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时,前方友军在冲锋,后面机枪手在扫射,可是这样不会打到友军吗?

机枪打友军在现实中很难出现,大多数这种画面都是给影视剧祸害的。你又不是督战队,哪有在自己人背后开枪的道理?战场上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容老王细说一番。

首先我们需要分清楚是轻机枪、通用机枪、重机枪、大口径重机枪等区别。

例如轻机枪,过去二战有zb26、歪把子、BAR、DP28等等,现代也有M249、PKM等等很多,这些轻机枪是跟随班排机动的,它们的位置就在冲击前沿,负担着压制和火力支援的 任务。

所以轻机枪根本不存在什么“前面冲锋、后面扫射”的问题,它们不是固定炮台,需要灵活的配合战术进行位置变换。机枪手如何明晰的确定自己的战场位置非常重要。

二战时德军的MG42通用机枪也是如此,在掷弹兵和装甲掷弹兵班组中机枪是核心,所有的战术活动都与机枪离不开关系,遭遇敌人后多半是以步兵两翼前出开始,既要配合机枪,也要为机枪让出射界。始终遵循机枪掩护步兵-步兵守卫机枪的做法,除非机枪射手是脑残故意打自己人,否则还真扫不到友军。

况且无论是各种班用机枪还是MG42这样的大杀器,它们都无法做到影视剧中那种疯狂的扫射。枪管受不了,供弹也做不到。在敌方的压制下,你打不了几下就得换位置。

至于大口径机枪和重机枪这类就又不一样了,它们的使用级别更高,属于步兵轻武器中最重要的压制火力,小规模的冲锋很难让它们上场,大规模的冲锋也需要载具或多人才能搬运。

布置这些机枪唯一的要点就是“视野清晰射界大”,所以必须布置在具有一定高度或良好视野的地方,一挺发挥不了火力的重机枪是浪费的。就连二战的装甲掷弹兵都知道,跟随载具的机枪火力能更有效的发挥。

以一二战的马克沁机枪为例,该枪重量过大,子弹消耗也大,所以运转一挺马克沁需要至少三个人。抬着这种枪冲锋简直是开玩笑,它只会被拿来稳固阵地,或者在攻坚时被推到前沿,依托护盾和火力压制对方火力点,为己方减轻压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许多马克沁机枪选择在工事中进行“超越射击”压制敌人。这种射击法类似于炮击,它们的确可以在冲锋的队伍身后开枪,但子弹的射角非常高,会飞到敌方上空,呈散布圆心撒下来,对方的士兵在壕沟中都躲不了。但这种打法需要对方有固定的阵地以及己方长时间的测算。而且看不到弹着点,所以很多时候做的是无用功。

至于普通的机枪射击,重管步枪当机枪的那类压根不扫射,轻机枪也很少扫射,主要是短点;MG42这类因为散热原因做的都是长点,勉强看做扫射。

一般来说它们的战斗并非电视中那样疯狂,机枪手既要在冲锋的路上灵活寻找地形发扬火力,更要懂得为己方合理制造战机。哪有电视中那种打毛了袖子一撸,扛起20发的机枪对着冲锋方向狂扫几百发的事情?

再者,一切行动指挥是基本的战士素养,机枪不会像电视剧里那样乱放,战士也不会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闷头瞎冲。电视中那种一窝蜂的打法简直是扯淡,连卢旺达的部落武装都不会这样做。

打仗时,前方友军在冲锋,后面机枪手在扫射,可是这样不会打到友军吗?

感觉都是电视剧乱拍的,实际上机枪手应该都是点射压制敌方重火力掩护己方步兵。要是真用机枪扫射了也是对面在冲击己方阵地了

打仗时,前方友军在冲锋,后面机枪手在扫射,可是这样不会打到友军吗?

真实的作战方式不会这样。就算最好的射击手。也会难免误伤战友

打仗时,前方友军在冲锋,后面机枪手在扫射,可是这样不会打到友军吗?

哈哈,你是电视剧电影看多了,才会有这么样的感觉,电影里战争题才的片子,只讲究画片感,激烈,才能吸引你的目光,根本不会讲究真正的战术的,如果真正战场上冲锋机枪像电影里那样扫射,后果就是自己把自己的人给消灭了。这就得出一个道理,生活中很多事情不能看表面就去作出评价,不严谨,亲身经历感受才能体会。

真正的战场上是讲究战术的,如果是阵地战,机枪射手一般是战术队形最前排,好几个射手一挺机枪。要么就是在一个致高点死守一个重要关口,占据有利地形,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这个不会打到自己人的,因为死守阵地不冲锋。

一,如果战场上以冲锋形式进攻的话,以排,班为小分队散开,对分配给自己的敌方目标进行冲锋,每个班有挺班用机枪,班长指挥绝对不会毫无章法乱射,战场上看似混乱,其实井然有序。各有各的目标。

二,两队交替作战冲锋,首先第一队冲锋,后面一队等待不会放枪的,不会一窝蜂乱冲,由指挥分配适量的人员,第一队没攻下来,牺牲了,第二队上,攻下来为止,攻不下来再改变策略。

为了不误射,不乱开枪,为了上战场不害怕,这就是为什么新兵要进行战前训练的原因。

在战场上越是聚集在一起,可能战死得越快,这就是为什么遇到飞机轰炸,就马上散开趴下,其实化整为零,才能发挥更大战斗力,保存实力。服装统一,有旗手也是不会误伤的方法。

欢迎关注。 欢迎评论 点赞

打仗时,前方友军在冲锋,后面机枪手在扫射,可是这样不会打到友军吗?

电视剧这样作是为了好看,跟实际行动毫无关系,不能对号入座

打仗时,前方友军在冲锋,后面机枪手在扫射,可是这样不会打到友军吗?

这是个战术问题。在部队中,冲锋是最基本的战术科目了。有很多外人误解,是因为电视剧乱拍或者是拍摄角度的问题,你觉得机枪手就在冲锋队伍的后面乱扫。而实际情况是,按战术大纲要求,负责火力支援的机枪手,一般会布置在作战单位的两侧,然后交叉射击到敌人目标,从而形成的这个扇面,就是攻击部队的安全区。九五班用机枪的射程是400米。作战人员冲过这400米最快也要两到三分钟。因此这两到三分钟就给机枪手一个火力压制的时间。等目测进攻部队靠近目标时,机枪手就停止射击。这二三分钟的火力压制,就能救很多士兵的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