,由于小仓被浓云笼罩只能转而攻击另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长崎)。
至于东京为何没有被列为核攻击目标,主要有如下三个因素。一是当时的东京从物理角度也确实没什么可炸的了,3月与5月的两次“李梅火攻”几乎彻底摧毁了东京城市建成区的60%,85%的城市建筑都被不同程度地毁坏了,伤亡人数高达20多万。在这种反复轰炸的基础上再投下一枚原子弹,无非是把已经炸完的废墟再炸一遍,造成的威慑效果并不明显,最好是找一个基本完整的、没有被轰炸过的大城市实施核突击才能给日本方面造成最大的震慑;二是东京作为战争的中枢依然猬集着日本帝国大部分的陆海军高级将领与以大本营与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为代表的指挥中心。
在先前的李梅火攻中,由于考虑到消灭高级将领的行为可能导致日本军队的中下层军官更加疯狂与难以控制,因此这些要害部位并未被列为轰炸目标。而原子弹的杀伤效果可不管你是不是高级军官,这些将官被核攻击消灭后怕是鬼子会出现更多的下克上事件(从投降之前日军中下层还能搞出宫城事件可见一斑);三是东京还是皇居所在地与昭和天皇的驻地,彼时的美军与白宫高层已经在考虑战后的日本社会天皇的位置与能够发挥的作用,并且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共识,那就是:天皇不能被消灭,日本需要这样一个精神偶像来作为现代化进程的“离合器”,美军也需要这样一个媒介来深入并控制日本社会。在这种情况下,贸然消灭天皇不仅会使得美军同未来占领区民众的关系彻底对立,还会给日本战后的现代化进程造成更多的不可控因素。于是经过权衡,美军未将东京列为核攻击目标。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