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长辈给你讲过的那些故事吗?

长辈们经常讲给我们雷锋的故事。让我们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雷锋是毛主席的好学生,雷锋在日记中写到:“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为人民服务。”学习中的钉字精神、勤俭节约、俭苦朴素、“做一个永不生锈的锣丝钉。”……雷锋的精神鼓舞了千千万万人……

还记得小时候长辈给你讲过的那些故事吗?

长辈讲的故事好多,就是具体的情节记不清楚了,我讲一个我身边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吧。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婆婆,他有两个儿子,长的高大英俊。哥哥娶了媳妇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几个月大时,哥哥的老婆得病去世了。

哥哥想老婆没了,有儿子有什么用,嫌儿子是个累赘,就把几个月大的儿子装在蓝子里礽进了黄河里,眼看儿子被黄河水淹没了,弟弟知道后非常的着急,就奋不顾身的跳进黄河救下了侄子。虽然那时候特别穷,弟弟和老婆婆把侄子当亲生儿子,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把侄子养大成人了。老婆婆不在了侄子哭的很伤心。

后来,弟弟由于家里很穷,讨不到老婆,在差不多人到中年的时候娶了一个别人看不上眼的又丑又矮的女人。生了两个跟弟弟一样漂亮的女儿。弟弟还不满足,还想生个儿子,那时候的人就是死脑筋。

弟弟的老婆虽然丑,但人不傻,也很善良,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是理家的一把好手。可惜没完没了盼生儿子,儿子没生成,倒把命给搭进去了,难产死了。

哥哥后来得了重病,侄子不好好的给他看病,(他记恨他爹把他扔进黄河的事)。哥哥在没人给他看病的情况下痛快万分的离世了(本来花点钱就能看好的病)。这就是因果吧。

后来,侄子结婚了,讨了一个漂亮又善良的好老婆。生了几个可爱的儿女。这时候,叔叔老了,侄子要给他养老,就把叔叔的两个女儿当亲妹妹给嫁了。

侄子两口无论如何要把叔叔接回家去住。他们是把叔叔当爹来孝顺。叔叔退辞不了,就只好住进了侄子家里。

侄子聪明能干,有一个好手艺,挣的钱也不少,日子过的非常不错。叔叔就帮忙家里做些事,干些农活。

侄子出外挣钱时,叔叔帮助家里做了不少的活,一家人其乐融融,和和美美。互帮互助,过着幸福的日子。

不知道叔叔现在还在不在了,有些事说不清楚,总之一句话,人心换人心吧。

还记得小时候长辈给你讲过的那些故事吗?

我奶奶在世时,给我说过这么一个故事:

民国时,庄上有户人家,娶了个新媳妇,过门也就十几天。这天新媳妇要做午饭,便端着面盆到正堂屋里去取面。

那时候的人家几乎每家都有一个储存麦子、面粉的大木柜,而这柜子一般都是放在正堂屋子里,要烧汤做饭,必得上正堂屋里取面——民以食为天,那时侯粮食至为金贵,防潮、防鼠、防家贼都是极有必要的。

而正堂屋子不光是公公婆婆的住所,也是会客待亲之地。偏偏这天家里来了好几个长辈亲戚,跟公公围坐在炕上煮茶唠嗑。这户人家虽非大富,却也家境殷实,所以那储面的柜子也是特别地高大。

新媳妇才十五六岁,身量不太高,柜子里的面又所剩不多,她够不着柜子底部的面粉,便站在一个小凳子上,趴在柜沿边,探着身子用面抄子使劲去够。

而就在这时,她却不小心放了个屁,声音不太大,但她后面不远就是土炕,士炕上几个老人全都听见了,当时的尴尬可想而知,但没有人说什么。然新媳妇一声没吭,伸手拔出发髻上的银簪,一下便刺入了自己的咽喉,血溅当场,死了!

这故事是我小时候听奶奶奶讲的,如果是假的,那便只是当传说故事听听罢了,但很不幸,奶奶说这是确凿发生过的真事。那时还小,听到新妇放屁一节,我还忍不住咯咯笑出声来,然听到这惨烈的结局,却只觉说不出的难受。

我问奶奶:“人就这么死了吗?那后来呢?

奶奶叹气:“人死了,埋了就完了呗。”

“不小心放了个屁就要去死,这新媳妇咋想着呢?人的一条命就抵个屁吗?”

“她觉得自己没脸见人了呗!那么多人在呢,还都是长辈老人。唉,她就活着估计也得给人骂死,死了应该不会有人再骂了吧。旧社会的女人,命贱着呢!有时候还真不如个屁呢。”

新媳妇与其说是羞死,不如说是吓死。是什么让她觉得不小心放个屁就没脸活,就得以死谢罪呢?如果换是个男人,应该肯定不会吓成这样。只能说旧社会的女性地位真的太低,给荼毒残害的太厉害了。鲁迅笔下描述的所谓吃人的封建礼教,应该就是这样极端可怕的吧!

还记得小时候长辈给你讲过的那些故事吗?

我的奶奶就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个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对亲妈非常不好。老妈常常吃不饱穿不暖,有病还得不到治疗。老人有个女儿,不忍老妈受苦,就把老妈接走了。女儿给老妈治好了病,还把老妈养的白白胖胖的。但是过去讲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老人有儿子的情况下是不能让女儿养老的。所以老太太还得回儿子家。那么怎么样让弟弟孝顺老妈呢?老人的女儿想个办法:她找人用锡做了一些元宝缝在一个长袋子里,然后把袋子绑在老妈腰上,对外散布老妈遇到贵人了,贵人送给老太太许多金元宝。

儿子媳妇听说老妈发财了,赶紧来要把人接回去。

但是女儿找到族人,让大家见证只有儿子孝敬老妈了,才有资格得到袋子里的金子。儿子儿媳妇满口答应了。

老太太随着儿子回家后,儿子儿媳妇洗心革面,对老妈好吃好喝,毕恭毕敬的照顾着,老太太从此以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老太太活到好大岁数才无疾而终。死了以后,儿子才发现老妈腰里的金子是假的。

这个故事是想告诫老年人,一贫如洗是难以让儿女孝顺的。老年人一定要有养老钱傍身,晚年才不至于那么狼狈。

其实我认为,老人有钱可以保证晚年生活有一些质量,也可能有儿女为了钱对父母好。但是看在钱的份上做到的好不是孝顺。

真正的孝顺是发自内心的爱与牵挂,与财产没有一毛钱关系。所以父母想要得到真正的孝顺首先要教育出来一个感恩的孩子,其次要给儿女做出榜样,三要做事公平,对每个儿女都是一视同仁,都是满满的爱。四有担当有责任心给幼小的孩子以安全感,而不是把生活中的压力和委屈发泄到孩子身上。

孩子强大了,有能力了,才能把父母的晚年捧在手心里。

还记得小时候长辈给你讲过的那些故事吗?

我外公给我讲的他的真实经历的故事:

外公睡在小房间,小房间有个窗户对着后院,每天晚上外公睡了后就会自动醒来,但是发现自己动不了,可以清晰地看见一个穿着清朝大褂的男人站在床边看着他。我外公心里害怕啊,但是怎么都动不了,还能看到这个男人,这个男人也挺奇怪,他什么事都不干,每次都是站在外公床边上盯着看。

当时外公给外婆说了,外婆是个佛教徒,经常会去庙里当义工什么的,而且颇有佛缘,好几次都冥冥之中有神明搭救。外婆当时也没说什么,后来请来了一个四处云游的和尚来家里吃了个饭,然后请和尚在家里看了看,和尚看过一圈之后就送给了外公这个蜜蜡,而且要外公在床头立了一把匕首。之后外公真的就再也没有看见过那个男人了,直到今年年初这把匕首还插在床头,一直到我外公去世。

还记得小时候长辈给你讲过的那些故事吗?

作为出生在70年代的人,小时候长辈给我们讲的故事大多是鬼狐故事,有一些尽管很荒诞,可有一些还是发人深省的,我爷爷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村子外边有块树林地,大家都叫“舍地”,就是小孩子死了埋到那里的地方。以前穷,很多人家里孩子养不起,有些孩子一旦生了大病,即使没有去世,大人也会把孩子扔在那里,草草一盖,也不深埋,这也是那个年代没办法的事。

有一年,村里一户人家的孩子长了病,刚满一岁,求医没门,眼看孩子要断气,当爹的一狠心,就把孩子在一天夜里扔到了舍地里,当娘的尽管撕心裂肺,可也知道没办法。

奇怪的是,当天夜里那孩子就没了——第二天天刚亮,做母亲的还是不死心,到舍地一看,怎么也找不到他爹说的扔孩子的地方,当爹的听了跑去一看,确实孩子不见了!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半个月之后的一天夜里,这对父母忽然听到门外有孩子的哭声,赶紧打着灯笼出门一瞧,门口就放着自家孩子,孩子尽管啼哭,可脸上丝毫不见病容,原来病已经好了!

父母喜出望外,这时,就听不远处的黑影里有人咳嗽了一声,赶紧举起灯笼一瞧,就见灯影下站着一只雪白的狐狸!

俩人顿时呆了,还就才回过神来,那当爹地普通就跪下了:原来多年前,他在山上打猎的时候,碰见过一只雪白的狐狸被猎人布下的套子缠住,因为听老人说白狐狸通人性,就把它放了,也没伤害。显然这是狐狸报恩来了!

果然,那狐狸冲他点了点头,一扭身走了!

从此以后,那孩子再没张过病,一生健健康康。

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不知道,但它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一定要向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