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在刘禅活着的时候统一中原,两个人的结局会怎样?
我认为司马懿其实是诸葛亮最好的镜子,他们有相当的一致性,完全可以作为对版进行解读。
诸葛亮常年把持军政大权,对外征战,对内训政,实际早已不需要看刘禅的脸色了。如果刘禅给个面子,还能清清爽爽下台,做个安乐侯。如果不愿,那就是再常见不过的刀光剑影了。
其实东汉末年到三国,诸葛亮和其余的“丞相”们,都存在大权独揽,专断独行,乃至作出了逾越之事的现象。
比较著名的就是曹操 (空一格表示尊敬),曹丞相除了挂有一个继承自董太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臭名声外,其余的方面和诸葛村夫做的是一模一样的事情。
司马懿其实也可以是丞相,只是他“固辞不受”,但那时干掉了曹爽的司马懿,不是丞相也是丞相了。他也做的和曹丞相、诸葛丞相一样的事情。
说起来,司马懿和诸葛亮其实个高度一致的人物,所以老王认为,若要假设诸葛亮的下场,便一定要参考司马懿这个人。
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有杜撰),司马懿是货真价实让曹操强行征辟的文学掾。
葛亮有七擒孟获,安抚南中的功劳;司马懿有平灭公孙渊,清扫辽东的伟绩。
诸葛亮有从龙之资历,司马懿更是先扶曹丕称帝,后成三朝元老。
诸葛亮白帝城受刘玄德托孤,司马懿亦是接受了魏明帝托孤。(《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为“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吾得见君,无所恨。”)
同是门阀士族的司马家更是和诸葛家有说不明道不清的关系,在老王看来,魏晋时期的门阀风流,就是从三国这个时代出现的苗头,士族门阀开始有了自己对天下的渴求。这更加体现了司马和孔明的一致性。
实际上司马懿虽然在后期篡夺了曹魏很大部分的权力,但他仍然以一个重臣和忠臣的身份逝去。诸葛亮在这方面没有比司马懿区别得了多少,甚至刘禅对诸葛亮死后的封号也显露出不以为然。
司马和孔明如果撇除掉细节方面的差异,其实根本是一种人,做了一种事,又在一个时代,成了一生之敌。
诸葛亮唯一和司马懿的区别就是他英年早逝,又死的突然,儿孙也没个中用的,或者说来不及做什么部署。
司马懿却活了73岁,曹操65岁死,刘备63死,村夫54岁死,曹丕在曹操后6年就死了,曹睿34岁死,他能熬,曹爽的事件又惊醒了他,所以做出了一系列的布局。
我认为诸葛村夫如果有这个时间和条件,又活的足够长,那么他定然是走向与司马懿一样的道路,即便他不走,他也会警惕之,并布局之,然后给儿孙制造一个机会。
在这种权力的斗争面前,是不需要讲什么重臣和奸臣的,作为对版的司马懿已经够忠诚了,而诸葛亮就仅仅因为白帝城的托孤和一篇“出师表”就真能代表着一个变换的时空么?
不过考虑到诸葛亮岁数不长,故事可能是这样的——诸葛亮平定天下后,班师回朝,遇到刘禅身边人作祟欲平衡权力,愤怒的诸葛丞相掀起了“清君侧”的行为,并拔除了张飞后代关联的一切外戚势力,顺带狠狠整治和收服了蜀中的本土派别,迁都长安,从此真正大权独揽。随后刘禅封诸葛亮为王,诸葛亮三次乃受。几年后,诸葛亮突然生病,溘然长逝。其子孙按照先前已经扩张开的势力,迅速的废掉了刘禅,建立了诸葛村夫国……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