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印军武器装备都是“万国造”,为何印军装备迟迟不能全面国产化?

印度在这方面是个奇葩,他们的民族性里,好大喜功是个极为突出的问题。

印度政府在强调“国产”方面确实下了不少苦功,搞国产装备,设计国产武器,拉国产生产线,很多东西都强调国产化,国民也对“国产”的东西表现出强烈的爱国心。

常说有多大能耐做多大事,心比天高的印度政府忽略了印度只是个发展中国家,他们毕竟在工业生产和科技研发上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自己又不肯正视这些差距,踏实的一步步走自己的发展之路,生怕东西看起来落后。结果搞出来的东西不是过于超前,研发陷入困局,就是修修补补总存在这样那样的BUG,大部分印度装备都存在驴屎蛋外面光的毛病。

印度的国防部在这里面起到了很坏的作用,他们崇洋媚外,看不起自己的武器,国家研究出新产品他们看不上,标准直接对标国外的东西,大有“你造不出来XXX那样的东西就赶紧进口别哔哔”的模样。

这种态度就很无奈了,低端一点的东西军队不肯用,高端的国家又憋不出,军队毕竟要打仗,况且对面还有个虎视眈眈的巴基斯坦呢,身架放低了印度人民也不肯啊?

对印度军队来说,买武器是最好的,洋气、实用、毛病少,很快就能通过堆砌洋武器提升战斗力,至少面子上不会差,而且军队的高层和一些官员勾结起来,还能从大批的武器进口中赚取“好处”,谁不喜欢?

就拿战斗机来说,印度国家工业实力毕竟就那样,脚踏实地的积累少,科研能力并不高,实在是研发不出真正高性能的战斗机,所以他们通过购买先进战机维持国家防空能力无可厚非。只是一会儿幻影,一会儿SU30,一会儿又阵风,吃着碗里看着锅里,F16还没吃到,就又冲着F35舔舌头。

购买外国的就购买吧,偏偏他们的航空技术实在太差,又不肯把战机送回去保修,一概保养都交给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负责,结果这家公司修过的战机统统都成了高危物品,飞行员是飞一架摔一架,许多年都没点长进。

印度自己还引进了生产线,自己组装SU30MKKI,结果故障多不说,组装速度比俄罗斯生产还满,价钱比购买原装版都贵,军方是不停的唱反调。

印度人一方面对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恨铁不成钢,一方面把问题丢到国外,认为是人家的飞机不好。好,俄罗斯SU27飞机不行,那就买法国阵风。

这下把军队给美死了,一堆贪腐弊案操作,36架阵风居然花了80亿美元,还要7年才能收货。一直到2018年第一架印度版阵风才出厂,而当年的官员早已抓进去一堆。

有了阵风,SU30的生产线就又给荒废了,等到生产周期完毕,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苏霍伊生产线将不得不停工,这一停,印度的“国产”战机就等于完蛋了,政府是急得冒泡,可LCA“光辉”始终得不到军队的验收,又能怎么办呢?怪自家孩子没出息?

逼急了,政府只好开了二线,从美国拉来F16生产线,企图让塔塔公司再开个战机制造厂。

政令如此颠三倒四,发展如此没有规划,还夹杂着贪腐和小动作,技术实力又不行,印度人的航空也就只能靠买来当家,买来买去,把自己买花了眼。

其它的大多数东西都是差不多的套路,反正印度愿意为此付出金钱,又不能降低战斗力,万国装备并不出奇。有这些“先进”装备顶着,国产装备哪有出头之日?

有人说印军武器装备都是“万国造”,为何印军装备迟迟不能全面国产化?

只能说印度自己也很希望主战装备能全面国产化啊,绝对不存在只爱“万国牌”的情况。主要原因还是印度本国的军工企业,无论是研发能力,还是生产能力都无法满足印度军方的要求。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正常职能,印度才不得不选择对外采购主战装备来武装自己的部队。

如果完全依赖印度军工的国产化装备,那么印度军队恐怕现在连最基本的步枪都装备不齐。印度国产的英萨斯步枪自装备以来就一直存在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逼得印度陆军不得不对外招标采购新型步枪来替换英萨斯。国外枪械使用的弹药,印度自己的工厂也无法提供足够的数量,一有冲突就要对外采购。产能都不足,指望完全国产化的话,印度军队就只能一年打一周的战争,然后就没弹药了,可以直接投降了~~

对于主力战机的研发,最著名的就是LCA战机。可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直到2018年,这款印度号称国产的LCA依然没有进入到大量生产的阶段。印度本身还在为年产8年而努力着~~~像运输机、预警机、加油机这样的空战装备印度更是无法搞定,只能依赖国外产品。设计的能力都没有,用啥国产化?

另外,印度采购武器还不希望被一家独霸。因此能看到印度空军俄欧美三系机型都有。心疼印度地勤10秒钟~~

印度可能发展的最好的就属弹道导弹武器了,不管性能如何起码烈火系列最远的型号已经可以打到5000公里以外,这也是妥妥的战略杀器了。

而对于陆军来说,起码到现在印度的主力战车与坦克还都是俄制产品。本国的阿琼坦克也是耗费 了30多年时间研发后,被陆军评为不适合作战。因此印度军工将重心转向阿琼 MKII还有下代坦克,希望能获得军方的订单。现在的主力则是俄制的T-90S。而早年则是T-72M1型坦克。

海军方面的主力战舰,虽然已经陆续下水了不少国产战舰。但是其舰载雷达、武器、电子系统几乎都是进口货。正在建造的航母,因为外国供应商的延迟交货,建造时间已经超过了9年接近10年,依然没有完工,网友调侃印度航母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变化,讽刺印度航母建造的时间太长了。预计这艘航母能在2023年进行首次海试已经是最乐观的评估了。

对于防空导弹来说,印度也开发出不少国产的导弹武器,阿卡什、特里苏尔、毒蛇等等。每一项导弹武器都用耗时10余年。阿卡什本意是一款中程防空导弹,最终射程被缩短到近程导弹的水平,中程导弹体积与规模,只能起到近程导弹的水平。印度陆军真是欲哭无泪,既然这样,那就还是外国货吧~~所以S-400防空导弹被印度愉快的大价钱采购而来。

有人说印军武器装备都是“万国造”,为何印军装备迟迟不能全面国产化?

说到底,事物都有两面性。由于印度在国际上很容易买到各种先进武器,这使印度国造失去了动力,对买有了一定的依赖性,长此以往,自家的功能逐渐退化。印度也想自造,但那不是一下子能改变的,要有工业技术基础,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国际形式又不容许拖延许久,印度现在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挣扎,这个局面目前还看不到起色。

有人说印军武器装备都是“万国造”,为何印军装备迟迟不能全面国产化?

印度国内的军工研发生产制造能力不强,只能以此花钱填补空缺。绝不是印度像这样。要知道万国造这种情况,可是会把后勤弄的,想打人的。

有人说印军武器装备都是“万国造”,为何印军装备迟迟不能全面国产化?

其实,回答印度武器“万国造”,迟迟不能国产化这个问题很简单。首先,印度的体制在政治上形不成真正的互相制约,腐败严重,军队高层通过国际采购武器,可以获得巨额回扣,因此,军队高层往往以国产武器质量不过关,不愿意采购国产品牌;其次,印度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工业门类不全,卡脖子环节多,各设计研究院形不成合力,;第三印度的材料工业是最大的短板,军工武器国产化的基础是材料和加工,而印度的机车工艺精度不合格,同时机床数字化才刚刚起步,根本不能满足现代武器加工要求。第四,印度教育普及化落后,文盲率高,产业工人素质相对低,对质量重视不够,同时继续教育也跟不上,技师严重短缺。更关键的是科学家奉献精神不够,大部分印度裔杰出的科学家,都不愿意回国贡献,都在为别人工作,享受优渥的西方生活。第五,印度和中国比较的话,韧劲不够,中国人干一件事不论几代人都会持之以恒,一定干成功。印度人一旦失败就想走捷径外购,没有韧劲和容忍失败的宽容。第六,印度政府和人民对历史的辉煌和大国的尊严不切实际幻想,和中国一直在攀比,虽然自己不能设计和生产高精尖武器,但中国有什么高精尖武器自己再高的价也要买什么武器,唯恐落后于中国。这些综合原因导致在印度军队武器成了万国武器库,也始终制约着武器国产化进度和精度。

有人说印军武器装备都是“万国造”,为何印军装备迟迟不能全面国产化?

这句话并不无道理,我们看看印度这个国家,之前说造航母的,都多少年了,就造了个船头。印度这个国家首先是经济跟不上,然后就是人才技术不行,第三是综合国力不足,第四武器长期依赖进口,从战斗机,舰船,防空导弹,基本都是靠购买而来,要不就是跟美国买这个,就是跟俄罗斯买那个。印度想要全面国产化,只能说任重而道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