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落地为什么要喊卧倒?到底是卧倒好还是蹲着好或者站着好?

关于这个,部队的训练内容是要求按条件卧倒的。但卧倒有许多说法。

遭遇对方炮火袭击的时候,如果搞不清状况,确实是第一时间卧倒,但第二步需要赶紧找掩体,比如弹坑、防炮洞、工事掩体等,哪怕一块石头,也可以让你躲过致命飞散的弹片。

如果有幸找了个坑躲进去了,那就不要卧倒了,得蹲着,长开嘴巴,捂住耳朵,可以大声的喊出来,以平衡气压,使自己受到的振动最小化。

当然战场上没那么多好事儿让你抱头蹲防,大部分情形为了躲避冲击波和四散的弹片人还是得趴着。但趴法不一样,不是紧紧的钻进土里,而是略微抬起胸部,让心脏和地面有个空腔,避免被震死。

如果遭遇的是空爆榴弹,那还是别趴了,头顶爆炸的东西,还不如快点跑,听天由命。

如果遇到重炮,对于重炮的冲击波而言,躲不躲意义都不大,一切都只能看命,基本被覆盖者必死。

遭遇炮击活下来后,简单确定下自己的情况,有没有眼睛模糊,耳膜痛,呼吸困难,头痛头晕,恶心,胸闷以及各种躯干疼痛,条件允许的话让卫生员做个简单的检查,有问题及早下去送医院,有可能救你一命。脑出血,脑震荡,心肺受损等问题有可能要一会儿才发作。

什么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机枪都是胡诌的,大炮谁都怕。老远一颗炮弹爆炸整个人都得突一下。

总而言之,先趴别乱,看准情况赶紧躲,有条件就做防炮动作,没条件还是赶紧跑,没地方跑就老老实实趴着听天由命吧。炮兵一打,最少都是一个基数,整个区域都要覆盖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