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气在战争处于劣势状态时可以翻盘吗?

士气是个比较玄的东西,却是真的存在,它关乎到战场上士兵的心理,深层次牵扯人类的群体行为和整体情绪,能极大的影响到战场上士兵的表现,虽然不至于每次都能翻盘,但一只士气全无的军队却很难战胜对手。

比如我们熟悉的“背水一战”就是个极好的例子,韩信将兵员陈杂不堪指挥的部队故意放到毫无退路的绝境,结果激发了士兵的拼搏之心,形成了“陷之死地而后生”的奇迹,不仅以少打多,还以劣打强,毫无退路的军队反倒被逼迫出死战之心,战胜了强大的对手,可以这场不按兵法常理出牌的战斗完全围绕着“士气”为核心。

历史上的“背水一战”远比我们看到的四字成语精妙的多。韩信攻打赵国,在井陉口扎下大营,他当即就派出了精骑2000埋伏于山道,下令:赵军与我军打起来的时候,肯定会倾巢而出,到时候你们冲进赵军大营,拿掉他们的大旗,换上我们的红旗。

这番布置之后,韩信又用了一个心理法门:他故作云淡风轻的让副将传令:“今天把赵军干掉,咱们吃大餐”。

这种消息许多明白局势的将领并不相信,但对于普通士兵而言,无异于吃了颗定心丸:“这不明摆着韩大将军很有谱么?打完了吃大餐,这是必胜的把握!对面的陈馀和李左车都不被将军看在眼里,赵国的20万大军不过是土鸡瓦狗尔!”

正所谓将是兵的胆,韩信轻轻一个传令之法就让士气大振,坚定了广大军士们的胜利信心。

之后,韩信摆出了那个经典的“背水一战”阵势,将军队放到了河边绝境列阵。开战后,韩信与张耳带着一部分小部队,举着大旗,鸣着金鼓佯攻井陉,赵军一迎战,他们就屁滚尿流的逃回河边,这下刺激得赵军倾巢而出,期望以绝对优势将韩信灭杀在死地。

背水一战的汉军逃都没地方逃,反倒激发出拼死抗争的血勇,让赵军久攻不下。与此同时,埋伏的2000精骑从后路一跃而出,迅速的撞进赵军的本营,竖起了汉军大旗。

赵军的人数远多于汉军,本来打赢只是时间问题,这时突然看到大营被偷,皆以为己方主将失利,顿时吓得士气大跌,迅速陷入军无战心的状态,连将军们的弹压和斩杀都不能控制军队的崩溃,很快就让人数远少于他们的汉军从两面包抄,杀得作鸟兽散,大败亏输。

亚历山大与大流士之间的高加米拉战役对士气的体现显得更加直接,公元前331年,马其顿帝国在巴格达附近与波斯人展开激战,双方兵力极为悬殊,波斯人准备充足,尽起百万大军,仅骑兵就有4万多,还有100万步兵和200辆战车,连战场都是大流士选的。

而马其顿只能临时搜刮出4万军队仓促应战,他们才刚刚打下大马士革,兵力捉襟见肘。依靠掠夺的金银,亚历山大临时招募了1万5千人,使部队达到了4万步兵和7千骑兵的规模。

历史在这里开了个玩笑,在大流士将战场的土都铲平了,百万大军严阵以待正渡过底格里斯河的亚历山大军时,突然爆发了一场月全食。这次月食让双方都恐慌不已,马其顿人认为是不祥的天象,士兵们怨声载道,而波斯人认为这是亡国之兆,亦慌作一团。

最终先怂下来的是波斯人,大流士有摆好的战场,有预设的阵地,有多出许多倍的大军,却因为一场天象选择了与亚历山大媾和,但亚历山大严词拒绝了大流士和亲割地的表态,这让大流士更加沮丧,以至于波斯大军在这10多天的对峙中士气陷入了低谷,人心惴惴,无比绝望。

马其顿人也没表现的多好,或者说那个时代的人对“天象”始终抱有敬畏的情绪。开战前几天,马其顿大军扎营在波斯人10公里处,毕竟波斯人多,马其顿人每天入夜都面对着波斯人灯红通明的大营胆战心惊。9月25日,突然天降流星雨,四下飞散的火花令过于紧张的马其顿大营引发骚动,继而士兵们炸了锅,都以为波斯人杀了过来。为了这件事,亚历山大用来整整4天才重新稳定好军心,但士气亦跌入低谷。

到9月30日战斗开始时,马其顿军队本来都拔营列阵进攻了,结果士气低落的士兵们看到波斯人摆了8公里的大阵时差点没尿出来,纷纷不敢进击,连亚历山大也吓得赶紧休战,就地扎营防御,将士们充满了绝望情绪。压力山大的亚历山大不得已只能摆出祭坛,阵前祭祀雅典娜来提升士气。

说来也好笑,士气低迷,草木皆兵的波斯人没好到哪去,大量的士兵组成坚阵,整夜没合眼的防御着马其顿人的“偷袭”,却不知亚历山大本来是想偷袭的,却楞没壮得起那个胆子,反倒睡了个好觉。

就这样,双方的战争最终在第二天爆发,波斯人摆着大军来了个两翼包抄,马其顿人则采取了中央突破的战术,一番混战后,亚历山大打到了大流士身前30米处,双方爆发了投枪战,继而大流士的车夫被一矛掷死,吓得他转身逃遁。

这场战局核心的激战迅速引发了战场上的连锁反应,不明真相的士兵们看到波斯本阵一片混乱,而屁滚尿流落荒而逃的大流士终归没有HOLD住局面,不少士兵误以为被掷死的车夫是大流士本人,士气低下惶惶不安的近卫部队哭嚎成一片。

这下马其顿军士气大振,个个爆发出极强的战力,他们迅速的割裂和驱散波斯人的部队,令波斯大军雪崩一样败退瓦解,自相践踏夺路而逃,之后还吓得波斯右翼兵团的巴比伦总督马扎依望风而降,白白送了亚历山大一个“亚洲之王”的名头。

你看,士气的作用对于战争有多么重要,尤其是古代战争,一支士气低沉的军队几乎打不了仗,在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斗力,士气就是“勇猛”,就是胜利的基础。

士气在战争处于劣势状态时可以翻盘吗?

可以?!既然士气处于劣势,那就得鼓舞士气,来一场反败为胜,视死如归的战斗,需要即兴式演讲 演讲者预先没有充分准备而临场生情动意所发表的演讲,它是一种难度最大、要求最高、效果最佳的演讲方式。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听众的心理和需要,灵活机动,迅速调动语言的一切积极因素,以悬河之口生动的直观和形象的直接感染力,是其它各种演讲方式都无法比拟的。

使用演讲方式需要演讲者具有德、才、学、识、胆诸方面很高的修养,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大量的语言和材料储备

要想演讲吸引听众、起到煽动听众情绪、让人进入演讲人的时态就要: 尽量使用听众觉得与众不同的词语,如古诗、名句、名言或者网络、社会、切中时代利弊的新词,做到引人入胜。

尽量使用排比句和循环句,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吸引听众。 尽量使用首尾呼应的方法,突出重点,推出理想的效果。

推荐两部电影,通过演讲激励鼓动士气,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第一部,国王的演讲 ,乔治五世驾崩,爱德华八世继承王位,却为了迎娶寡妇辛普森夫人不惜退位。艾伯特临危受命,成为了乔治六世。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二战前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讲。。

第二部,独立日。影片主要讲述一艘巨型的外星人母船进入地球轨道,并释放了三十多个小型飞船进入地球大气层,停留在世界几大城市上空,造成人们的恐慌。美国总统(比尔·普尔曼饰)联合各国领袖共商解决之道,科学家(杰夫·高布伦饰)和陆战队航空兵上尉史蒂芬希尔(威尔·史密斯饰)合作为人类的命运奋斗,从而阻止外星人入侵,捍卫地球的故事

为什么士气低下~这里延伸到另外一个话题,论一个领导的领导力重要性。分享5个打硬仗的心得,这些经验可以帮助组织管理者更好地应对挑战。适用范围广泛。

第一,“你知道的永远比你认为你所知道的有限”。斯坦利说,知识并不全能,只有当你真正了解自己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知识才能发挥出作用。为了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获得清晰有效的解决方案,美国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和情报机构会共享信息、充分交流。

第二,“你赢的方式也许不是你认为你会赢的方式”。斯坦利介绍,美军中有一句常说的话是:“你必须打的是你正在打的仗,而不是你所希望打的仗。”有人认为,美军能够在战争中取胜靠的是技术,但在斯坦利看来,他们打败对手其实靠的是一些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比如信息共享、改变了军队之间的沟通互动方式。这种方式听上去很普通,但“它在大多数军事组织的DNA中都不存在”。

第三,基础至关重要。因为基础不是变量,而是切实可控和可执行的东西。斯坦利说:“如果你能把正在专注的核心事情做好,那么其他一切才可能顺利进行,如果不能,问题就会出现。”

第四,团队就是一切。 一个组织中总会有不同的团队和喜好,斯坦利建议,你不需要让所有人都关系融洽,而是要确保拥有一个非常有凝聚力的协作组织。他介绍,其实三角洲部队和海豹突击队并不喜欢彼此,而且他们也都看不起陆军别动队。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一个“多做事,少说话”的组织。

第五,决定你成功的是你的人。斯坦利说,“你可以拥有一流的技术、明智的策略、强大的营销,你可以拥有任何尖端的东西——但决定你成功的是人”,在最后时刻,为你做成一件事情的正是你团队里的成员。

以上,就是一位美国将军分享的5个心得。希望对你管理团队有帮助。

士气在战争处于劣势状态时可以翻盘吗?

“狭路相逢勇者胜”不是毫无道理的,以“绝处逢生”的心态做事,不止是战争中,在其他事情上态势反转、逆袭成功的案例举不胜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