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价格又涨了!后期小麦价格还会再涨吗?

小麦价格又涨了,后期小麦价格还会再上涨吗?

现在已经进入7月份了,而全国各地的小麦已经基本收割完毕。虽然说新的小麦已经下来了,也即将充斥着整个小麦市场,可是最近小麦的价格还是以稳中有涨为主,其价格在1.2元一斤左右。

但是由于今年有特殊的原因,小麦的价格行情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高的,这半年基本上能在1.1元以上。而小麦价格的上涨自然让粮农们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毕竟多涨一分钱,就多一分利润。问题来了,现在的小麦价格上涨了,后期的小麦价格还会再上涨吗?李子来回答:

我们首先看一下今日的小麦价格行情:

根据数据统计,今日7月9日,全国主产区的小麦价格在1.17元一斤,较昨日上涨0.003元一斤,总体趋势还是稳中偏强调整。从各地的小麦主产区来看,其中河北省的小麦价格是1.167~1.175元一斤,较昨日保持平稳不变。山东省的小麦价格是1.17~1.183元一斤,较昨日保持平稳不变。

河南省的小麦价格在1.15~1.17元一斤,较昨日保持平稳不变。江苏地区小麦收购价格为1.14~1.18元一斤,较昨日上涨0.003元一斤。安徽地区小麦收购价格为1.12~1.16元一斤,较昨日上涨0.002元一斤。湖北地区的小麦收购价格为1.11~1.14元一斤,较昨日上涨0.003元一斤。

从最近的小麦价格来看,现在还是以稳中上涨为主,但是其上涨的幅度并不太大,可以说小麦的价格还是很稳的,那么未来的小麦价格还会上涨吗?笔者认为还会的,但是并不可能大涨,具体原因我来说一下:

第一,猪价的上涨也造成后期小麦价格的上涨。

进入6、7月份后,生猪价格一改5月份的低迷,以持续暴涨为主,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生猪价格也是从原来的11元一斤上涨到现在的19元左右。

而猪价的上涨必然会带动养猪业的发展,所以在后期养猪人热情增加,生猪存栏量增多的情况下,饲料的需求量必然会大大的增加。虽然饲料中小麦的比例占据很少的一部分,饲料的大部分是玉米和豆粕。可是在玉米、豆粕等粮食都上涨的情况下,小麦的价格自然也是不可能独善其身,它会随着玉米和豆粕的价格上涨而上涨的。

第二,现在的面粉市场已经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在终端需求低迷的情况下,现在小麦价格的上涨幅度不大。但是后期的面粉市场一旦进入旺季,会导致小麦价格的上涨。

从今日国内面粉企业的需求情况来看,很多面粉加工企业对小麦的收购随收随走为主,并不大量的囤积小麦。而今日的面粉价格也出现了下跌的情况,60粉主流价格在2640~2960元一吨。较昨日跌20-40元一吨。

而这是怎么回事呢?笔者认为由于进入夏天后,由于苦夏的原因,人们对馒头等面试一类的需求减少,造成现在的面粉市场进入季节性淡季。而正是这样的原因,很多面粉加工企业,对面粉市场看空预期较高,导致企业订单减少。除此之外,另外夏季高温高湿天气增加,也是不利于面粉储存的。

所以来说,自进入夏天后,面粉的需求也进入了季节性的消费淡季,所以在面粉供需低迷的情况下,面粉的价格会以下跌为主,而小麦的价格因此也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一旦夏季过去,到后期的秋季来临后,随着面粉的需求进入旺季,其小麦的价格自然也是应声而涨的。

第三,这段时间的小麦价格保持平稳是大量夏粮下市所导致的,而随着后期的小麦余粮变少,其价格会出现上涨的。

随着这段时间的小麦收割完毕,而现在的时间也正处于夏粮大量收购的季节,因为夏粮大量夏市因此会造成一些粮食收购商进行压价收购。除此之外,由于近期的阴雨天气的原因,很多小麦主产区的农民因为自身储存条件问题,自己开始出手自己库里的小麦存粮。所以来说,也正是上面两方面的原因,造成很多粮农扎堆卖粮,也就直接导致了近段时间的小麦市场供需低迷,其价格并不太高。

但是来说,在后期的十月下旬,那时候的市场小麦余粮变少,其小麦存储量自然就减少了许多,因此来看后市的小麦行情仍然是很乐观的,也会因此来上涨的。

综上所述:

从近期的小麦价格来看,虽然这段时间的小麦价格出现上涨,但是由于现在正处于面粉的需求淡季,以及小麦大量下市的时期,所以是价格并没有上涨多少。而随着后期的天气逐渐变凉,在余粮不多、以及饲料的上涨下,其后期的小麦价格还是持续上涨为主的。所以笔者建议粮农们现在并不是扎堆小麦的时候,还是要等一等为好。

小麦价格又涨了!后期小麦价格还会再涨吗?

小麦价格又涨了!后期小麦价格还会再涨吗?

时至6月下旬,随着主产区大部2020年小麦收获的结束,新麦迎来大量上市季,但小麦价格却出现了持续走强上涨行情,特别是华北地区小麦价格直奔1.20元/斤,已经明显高于了今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以大型加工企业为代表的新麦挂牌收购价近期连续上调, 目前多在1.17-1.19元/斤,使得今年新麦购销市场呈现出与往年同期不一样的行情。但今年小麦市场有其复杂的一面,短期的上涨行情过后,进入7月份麦价可能重回其供需基本面的引导,并将会寻求来自于托市的支撑,而中后期来看,小麦价格行情走势与今年托市收购的规模息息相关。

下面简要谈一下近期小麦价格上涨的情况及后期走势:

一、夏收接近尾声,今年新麦生产形势基本明朗,收购初期进度总体同比偏快。

虽然2020年冬小麦在生长期间,先后经历了暖冬、倒春寒、干旱、高温等不利天气,还受到了较为严峻的病虫害威胁,但总体上还算不错,特别是在5月中旬进入收割季以来,主产区大部分地区大多时间段是以晴好天气为主,收获进展比较顺利,总体利于小麦的灌浆乳熟和收割晾晒,对小麦后期单产的最终形成和品质的提高是比较有利的。当然,个别地区也出现了阶段性的灾害性天气,使得夏收短暂受阻,但影响不大。根据农业部门的农情调度,5月中下旬西南、江汉、江淮地区开始集中收获期以来,黄淮、华北、西北东部等地6月上中旬进入集中收获,到6月22日,全国麦收已近尾声。综合各方面信息来看,今年小麦产量总体略低于上年水平,品质总体相对较好。随着新麦上市量的增加,在储备轮换收购、面粉加工企业及贸易商等的积极入市带动下,今年新麦收购前期的收购进度同比略偏快,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统计,截至6月15日,主产区已累计收购2020年产小麦1055.2万吨,同比增加29.4万吨。其中,最低收购价小麦已经累计收购5.7万吨,同比减少72.1万吨。

二、近期来新麦收购价格总体表现偏强,华北地区上涨行情更为突出。

自新麦收购启动以来,尽管因为疫情等影响,跨区域的收购行为和数量减少,特别是湖北产小麦的外流量明显低于前几年,但新麦收购价格总体却表现偏强,同比高开上市且呈现高走的行情。特别是随着各级储备轮换收购的启动,再加上很多农民表现出了较强的惜售心态,贸易商积极抢收小麦,带动基层麦价快速走高,其中南部麦区与粮库收购价、托市收购底价相差不大,北部麦区甚至超过了托市底价水平。截至目前,中南部麦区的新麦价格基本稳定,湖北、安徽、江苏已经先后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了2020年产小麦托市收购预案,市场价格以1.12元/斤为参考;而华北地区的小麦价格则表现强势,在基层惜售心态强烈、面粉企业补充库存、粮库完成轮换收购等的综合作用下,部分大中型面粉加工企业为了保证必要的小麦加工粮源,最近连续上调小麦收购价格,幅度在5厘到1.5分每斤左右。据了解,截至目前山东青岛的五得利、潍坊香野、华统面业等几个面粉厂的主流价已经达到1.2元/斤左右,总体收购区间多在1.15-1.20元/斤,与目前的粮库轮换收购挂牌价1.15-1.19元/斤基本持平。

三、短期内小麦价格仍难改强势上涨行情,但转折点也可能为期不远。

这两天,华北地区的一些面粉加工企业小麦采购价格仍在持续上涨,似乎没有停止的意思,其他面粉厂也不得不跟进。比如发达集团的几家工厂轮番涨价、五得利的几家也是不断上调,幅度在6厘、8厘或1分。究其原因,主要就是虽然目前是新麦的集中上市期,但农民出售的心态却不积极。根据有关机构调查,除了前期收割后在田间地头等直接出售的之外,其他多数农户已经晾晒储存入囤,考虑到今年的疫情,特别是经历了4月份的抢购风潮,再加上今年小麦减产,农民对现行的价格并不认可,屯粮备灾的意愿也比较强烈,这使得贸易收购难度增大。同时,贸易商今年的新麦收购价格比较高、成本也高,在农民惜售不卖的情况下,对手中现存的小麦出售意愿也不强,毕竟卖了之后再收就比较难了;另外,有机构称,在农民较为惜售的影响下,目前很多贸易商的收购仓容还没收满、收购资金也没用完,部分地区的贸易商据了解贷款利息比较低,因此继续收购的积极性比较高。

而从面粉加工企业、粮库等收购主体来看,一方面,当前虽然南方三省已经启动了托市收购,但粮库的收购是先以完成轮换补库任务为主,在轮换加工期的要求下,粮库的收购力度比较强,当然价格方面,鉴于“国家队”的身份也不能低于托市收购价格水平;另一方面,面粉加工企业大多已经转向以新麦为主进行加工,陈麦的采购很少,这从最近两周的国储小麦拍卖成交率很低就能看得出来,特别是一些大中型加工企业,虽然开机率总体处于一年当中的偏低水平,但维持基本的面粉销售还是必须的,为了保证原粮供应,不得不提价收购,面粉厂之间、面粉厂与粮库之间这一段的收购竞争表现相对比较激烈。而随着收购的持续推进,粮库轮换收购也将逐渐结束,面粉加工企业在补充了一部分库存之后,在当前面粉需求处于淡季、开机率总体偏低的情况下,采购需求也会下降,预计到7月份小麦市场的季节性供应压力可能会重新显现,不排除华北等高价区的小麦价格出现小幅回落。

四、供需基本面将保持宽松格局,后期小麦价格呈现小幅、窄幅波动的可能性比较大。

今年的疫情,对整个社会经济和消费端的影响已经显现,经济萎缩、消费下降已经是难改的状况。这对小麦、稻谷的口粮消费也会形成影响,特别是在餐饮业、集团消费等方面。而同时,今年的小麦产量虽然主流观点认为不及上年的水平,但也都基本认同是一个相对较好的年份,或者说正常年景,供应量并没有明显的减少;再加上国家还有约8700万吨的托市小麦陈粮库存,市场供应仍然是充足的。基于此,随着新麦市场购销的逐渐趋稳,小麦价格在需求没有明显带动,供应方面单靠农民惜售也很难形成较强的推涨,预计在7-9月份的集中收购期仍将以稳中小幅波动走势为主,其中,中南部地区托市收购为主,华北地区相对偏高的价格可能会有所回落并将在托市区间内小幅波动,但也不排除局部地区有启动托市的可能性。而在集中收购期结束后,进入四季度,随着下游消费进入传统的旺季,以及市场流通粮源的减少,小麦价格大概率小幅波动后呈现稳中趋涨走势,但上涨的幅度一是要看今年新麦的托市收购量有多大,二是要看托市小麦的拍卖。

综上所述,近期小麦价格的上涨,充分反映了今年小麦市场的复杂性。但毕竟当前正处于新麦上市的高峰期,而且消费需求又偏弱,小麦价格继续呈现持续性的上涨行情的可能性不大。随着各级储备轮换补库任务的完成,市场化的收购主力——面粉加工企业在资金、仓容、产品销售及产业竞争等制约下,后期收购心态会再次回归偏谨慎,边收购边加工的策略仍将是面粉企业的主要采购策略。基于此,粮小咖认为今年新麦的收购进程将会拉长,收购价格仍将在托市收购底价和拍卖底价的综合影响下呈现区间小幅波动行情。

以上,为粮小咖对近期小麦价格上涨行情及原因,后期市场购销形势的分析判断,观点仅代表个人,欢迎多评论交流。

小麦价格又涨了!后期小麦价格还会再涨吗?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疫情笼罩,家中存粮。可以理解,情况正常。因为,民以食为天,价以粮为首。农民家里囤足粮食,又自有田地种菜养殖,什么天灾人祸,疫情饥荒都不怕,这是老百姓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是几千年来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习惯。

至于小麦会不会涨价,我估计会稳中有涨,幅度不会太大。一是今年国内小麦收成正常,没有大的自然灾害造成减产。二是国际市场小麦并不紧缺,价格也没有大的变化,我国进口渠道畅通。三是国家为保证人民基本生活需要,非常重视调控平衡保护小麦大米的基本价格。所以,今年下半年小麦价格不会有大幅波动,除了局部可能微幅上涨,整体粮价会保持基本稳定。

小麦价格又涨了!后期小麦价格还会再涨吗?

小麦价格近期连续的上涨,至少从0.9元每斤上涨,到目前了1.20元每斤的行情,也可以说小麦价格已经进入了1.2元的时代。但是小麦作为三大主粮之一也作为人类的主食之一,所以小麦价格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

猪粮安天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对生猪的价格以及粮食的价格进行宏观调控,否则将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基本消费需求,特别是小麦的价格国家会加大宏观调控的政策落实。毕竟粮食是保障一个国家稳定团结的最基础的战略物资资源,因为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才能够有精力去发展经济。

近期华北地区小麦的价格不断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北京的疫情造成了局部地区的交通受到了管制,至少对经过北京等已经比较严重区域的商贩会进行限制性的管控。所以近期小麦价格出现上涨势在必行,这也符合全球粮食价格上涨机制的。

对于后期粮食价格还会出现上涨,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要一些专家还在打压农民存粮的积极性,不要鼓励农民去急于出售手中的粮食,从今年冠状病毒疫情的隔离期间,可以看出家有余粮,心中不慌。仅仅靠国家临时储备粮食,这不再浪费国家的资源,而且国家储存的粮食是有限的,只有广大农民亲自出粮,这才是解决粮食储备最基本的方法。

由于今年农民加大了储存粮食的需求,所以市场上小麦的供应量相对比较少一些,尽管国家不断的拍卖临时储备粮,可是国家储备粮也仅仅在9000万吨左右。加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也禁止向我国出口小麦,所以近期粮食价格上涨是可以理解的。

目前猪肉价格不断的上涨,进而带动了生猪价格的上涨,也使得生猪养殖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和恢复当中,这使得小麦的加工户产品麦麸的需求量增加,这也带动了小麦价格的上涨。毕竟猪肉是我国肉类消费品最大的一类食物,每年的需求量高达5400万吨,然而今年生产的总量在3900万吨左右,所以缺口量非常的大,这也使得养猪行业成为了黄金养殖行业。

总之,根据市场的粮食的行情总是小麦的需求量来看,小麦的价格近期还会持续上涨,但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控制小麦的粮食价格问题,来保护消费者的基本消费需求,稳定社会。目前的小麦价格总体上还属于低价位运营,鉴于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疫情不断的持续爆发,而且蝗虫灾害不断的发生,以至于影响到一些地方的农业的安全生产。所以后期小麦价格还会上涨,至少上涨到1.26元~1.30元每斤之间,甚至优质的小麦价格能上涨到1.33元左右美金。

小麦价格又涨了!后期小麦价格还会再涨吗?

小麦价格又涨了!后期小麦价格还会再涨吗?

这几天小麦市场可谓喜事连连,特别是华北个别地方的小麦,进入了1.2 元一斤,于是大喊小麦已经进入1.2元时代,更有甚者开始高喊着1.3元时代也快了,因为个别地方不能代替全部有小麦的农民,对于小麦价格上涨,对于小麦价格进入1.2元时代,农民说不了。

如果说农民的小麦能卖到1.2元一斤,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就端午节前,小麦收购商并不多,并且小麦价格普遍在1.1元左右,很多地方还没有达到1.1元的,如果小麦相差1毛钱,相差还是很大的。

目前来说,只有华北地区的山东小麦价格比较高,山东地区小麦价格高的主要原因在于:1、小麦质量普遍比较好,水分低。2、山东是我国重要的面粉加工集中地区,面粉厂众多,不管是面向国内还是国外,面粉厂多,小麦需求量大,出现小麦供不应求的短期局面,所以价格会高些。3、山东省是重要的农产品种植地区,小麦种植面积并不是很大,因为山东省还有其它的农产品产业发展非常好,比如苹果、蔬菜种植等。

小麦后市场价格还会上涨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并不乐观小麦会上涨,我还认为小麦价格会下跌,可能会跌倒1元左右,就是一元左右还比2019年小麦价格好,我们还记的2019年小麦价格在0.7元~0.9元一斤吗?

我认为小麦不会上涨,理由有:

一、下半年,生猪价格很可能会到周期性的下跌,这样小麦饲料量需求量减少。新一轮猪周期据预测在今年冬天就要来临,也就是说,生猪价格会出现震荡性的下跌,只要生猪价格下跌,养殖户利润减少,养殖生猪积极性不高,生猪出栏后不急于补栏崽猪,处于观望态度,这样小麦饲料就销售不旺,小麦需求量也就是不足,这样对于广大小麦收购商来说,是左右为难,自己囤积的小麦卖不动,唯有降价出售小麦给面粉厂,利润降低,小麦市场交易不活跃。

二、今年因为特殊情况的存在,农民不急于出售小麦。今年农民有惜售储存的心态,小麦收割后不利于出售小麦,不管小麦价格如何事好,特别是对于家里田地不多,收获小麦只够自家吃略有盈余的,更是不愿意售卖。有的农民说,小麦价格1.5元都不卖,当然,小麦价格1.5 元不大可能,这也说明农民还是求稳,农民的稳就是家里屯点粮食,对于小麦主产区的人们来说,小麦就是自家的粮。

三、今年天气给力,玉米种植比较理想。玉米和小麦都是非常重要的粮食,当然,还有水稻。水稻也因为最近雨量充沛,早季水稻收获不成问题。而小麦随说产量不高,但是小麦在收割的时间段里,天气晴好,没有出现小麦发芽倒伏的情况,今年小麦整体也是丰收的。最近玉米种植也因为土壤墒情好,出苗率高,玉米产量也有保障,小麦和玉米都是猪粮,等玉米秋收后,集中上市,小麦价格也会出现下跌的。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欢迎大家留言。

小麦价格又涨了!后期小麦价格还会再涨吗?

近期华北等局部区域的小麦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天气不利、疫情持续导致运输不畅,以及用粮企业有短期内采购需求和一些地区储备粮库开启而抢粮不断抬高行情所致,但这波麦价上涨只能是短期内利好行情,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在目前国内小麦供应充足、市场需求低迷的大背景下,今年小麦六大主产区的托市预案依旧压力山大,使得后期很难摆脱收购保护价的调控保障!总得来看,大家应该切合实际,可以根据“优质优价,低价低价”考虑何时卖粮,避免盲目乐观或跟风惜售!下面结合所了解情况简单聊一下,以供参考:

一、当前小麦只为阶段性上涨,后期支撑力量不足。昨天看到华北、山东一些地区用粮企业调高采购价格,有些已上调至1.205元/斤,就被大家盲目乐观,大肆宣扬小麦迎来1.2元时代,这其实是误导农户的一种炒价行为。要知道,本轮麦价上涨主要与近期天气、北京及周边疫情、物流运输等方面不利影响有关,再加上现如今刚刚夏收结束,大多略有减产,使得民间会有惜售看涨情绪,以及各地托市预案出台,储备粮库也有一定收购容量,并在6~9月份的托市阶段,临储小麦拍卖也将结束避免与农户争抢市场需求量,这几个因素进而抬高了近期小麦价格的预期值,而用粮企业的确也有一定需求量,只能通过调高价格吸引农户等供应方上量!

不过,用粮企业也有淡旺季,而每年夏季前后是面粉等需求量最惨淡的时候,尤其是随着新季小麦大量收获,以及夏季人们食材的特别丰富,造成目前面粉行情处于“跌跌不休”的尴尬局面,这样一来,用粮企业就会面临出售差价下降,采购成本上升,进而利润明显下滑,自然生产积极性不高,可能会降低开机率,进而影响下阶段的小麦采购量,再加上目前临储小麦库存量已逼近1亿吨,剩余库存量非常有限,很难像去年大量收购市场上的充足粮源,因此,后期小麦行情下行压力很大,一旦市场供过于求局面加重,小麦价格也会明显下跌,会在托市调控下,稳定在1.12元/斤左右并小幅波动!

二、我国小麦产量稳定,近年需求量却出现下滑。关于近年小麦价格的持续下跌,有人总归功于国家调控措施或进口粮食渠道影响,其实直接原因还是国内小麦市场供需关系已呈现一边倒,即市场供过于求局面越来越严重!据相关数据,我国近年小麦产量总体稳定,增减幅度很小,但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却改变了饮食习惯,尤其是出现了减肥瘦身、合理搭配膳食的所谓健康饮食观念,进而增加了肉蛋奶、蔬菜水果等方面的需求量,而作为口粮之一的小麦制品需求量不断下降,例如我国面粉人均消耗量从2012年的0.07吨/人已下降至2018年的0.06吨/人,也就是说,这些年我国小麦粉需求量已经减少了1974万吨,截止2018年小麦粉消耗量仅为7736万吨,而2019年我国小麦总产量已达1.34亿吨,再加上9080万吨的临储小麦,以及民间小麦库存量,足够支撑国内需求一年以上了!

所以说,大家切莫盲目乐观,近期小麦行情只为集中上市初期的表现,并不能代表市场供需关系的实际情况,一旦市场反映表露无疑后,可以支撑小麦行情的主要因素也只剩下托市收购保护价了,但这几年因容量增长有限,已显有心无力,很难再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另外,今年大家也或多或少看到一些新亮点,那就是相关报道越来越突出优质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这其实是一种趋势,即未来市场会趋向于“优质高价,低质低价”的需求方向!也就是优质小麦因附加值比较高,可以继续获得更高种植效益,因而这方面的农户囤粮惜售是可行的,可考虑后期可观的市场行情走势!但对于普通小麦种植户,尽量在托市期间早做打算,避免后市行情不利!(以上仅为个人见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