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胤禛像他儿子弘历那样长寿,也能成为一代雄主吗?

雍正继位后大刀阔斧地对他爹康熙王朝留下来的积弊进行改革,但似乎历史评价并不高!为什么?

胤禛,勤于政事,绝对是一个劳模。后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朱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

胤禛,全名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雍正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毫不谦虚的说,雍正的确也是这样做的。雍正帝在位十三年期间,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以下改革: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军事上,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政治上,整顿吏治,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改善秘密立储制度,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

清史专家杨启樵说:“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的整饬,满清恐怕早已衰亡。 ”“有人说他雄猜阴鸷,是否如此姑且不论,但在位十三年中,宵旰焦劳,勤于庶政确是事实,在政治上有一定的贡献,但为期过短,遽尔暴卒,留下尚未完成的任务;即使已经施行的,由于“人亡政息”,反而引起流弊的也有。正如遗诏中所说:‘志愿未竟,不无微憾’。他如果像乃父康熙那样的寿考,多活十一年,政局就会不同;要是像儿子乾隆那样的长命,多活三十一载,政治上变化之大,自不在话下——夸大的说,也许因而改易了此后中国的命运,亦为可定。”

纵观雍正王朝,雍正本人是有作为的、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贡献的君主,而雍正朝,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之治,使康雍乾三朝持续发展,成为清朝的鼎盛时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冯佐哲说:“雍正帝是一个卓越的实用主义政治家。”

如果胤禛像他儿子弘历那样长寿,也能成为一代雄主吗?

雍正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可惜在位时间太短了。他和弘历比较,他比儿子强得多。

如果胤禛像他儿子弘历那样长寿,也能成为一代雄主吗?

雍正帝虽然只活了五十七岁在位只有十三年,但他还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乾隆帝固然长寿活了八十九岁在位有六十年,谁又敢说他比自己的父亲雍正帝更好呢?雍正帝勤于政事致力于整顿吏治推行新政为后世留下了充盈的国库,而乾隆帝时代吏治腐败国家衰败和他的父亲比差的太远了。

九子夺嫡中取胜继位雍正帝本就不平凡

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文治武功都达到了清朝前期的巅峰水准,只可惜他晚年时候太子因失民心两次被废造成了九位皇子争夺储君的混乱局面。由于大臣们结党营私造成了吏治腐败严重,以明珠索额图为首的两大权臣相互倾轧,党争导致官场乌烟瘴气。

《正说清朝十二臣》:明珠是康熙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人以"相国"荣称。他官居内阁,"掌仪天下之政",在康熙朝各个重大事件中扮演了相当关键的角色。
  • 1、雍亲王善于治国喜欢韬光养晦

康熙帝第一次废太子后重选太子,四阿哥胤禛选择支持废太子胤礽,对于势力庞大的八阿哥胤禩集团也联络示好。诸皇子为争夺储君勾心斗角,但四阿哥却韬光养晦不争不抢,这样的行动不但得到了康熙帝的认可还被加封雍亲王。

  • 2、胤礽复位后仍不思悔改后再次被废

康熙帝复位太子胤礽后,他不但不思悔改还挟嫌报复。对很多在其被废期间不支持自己复立大臣都进行了打压,同时他没有缓和与父亲康熙帝的矛盾,为了巩固自己太子的位置又进行了诸多活动,这些都加重了康熙帝对他的不满。

1711年胤礽再次被废,这次太子胤礽彻底的倒台了,八阿哥胤禩为争夺储君积极活动遭到了康熙帝圈禁的处罚,雍亲王继续沉稳待命等待时机。

  • 3、顺利继位大展宏图

雍亲王专心治国不争储君的谋略终于收到了奇效,康熙帝最终决定传位给他。八阿哥胤禩虽然势力庞大也上下联络但还是争储失败,只拿到了一个廉亲王的爵位。

雍正帝继位后就对康熙朝后期的诸多弊政进行了改革,同时启用十三阿哥胤祥对八阿哥胤禩集团进行了无情的打压,最终巩固了自己的皇位。

主政改革让国家走向了强盛

雍正帝继位时已经四十四岁,对于国家他有自己更加深刻的认识。为了改革弊政他首先整顿吏治,康熙朝后期吏治腐败党争不断,贫富差距拉大阶级矛盾尖锐,西北叛军不能剿灭导致国库空虚严重。

雍正帝登基伊始就说:“朕在 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面从背非,种种恶劣之习,皆朕之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较之古来以藩王而入承大统,如 汉文帝辈,朕之见闻更过之。”

1.整顿吏治

雍正帝时刻以整顿吏治为己任,他曾多从发布整饬吏治的通告,雍正帝决心通过整顿吏治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雍正帝积极革除官场事不关己的弊病,对于不体恤民意的官员直接革除。

在朝中极力打击结党营私对于党争给予了最严厉的处罚,对于朝廷中拉帮结派讲宗派师生关系的官员一律严惩,同时他讲求官员要务实勤政,要脚踏实地的办事情。

2、耗羡归公、清查亏空、摊丁入亩

清查亏空和耗羡归公有利的充盈了国库,对于官员的腐败和贪污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同时这项政策也有利于减轻老百姓的赋税负担。为了政治贪污雍正帝设立了养廉银,对于清朝官员薪俸较少给予了政策弥补,这个政策也让雍正朝的官员变得比较清廉。

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将丁银摊入田亩,较彻底地废除了官僚豪绅的免税特权,无田的人民不再纳丁银,纳地丁银的人也不再服徭役,从而简化了税制是中国封建税收制度的一个进步。它从根本上削弱了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的束缚,其结果使得人口不断增长,垦地逐渐增多,生产得到了发展。

结语

雍正帝虽然仅仅在位十三年,但国家在他的手中逐步走向了富强,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乾盛世的重要阶段,雍正帝对国家的贡献是非常明显的。虽不长寿但终究可以称之为亲政爱民的好皇帝,比起儿子乾隆帝那真的是强百倍。

如果胤禛像他儿子弘历那样长寿,也能成为一代雄主吗?

雍正本来就是一代雄主。

雍正虽然在位仅仅十三年,夹在他老爹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和他儿子乾隆在位六十年之间,显得比较单薄,但是他的功绩是丝毫不逊色前后两人的。

康熙驾崩之后,留给雍正的江山并不像表面那样辉煌,国库是严重亏空的。并不是说因为康熙晚年国库亏空,他就是一位昏庸的君主,恰恰相反,正因为康熙帝的圣明,他有很多大事必须完成,比如亲征葛尔丹、统一台湾、削三藩等等,这些是势在必行的工作,如果不做好,留给子孙的将会是无穷的后患。

康熙做完这些事,就有一个好的环境让雍正一心搞发展。雍正没有让辜负康熙的一番苦心,他仅仅用了十三年时间,就攒下了殷实的家底。

都说乾隆是一个超级败家子,这一点没错,谁叫他有这个资本败呢?雍正就给他的遗产,让他对钱没有一点概念,尽情挥霍,他六下江南,留下多少风月传说?扩建圆明园,何等潇洒快活?说起“康乾盛世”,其实最大的功绩应该是康熙和雍正两人建立的。

你觉得雍正和乾隆相比较,谁更配得上一代雄主的称谓呢?

如果胤禛像他儿子弘历那样长寿,也能成为一代雄主吗?

个人观点,这个是肯定的,康熙年间战争频繁国库亏空巨大。表面上繁华似锦,实际情况确是暗潮涌涌。各地州府贪官横行,府库十库九空,面对这样的局面,康熙也是有心改革。无奈身不由心,怕改革到一半自己身体坚持不下去,会适得其反。也就把这一巨任寄托于后人了,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康熙也考虑到如果不找一位狠角色就很难把这一任务完成。在众皇子中康熙认为只有号称(冷面王)的老四胤禛能完成这一任务。(至于有说传位给老十四我认为这也是有人故意抹黑他的)。雍正即位后也没有辜负康熙的期望,以钢铁一样的手腕进行了一系列大刀破斧的改革。使当时的政治风气焕然一新,国库也得到充盈。但在常年的改革中身体也是积劳成疾,患有严重的肺部疾病,当了十四年的皇帝就撒手西去了。由于在改革中方法过于残酷,在弟兄们之间的问题也没有妥善处理好,(粘杆处和血滴子更是让人闻风丧胆)以至于后人对他颇有微词。

如果胤禛像他儿子弘历那样长寿,也能成为一代雄主吗?

在满清朝廷里,最能干的皇帝就爱新觉罗.胤禛他是在中国历史上都数得着的勤劳皇帝。正是由于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了满清朝廷的延续。但是作为一个封建帝王,他的精力和体力消耗极大。这个也是他过早猝死的原因,爱新觉罗家族应该是有家族遗传病,皇太极猝死,多尔衮也是猝死,再加上胤禛。爱新觉罗家族应该是有家族性遗传病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