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鱼雷能击沉现代的军舰吗?
怎么可能击不沉,现代军舰的无论是装甲防护还是对鱼雷防护,都远远低于二战水平。这问题就好似在问:13世纪的狼牙棒能打死20世纪的步兵吗?
还记得德国二战时海军最后的荣耀——沙恩霍斯特战巡吗?这艘战舰拥有31500吨的标准排水量,然而它在挪威冰海中被17枚鱼雷击沉。
现在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也只有满载9500多吨的排水量,装甲方面与二战的比起来就是“0装甲”。遭遇到沙恩霍斯特的这种攻击多半是一颗瘫痪两颗沉的结局。
英阿马岛战争中,阿根廷海军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ARA General Belgrano)遭遇英国潜艇“征服者号”攻击,这艘13740吨的布鲁克林级巡洋舰(二战的“凤凰城”)被“征服者”先后使用两枚二战的老式MK8鱼雷攻击,很快“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就因为龙骨断裂沉入大海。舰长庞索上校能做的只有让士兵们最后时刻高唱阿根廷国歌而已。
至少威力上我们应该信任二战的鱼雷,二战时的战舰普遍拥有对鱼雷的水下攻击抗性,通过中空注水的舯部来抵御爆炸冲击波。像俾斯麦要求能抵抗250公斤的TNT爆炸,衣阿华要求能抵抗300公斤TNT,而武藏号这个数据被提高到400公斤,水密隔舱都有1000多个。
“武藏号”连续抵御了20枚鱼雷,“大和号”也抵御了10枚鱼雷,这对脆弱的现代战舰来说是不可能的。反过来,二战的鱼雷能打沉武藏,打沉信浓,打沉大和,为什么打不沉现代的军舰呢?
二战时期的鱼雷能击沉现代的军舰吗?
我记得曾经有人提问过这样一个问题,问古代10万铁骑跟现代5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发生一场战争,最终谁能取胜?其意义几乎是完全一样的。
当然古代的刀剑是绝对能杀人的,这点毋庸置疑,关键是他们是在跟现代化部队作战时,还没能靠近到敌方的身边就已经被消灭了,哪里来的取胜机会呢?
现在我们回到二战时期的鱼雷问题上来,二战时期的鱼雷能在那个时候就击沉军舰,当然也就能击沉现代军舰,毕竟现在的军舰铁皮厚度,还远远低于二战时期军舰铁皮的厚度。如果现代军舰被鱼雷击中,受损程度应该会还大于二战军舰受损程度。
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二战时期的鱼雷发射载体在跟现代军舰交战的时候,能有多少存活率呢?恐怕还没到达鱼雷射程够的着的范围之内,就已经被现代化的军舰给消灭了吧?
当然二战时期的鱼雷也不像如今的鱼雷那般,具有高精准制导能力,更不具备卫星和雷达制导功能。二战时期的海战只不过是炮舰互相对射的过程,如果谁偷偷放出一颗鱼雷偷袭,对方被命中的可能性极大。而现代军舰凭着高机动性能,就算敌方能侥幸进入鱼雷射程范围之内,从发射鱼雷到鱼雷命中目标的距离之间的时间里,恐怕现代军舰早已经跑出了不少距离。更何况现代军舰的反潜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像鱼雷这样的水下目标也是很可能被发现的,拦截一颗鱼雷对于现代军舰来说,应该也不算太大问题。但是凡事不能说必然,现代军舰也有可能会被鱼雷击沉的危险,毕竟鱼雷就是为炸沉军舰而诞生的。
不管怎么说,拿二战时期的武器装备来跟现代武器单挑,胜率还是会大打折扣的。毕竟已经隔了那么多代差,性能会远远落后于现代化战争的需要,不然还会有谁一直坚持武器的换代升级呢?
二战时期的鱼雷能击沉现代的军舰吗?
鱼雷从发明到现在除了制导模式有变化之外,其打击原理一直没有改变过,而且对于鱼雷的反击始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鱼雷是一款采用在水中爆炸利用液体的压强来实现杀伤的水下兵器,由于液体不容易被压缩、因此战斗部爆炸的威力很容易被传递被打击的舰船。
二战时期的鱼雷是采用直射的方式来打击舰船,由于当时声呐技术的落后,鱼雷还不具有自主导航的能力,鱼雷只能根据发射是的速度和方位来实现对目标的瞄准。
现代舰艇的防护能力与二战期间相比,仅仅从船体上看还要更弱一些。这个鱼雷的打击也带来了便利,因此只要二战时期的鱼雷击中现代军舰也是会导致军舰被击沉的。
军舰在对付鱼雷方面是非常被动的,除了进行躲避之外很难有很有效的方式来反击。现代的鱼雷大部分都是采用声呐制导,鱼雷本身航行速度也快,庞大的船舶由于惯性缺乏灵活性,在发现鱼雷来袭的情况下就难以躲避了。
二战时期的鱼雷能击沉现代的军舰吗?
二战期间的鱼雷击沉现代战舰不乏战例,二战之后两国军舰海上拼杀的次数很少见,用鱼雷打击敌舰并且击沉的战例有据可查的就三起,而且这三起都是潜艇发射鱼雷将战舰击沉的战例 :1970年代“印巴战争”当中巴基斯坦潜艇击沉了印度的护卫舰、1980年代“马岛战争”中英国核潜艇使用二战时期的MK–8型直航鱼雷击沉了阿根廷的巡洋舰、还有就是韩国海军的“天安舰事件” ,根据后来多国组成的调查组的最后报告“确认”,是类似二战期间苏联制造的53–38型鱼雷击沉的“天安舰”。参加“马岛海战”的英国皇家海军“征服者号”核潜艇 ,它发现了阿根廷海军的“贝尔格诺将军号”巡洋舰,开始打算使用新研制的“虎鱼”鱼雷去实施攻击,但当时的“虎鱼”技术不稳定试验当中“反戈一击”差一点击中了母艇……为了稳妥起见,核潜艇的艇长决定使用了二战期间的MK8型直航鱼雷,当时发射了两枚分别击中了“贝舰”的舰艏和舰舯部!由于“贝舰”太老,也是二战当中留下的战舰,舰龄太高、各方面状况都已经很差了,禁不住两枚鱼雷的攻击而沉没。二战期间英国皇家军械厂里的工人加班加点的制造鱼雷,图片里就是MK8型反舰/反潜直航鱼雷。那么啥叫直航鱼雷呢?二战期间的鱼雷不可与现代鱼雷同日而语,没有声导/线导这么一说,也不没有鱼雷所用的声呐,潜艇自身的主动声呐性能也很低,不可能为线导鱼雷提供目标的信息……鱼雷里面没有电子元器件,完全是机械装置,鱼雷从舰艇/潜艇发射出去之后在热动力机(煤油+氧气)的推进下打击目标,航程中没有拐弯,就是直来直去撞击!打上了就有战果,没打到就再发射一枚……为了快速的解决目标,平台要距离目标很近的距离发射,通常都是在5000→10000米的距离,而鱼雷的航速可以提前设定,40节时鱼雷可以“跑”6000米的距离,32节为10000米,不能再远了否则根本打不到,提前量和目标运动速度计算是非常麻烦的,还不准确!“贝尔格诺将军号”完全沉没前的最后照片,这艘二战老舰最终还是被二战的老鱼雷击沉了!英国核潜艇也正是因为对手太老,才敢用老鱼雷欺负,如果是现代化战舰根本不敢这样做。天安舰被袭后,韩国方面绘制的“伤情报告”,可见它是被拦腰炸成两截的!“天安舰”好歹排水量也在1500吨左右,没有发现导弹来袭,把它炸成两截只能是鱼雷。根据“联合调查团”得出的结论,“天安舰”是被CHT–02D型鱼雷击沉,这型很少听说的鱼雷实际上就是苏联的53–38型鱼雷,53表示鱼雷口径533㎜、38表示1938年服役,装药量250㎏RDX(黑索金)总体上与英国MK8鱼雷技术水平相当。
总之,二战期间的老式鱼雷在现代战争中还是有一定效果的,现代战舰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几亿甚至十几亿美元的大中型战舰要是让它狠狠撞了一下肯定会重伤!弄不好就会沉没, 现代战舰可不是二战期间战列舰的厚甲!现在战舰的钢板最薄处仅一块钱硬币那么厚,对于250㎏黑索金来说就一“易拉罐”!所以,对于水下兵器必须要严密的防御,即便它是老旧的鱼雷或者水雷,都是极其危险的爆炸物!
二战时期的鱼雷能击沉现代的军舰吗?
二战时期海战中,交战双方用得最多的通常是324mm口径舰载鱼雷。其主要的打击对象是排水量在一万吨以上的巡洋舰。
而现代军舰虽然各种设备比那时先进得多,但排水量却很少有超过万吨的,装甲防护方面更远不如当年。
所以,一枚二战时的主战鱼雷,可以很轻松地击毁当今正在服役的绝大部份军舰。当然了,前提是要能击中。
二战时期的鱼雷能击沉现代的军舰吗?
二战时期,撇开陆军和空军不论,仅是交战方海军航母、战舰、重巡的规模,在可预知的未来,将是无法超越了,除非爆发更大规模的海战。
但现在,有核武器当压舱石,估计大国之间也极难发生大血拼,因此二战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规模战争,尤其是海战中舰艇的数量后人将无法超越了。
那时建造的鱼雷,是以反驱逐舰以上的大中型水面作战舰艇为主,口径普遍都在550毫米以上,具备大口径、高装药量、大爆炸威力等特点,不像现在的舰载鱼雷大都以324毫米轻型鱼雷为主,以打击水下的潜艇为主,当然爆炸威力不如二战时期的反舰鱼雷了。
那时,除了个别发达国家的海军,在二战末期拥有了被动式声自导鱼雷、线导鱼雷等具备当代技术的先进鱼雷以外,绝大多数交战国普遍使用的是采取直射方式不具备自主导航能力的鱼雷,所以尽管当时的鱼雷爆炸威力极大,但命中概率却普遍不高。
大凡鱼雷的形状似柱形,头部呈半圆形,以减少航行时的阻力,发射后可自行控制航行方向和深度,触碰舰体后在水线以下爆炸,对舰船造成巨大的破坏,受损严重的舰船顷刻之间就会沉没。
遭到鱼雷打击的舰船,即便当时不沉,也将受损严重,会失去战斗力,鱼雷对舰船的破坏比反舰导弹更厉害,原因是鱼雷在水下爆炸,水的密度比空气大许多倍,爆炸威力通过水压瞬间全都传递到了舰船上;而反舰导弹是在舰船水线以上爆炸的,威力自然要远逊于水下爆炸,对舰船的破坏也不如鱼雷。
二战时期,尽管有了航母和舰载机,对水面舰艇的威胁很大,但交战双方作战时,依然还是舰炮为主,鱼雷对双方交战舰艇有着严重威胁,为了防止鱼雷的打击,驱逐舰以上的大中型水面舰艇的舰体都有一定厚度的侧装甲,防止受到水下鱼雷的打击。
但是,鱼雷的爆炸威力实在是太大了,像排水量高达7万余吨号称“永不沉没”的大和号战列舰,尽管也中了多枚航空炸弹,但真正致其与死地的,却是水下鱼雷爆炸带来的致命伤害,导致全舰进水严重而称没。
当代的水面舰艇,尽管都是高科技武装,什么宙斯盾、相控阵雷达、各类防空反舰反潜导弹,以及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等,貌似战斗力十分强大,但都没有装甲防护带,全都属于薄皮铁壳。
不要说是二战时期的鱼雷打击了,就是和万吨级的民用船只相撞,都会被撕开大口子,严重的海水倒灌就沉了,这方面挪威海军排水量5000余吨的南森级护卫舰就是典型的案例。
强大如老美海军的阿里·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将近万吨的排水量,俨然是海上庞然大物,曾经一段时间,经常会与民用船只发生海上碰撞事故,但每次受伤的都是阿里·伯克级驱逐舰,有的受损非常严重,只能被拖运回船厂大修。
二战时期的反舰鱼雷,只需要一枚就够了,不客气地说,即便是当代万吨级的驱逐舰,都将被其送入海底,因为鱼雷的爆炸力实在是太大了,薄皮铁壳军舰怎么能经得住重型鱼雷的打击,而且还是一枚二战时期的鱼雷。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