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外地,会经常主动和父母打电话聊聊吗?

从读大学开始就会要求自己每周给家里打一个电话,跟妈妈打个电话时间会长一点,可能是20几分钟甚至会聊到一个小时i跟父亲打电话的时间会短一点,报个平安、问他健康,大概就会这样。

后来工作了,这个习惯也没有改变过。

再后来我也当了妈妈,这个习惯一直在坚持着。

我知道他们一直都爱我,我也希望通过我的实际行动和电话视频,让他们感知到,虽然没有在一个地方生活,但我一直爱他们。

此前,许多年觉得是父母需要我每周给他们打个电话,报平安、报喜,让他们觉得安心。但是人近四十,我感受到我每周给他们打电话是希望看看他们,从他们那里汲取坚持努力的能量。

有的时候你以为是你在陪伴父母,其实是他们在陪伴你。[祈祷][祈祷][祈祷][飞吻][飞吻][飞吻]

你在外地,会经常主动和父母打电话聊聊吗?

会的

你在外地,会经常主动和父母打电话聊聊吗?

以前会的。每星期打一两次吧!问问父母的身体健康,问问家里有什么事没有。到父母生日的时候问候一下。现在不打了,因为父母早就不在了!我的手机打不到天堂里去!那里没有手机信号!

你在外地,会经常主动和父母打电话聊聊吗?

出门在外,不容易,时常联系父母,聊聊天,聊聊心事,可以让父母知道,别让父母担心

你在外地,会经常主动和父母打电话聊聊吗?

父母在,不远行,游必有方。显而易见,这个观念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无论你是风华正茂的青年还是事业有成的壮年为了工作生活,养家糊口只能满世界打拼。

子欲养而亲不待。不知令多少人心酸落泪,唏嘘不已!然而,有多少人能理解天下父母心?父母的那份牵挂,甚至唠叨情真意切夹杂着无奈的思绪。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十八岁参军入伍,可谓少小离家,那时候的我意气风发,父母也还年轻,凭着血气方刚一腔热血为实现人生理想拼搏进取,根本无暇顾及父母的感受,只有遇到崎岖坎坷或受到委屈才向父母倾诉,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慰藉。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岁月不饶人,转眼我也到了天命之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意识到父母期盼儿归的迫切心情。

我的父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而我尚不到退休年纪,每年除节假日偶尔走马灯似的走一遭,根本没时间侍奉膝前。

我给自己制定了一条硬规,无论多么忙,多么累,每周至少两次主动给父母打电话,一般半个小时的视频聊天,哪怕东家长西家短的闲扯。只要父母高兴,沿着他们的话题饶有兴趣的倾听,不失时机的搭话。

身在外地经常主动的和父母通电话有以下几个有益之处:

第一、随时掌握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喜怒哀乐,饮食起居,以及精神方面的需求。

第二、能够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以及人情世事的处置处理,做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第三、能够让父母知道你的生活状态,工作境况,适时跟父母交流能够消除顾虑,宽慰他们的心结。

第四、百事孝为先。向父母请安问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物质上你可以疏忽,精神上绝不能疏远。

第五、养儿防老的观念在老一辈身上根深蒂固,生病了你不能病榻前侍候,用人时你只能袖手旁观,如果连电话都不经常积极主动,无形中会伤及父母的舔犊深情。

概括起来说,无论你在天涯海角,山南海北还是大洋彼岸世界一隅,没有任何理由或借口不经常性的主动给他们打电话。

父母在,人生还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仅剩归途!

你在外地,会经常主动和父母打电话聊聊吗?

你问在外地方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