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地面上用雷达而不用声呐?

在水中使用声呐是迫不得已的行为,地面上能用电磁波探测,为什么非要用不靠谱的声音探测呢?

众所周知,电磁波在水下的传播非常差,所以,依靠电磁波雷达进行水下探测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在潜艇应用上,无论是电磁波探测,还是电磁波通讯,都因为厚厚水层的阻隔,变得非常不实用。

相比电磁波,声音在水下的传播显然友好的多。故而在水下环境里,人类目前只能利用声呐代替电磁波雷达作为探测器,甚至必要的时候,声呐还能客串一把通讯器甚至是绘图器,通过超声波技术,可以像做“B超”一样,实时探测出地形。

通过被动声呐,舰船和潜艇能用“耳朵听”的方式探查到周围的声音,然后从这堆“噪音”中通过经验和辅助辨别手段探查出活动的物体。但耳朵听毕竟不可能那么精确,所以常常还会发生潜艇与鲸鱼搞混的事情。

在地面上不存在海水的阻隔,自然是电磁波的天下。电磁波可以笼罩全球,甚至直达宇宙,在应用上还有非常深远的前景可供发掘。在灵敏度、探测距离、分辨能力、抗干扰等方面都大大超过水下声呐。

同理,空气中的杂音远比水下多的多也复杂的多,纯粹依靠声音听取物体又能听到多远呢?现在的战机雷达,一百公里外就能发动超视距攻击。如果换成声呐,一公里外有什么情况都分辨不出了。

况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远低于电磁波,一架超音速战机很容易就把声音甩在了后面,等你通过声呐探测到动静,早就让人给打了。

为什么地面上用雷达而不用声呐?

这个问题很搞笑,雷达和声呐是两个概念的设备,声呐是在水中使用探测使用的,而雷达是在空中探索使用的,声呐和雷达都是靠反射波。雷达也分多种,二声呐也分多种,关于军事秘密,我们要保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