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是用什么方法麻痹斯大林发起对苏联的闪电战的,你怎么看?
斯大林可没有被麻痹住,二战的一切行为都有因果因素,希特勒对苏发动闪击战虽然让许多人一时间回不过神,但实际苏德双方从瓜分波兰开始,就已经处于互相提防戒备的状态,不存在什么麻痹问题,只有谁先进攻谁。
30年代的欧洲爆发了许多事件,1933年希特勒上台,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1938年英法强迫捷克割让苏台德给德国,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9月,德军踏过比利时进攻法国,欧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
这些东西简单的写上去,就是个年表而已。但是只要略一结合历史,就能分析出欧洲当时的局势——希特勒上台以后,德国军事扩张迅速,而英法奉行的绥靖政策却希望法西斯祸水流到东边去。法国干脆加紧建设“马奇诺防线”,他们认为一堵高墙就能打消掉德国的野心。
英法的这种绥靖政策是以牺牲东欧利益为代价推行的,特别是原奥匈帝国区域。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奥匈帝国解体,这个大国分成了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许多旧领地则被罗马尼亚、波兰和赛尔尾牙、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组成的南斯拉夫王国还有意大利占领。
这一切无异对二战埋下了火种,混乱的奥匈帝国地区刚刚分裂,局势混乱得犹如中国的军阀混战。英法等大国纷纷插手其中,充当某些势力的后台。而谋求崛起的纳粹德国,自然也不会放弃这块有着许多同文同种文化的肥肉。
纳粹德国一方面通过经济手段和正面宣传麻痹法国,一方面通过外交和上层交流结好英国,剩下的第三只手则近乎明目张胆的掏摸着原奥匈帝国的领土。他们联合了意大利这个地中海上的大势力,通过亚得里亚海的争议,深入到原奥匈各国的政治和冲突之中。
德国很快就通过打民族牌合并了同文同种的奥地利,继而爪子伸向更远的地方,通过东欧各国的矛盾,不断排挤出英法的势力,打入自己的桩子。而这个时期的英法不仅没有阻止,相反有点乐在其中,他们认为牺牲掉一点东欧的小国没有什么,一方面可以让德国陷入混乱的泥沼,一方面则可以让东边咄咄逼人的苏联与德国冲突。
英法自从36年西班牙内战后,对于苏联的威胁感就比德国更大,起码30年代的希特勒还保持着一种“英明政治家”的和熙形象,他的国际声望非常高,远超过东边那个红色帝国粗鄙的格鲁吉亚矮麻瓜。
因此,德国所做的一切被无视了,被德国染指的地区也被和谐了,哪怕德国整合了奥地利后,已经拥有了军工实力翻倍的实力,他们仍然在“培养德国东扩”的准则上不断给予退让,哪怕再搭进去一个捷克斯洛伐克也在所不惜。
希特勒很聪明的了解到英法退战、避战的痒点,他也顺其自然的开始铸造纳粹党的强大,不断掀起欧洲的法西斯风暴和民族主义。同时毫不留情的咀嚼着奥匈帝国的残躯壮大着自己。
自以为聪明的英法还没意识到怪兽已经被养成,这个怪兽也确实冲着东边一路而行,“把法西斯洪水引向苏联”进行的非常顺利。
希特勒在1938年于世界舞台上表演了一出经典的“法西斯扩张”,这台戏后世被称为“慕尼黑阴谋”,它深深折射着英法的无耻和德国纳粹的贪婪和张狂。
1938年9·18,没错,对捷克人来说这也是个悲惨的日子。英法在这天商定:“捷克苏台德地区凡日耳曼人口占比50%的区域,统统划给第三帝国。”
英国首相张伯伦甚至公开对记者说:“英法不会出兵的,捷克斯洛伐克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为了世界和平,英国很赞同“苏台德自治”。”
希特勒并不领情,他的胃口进一步增大:“德国必须军事占领苏台德,捷克斯洛伐克所有说德语的地方都得归第三帝国统治!10月1日前必须解决一切问题!”
到9月26日,希特勒在柏林体育馆发布演讲,激动的声称:“10月1日如果苏台德还不交给德国,我,阿道夫就是第一个打进去的士兵!”
就连大洋彼岸的美国总统罗斯福,都悄悄写信给墨索里尼,要求老墨好好的帮忙平复希特勒的冲动,“和平、公正、建设性的解决问题。”最后,意大利在随后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提出了拉偏架的“意大利建议”,这为德国吞并捷克修了条高速公路。
哪怕当年法、苏、捷有“军事同盟”在身,说卖你就卖你。“慕尼黑阴谋”是个很典型的放纵德国的例子,当时整个能说得上话的列强世界,都在为希特勒的强硬让步,连脸都不要了。
这个时候,苏联人要是不知道西边在打什么鬼主意才叫搞笑。自从西班牙内战以后,苏联对西边的插手也一刻没有停过,奥匈帝国留在东欧的地盘他们比德国表现的还饥渴。英法的国际政治预测和操盘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些都是几百年鬼精鬼精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
斯大林也不是傻子,他在37年就提出要“共同抵抗燃烧军团...哦不..纳粹法西斯的进击”,但西方那群张伯伦们统统用冷屁股对待,谁都不接话茬。“开玩笑呢!德国人就是冲你去的,我们推过去的!”为此,斯大林剩下的只有愤怒,以及独自深深的戒备,他哪里会麻痹大意!
苏联人做出的政治决策是——与德国先穿上一条裤子,保持表面上的善意和合作,同时建立缓冲区域赢得时间,等西欧人利益丧尽,憋不下去的时候与德国发生矛盾冲突。他们迅速在“慕尼黑阴谋”后,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为此,斯大林在国内明确作出了“争取时间和空间以应对未来德国法西斯可能进行的军事行动,并尽力避免被首先卷入战争”的策略。遏制纳粹?我遏制个腿腿!纳粹搞大看谁先死!
于是本着“深入交换意见,加强了解合作,发展双赢”的合约精神,苏联和德国一起瓜分了讨人嫌的波兰。其实瓜分波兰这档子事儿,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在1772年就做过,波兰被他们搞亡国123年之久(要不哪来那么多游船上的钢琴家)。如今换成苏德,还是原来的包装,还是原来的味道,这事儿喜大普奔,大家门儿清。顺带也是苏德双方的一次互相试探。
1939年9月,捷克“被保护”周年,德国入侵波兰,苏联迅速跟进占领了一半波兰,还表示:“我们这么做是要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
苏联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投入了事实上的二战。关于二战的开始,各国众说纷纭,俄罗斯喜欢把二战写成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英法德比荷等西欧国家则喜欢写成1940年5月的法国战役或“西方战役”(Westfeldzug),中国认为是77事变;美国人认为珍珠港才是二战爆发点,各个民族和国家不约而同的将自己受伤的时候作为了战争的起点,但对于波兰人,9月1日就是战争开始的时候。
苏联并不是什么人畜无害的“正义帝国”,斯拉夫民族虽然被称为“战斗种族”,实际打仗稀松,开疆扩土的欲望却是一等一的强烈。在德国不断东扩的同时,苏联也早就在进行着“东方战线”的发展。整个30年代完毕,苏联的领土扩张了46万平方公里,人口增加2200万,扩展边界400公里。
这种疯狂的吃相,还是别骂希特勒的疯狂与张伯伦的祸水政策了。斯大林哪里需要什么麻痹?除非苏联停止扩张,或者北上弄芬兰、南下弄土耳其,否则他们只剩下趁机PK第三帝国一条路可走。希特勒选择的不过是先下手为强罢了。
反而希特勒在那个时候有点胆战心惊,他很疑虑于苏联人的信用。毕竟二者之间的协议在制造出波兰这个缓冲区后,已经没有太大价值了。
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定,这个时候苏联还做幻想是不可能的,毛熊向来不是善男信女,它的反应也表明了自己的准备工作:在1939年的诺门罕暴揍日军后,苏联反而在1941年4月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停止了援华、缓和了与日本的关系,与日本一起挖起了石油。
所以我们看到了奇怪的一幕,斯大林重兵压境,统统怼在边界,却又没设置出多少防御性的纵深。德军一个闪击,空有密度没有深度的苏军阵型就被分割突破。毫无准备的官兵们被几十万几十万的被俘虏,因为他们即将得到的命令是突击,而非原地防御,否则工事都做几层了。
苏联人根本没有对外部的进攻松懈,1940年以后已经是个极度危险的关头,苏联即便不防备德国,也会防备卷土重来的芬兰人。事实上1941年“巴巴罗萨”发动后,芬兰地区也将准备好的部队投入了战场,只是他们不愿意跟随纳粹的铁蹄,用坚定的中立态度避开了纳粹的裹挟。
德国40年的法兰西战役也许让斯大林松了口气,希特勒如他所构想的那样与英法翻脸,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但也许就是这件事太乐呵了,让苏联反而放松了一些警惕,他们只做好了“摘桃子”去打人的姿势,却没有做好挨人打的准备。
但整个战略上,斯大林和苏联是绝无任何被德军麻痹的可能。他们只是看着德国与英法殴斗,正要下手渔翁得利的时候,让留了个心眼,先下手为强的德国人反手一巴掌给扇了。
希特勒是用什么方法麻痹斯大林发起对苏联的闪电战的,你怎么看?
苏德战争前,德国用了很多招数欺骗苏联,首选就是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当时,国家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相近,关系不错,经贸往来很多,很热乎,德国还让苏联参观坦克工厂,两国打得火热,德国占了莱茵区,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两国合谋商定瓜分波兰,苏联占了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还有芬兰局部地区,两国非常默契,。直到战争开始一两天后,斯大林还半信,。
希特勒是用什么方法麻痹斯大林发起对苏联的闪电战的,你怎么看?
当然,现在我们一般来讲都会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希特勒为什么不去进攻英国,反而去进攻前苏联呢?
斯大林当时也是这样的疑问,所以看到纳粹德国说提出计划,也就是巴巴罗萨计划想要进攻前苏联的时候,他笑了一下,斯大林知道希特勒曾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他也知道希特勒特别清楚两线开战对于德国人会有怎样大的一种作战压力。
除此以外,德国人还和当时的前苏联展开密切的外交关系,这一点跟当时日本和美国没什么两样,日本人还派出自己的外交使臣去做蘑菇战术,纳粹德国不断地从前苏联进口大量的大豆啊,或者是粮食作物。与此同时,前苏联还派出军事观光团到当时的纳粹德国进行军事技术上的交流。此时此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笔迹还没有干。斯大林根本就不会相信纳粹德国敢和他开战。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每天德国从西海岸开出36班火车班次去运输大量的德国作战士兵和作战物资。到达东线,与此同时,发给西线的那些所谓的海狮计划的那个进攻英国的这个作战计划,虽然一直在发,但事实上每个德国人手里面还附带着一本如何快速的学会前苏联语言的一个小本子。
除此以外,斯大林虽然也想进攻纳粹德国,也就是所谓的雷阵雨计划,但是前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如果说这个时候跟纳粹德国去对拼的话,两个国家的实力还属于同等档次,(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德国吞并法国之后,工业实力也差不多和前苏联持平,战争只有在两个国家实力差距最大的情况下才能够引发,此时此刻,前苏联的国力在不断的增长,并且不断的开始和纳粹德国拉进或者是拉开距离,这个时候对于斯大林来讲,如果说贸然的将前苏联导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必将承受纳粹楼高百分之百的怒火。
陆军就是纳粹德国最强的军事力量。如果说真的在这个时候引发了前苏联和纳粹德国之间的战争,那么前苏联的斯大林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傻子,他签《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根本连屁用都没有!
所以说,无论是碍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面子,还是前苏联本身国力的情况,前苏联都不应过早的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点,斯大林心知肚明,希特勒也心知肚明。
所以希特勒进攻前苏联是挑对了时间!但是后来在进攻莫斯科这个问题上发生了偏差,最后导致德国人和胜利女神擦肩而过。
所以我经常说一句话,运气不是你实力的一部分,但是确实是成功的一部分!
希特勒是用什么方法麻痹斯大林发起对苏联的闪电战的,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分享一下我知道的史料。
苏联和纳粹德国双方都心里有数,知道对方迟早会兵戎相见的。只是斯大林没想到希特勒翻脸比翻书还快。
据苏联与会者回忆,在纳粹德国与苏联商议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时候,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普曾提议,将两国互不侵犯条约的时限定为100年。结果斯大林觉得太不靠谱,说后人看这段历史的时候会如何评价我们呢?100年太草率,先10年吧。
1939年8月23号签订,有效期10年。同年9月1号德国闪击波兰;1941年6月22号德国开始闪击苏联。
希特勒是用什么方法麻痹斯大林发起对苏联的闪电战的,你怎么看?
巜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两国秘密商定,瓜分波兰,划分东欧势力范围。苏联取得德国默认,得以侵占爱拉立三小国及比萨拉比亚。贪欲得到暂时的满足。体胖心宽,静心调养。细细咀嚼刚到手的猎物,好不惬意!
希特勒是用什么方法麻痹斯大林发起对苏联的闪电战的,你怎么看?
采用声西击东的手法来蒙蔽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前,法西斯德国的宣称机构,连篇累牍的高喊苏德友谊牢不可破,再三扬言要“打到英国去,活捉丘吉尔。”德军煞有介事的在法国沿海举行登陆演习,做出一付要登陆英国的样子。而事实上,德军却秘密的集结到苏波边境、苏罗边境一线,并把芬兰拉进了朋友圈,怂恿芬兰在德国对苏联突然袭击时,和德国一取进攻苏联。面对被世人看到的德军东移,纳粹说这是为了“更加隐蔽的入侵英国。”为了更好的麻痹苏联,德国高层下令德国驻苏使节出席了1940年的苏联国庆。同时,向苏联出口苏联急需的武器和机器、钢铁等物资。
但是,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英国、在日本的苏联间谍左尔格、中国共产党的高级情报人员阎宝航等,以及德国高层人员无意中透露出来的情报,都送到了克里姆林宫。
但斯大林对这些情报半信半疑,对德战争准备并不十分积极。直到苏德战争爆发前的一个星期,苏联的喉舌:《真理报》还发表声明,说6月22日德国将突袭苏联的消息,是错误的,是别有用心的人在挑拨苏德关系!苏联方面的迟疑犹豫,是造成苏德战争初期,苏联丧师失地的主要原因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图片创作者及始发媒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