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汶川地震中发挥巨大作用的“米-26”直升机,现在还在吗?
两架中有一架还在,另一架回俄罗斯了,它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关于这件事,还真的颇有一番波折。
2008年汶川地震,因为山体滑坡,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堰塞湖险情,特别是唐家山堰塞湖,随着水位一天天往上涨,此地成为了北川地区最大型也最危险的隐患,是一颗随时会爆发的定时炸弹。
但是唐家山堰塞湖的情况却特别让人挠头,这个堰塞湖由河道阻塞而成,库容积慢慢涨到了3.2亿立方米。在地质构造薄弱,余震不断的情形下,800多米的堰塞坝体光靠人扒拉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炸都炸不动,得依靠大型工程机械进行合理处置。
为了解决唐家山堰塞湖,必须开挖溢洪槽泄水,但是当集结了30多台推机和近20台挖机等重型机械后,人们突然都傻了眼。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将整个地形地貌都改变了一番,道路全部毁了,那些重型工程机械根本就开不进去,也没办法上山。
于是通过“空中通道”将重型机械和人员吊装上坝的计划又被拟定出来,当时人们搜罗到了一批米-17“河马”直升机,但是米-17只能外吊3吨,一台中挖怎么也要个十几二十吨,就算是小挖机米-17也吊不上去。
这个时候人们想到个大家伙,米-26“光晕”,20吨的起吊重量绝对能完成任务(实际超过25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时就是这种直升机完成了“石棺”封顶。但这是俄罗斯直升机,国内好像也没谁买过,一下子能从哪去弄?
但是一找居然找到了,国内还真有。哈飞下属的“中国飞龙专业航空公司”2007年从俄罗斯租借过一架米26直升机,这会儿还没还回去呢,连俄罗斯的机长都在上面。
(中国飞龙专业航空公司是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与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合资的企业,旗下有“尼泊尔飞龙航空”、“哈尔滨飞龙航空培训”、“新龙螺旋桨维修公司”)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架橙红色的米-26直升机来到汶川地震区,开始为堰塞湖区吊装大型设备。因为这架直升机表现的极为突出,再加上地震灾区的需要,很快这架“租借”的直升机就进入了过户手续,直接被哈飞买了下来。
至于另一架米-26,它是俄罗斯紧急情况部(MChS)下属的直升机。接到中国需要重型直升机吊装的帮助需求后,俄罗斯中央救援中心在12小时后携带了一批飞行器进行了紧急支援,其中就包括这架米-26,它的涂装是白色的。
这两架米-26为抢险救灾发挥了很大了作用,将60多台大型设备调运到了险情地,唐家山堰塞湖的武警水电部队得以顺利施工。
中国的第二架米-26要等到2009年。由于米-26在汶川地震中的优越表现,中国通用航空的下属企业青岛直升机公司在2008年珠海航展上与俄方签订了购买协议,直升机2009年6月到货,目前从事护林消防工作。
此后米-26型直升机成为中国市场的抢手货,获得了多笔订单,大都被应用在工程吊运、森林灭火上。
曾在汶川地震中发挥巨大作用的“米-26”直升机,现在还在吗?
米26自从在汶川地震中大展风采之后,重型直升机得到了相当的重视,我们不仅将当时租借的那架米26买了下来( 单价2亿人民币左右),而且后续又引进了三架米26,目前我国总共拥有4架米26,基本上满足了抢险救灾的需求。另外中俄目前也在稳步推进AHL先进重型直升机项目,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重直也将在不久的未来飞上祖国的蓝天。(俄罗斯涂装米26)
米26是苏联米里试验设计局1977年定型的产品,但是如今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它仍然是全世界现役最大和最重的直升机,没有之一(超级种马什么的都是弟弟)!米26长40米,旋翼直径32米,高度超过8米,体型几乎能够与波音737一比高下!(米26吊支奴干了解一下?)(米26吊运苏27没见过吧?)
而在载重能力方面,它最大起飞重量56吨,最大挂载达到20吨,极限载重可以达到25吨,与美军C130大力神固定翼运输机不相上下。如果是装人的话,可以一次性运送轻装步兵150人,一个妥妥的加强连,几乎可以说是空前绝后!(装,使劲装!)
米26之所以能有如此强悍的载运能力,与其自身优秀的设计不无关系,米26全身大部都是轻质铝合金材质,还有部分构件采用了先进的钛合金打造而成,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自重。而米26的两台D136涡轴发动机性能就堪称恐怖了,该发动机单台持续输出功率为8000马力,最大功率达到1.14万马力(武直10目前的涡轴9只有1000马力),也正是轻质的外壳加上强悍的动力成就了这架传奇直升机!(米26巨型发动机)
米26在苏联时期最出彩的表演莫过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处置事件,当时因为4号反应堆持续泄露,情况非常紧急,必须使用遮蔽物实施覆盖,而这个圆顶型金属盖板直径达到19米,重量超过15吨,使用固定翼飞机虽然可以吊起,但是却不能悬停对位,因此米里设计局紧急生产了防辐射版的封闭机舱米26,最终使用它才完成了4号堆的紧急封堵任务,可以说如果没有米26,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后果还会更加严重!(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抢险中的米26直升机)
而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的排险任务中,米26同样引人注目。当时唐家山堰塞湖的水量已经达到3.2亿立方米,随时有溃坝危险,而堰塞湖坝体长度803米,宽度达到611米,用少量炸药根本炸不动,用多了炸药又怕引起溃坝,只能使用工程机械挖掘泄洪槽进行泄洪,但是由于周围道路全部因为地震中断,而堰塞湖地区的地形又是沟壑纵横,工程机械根本无法开上坝体作业,最后想到了使用直升机吊装,可是不管是米17和黑鹰直升机最大载重都不超过10吨,根本不能吊运15吨以上的挖掘机。(汶川地震中的黑鹰直升机)
最后找遍了全国才发现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下属的中国飞龙航空公司在2007年租借了一架俄罗斯的米26,于是这架米26随同俄罗斯飞行员一起紧急转场四川,参与到唐家山堰塞湖的抢险救灾工作之中。在整个救灾过程中,米26一共运输了大型挖土机、铲车、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六十多台,总重超过800吨,而且只飞了两个架次就将被困的230名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可谓是劳苦功高!(米26吊装大型挖掘机)
也正是因为米26的不可替代,后续在我们的援助请求下,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又派了一架米26进行千里支援,不过这一架后来飞回俄罗斯了。唐家山堰塞湖那架米26功勋卓著,直接被飞龙公司买了下来,2010年青岛直升机航空有限公司又购买了第2架米26,2011年中国灵盾航空器材有限公司又引进了第三架米26,2014年山东省航空护林站又购买了第四架,这四架米26中除了青岛的那架,全部由经验丰富的飞龙公司负责运营,主要用于森林防火救灾,在四川和云南多次山林大火中,米26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米26参与森林灭火)
相信随着中俄重型直升机项目的推进,米26也一定会后继有人,我们也必然能够自己生产出性能比肩米26的重型直升机!(中俄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模型)
曾在汶川地震中发挥巨大作用的“米-26”直升机,现在还在吗?
米26是一款双发多用途运输直升机,也是当今世界上在役最重、最大的直升机。1977年12月14日首飞,1980年服役。中国有米26T型,50吨载荷可以爬升2至2000米,其内载和外载均可以达到20吨。动力装置两台8500千瓦涡轴发动机,机长40.025米,高8.145米,空重28200千克。最大起飞56000千克,主旋翼直径32米。
汶川救灾的时候一架俄罗斯米26悬吊15吨大型挖掘机送到救援地。用两架次就把230名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当时中国只有一架,俄罗斯援助了一架。目前中国有五架
曾在汶川地震中发挥巨大作用的“米-26”直升机,现在还在吗?
两架中有一架还在,另一架回俄罗斯了,它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关于这件事,还真的颇有一番波折。
2008年汶川地震,因为山体滑坡,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堰塞湖险情,特别是唐家山堰塞湖,随着水位一天天往上涨,此地成为了北川地区最大型也最危险的隐患,是一颗随时会爆发的定时炸弹。
但是唐家山堰塞湖的情况却特别让人挠头,这个堰塞湖由河道阻塞而成,库容积慢慢涨到了3.2亿立方米。在地质构造薄弱,余震不断的情形下,800多米的堰塞坝体光靠人扒拉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炸都炸不动,得依靠大型工程机械进行合理处置。
为了解决唐家山堰塞湖,必须开挖溢洪槽泄水,但是当集结了30多台推机和近20台挖机等重型机械后,人们突然都傻了眼。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将整个地形地貌都改变了一番,道路全部毁了,那些重型工程机械根本就开不进去,也没办法上山。
于是通过“空中通道”将重型机械和人员吊装上坝的计划又被拟定出来,当时人们搜罗到了一批米-17“河马”直升机,但是米-17只能外吊3吨,一台中挖怎么也要个十几二十吨,就算是小挖机米-17也吊不上去。
这个时候人们想到个大家伙,米-26“光晕”,20吨的起吊重量绝对能完成任务(实际超过25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时就是这种直升机完成了“石棺”封顶。但这是俄罗斯直升机,国内好像也没谁买过,一下子能从哪去弄?
但是一找居然找到了,国内还真有。哈飞下属的“中国飞龙专业航空公司”2007年从俄罗斯租借过一架米26直升机,这会儿还没还回去呢,连俄罗斯的机长都在上面。
(中国飞龙专业航空公司是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与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合资的企业,旗下有“尼泊尔飞龙航空”、“哈尔滨飞龙航空培训”、“新龙螺旋桨维修公司”)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架橙红色的米-26直升机来到汶川地震区,开始为堰塞湖区吊装大型设备。因为这架直升机表现的极为突出,再加上地震灾区的需要,很快这架“租借”的直升机就进入了过户手续,直接被哈飞买了下来。
至于另一架米-26,它是俄罗斯紧急情况部(MChS)下属的直升机。接到中国需要重型直升机吊装的帮助需求后,俄罗斯中央救援中心在12小时后携带了一批飞行器进行了紧急支援,其中就包括这架米-26,它的涂装是白色的。
这两架米-26为抢险救灾发挥了很大了作用,将60多台大型设备调运到了险情地,唐家山堰塞湖的武警水电部队得以顺利施工。
中国的第二架米-26要等到2009年。由于米-26在汶川地震中的优越表现,中国通用航空的下属企业青岛直升机公司在2008年珠海航展上与俄方签订了购买协议,直升机2009年6月到货,目前从事护林消防工作。
此后米-26型直升机成为中国市场的抢手货,获得了多笔订单,大都被应用在工程吊运、森林灭火上。
曾在汶川地震中发挥巨大作用的“米-26”直升机,现在还在吗?
西昌机场
曾在汶川地震中发挥巨大作用的“米-26”直升机,现在还在吗?
米-26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是一款军民通用的运输直升机。军用版本的米-26可以装载2辆步兵装甲车、8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除了军事运输,米-26还可执行战场救护任务,一次即可运送60名使用担架的伤员。米-26在民用领域的表现同样出色,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救灾过程中两架米-26运输直升机在地面交通瘫痪的情况下,为灾区运去了挖掘机、推土机、铲车等大量重型装备,对救灾工作的开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已经有超过20个国家装备了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其中我国进口了4架米-26直升机。
米-26机长40.025米,高8.145米,旋翼直径32米,空中28.2吨,最大起飞重量56吨,是仅次于米-12的世界第二大、第二重的直升机,同时也是现役的最大、最重直升机。米-26采用2台D-136涡轴发动机,单台发动机功率8,500千瓦,最大飞行速度295千米/时,最大航程1920千米,实用升限4600米,最大内载与外挂载荷均为20吨,运输能力与美国C-130运输机相当,综合看来米-26是一款极为强悍的运输直升机。
不过米-26的缺点也十分突出,庞大的体型使得米-26的飞行速度十分缓慢,只有不到300公里的时速使得其极易被地空导弹甚至火箭筒击落,2002年一架载有147人的米-26在车臣首府格罗尼兹被地空导弹击落导致机上117人遇难。大体格带来的另一个问题便是高油耗,米-26每小时油耗高达3000升,一小时的飞行成本即高达13万元,使用成本也是奇高。正是基于这两点我国进口的米-26数量并不多,只有4架且全部是民用版本,主要用于抢险救灾和重型工程机械转运。
米-20作为当今世界现役的最大、最重的运输直升机,其运输能力毋庸置疑。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米-26也并非十全十美,米-26的强大源自它的巨大体型,但这也是它的弱点,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