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猪价持续下滑,中秋节前,猪市横盘上涨?还是继续回调?

导读:今日8月15日,现在已经8月下旬了,但是现在的猪市依然以平淡为主。首先,猪肉批发市场的生猪白条价格呈现下跌态势,市场成交情况一般,接货积极性一般。

而猪市源头的另一端,由于农民养殖户卖猪积极性较差,规模场出栏节奏正常,导致屠宰企业采购难度依然存在。

而在今天,全国的猪价还是继续小幅回落为主。从全国28个省份来看,虽然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还呈上涨姿态,但是大部分地区还是以下滑为主。

那么现在的猪市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在中秋节前,猪市横盘,还是继续回调呢?我来回答:

我们看一下现在的生猪价格:

根据数据统计,8月15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0.62元/斤,较昨日价格下跌0.02元/斤。

从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统计范围内,具体来看,今日有11个省市价格较昨日价格不变,有11个省市出现下跌,4个省市出现上涨。

目前来看,全国最高价为海南,价格为12.0~12.3元/斤,较昨日价格不变;全国最低价为黑龙江,价格为10~10.2元/斤,较昨日价格下跌0.05元/斤。

从今日的生猪报价来看,而这次猪价的涨幅,主要在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大概下滑0.1~0.2元/公斤,下滑非常明显。所以在未来几天,全国的猪市还是以震荡为主的。

中秋节的猪价是横盘上涨还是回调:

还有不到1个月就中秋节了,但是个人认为,中秋节有很强的价格支撑,这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第一,中秋节期间的生猪存栏量并不多。

按照全国的生猪推演来看,2022年7月份生猪出栏量,是由2021年9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的,而2021年9月份能繁母猪淘汰量被无限扩大,真实保有量接近正常年份保有量。

特别是自2022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部分养殖企业二次育肥出售量大增,高达20%及以上,使6月末7月初出栏量减少30%及以上。再加上自繁户紧跟压栏惜售潮,以至于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短暂局面,这是6月末7月初猪价维持高位的主要原因。

但是现在养殖端对市场的看法还是比较理性的,在高位震荡下,出栏的现象并未增加,整体市场预期依旧向好为主,屠宰企业降价现象有所减弱,供需双方仍旧博弈。

第二,目前的猪肉消费已是低谷,中秋节会支撑猪价的上涨

由于近期北方部分省份降温,但南方多地仍旧40度以上高温,猪肉需求疲软,猪价近期小幅震荡为主。

所以从整体上看,消费目前已经是低谷,8月下旬及9月来说将逐步提升,而供应上300斤左右大猪供应继续减少,因而后期猪价继续下跌空间有限有限。

而立秋后,特别是进入中秋节后,随着天气的转凉,以及秋收农忙的展开,猪肉的消费,在中秋节这个阶段会形成新一轮的提升。特别是在中秋,国庆双节这个阶段,猪肉的消费市场会逐步拉大,因而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猪的价格。

综上来说:

个人认为,中秋前集中出栏一波,尤其是前面二次育肥大体重的,弱势一点,中秋后就有很强支撑,二次育肥的支撑,就跌不到哪去了。

由在于7月下旬,二次育肥开始动手得多了,养殖户们抢猪的情绪点燃,8月份的生猪存栏月达到新的高点。但是在后面的高位震荡,2023年1月又会开启猪肉价格下跌程序。

所以从现在说,现在的猪价也没啥大幅下跌的可能,至于短期的猪价,特别是中秋节的猪价波动更是没啥好说的了,还是以上涨为主。

但是我们从长期的猪价来看,在2022年的下半年,全国的猪价还是有上涨的希望的,而现在猪价淡季都能保持高位震荡,等消费上来之后,即便是出栏的猪多了点,未来的猪价保持高位问题应该会不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