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的价格已经连续几天下跌,但仍旧保持在18块左右,七月马上结束价格还能往下降吗?
生猪的价格已经连续几天下跌,但仍旧保持在18块左右,七月马上结束价格还能上涨吗?
今天是7月22日,就近几日而言,生猪价格自出现疯狂的上涨后,已经连续几天出现下跌了,而生猪价格也从7月中旬的19~20元一斤,下跌到现在的18元多一点,其价格降幅达到1元以上。这生猪的价格时起时落也让很多养猪户预料不及,毕竟作为养殖户而言,他们是不希望看到猪价下跌的。而现在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就进入8月份了,在七月底结束之前,生猪的价格还会上涨吗?李子来回答: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今日的生猪价格:
根据数据统计,在今日7月22日,全国瘦肉型的生猪均价为18.71元/斤,较昨日下跌0.03元/斤,还是以持续下跌为主。从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统计范围内,具体来看,今日有1 1个省市出现下跌,有14个省市保持不变,另外只有1个省市出现上涨,为甘肃省。
而从目前来看,生猪的最高价还为海南,目前价格为20.3~21.2元/斤,较昨日保持平稳不变。而全国最低价为新疆,目前价格为17.25~17.6元/斤,较昨日保持不变。
现在的猪价为什么出现下跌,7月底的生猪价格还会出现上涨吗,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现在生猪的价格已经达到高位,在没有刺激性消费的情况下,猪价出现下跌也是必然。
根据现在的猪价行情来看,全国生猪的平均价格已经到了18.5元,而这样的价格也是从去年10月份的猪价到了20元以后,又出现的一次上涨。但是来说,在每年的一段时间,生猪价格总是有一些行情波动的,有高涨的猪价自然也有低谷的的猪价。而现在进入7月底以后,并没有出现刺激猪肉的消费,所以来说现在的猪价下跌已经是必然。
第二,最近储备肉投放到市场以后,这对于生猪的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平抑市场肉价持续上涨,让消费者购买上便宜的猪肉。根据华储网消息,在7月23日,新一批1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将再次投放市场。虽然这次猪肉的投放对于整个猪肉市场来说属于杯水车薪,但是储备肉的投放却很容易拉动生猪的价格。
另外在进入7月底以后,来自俄罗斯的100万吨进口猪肉,还有其他国家的进口猪肉陆续增多,也将会造成这段时间的生猪价格出现震荡。但是受制于猪源供应明显短缺的原因,此次储备肉投放还有进口猪肉对整个生猪市场整体影响有限。
第三,近期频繁的降雨会导致部分地区区生猪出栏受阻,使得部分地区养殖户出栏意愿提升,从而造成猪价的上涨幅度有限。
进入夏季后,无论是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已经进入雨季了,而在频繁的大范围降雨下,南北地区的生猪调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阻碍,这就使得部分地区的生猪出栏受阻。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养猪户因为沉不住气,不再进行压栏销售,就开始有意识的出售手里的育肥猪,导致了屠企收购难度有所缓解,导致了供需两端博弈异常激烈猪价陷入涨跌两难僵持局面。而这就使得部分地区猪价弱势小幅走,从而造成这段时间的猪价上涨有限。
第四,后期的生猪存栏量增多也会抑制生猪的价格上涨。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在6月底全国生猪存栏3.4亿头,比去年底增加3000万头。而这3000万头生猪虽然没有恢复但正常的存栏,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猪肉的供应量大增。而从去年9月开始,随着猪瘟的消失,能繁母猪存栏就开始回升,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将近10个月时间的回升期,实际增幅也已经累计增加了20%,目前的幅度也是比较可观。
因此在今年的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都明显的出现大增的情况下,其后期的生猪价格出现上涨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所以来说:而在前段时间的生猪价格出现上涨,是由于市场缺猪,以及消费量的增多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这段时间储备肉的投放、还有天气等原因会使得7月底的生猪价格并不会出现上涨,还是以平稳的调整为主,但是来说生猪短期市场不具备大跌大涨基础,总体仍将延续窄幅震荡盘整态势。
生猪的价格已经连续几天下跌,但仍旧保持在18块左右,七月马上结束价格还能往下降吗?
7月份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猪肉100万吨,7月23日中央冷冻储备猪肉将挂牌拍卖10000吨,种种猪肉保供稳价措施,使生猪价格开始下降,尽管还是几毛几毛钱下降,但确实开始了下跌模式,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消费能力,还要考虑养殖户的利益,因为养殖户出栏生猪都是在仔猪3000元/头时补栏的,饲养成本高,下降太多,养殖户的利益会受损失,所以,我们应该有耐心,不管怎样,猪价开始下降了,而且可能持续缓慢下降。
截止6月底,全国生猪存栏3.4亿头,比去年底增加3000万头,7月11日,海关新增15家美国肉企产品输华,7月23日,中央冷冻储备猪肉投放市场10000吨,从消息面上看,生猪产能恢复势头良好,8月开启进口猪肉高峰期。长江中下游气象上今日出梅了,天气开始好转,生猪运销即将恢复正常。市场8月是猪肉消费淡季,猪肉供求相对平衡,猪肉不缺,猪也不缺,话语权又回到屠企手中,会开始压价收购,终端市场消费疲软,只能使猪价、猪肉价格双下降。但养殖户也很难,仔猪成本较大,猪价下降太快,中小养殖户就会亏本,没有利润谁还愿意养殖呢?会引起退养潮,不利于生猪产能恢复,也不利于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消费者想吃十几元/斤猪肉,可能更加遥遥无期了。因此,生猪价格只能缓慢下降,猪肉价格回归正常也是个漫长过程。目前,生猪产能已经恢复到2018年水平的77%了,生猪价格下降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据养殖户介绍,现在达到110公斤出栏猪,都是在仔猪3500——3000元左右时补栏的,成本较高,如果110公斤出栏,可能只能保本,都想多养殖几天,等猪长到150公斤,有点利润了再出栏。可是,压栏惜售风险较大,昨天有消息传出,我国将从欧洲引进一批种猪,有外国人来中国投资养猪了。预计猪价回归正常年份水平为时不远了,猪肉价格可能还要先行下降。消费者对高价猪肉已经开始有抵触情绪,有消费者在评论区抱怨已经有一年没吃猪肉了(过年过节除外),面对30元/斤猪肉,消费者信心不足,意愿不强,宁可选择禽类水产品吃,也不购买猪肉吃,甚至我们当地农民有养殖意向,自己养两头猪自己吃。现在人们觉得吃猪肉太奢侈了,没人吃了。7月——8月底学生放假,餐饮业也进入淡季,猪肉价格会大幅度下降。猪肉在8月会回落到26元/斤左右,年底会回落到20元/斤附近。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和奖励下,各地引进大型规模养殖场落户,上海已经有9家规模养殖场落户,河南也有规模养殖场投产,江苏、安徽生猪产能恢复得都不错,一大批提档升级,改扩建养殖场陆续开始投产了,仔猪价格也开始下降了,很多规模养殖场都是自繁自养,成本也开始下降了,猪价回归正常指日可待!生猪的价格已经连续几天下跌,但仍旧保持在18块左右,七月马上结束价格还能往下降吗?
下半年的猪肉价格应该不会下跌,每年的话到下半年应该都是猪肉的消费旺季。应该是稳中有涨。
其实养猪的话也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产业。这次在我们本村的中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温氏集团养殖基地。公司负责提供仔猪和技术,农户负责养殖。在我们本地都是合作养殖的,都没有猪养。他们农户都说养猪太难了都养不起来,损耗太大了。像这种大企业的话,养殖技术应该是很到位的。应该是不存在损耗过大。我们当地的养殖户都说现在的猪太难养了,好多的农户现在都不合作养殖了。
所以说养猪不是人人可以养的风险也很大,我们这里几乎没有散养的。虽然现在养猪能赚的到钱猪肉价格高。现在我们农村都有这种说法,养猪风险太大了都不敢养。结合农村的这种现象,猪肉下半年下跌是不太可能,只会稳中有涨。有技术能养起猪的,价格根本不用担心,肯定能赚到钱。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一点点帮助。
生猪的价格已经连续几天下跌,但仍旧保持在18块左右,七月马上结束价格还能往下降吗?
生猪价格已经连续几天下跌,但仍旧保持18块钱左右,七月马上结束还能往下降吗?
谢邀!最近七八天里,猪价确实在一直下跌,但是本次下跌有个特点,就是给人一种磨磨蹭蹭的感觉,从近期高点19元/斤,降到7月22日,也只是每斤降了8毛钱。回到问题,现在距离月末还有9天时间,那么猪价还会不会接着往下降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第一个看法:近期猪价难有大幅度下降,目前的小幅回落随时都有可能停下来。主要是因为目前正处于猪肉季节性消费旺季,虽然猪肉价格高买的少,但由于马上要开始的谢师宴、升学宴,室外烧烤火爆等消费增量,整个消费还是要高一些,可以说有一定的上涨动力。
同时,由于为了让市民的餐桌上有肉,有关部门加大了进口猪肉和中央储备肉投放,据了解,上半年进口猪肉达到212.3万吨,高于2019年全年进口量;储备猪肉不断投放,7月23日将投放本月的第三批冷冻肉,数量为1万吨,目前累计已达42万吨的投放量。在调节力度加大的情况下,猪肉上涨动力被对冲掉了。
第二个看法:从中长期的猪价看,猪价回归到每斤10元以下是必然趋势。其一,生猪产能在不断恢复,截止到6月末,全国生猪存栏总量达到3.4亿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00万头。目前在巨大的养殖利润下,各大养猪企业纷纷扩栏建场,有数据显示,上半年进入养殖领域的资金有上千亿元。
其二,有关部门不会坐视百姓总吃天价肉,进口、储备肉投放、扩大生产等举措会持续发力,直到猪肉价格回归到正常的合理水平。从这两方面看,个人认为猪价没有理由长期居高不下,预计在未来6-9个月的时间里,猪价会回归或接近常年水平。下面是7月22日全国猪价:
综上,对于生猪行情的看法,个人的观点是短期看“高位震荡”,涨涨跌跌小幅波动;中长期看,猪价必然会回归到正常水平,猪价降到10元以下,猪肉价格降到15元以下,这应该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能否达到这一目标?
生猪的价格已经连续几天下跌,但仍旧保持在18块左右,七月马上结束价格还能往下降吗?
生猪的价格已经连续几天下跌,但仍旧保持在18块左右,七月马上结束价格还能往下降吗?
七月生猪价格继续往下降的可能性不大,猪肉价格仍然稳定每斤30元以上。
生猪价格连续几天的缓慢下降是由于增加了猪肉的进口量,一些养殖户担心再次出现春节后猪肉下降使喂大肥猪的损失现象发生,将大肥猪赶紧出栏。在春节前就有一些养猪人看见猪肉价格像脱缰野马一样,肥猪不出栏,继续喂大肥,后期价格下降造成了损失。
现在虽然生猪生产已经恢复正常,但是现在出栏的肥猪使用的育肥仔猪每头价格是在2000元左右的高价,9月份后出栏的肥猪使用的育肥仔猪价格已经下降,因此,猪肉价格可能在9月底后才可能真正开始下降。生猪生产恢复正常,但是仔猪育肥要经过一定时间,不可能说生猪恢复正常生产,市场的猪肉价格就马上恢复到非洲猪瘟疫情前的水平,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猪育肥时间是5—6个月,所以猪肉价格真正下降是在明年春节后的猪肉消费淡季。
现在出栏的肥猪生产成本是最高的,养猪人不可能亏本出栏,大量进口的猪肉和超低价格的鸡可以有力压制猪肉价格的飞涨,现在要使猪肉价格明显下降就必须降低流通环节的费用,否则,猪肉价格下降的空间有限。
生猪的价格已经连续几天下跌,但仍旧保持在18块左右,七月马上结束价格还能往下降吗?
猪价还会往下降,而且跌幅不小,7月份的生猪价格会是下半年的最高点。
9月底前猪价难以跌破15元/斤从整体趋势看,八九月份的生猪行情是下行态势,但这个过程是螺旋式的,而且幅度不会太大,原因是生猪出栏环比增长在9月份才会有明显涨幅,加上有中秋、国庆的双节效应和开学效应提振猪肉需求。预计9月底前生猪均价跌破15元/斤的概率不大。
10月猪价或出现“初级崩盘”2020年5月,我国生猪出栏环比增长3.2%。增幅看似不大,但猪价跳水,半个月时间连续跌破15元/斤、14元/斤、13元/斤的大关,东北个别地方低价甚至跌破了11元/斤。
一方面,10月份是猪肉消费低谷。另一方面,生猪出栏环比增幅将超过3%。加上养猪人担心猪价进一步下跌,有一定的概率出现恐慌性出栏。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10月份的猪肉有一定概率出现“初级崩盘”,均价可能跌到13元/斤左右,
你家的猪预计9月中旬出栏,这个时间节点不好,估计至少比现在出栏少赚800元/头。建议多用点好饲料使其提前出栏,别养肥猪,到了220斤不管什么价格都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