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老年人有子女,老人必须要留有养老钱,否则活得没尊严”,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非常认同这句话。

老人有没有子女,都应该把自己的养老钱、老房、老本、老伴、老朋友留好。当你的钱、你的资产在你自己的手边,随时随地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支配,你就有较大的选择余地。

很多老人的问题,就在于人还在、但是把自己的资产提前分配给了子女,等自己后面遇到大的危机比如说大病或者大的事情要处理的时候,想让子女把这个钱再拿出来,或者让你像想象中一样反哺于你,那是很难的。

这种难有的时候不是他愿不愿意,可能是钱花掉了,买房了或者做了重大投资,一时抽不回来;也可能是他/她的配偶不愿意,也有可能是钱已经花在了他自己的孩子身上。总之,你给他/她的时候是为了她/他好没错,但是若真有你需要的时候,想让他拿出来就太难了。

与其把自己陷入一个被动的局面,不如在前期就做好布局,留好自己的养老钱,在晚年生活选择余地更大,自由度更高,感受度也会更好。

百年之后留下来的、没有用完的,那才叫遗产,才是子女按照法律或者是你的遗嘱来进行分配的。人在世,钱还是应在自己手中。

有人说“老年人有子女,老人必须要留有养老钱,否则活得没尊严”,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家里拆迁得了100多万,儿子拿走了100万买了新房过上了好日子,却把母亲拒之门外,只因母亲不把剩下的几万给他,现在这个年迈的母亲该怎么办呢?

画面中,一个粉衣女子对着穿皮衣的男子喊道:“你不供养,娘给我供养,现在有一百多万放在你这边!”

原来,粉衣女子和男子是姐弟关系,此时弟弟李金波反而说姐姐李玉拿了母亲的钱,但姐姐却直接否认,姐姐表示自己没拿一分钱,而且这些年还一直照顾着母亲,是弟弟把家里的拆迁款都拿走了,现在反而对母亲不管不顾。

此时他们的母亲曾大娘走了出来,面对自己的母亲,儿子李金波却表示自己不会赡养她,要告你去告。

这是怎么回事呢,儿子为什么会对自己的母亲说出这样的话呢?

事情要从头说起!

70多岁的曾大娘找到媒体,她说自己的儿子六年来对自己不管不顾,不给自己养老,她希望媒体出面处理此事。

后面,调解员和曾大娘进行了沟通,得到了以下信息。

原来在6年前,李家的老房子被征收了,一共分得了100多万的拆迁款,而小儿子李金波一下子就拿走了100万,然后去县城买了套房子,按道理来说,李家人的日子应该是越过越好。

但没想到,小儿子李金波拿到拆迁款买房后,却对母亲的态度急转直下,不但不把母亲接过去照顾,反而是对母亲不管不顾了。

曾大娘几次要求儿子赡养自己,但都被李金波拒绝了,没办法的曾大娘只能住在女儿家中。后面曾大娘生病住院也是女儿在身边照顾,而儿子李金波却连看都没过来看过,这让曾大娘很是寒心。

曾大娘哽咽着告诉调解员,自己100多万的拆迁款几乎都给了儿子李金波,自己只拿了11万元,而在儿子拿到了拆迁款后,就再也没有看望过自己,也没有主动联系过。

此时一旁的姐姐李玉说:“我今天就是讨个公道,你不养妈妈,你不是妈妈生的吗?你是妈妈唯一的儿子,儿子毕竟是要给妈妈养老的,不可能一直让女儿来养,女儿来养的话,这征收的一百多万,你分几十万给我,我也可以接受,但我一分都没有!”

说起这些事情,姐姐李玉愤愤不平,她觉得弟弟拿走了家中的全部拆迁款,就应该承担起赡养母亲的责任,但现在弟弟却对母亲不管不顾,这让作为姐姐的李玉很是气愤!

后面,李玉带着调解员来到了弟弟李金波所住的小区,只见小区内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很是齐全,和姐姐李玉乡下的旧房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姐姐李玉说,自己的母亲从来没进过弟弟的新房,母亲每次上门都会被弟弟赶出来,弟弟在外面看到母亲也是选择视而不见,完全没有做儿子的样子。

在小区内等了一会,李金波出现了,看到姐姐带着媒体过来,李金波和姐姐在楼下立马发生了争执。

此时的弟弟李金波反而指责姐姐骗了母亲的钱,而对于自己用的百万拆迁款,他却表示自己根本没有拿那么多钱。

李金波表示,房屋拆迁后,母亲分走了16万,每个月还有1300的养老金,可现在母亲的存款只剩下6万,所以他觉得是姐姐李玉拿走了母亲的钱。

此时的李玉很是气愤,她觉得自己辛苦照顾母亲多年,弟弟没出过一分力,现在却还这样质疑她,这让她无法接受,她连连发誓表示自己没拿过母亲的一分钱。

李玉表示母亲这六七年来年老多病,光是看病吃药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面对母亲的质问,李金波大言不惭地表示自己并没有拿母亲的钱,他认为拆迁房是父亲的房子,自己作为儿子,拆迁款理所应当归他所有。

听到这话的曾大娘痛苦不已,她没想到自己一手养大的儿子现在却会这样对她,看着争吵不休的儿子和女儿,她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原本想着拆迁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却没想到把这个儿子变成了这样。

曾大娘告诉我们,以前李家日子艰难,一家四口都居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家中简陋,屋顶漏水严重,生活很是不易。

李金波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从小到大一直备受宠爱,是自己带着女儿上街要饭,这才把小儿子拉扯大的。

后面,拆迁款下来后,也几乎给了儿子,原本想着苦尽甘来,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了,却没成想全家人指望的小儿子将亲情,至于不顾,这太让她寒心了。

曾大娘表示,拆迁款下来后女儿没问自己要一分钱,女儿的家人对自己也很是照顾。而自己每个月的养老金和部分存款几乎都用于看病吃药,所以儿子李金波说女儿拿自己钱财的说法完全是无中生有。

后面为了解真实情况,调解员来到了曾大娘那边的社区,社区书记表示,房子名义上是属于曾大娘丈夫的,当时李家的房子和土地拆迁款确实分了近110万,拆迁款发下来后,都是由家庭成员自主分配。

而曾大娘所说基本属实,她的女儿确实不错,一直照顾着老母亲,只是这个儿子确实不怎么样!

而后,调解员约李金波和曾大娘及其女儿三方一起来到社区进行调解。

调解中,李金波的情绪十分激动,他坚持不愿意赡养母亲,他表示母亲手里是有钱的,是母亲当初太狠心了。

原来,儿子李金波没有固定工作,买房花光了他的百万拆迁款,后面为了给儿子交学费,他向母亲开口借钱,但母亲却拒绝了他,这才导致李金波对母亲心存怨恨,一直耿耿于怀!

此时的李金波表示,除非母亲拿出那笔拆迁款,否则自己拒绝赡养,他的口中还是那些拆迁款,对他来说,钱比自己的母亲更重要。

李金波的坚持让曾大娘很不解,她想不通原来的那个儿子为什么现在变成了这样,如此冷漠,又如此疑心,不相信任何人,哪怕是自己的至亲!

后面社区书记也开口劝说李金波,希望他回头想想母亲把他带大的艰辛和不易,再说赡养父母是每个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希望他拿出作为儿子的担当,承担起赡养母亲的责任。

但现在的李金波已经被拆迁款迷失了双眼,他反而提出了要和母亲断绝关系的要求。

这让在场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最后,对弟弟彻底失望的李玉同意了,她提出自己不要任何东西,以后她来负责母亲的养老问题,而母亲的所有收入和东西也和李金波再无关系。

看到姐姐李玉签下了协议书,李金波脸上露出了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容,仿佛此刻对他来说是卸下了一个大包袱。

而作为母亲的曾大娘的内心也是五味杂陈,她不想看到子女为了自己陷入无休止的争吵,但更不想看到今天这个情况。

但为了子女,她还是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可能这是她可以为儿子做的最后的事了。

所以对于: “老年人有子女,老人必须要留有养老钱,否则活得没尊严”,这句话我很认同,老年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养老钱,有自己的底气,这样才能有尊严的过晚年。

养儿防老现在这句话真的是慢慢过时了,儿女不一定给父母养老,但盖房子娶老婆花父母的钱却是一定的。

现在的年轻人压力也很大,工作压力,家庭压力,所以作为父母,作为老年人不管子女孝或不孝,都一定要给自己有一份保障,要给自己留有养老钱。

老年人自己手里有钱,才有底气。想去哪里玩就去那里玩,想吃什么都可以自己花钱买,不用伸手向子女要那么卑微的要钱。

而子女就算孝顺,这样的次数多了也是会不耐烦的,老年人有钱了,就算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子女对自己也会好一些,不用完全依靠子女生活。

我觉得老年人首先要顾好自己,不要在自己老去的时候,还为了子女付出一切,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的付出不一定能够得到子女的感恩,反而会让他们变得贪得无厌,而好的子女则更不需要你的付出。

最后想说:老年人一定要留有自己的底气,留有自己的养老钱,这样才能有尊严地安度晚年。

有人说“老年人有子女,老人必须要留有养老钱,否则活得没尊严”,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老年人有子女,老了必须要留有养老钱,否则老了活得没尊严。我认同这句话。

久病床前无孝子。尽管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养儿防老的孝道传统观念,但传统孝道固然美好,现实无情!试想如果老人没有养老金,手中又没有积蓄,一切生活开销及住院费用,全部依靠子女来承担,有多少人能做到孝顺?!尤其是老人长年卧床不起,生活无法自理的前提下,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百依百顺?!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能做到的人有,但概率极低!

谁有也不如自己有,老婆有还要伸伸手。俗话说:一有遮百丑。钱虽不是万能的,但一切事物离开钱是万万不行的。没有钱,你拿什么维护你的亲情。老来难,究竟难在哪里?没有钱!有钱走遍养老院,无钱居家寸步难行。

下岗职工与农民等弱势群体,生活举步唯艰!这一群体难道不想美好生活?没有办法!就业一票难求!为了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赚钱是硬道理!

总之,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晚年只有靠自己的养老钱才靠谱!

有人说“老年人有子女,老人必须要留有养老钱,否则活得没尊严”,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这个年头是高消费时代,儿子再多他们计划你不知道,老人要准备自已急需的钱,防突发病或急事所需,有时孩子们不在身边,这叫预防万一备用资金!

有人说“老年人有子女,老人必须要留有养老钱,否则活得没尊严”,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谢谢邀请!

我非常赞同题主的观点,尤其农村老人老了没有经济来源,万事指望子女给钱,那怕子女再富有,钱隨你花也觉得不自在,没尊严,因为一个人的独立,首先是经济独立,人老了经济不能独立何谈人格尊严,所以题主的提问是正确的,不管子女多与少,混的好与坏,如有条件都应留有养老钱。

那么我为何赞同题主的观点,因为我本人已77岁了,一直生活在农村,不仅听前辈们说过这事,关键自己经历与见识了许许多多老人们的经历,他们根据自己的经历早就为下一代老人总结老人养老要有七有!

1,有老伴(爱人)

2,有个窝(家)

3,有点底(养老钱)

4,有点本(好身体〉

5,有朋友

6,有点俏

7,有点乐

上述7条第三条就提到老人养老要留点家底,不要不把家底都交给子女,以便自已老了去为难受苦,儿孙自儿孙福,不必过度为子女超心,只要把他们扶养成人就行了。

在现实生活中老人们确实不能把家底全家交给子女,自已身上分文不留,但你需要钱的时候很难要回来,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在此我举一例证明题主提法是正确的。

1984年,我镇成立了经理部,经营农付产品,经济效益很好,年终每位员工分得報酬二三千元,当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有一位叫唐鸿寿的员工把所得的二三千元,自已舍不得花,原封不动的交给了儿子唐国財,后来老人生病卧床不起,想吃一只老鸭,自已没钱,只好向儿子要,儿子舍不得买,讲了多次儿子才买了只鸭回来,老人后悔莫及,为时已晚,后来老人逢人就说,你们老了一定要留点养老钱。

当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大多数老人都是独生子女戸,老人们的养老问题国家会担负更大的责任,但是老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自已留点看家本也是应该的,百年之后再归子女们又有什么不妥,願天下老人晚年幸福安康。一

有人说“老年人有子女,老人必须要留有养老钱,否则活得没尊严”,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对你这句话我不能认同,老年人有没有养老钱和活的有没有尊严,关键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膝下有没有孝子(女)贤孙的问题。表现在现实社会中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情况:

一、老年人有钱

首先,老人有钱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给子女添麻烦,也不用去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但是,由于老人有钱,有时候会被一些不孝子孙盯上。

于是,便会产生因为想要老人的钱而产生的家庭矛盾,还有就是老人有钱有时给这个多了给那个少了,也会成为矛盾的焦点,相信类似的矛盾在我们的周围并不少见。因此,对老人有意见的子女也有不少。有钱的老人家庭容易吵架,老人何来的尊严。

其次,老人在自己能自理的时候,有钱自己花着方便,但是,有一天卧床不起了,你有钱自己还能去花吗?这个时候钱对于老人来说己经意义不大了。因为,他的钱都要拿出来让子女来给他花了。包括:吃喝拉撒,就医看病,没有子女是不行了,这个时候没有子女的伺候钱再多也没有尊严了。

其三、如今的老人也受到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如果老人有钱,有时候会对子女存有戒心,严重的会惶惶不可终日,他们会错误地认为子女孝顺他们就是想着他们的钱。久儿久之也会寒了子女的心,导致以后的生活无人照顾而失去尊严。

二、老年人无钱

老人若身无分文,一无所有,虽说会给子女增加负担,但因为没钱也少了许多的家庭矛盾,养老问题全靠子女的良心来完成,如果子女都有一遍孝心,那么,老人有尊严的、幸福的度过晚年完全没有问题。

所以,综上所述:老人有钱没钱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一直在身边孝顺自己的子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