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进出港口时,为何水兵要站在甲板两侧表示感激和敬意?

海军是古老的,亦是特别讲究传统和仪式的军种,当它穿行于大洋之上时,代表着移动的国土与国家的荣耀。无论是把舰炮架在别人海岸坚持用真理说服人,还是挂满彩旗与鲜花彰显国力,都是海军最乐此不疲的事情。

我们的辽宁号进出港时,水兵们遵行的也是一种古老的海军仪式——站坡。

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站波”、“站泊”、“站桅”、“海军舰上分区列队仪式”等等。这个词英文写作“man the rails”,大致意思就是“人肉围栏”。

这种行为据说最初源于维京人海盗的习俗,他们会在“友好”访问的时候将船舷的防盾拆除,仅留下毫无防御能力的空甲板,然后船员摆成人墙站在上面,表示自己人畜无害,将勇气化作真理去折服对方——花姑娘!财宝!不然PK!

不过,现代人可没过去那么无聊,历史的沙尘早已将一切曾经的獠牙化为简单温和的礼貌。许多国家海军对“站坡礼”扩展得越来越松,也越来越符合这个和平年代的温情与浪漫。你看,2004年“企业号”航母进入诺福克海军基地时,官兵们站坡时挂起了条幅喊娘。

种花家的军舰挂不出美国人那种灵堂挽联一个色的横幅,我们更乐意表达和平与友谊。

估计是受了北欧人的刺激,当西欧人的大航海时代到来后,“站坡”也成了入港的仪式之一,故而也称“站泊”。除了在己方港口炫耀荣誉外,在他国港口也代表着“我的船员都上甲板了,哥不打你们主意,就给你们看看老子多牛逼”的意思。

当然,这种表达是含蓄的、礼貌的,总结起来就是军舰的1、2、3套入港仪式——1.挂满旗:“旗号作废,无法指挥人里应外合。” 2.鸣礼炮:“炮膛已清空,现在真理没办法发射。” 3.船员统统上桅杆、上船舷排排站:“人都在这儿了,无法升帆,跑不掉你放心吧。”

这种内容有点西方人请客喝酒时,怕对方下毒,互相把酒水往对方杯子里匀一点,最后发展成“干杯”差不多。“站坡”发展到后来成为了约定俗成的军舰仪式,不作不舒服斯基,大家都是体面人儿。

现在大概知道了吧?《加勒比海盗》里的杰克斯派洛船长,驾着那艘随时要完的小船入港,其实也存在着致敬意味的“站坡”仪式,只不过这只是他一个人的,亦只属于一个光杆船长的信念挥发。

想想过去,风帆战舰擦肩而过,船舷和桅杆上布满了油光精壮的大汉,在碧蓝的波涛中投射出起伏如山的身影……咳,当年无敌舰队出港时好像也是这么做的。

现代海军的礼仪大多继承自帝国主义横行海上之时,通过对海权的争霸和新航道的开辟,西方列强迅速崛起,统治了世界好几个世纪。现代人传承了这些内容,使之成为国际通行的海上礼仪。

我国是在2015年左右颁行《海军礼仪规范》(试行)时才确定了完备的相关礼仪规范,其中“站坡致意”属于仪式范畴,并明确范定了1、2、3级礼仪。这也就是辽宁号入港水兵们站坡的由来。

按照操典规定,我国的站坡称为“舰艇阅兵分区列队”,属于舰船上最隆重的礼仪,主要用于礼仪性入港与接受首长检阅所用。海军官兵需要按照规定的区划和次序,顺左右舷面向海面分区列队,呈单行等间距站好。有些船型特殊的也可以站在规定的分区位置上,或者按照甲板层次列队。特殊情况可以在舰艇的单侧列队。

注意,分区列队要与舰上检阅列队区别开,舰上检阅有另一套规定,例如仪仗队人数、站立的行数等,辽宁号最高是49人,普通驱逐舰只有17个人,大驱到25人。

相关的礼仪其实海军中早就有,只是过去大多是依葫芦画瓢,没有像如今这样,以7.4万字的细节进行规范。目前最容易看到的航母站坡是美国海军的,他们航母四处跑,四处耀武扬威,只是水兵们似乎也站的膝盖酸了,远不及种花家海军笔挺严肃。

墨西哥海军的“夸乌特莫克”号风帆战舰,是如今领略大航海时代水兵们站坡仪式的好材料。这艘船曾经访问过青岛,为青岛人民狠狠的表演了一把站坡。只不过这些墨西哥海军学员们都绑上了保险绳,保护了生命安全。

可见古代的站坡其实是有相当危险性的,也只有那些熟悉了海浪,把军舰当家的积年老水手才能漂亮的完成这一切,否则生瓜蛋子总会上演几出现场惨叫跳楼的戏码,砸场子不说,还平白丢了己方的脸。可见,古代能展现桅杆站坡礼仪的军舰,是多么的了不得。

那么,现在你明白水兵们站在军舰两侧是干啥了??

航母进出港口时,为何水兵要站在甲板两侧表示感激和敬意?

航母进出港时水兵们站在航母甲板两边表示站坡仪式,同时向周边人群自己没有敌意的意思,所以说,没有带任何武器,站在中间,表示致敬! 欢呼,招手,让所有人能看得到并没有动武的意思。

航母进出港口时,为何水兵要站在甲板两侧表示感激和敬意?

不仅仅是航母出港,很多其他军舰出港也都有站坡礼。

而且军舰进出港的时候不一定要水兵站在甲板两侧。水兵站在甲板两侧也不一定非要军舰进出港时。

水兵站在甲板两侧是一个海军礼仪。

海军作为一个最古老而且是最高贵的兵种,海军的礼仪很多。水兵站在甲板两侧用海军术语讲叫做“站坡致意” 是表示无敌意的意思——我的所有战斗人员都离开战斗岗位、站在你看得见的地方。我们没有动武意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海军的一个特有礼仪。

讲两个爱国的军事爱好者爱听的故事。——不站坡和赶紧站坡的故事

大清光绪十二年,北洋水师的定远号铁甲舰在日本长崎加油补给。由于水兵和当地人争夺一个妓女打架斗殴大清水兵被抓至警察局。舰上水兵立刻褪啦炮衣要炮轰长崎。后经过多方斡旋铁甲舰撤走,但撤走的时候不仅没有站坡致意,而且还一直炮指长崎港。这是出港不站坡的。大清威武。

第二个故事是 在长崎嫖妓事件后的100年,我国舰队出访东南亚三国,期间印度的戈达瓦里号护卫舰尾随跟踪勘查。当得知舰队中指挥官为中将军衔的时候戈达瓦里站坡致意。这是不在港口进出的站坡致意——赶紧站坡。

航母进出港口时,为何水兵要站在甲板两侧表示感激和敬意?

崤山小虎第130条问答。

航母进出港口时,水兵站在甲板两侧是一种礼节:站坡仪式。

那为什么会有“站坡仪式”呢?

有两种版本的说法。

一、在帆船时代,遇到重大人物造访时,全体水手必攀于桅杆之上,听随号令对来访者高声欢呼,以示敬意。后来,桅杆消失,便改为站立甲板上欢呼。最后固化成站立甲板两侧,以示敬意。

二、还是风帆时代,两船相遇,为防不测,所有船员站立甲板上,以示放下武器,开示友好。这样便能顺利会船。后来流传开来,便成了站立甲板,以示没有敌意。最后便成了站立甲板两侧,表示友好善良。

不管哪种版本,水兵站立甲板两侧都表示的是敬意、友好、善良。今天这种含义可能更丰富,有感激、致谢、友好、和平、交流、美观、礼节等等内涵。

当然了,不止航母进出港口,所有的军舰进出港口时都会举行“站坡仪式”。

而且也不仅仅是进出港口,在阅兵、友好军舰海上航行时、友军相互致意时都会用到这种传统的“站坡仪式”。

题外话:欢迎关注小虎,了解更多有趣的军事知识。

航母进出港口时,为何水兵要站在甲板两侧表示感激和敬意?

作为海军礼仪的一种,在军舰进出港的时候,水兵站在甲板的两侧,看似像是站岗一样,其实这是一种传统的海军仪式,叫做站坡示意。当然这种礼仪不只只是局限于海军中,只要是主要的欢迎仪式,军舰下水,海上阅兵等等重大的活动都会出现。作为一种最讲究仪式的兵种,海军代表着一个国家在大洋之上的荣耀和地位。

水兵站在甲板两侧仅仅是表示感激和敬意?传统的国际礼仪,古老的海军仪式,从古至今所有国家的海军都有不同的礼仪传统,甚至在中世纪的海盗都有,可以说这种礼仪展现了一个军队的勇气和严明的纪律性。

一般来说这种礼仪除了是表明感激和敬意外,还是用来表示自己没有敌意,军舰上所有的人都在甲板上,没有任何战斗准备。

最初这种礼仪起源于海盗的习俗,所有人都在甲板上,来展现自己的实力,用来威慑敌方,同时可以宣扬自己的海盗精神。

从海军进入正轨化以来,这种宣扬霸权的方式逐渐变为一种礼仪传统,用温和优雅的方式来表示军队的礼貌,除此之外还有鸣炮,军旗等等形势。

就像大家熟知的《加勒比海盗》中,杰克船长还重要关头一个人站在黑珍珠号上,代表了一个团体的信念。

航母进出港口时,为何水兵要站在甲板两侧表示感激和敬意?

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军舰出港或者归来时士兵会站在船舷两侧挥手敬礼,特别是在军舰友好访问国外某个国家的港口时更是如此。其实这是海军的一种礼节,最早是在早期的航海时代,当海上两艘帆船相遇时,为了表示互相之间的友好关系,所以船上的水手会升起船帆给对方让路,而且大家也都会站在甲板上挥手致意,就是为了表示自己友好和平的本意,表示大家是友好关系的朋友。虽然帆船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现在这一优良传统依旧在传承,不过意思更多了,比如军舰在出海或者返回港口的时候、访问国外港口等活动时船上的士兵也会站在甲板上敬礼,这是为了表达更多意思,比如从母港出海时,士兵站在甲板敬礼是为了告诉送别的亲人、朋友我出去执行任务了,很快就回来了;返回母港时敬礼是告诉前来的亲人、朋友我执行任务回来啦;访问国外港口时进港时是在表达自己所代表的国家的友好敬意,离港时是为了表示谢谢招待,告别的意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